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学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
——以中医急症为例*

2017-01-15范铁兵宁秋萍杨志旭尹仁芳黄青王婷婷顾东黎朱晓博茹江丽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4期
关键词:急症中医学传授

范铁兵宁秋萍杨志旭尹仁芳黄 青王婷婷顾东黎朱晓博茹江丽△

(1.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 100700;2.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 100091;3.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700;4.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江西 南昌330004;5.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思路与方法·

中医学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
——以中医急症为例*

范铁兵1宁秋萍2杨志旭2尹仁芳3黄 青4王婷婷5顾东黎1朱晓博1茹江丽2△

(1.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 100700;2.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 100091;3.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700;4.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江西 南昌330004;5.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中医急症隐性知识是中医急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中医急症隐性知识显性化必要性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以提高中医学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程度,最大限度地传承中医急症隐性知识,促进中医急症学的发展与创新。

中医学 中医急症 隐性知识 显性化 影响因素 策略

中医急症学是中医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促进了中医学理论的突破与飞跃[1]。中医急症具有隐性知识的显著特征,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意不尽情”[2]。隐性知识难以被人了解、共享、掌握和模仿,但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能创造价值[3]。因此,如何实现中医急症隐性知识显性化,使抽象和内隐的辨证方法、临床思辨模式及诊疗技能达到共享,促进中医急症知识的有效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1 隐性知识显性化简述

隐性知识是一个人所知道的、所意识到的东西与他所表达的东西之间存在着隐含的未编码的知识[4]。隐性知识的产生根源于实践,与人的思维超前于语言、个体认知及文化差异等因素有关[5]。显性知识是人们易于理解、掌握,能够用语言和文字进行标准化表达的知识[6]。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是相对性概念,两者有明显的区别,但有相互联系,不能彼此分离而独立存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7]。显性知识从隐性知识转化而来,又为萌发新的显性知识提供基础[8]。隐性知识显性化是指将隐性知识通过各种手段转化为人们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显性知识的过程[9]。隐性知识显性化有利于人们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实现知识的交流与转化,有利于知识的共享与实现最大价值。

2 中医急症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必要性

中医急症隐性知识是医务人员在工作实践中逐渐积累形成的、自身特有的、难以用语言和文字进行阐述和记录的与中医急症有关的理论与经验[10]。中医急症所蕴含的辨证方法、思辨模式、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等均属于高度个体化,难以用语言、文字来阐述和交流的隐性知识。中医急症隐性知识所具有的个体性、神秘性、依附性及无意识性等特征[10],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知识的交流与共享。中医急症及整个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均以象思维为主导,用直观而形象的观念或符号表达对疾病相关问题的抽象认识,并贯穿于中医急症诊疗活动的始终。《素问·五行运行大论》明确指出“天地阴阳者,不可数推,以象之谓也”。但是,不同的个体由于知识背景、学术水平、领悟能力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加之中医“象”的复杂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导致人们对“象”的认知与理解存在较大差异,不明其“意”,不能准确地传承中医急症相应的概念、方法与思想等内容。传统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为师带徒,师傅通过口传心授等方式将隐性知识传授徒弟,徒弟经过仔细揣摩和反复实践将师傅传授的知识内化为自身隐性知识,但这个过程难以形成规模化的隐性知识传递和共享。因此,在传承中医急症显性知识的同时,必须通过正确的方法、积极有效的手段使中医急症隐性知识显性化,实现知识大范围的交流与共享,进而促进中医急症乃至整个中医学的传承、发展、创新。

3 中医急症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影响因素

中医急症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影响因素众多,但可以简单的归纳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影响中医急症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中,大多为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内在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

3.1 内在因素 内在因素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双方的文化底蕴、知识背景、语言表达能力、情感融洽程度、相互信任程度、经济状况等。中医急症隐性知识显现性的实现、传递与获取,受到传授双方内在因素的共同影响。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知识背景、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传授者通过较为恰当的语言和文字将自身积累的中医急症隐性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表达,便于接受者的理解、掌握与共享[11];有助于接受者较为充分地理解传授者的语意及深刻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更好地将传授者的隐性知识内化为自身知识,将其实现显性化,达到隐性知识的共享,同时有助于提高中医急症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效率。传授双方间具有较高程度的相互信任,有利于双方坦诚相待,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避免对隐性知识的保守与隐瞒,实现中医急症诊疗经验、学术思想等隐性知识的共享。经济状况是影响中医急症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重要因素[12]。传授者和接受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需要经济杠杆的激励,当个人收益大于成本时,愿意传授自身的隐性知识[13]。在中医急症隐性知识显性化过程中,给予传授双方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使传授者乐于将自身隐性知识显性化加以传授,增加自身经济水平和学术地位,收益越大,传授隐性知识的意愿越强,效果越好;使接受者乐于耗费脑力、体力和时间等来获取隐性知识,使其预期收益显著大于预期付出,增强去获取隐性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 外在因素 外在因素通常包括所在医疗机构是否提供便利条件、是否设置相应经济政策支持、是否积极鼓励知识共享以及国家、省、市等行政管理机构是否有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和保障体系等。中医急症隐性知识显性化除了传授双方的内在因素外,会受到诸多外在因素的共同影响。隐性知识显性化需要以组织制度与信息技术为载体,其完善程度影响着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难易程度[13]。中医急症隐性知识传授双方所在单位组织机构健全,管理层次分明,重视并鼓励隐性知识显性化的传递与交流,创造相应的物质与精神鼓励措施,如绩效测评、年度考核、职称评定等奖励制度,从组织机构层面创建优良的中医急症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组织环境和支持条件。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制度及经费保障对中医急症隐性知识显性化亦有着重要影响。中医急症隐性知识显性化从国家层面而言,是中医急症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是传承与发展中医急症学的重要举措。对于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的中医急症知识,国家要加以保护,维护传授双方的基本权益。因此,中医急症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离不开所在单位及国家相关政策制度与经费的支持与保障。

