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琏抑制型针刺手法结合灸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87例
2017-01-15郑法文黄卫强吴海标
郑法文 黄卫强 吴海标
(1.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南宁530022 2.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朱琏抑制型针刺手法结合灸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87例
郑法文1黄卫强2吴海标2
(1.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南宁530022 2.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朱琏抑制型针刺手法;灸法;肱骨外上髁炎
肱骨外上髁炎俗称网球肘,属中医“痹病”范畴,其主要症状有肘关节外侧疼痛和压痛,疼痛可沿前臂向手放射,前臂肌肉紧张,肘关节不能完全伸直,肘或腕关节僵硬或活动受限。当握手、旋转门把手、手掌朝下拾东西、按压肘关节外侧等动作时疼痛加重。疼痛为持续性,呈钝痛、酸痛或疲劳痛。疼痛可放射到前臂内侧。严重时握力下降,拧毛巾时疼痛尤甚,是该病的特点之一。目前该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近年来,笔者采用朱琏抑制型针刺手法结合灸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收到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选自2011年6月—2016年3月在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和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针灸门诊收治的肱骨外上髁炎患者87例,男39例,女48例;年龄30~50岁;左侧发病者25例,右侧发病者62例,无双侧发病者;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年。87名患者均无明显的肘部外伤史。
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1]拟定。①肘关节外侧痛,在用力握拳、伸腕时加重以致不能持物;②肱骨外上髁、桡骨头及二者之间有局限性、极敏锐的压痛,肘关节活动不受影响;③伸肌腱牵拉试验阳性。
治疗方法
1.针刺:主穴取阿是穴。配穴:肱骨外上髁周围有明显压痛点,配曲池、肘髎、手三里、合谷;肱骨内上髁周围有明显压痛点,配阳谷、小海;尺骨鹰嘴处有明显压痛点,配外关、天井。方法:每次取l~2穴,主穴必取,运用朱琏抑制Ⅰ型手法。该手法是一种刺激量较大,持续时间较长,患者感觉较重的针刺方法。用缓慢捻进法进针,进针后缓慢捻转并快慢配合,使针刺刺激逐渐增强,必要时用捣针,使患者产生酸胀或线条样徐徐波动感或触电样感觉,针感以主穴为中心向四周扩散、放射,得气后留针30 min,每隔10 min行针1次。起针时以慢捻提出法取针。配穴针刺治疗时,要求针感沿经筋方向传导至患处。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2.灸法:以温和灸灸患处阿是穴。熨热灸反复灸疼痛所涉及的经筋。每日1次,每次10 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治疗结果
1.疗效标准[1]。痊愈:自觉疼痛和压痛消失,活动正常,伸肌腱牵拉试验阴性;有效:自觉疼痛和压痛基本消失,持重物可有轻度不适,伸肌腱牵拉试验阴性;无效:症状与体征无变化。
2.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87例患者中痊愈39例,占44.8%;有效46例,占52.9%;无效2例,占2.3%;总有效率为97.7%。
讨论
前臂伸肌群和旋前肌附着于肱骨外上髁,这些肌肉群的主要功能是伸腕、伸指,当前臂旋前、伸腕、伸指活动时,伸肌总腱起点会产生较大的张力,如果长期反复或短时间内高频率重复这些运动,能使肱骨外上髁受到伤害,引起局部充血、水肿、渗出、粘连,甚至会出现部分伸肌腱撕裂、无菌性坏死与退行性改变而引发肱骨外上髁炎。
中医认为本病属“痹病”范畴。《素问·痹论》记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认为痹病的发生与风、寒、湿邪气密切相关。风为阳邪,升发肌表,具有穿透力,寒邪借风邪之力内侵,风邪又借助寒凝之势使邪附病位;风寒邪气借湿邪黏着、胶着之性,造成经络壅塞,气血运行不畅,则经脉失养,拙急而痛。
朱琏抑制型针刺手法由我国当代著名针灸学家朱琏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笔者采取朱琏抑制法一型手法刺激肘关节患部,抑制法一型手法对疼痛、痉挛等炎症急性期,精神运动兴奋状态时[2]疗效较好。该手法刺激量较大,时间较长,患者的感觉较重且取穴较少,对功能亢进现象可起到镇静、缓解、制止和增强正常抑制的作用[3],能够促进局部炎症的吸收,减轻因炎症引起的痉挛、疼痛,进而改善肘关节的活动。施灸法时,通过温灸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可起到温经散寒、祛风止痛的作用。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分析,艾灸的温热作用使肱骨外上髁病变部位周围毛细血管扩张,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炎症物质代谢增快,进而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另外针刺配穴时要求针感沿经筋方向传导至阿是穴,气至病所,使病变经络得以通畅。熨热灸反复灸疼痛所涉及经筋,可以促进经筋脉络通畅,起到舒经活络的作用,进而增强疗效。笔者运用朱琏抑制型针刺手法结合艾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二者结合有利于恢复局部组织的动态平衡,临床观察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32.
[2]朱琏.新针灸学[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9.
[3]潘小霞,韦立富.韦立富针灸治疗痉挛性斜颈经验[J].中国民间疗法,2006,14(9):3-4.
2016-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