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妇科病房中的应用
2017-07-19童玉荣
童玉荣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安徽 蚌埠 233004)
优质护理服务在妇科病房中的应用
童玉荣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安徽 蚌埠 233004)
目的探讨妇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科住院的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其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75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性护理服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2组的护理评分和满意度。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观察组护理评分和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工作的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
优质护理服务;妇科病房;满意度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更注重自身的健康状况,尤其是妇科的患者,均为女性,类型比较多样[1],相应的承受能力较低,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以往的常规护理服务,其护理效果不好,患者的满意度不高,迫切需要在妇科病房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2],也是符合我国护理工作发展的方向,开展优质护理能提高工作效率,受到患者和其家属的认可,满意度得到提高,因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在妇科病房中具有重要意义。分析我院妇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取得的显著的成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妇科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住院的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2组,每组均为7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0~50岁,平均年龄(35.2±4.5)岁,其中子宫肌瘤35例、宫外孕20例、卵巢囊肿2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2~48岁,平均年龄(33.5±6.5)岁,其中子宫肌瘤32例、宫外孕18例、卵巢囊肿25例。2组患者的年龄和病种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一般的护理常规,即术前交代一般的注意事项,术后用心电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给予吸氧,观察引流袋中的引流物的情况;观察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方法如下。
1.2.1 优化病房环境:每天的早、中、晚,护工均需打扫病房和走廊,做到清洁无死角,为患者及其家属创建干净、整洁、舒适的环境,以提高患者心理和生理的满足感。
1.2.2 责任包干法:根据我科上白班的护理人员按资质和年龄分为3个责任组,每组设责任护士1名,组员3名,责任护士需具备主管护师职称,担任该组的宣教工作,分管和分配病床,负责检查整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监督指导下级护士的工作,每位护士要负责对所分管的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提供全程无间断的优质护理。
1.2.3 合理弹性排班:人员安排上实行双中午班和双小夜班,缓解该时段护理人员少和工作量大的矛盾,预防医疗安全事故的发生。白班兼顾低年资护士和高年资护士的合理搭配。弹性排班,忙时可加班,闲时可轮休,手机保持24 h的开机状态。
1.2.4 简化护理文书的书写:让护士从繁琐的护理文书中走出来,与患者多沟通,拉近护患关系。
1.2.5 加强教育宣传工作:妇科的住院患者比较多,病房内部的情况较为复杂,患者入住后护士要主动热情向患者和家属介绍,让其知晓管床医师和责任护士,熟悉病区环境、作息时间及有关管理规定等。护士要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分阶段性积极对其进行健康指导[3],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当前疾病的最新治疗和疾病的预后等等,以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水平,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改善护患关系,及时了解患者的实际需求。
1.2.6 完善绩效考核:为保证每一位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建立了评价和考核制度:基本的护理项目、护理效果和患者的满意程度等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考核,使护理的成效和护理人员的绩效相联系,每个月末开展护理工作总结,以帮助护理人员提高护理技能[4],以此激励其积极工作。
1.3 观察指标:由我院制定的满意度调查表对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满意度调查表有15题组成,满分100分。问卷在患者出院的当天进行,采取无记名和护理人员现场回避的方式,回收率100%。评分分三个层次,优为85~100分,良为70~85分,差为70分以下。满意度=(优秀的人数+良好的人数)/患者总数×100.0%。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进行分析整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67%,与对照组的33.33%相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
3 讨 论
临床护理是治疗疾病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护士与患者沟通的最好的桥梁,人们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水平、技术水平和就医环境都有了较高的要求[5],如何提高护理水平,是医院所面临的挑战,也是每位护理人员所面临的问题,传统的护理服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急需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优质护理服务是近年来广泛开展起来的新型护理模式[6],其能够使患者和医院都得到受益,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7],减少护患之间的矛盾。提高患者的入住环境的舒适感,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和恐惧的心理,减少其陌生感,从而提升了科室和医院的形象;根据病房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安排工作,从护士的特点和特长和她们的内心着手[8],既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的积极性,又提高了护理质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强化基础,简化病例的书写,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与患者积极沟通,开展健康教育,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开展责任包干制护理服务,责任护士对所分管的患者的诊断、治疗、病情、护理等有了全面了解,能针对性地提供护理服务,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强化绩效考核,激发了护士工作的主动性,增强了服务意识,出现人人争优的良好局面,护理技能显著提高,护患之间的矛盾明显降低,受到院领导的表扬,得到患者及家人的认可。提高了护理水平,满意度得到大幅提升,护理满意度是评定临床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准[9],也是医院的一张名片,影响着医院的发展和壮大。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以营造和谐的医疗氛围,提高工作能力,提升医院的竞争力,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1] 李英.优质护理服务在妇科护理路径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2(8):162-163.
[2] 郑玲菲,陈正雯.优质护理干预在妇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9):116-117.
[3] 赵琼娴,覃丽锦.舒适护理服务在妇科临床护理路径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0):93-94.
[4] 姬忠平.绩效管理在妇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19):63-65.
[5] 李霞.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1):172.
[6] 孙艳丽.优质护理服务干预用于妇科护理效果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9):246-247.
[7] 李英霞.优质护理服务在妇科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1):116.
[8] 王有珍.优质护理服务在妇科疾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22(11):200.
[9] 刘歌.优质护理服务在妇科临床护理路径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3):211.
R473.71
B
1671-8194(2017)16-02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