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7-01-15裴世群
裴世群
(辽宁省营口市中心医院骨2科,辽宁 营口 115003)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裴世群
(辽宁省营口市中心医院骨2科,辽宁 营口 115003)
目的观察应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胸腰椎椎体骨折患者33例,应用经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术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33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无切口感染、局部血肿形成,术后随访1~2年未见内固定材料松动、断裂现象。结论应用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疗效肯定,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胸腰椎骨折;椎弓根钉棒系统;经后路内固定术
胸腰椎骨折因骨折创伤大,尤其是不稳定性骨折有神经损伤的可能性,如处理不及时或治疗效果不理想可导致较高的致残率。观察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33例,应用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3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均为我院骨外科于2014年0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胸腰椎X线片及CT检查见椎体前后径和横径均增加,两侧椎弓根距离加宽,椎体高度减小,符合第8版《外科学》胸腰椎骨折[1]诊断标准。患者有局部疼痛、站立或翻身困难、四肢或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等症。33例患者中:男21例,女12例,年龄19~56岁,平均41岁。入院时脊髓神经损伤Frankel分级:A级5例,B级7例,C级6例,D级7例,E级8例。胸椎骨折9例,腰椎骨折16例,胸腰椎同时骨折8例。胸腰椎多节段椎体骨折14例,单节段椎体骨折19例。交通事故致伤12例,高处坠落伤17例,其他重物撞击伤4例。按Denis骨折分类:爆裂型骨折15例,压缩性骨折14例,骨折-脱位4例。
1.2 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处理休克、其他部位外伤等合并症,充分完善相关术前准备。患者有手术治疗适应证,患者及家属接受手术治疗并于手术治疗知情同意书签字。手术过程如下:全麻气管插管成功后,患者取俯卧位,胸腹部垫软垫悬空,用3%碘酊、75%酒精消毒胸腰背部术区,铺无菌巾单。C-型臂X-RAY透视定位胸腰椎骨折椎体后,以骨折椎体棘突为中心沿后正中线纵行切口,根据骨折椎体数决定切口长度,切开皮肤、皮下,紧贴棘突电刀切开胸背筋膜及棘突骨膜,行椎板骨膜下剥离,向两侧剥离骶棘肌至横突,显露相应骨折处胸腰椎板、关节突和横突。检查椎板骨折、棘间韧带断裂、各节段双侧上下关节突完整情况。以骨折椎体下一椎体小关节的下缘与小关节中线交点外侧3 mm为进针点,先用开路器打开骨皮质,再用手锥平行椎体终板与椎体后缘垂直,并向中线倾斜5度旋转置入椎弓根,深度为40 mm,探针确定在椎弓根及椎体内,置入2枚定位针。以骨折椎体上一椎体小关节的下缘与小关节中线交点外侧3 mm为进针点,先用开路器打开骨皮质,再用手锥平行椎体终板与椎体后缘垂直,并向中线倾斜5度旋转置入椎弓根,深度为45 mm,探针确定在椎弓根及椎体内,置入2枚定位针。C型臂X-RAY透视见定位针位置良好,骨折椎体下一椎体拧入2枚直径5.5 mm,长度40 mm椎弓根钉,骨折椎体上一椎体拧入2枚直径5.5 mm,长度45 mm椎弓根钉。两侧椎弓根钉尾部安装预弯合适角度的内固定棒,用顶丝固定病变处上一椎体椎弓根钉与固定棒,撑开器撑开复位病变部位爆裂骨折后,用顶丝固定病变处下一椎体椎弓根钉与固定棒。再次用C-型臂X-RAY透视检查病变椎体复位是否良好,椎弓根钉棒固定是否可靠,安装横连接装置。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术区,椎板后方两侧各留置1枚引流管,清点器械纱布无误,查无活动性出血,逐层缝合术口,无菌敷料包扎,术毕。
手术及麻醉过程顺利,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清语明,无贫血貌,四肢感觉、血运及运动正常。
1.3 观察指标:观察记录患者术前、术后椎体前、后缘高度,术前、术后Cobb角的变化,术前、术后末次随访Frankel分级。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计量结果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33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中顺利,术后患者手术切口愈合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影像检查见椎体高度恢复好,椎管内骨块复位,脊柱序列恢复正常。术后末次随访影像学图片检查见植骨均愈合,椎体高度保持好,无矫正角度丢失现象。
术后末次随访时疗效:患者术前椎体前缘平均高度(47± 18)%,术后椎体前缘平均高度(92±8)%;术前椎体后缘平均高度(78±9)%,术后椎体后缘平均高度(90±7)%;术前Cobb角平均(26.0±7.5)°,术后(5.8±2.7)°。神经功能障碍Frankel分级:A级5例,B级2例,C级2例,D级11例,E级13例。各手术前后指标值分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
3 讨 论
胸腰段脊柱位于胸腰生理弧度的交汇处,是应力集中之处,该处椎体骨折是最常见的脊柱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6.4%,因其可并发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严重者可致残或危及生命。骨折多因交通事故、高空坠落、重物撞击腰背部等严重外伤引起,依据骨折形态可分为压缩骨折、爆裂骨折、Chance骨折、骨折脱位等类型。对于骨折明显,或有神经症状,需行手术复位、减压、内固定治疗以恢复脊柱正常解剖序列治疗。经后路切开复位,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椎弓根钉棒系统可以达到坚强的三柱固定效果,该法是目前治疗胸腰椎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2]。
本组治疗发现,3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手术均成功,术中顺利,术后切开愈合好,复查术后椎体前、后缘平均高度、术后Cobb角及神经功能障碍Frankel分级指标较手术前明显好转,椎体高度恢复良好,椎管内骨块复位,脊柱序列恢复正常。由此可见,应用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可以达到满意复位、坚强固定的手术效果,且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并发症少,是一种理想的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05-707.
[2] 吴生平,邓先堂,李光明.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19例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9(10):24-25.
R687.3
B
1671-8194(2017)16-01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