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

2017-01-15

中国民间疗法 2017年7期
关键词:邗江区组胺荨麻疹

刘 刚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方巷镇黄珏卫生院,江苏 扬州 225118)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

刘 刚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方巷镇黄珏卫生院,江苏 扬州 225118)

顽固性慢性荨麻疹;中西医结合;疗效观察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病因不明、病程长且治疗困难、反复发作的皮肤病。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慢性荨麻疹患者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5月—2016年5月扬州市邗江区方巷镇黄珏卫生院诊治的慢性顽固性荨麻疹40例,均符合《皮肤病学》[1]中关于慢性顽固性荨麻疹的诊断标准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关于慢性瘾疹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在多家医院采用多种治疗方法治疗,且收效不明显者;治疗前1周内未服用糖皮质激素。40例患者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18~65岁,平均(32.25±10.45)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8年,平均(1.65±2.13)年。

诊断标准:突然发作,皮损为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水肿性斑块,境界清楚;皮疹时起时落,瘙痒剧烈,发无定处,退后不留痕迹;皮疹经过多种抗组胺药物或者糖皮质激素连续或间断治疗3个月以上不愈或反复间断发作者。

治疗方法

西医治疗:酮替芬(山东绿茵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444)1 mg,每日2次口服;赛庚啶(山东仁和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2277)2 mg,每日3次口服;桂利嗪(南京白敬宇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32024065)25 mg,每日3次口服;雷尼替丁(华润双鹤利民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1171)0.15 g,每日2次口服。每隔15 d,先后将雷尼替丁、酮替芬、赛庚啶、桂利嗪减量直至停药,连用3个月。

自拟中药方:荆芥10 g,防风10 g,乌梅10 g,五味子10 g,僵蚕10 g,红花10 g,白鲜皮30 g,地肤子15 g,乌梢蛇15 g,甘草10 g。风寒型加麻黄、杏仁、干姜、浮萍各6 g;风热型加赤芍10 g,白芍10 g,土茯苓30 g,牡丹皮15 g;阴血亏虚型加当归、黄芪、制何首乌、炒蒺藜、熟地黄各15 g。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口服,连用3个月。

治疗结果

1.疗效判定标准:采用慢性荨麻疹评分标准评分,停药2个月后评定疗效。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积分×100%。痊愈:疗效指数≥90%;显效:70%≤疗效指数<90%;有效:30%≤疗效指数<70%;无效:疗效指数<30%。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

2.结果:痊愈28例,显效9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2.5%;复发2例,复发率为5.0%。治疗前症状积分为(7.53±2.83)分,治疗后症状积分为(1.76±2.83)分,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讨论

顽固性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病,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可由虫咬、药物、细菌感染、真菌代谢产物、异种血清等因素引起。有文献显示,多数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E阳性、组胺水平升高及被动转移试验阳性,属于IgE依赖型变态反应[1]。但因慢性荨麻疹相对特殊,病因复杂,大部分患者有慢性迁延病史,且与其他类型荨麻疹共存,增加了病因的查找难度,导致治疗时间延长,疗效不理想,复发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质量[3]。

桂利嗪为广谱抗炎症介质药,具有抗组胺、抗5-羟色胺、抗激肽活性及抑制补体C4活化作用。雷尼替丁胶囊属于H2受体拮抗剂,有速效和长效的特点,直接抑制肥大细胞分泌介质。赛庚啶为H1受体拮抗剂,具有轻、中度抗5-羟色胺及抗胆碱能作用。酮替芬属于致敏活性细胞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的过敏介质释放抑制剂,兼有组胺H1受体拮抗作用和抑制过敏反应介质释放作用。以上抗组胺药物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嗜睡、口干、乏力、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以酮替芬、赛庚啶为明显。然而笔者在临床治疗中发现,患者瘙痒症状越重,对抗组胺药产生的嗜睡、乏力等副作用越不明显;瘙痒症状越轻,嗜睡、乏力等副作用越明显。本次患者均为顽固性病例,瘙痒症状明显,即使联用4种抗组胺药物治疗时不良反应轻微,而且随着继续治疗,轻微的不良反应也逐渐消失。

中医学将荨麻疹称为“瘾疹”,俗称“风疹块”。慢性荨麻疹多因素体禀赋不耐,卫外不固,气血不和所致,多为虚实夹杂证,治宜辨证施治[4-5]。自拟方中荆芥清热祛风,防风祛风解表,乌梅化阴生津,五味子补肾养阴,僵蚕息风止痒,红花活血通经,白鲜皮祛风止痒,地肤子清热燥湿,乌梢蛇祛风通络,甘草清热解毒。诸药合用,共奏养血活血、滋阴息风、疏风止痒之功。风热型加赤芍、白芍、土茯苓、牡丹皮以清热凉血;阴血亏虚型加当归、黄芪、制何首乌、炒蒺藜、熟地黄以补气养血,祛风止痒。

笔者认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慢性荨麻疹,可以抑制其多个发病环节,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小,是临床治疗顽固性慢性荨麻疹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1]王尧绍.皮肤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56-72.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宋淑红,赵栋桉,周静芳,等.消瘾方加减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评价及对IgE、IL-4和IFN-γ水平的影响[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5,31(4):229.

[4]黄时燕,赵晓广,聂巧峰.过敏煎加减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2,12(3):67.

[5]江明,徐素平,孙卫国.地氯雷他定联合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人工荨麻疹的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26(4):369-370.

2016-08-30)

猜你喜欢

邗江区组胺荨麻疹
扬州邗江区组织开展节后“开工第一课”活动
邗江区坚持“三个用心”做好港澳台和海外统战工作
邗江区新盛街道新悦社区 凝聚侨心侨力打造“侨之家”
儿童医院门诊口服抗组胺药应用情况分析
站岗
评价3种抗组胺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
经方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39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42例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鱼粉中组胺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