4 中医急症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实施策略

4.1 提升传承中医急症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内在因素针对中医急症及中医学的学科特点,对 《周易》《道德经》等古代典籍进行了解与学习,做到深入学习与广泛涉猎相结合,提升传承者的文化底蕴,培养中医急症思维模式,增强对隐性知识的领悟能力,提高传承中医急症隐性知识并将其显性化的能力[14]。积极开展中医急症隐性知识传承双方学术成果的交流活动,在促进显性化成果共享的同时,能够更好强化语言及文字对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表达。建立于完善基于信任与合作的社会关系网络,使中医急症隐性知识拥有者愿意将自身的诊疗经验及学术思想等传授给传承人,使传承人愿意深入挖掘、学习与传播传授人的隐性知识,实现中医急症隐性知识显性化与共享。

4.2 完善传承中医急症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外部环境建立健全传承中医急症隐性知识的激励机制与评价体系,可通过物质奖励、精神激励等多种形式的鼓励措施提高隐性知识拥有者传授隐性知识的积极性,提升传承人传承隐性知识的主动性。提高医疗机构对中医急症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认知程度,转变思维模式,加大重视程度,营造隐性知识显性化传承学术氛围,将其提升为医院战略管理层次,以有效开展隐性知识显性化传承研究。充分发挥各省市名医传承工作室及数据挖掘系统、病案采集系统等硬件的积极作用,构建组织内部知识管理系统,通过学术访谈、跟师实践、数据分析等方式最大限度将辨证思路、思维模式、用药经验及学术思想等隐性知识显性化,然后实现知识的共享与交流。国家在现有政策及经费支撑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完善不利于中医急症隐性知识的相关政策与制度,如中医知识产权保护制度[15]、各级中青年名中医、名老中医评选及奖励与表彰等,切实保护隐性知识拥有者显性化之后的各项权益。

5 小 结

通过对中医急症隐性知识显性化必要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影响中医急症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因素较多,但集中表现为内在因素与外部因素,针对影响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有助于消除不良影响因素,运用正确的方法、积极有效的手段实现中医急症隐性知识显性化,进而促进中医急症的传承、发展与创新。

[1] 姜树民.浅谈中医急诊医学[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2):1933-1934.

[2] 廖育群.医者意也:认识知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2.

[3] 汤莉娜,申俊龙,赵宁.有效提高中医隐性知识传承的策略研究[J].中医杂志,2014,55(6):451-454.

[4] 赵宁.中医隐性知识传承影响因素及其策略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

[5] 张红太.浅谈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8(7):162-163.

[6] 周城雄.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概念辨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41(2):127-129.

[7] 赵士英,洪晓楠.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辨证关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7(10):20-24.

[8] 张亦学.论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运行机制[J].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1(4):124-126.

[9] 李兴华,李永先.知识管理中性知识显性化研究综述[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5,35(3):30-33.

[10]范铁兵,朱晓博,顾东黎,等.从中医急症角度浅谈中医药隐性知识传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6):1023-1025.

[11]范宇鹏,毛炜,吕玉波,等.从隐性知识管理角度探讨名医工作室在中医传承工作中的作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3):193-195.

[12]李长玲.隐性知识共享的障碍及其对策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5,28(2):129-131.

[13]魏仕杰.基于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知识管理策略影响因素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6.

[14]张靖,刘钊,白俊杰,等.中医学隐性知识特征及中医思维培养策略[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3):559-561.

[15]刘秀峰.中国传统医学中的隐性知识及其策略[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收入日期2016-12-13)

Influential Factors and Strategies of Tacit Knowledge Dominanc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akingTCM Emergency as an Example

FAN Tiebing,NING Qiuping,YANG Zhixu,et al. Chinese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700,China.

TCM tacit knowledg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CM emergency medicine.In this paper,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necessity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acit knowledge in TCM emergencie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degree of TCM tacit knowledge,maximize the transmission of tacit knowledge of TCM and promote TCM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emergenc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emergency;Tacit knowledge;Dominance;Influencing factor;Strategy

R278

A

1004-745X(2017)04-0644-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7.04.02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建设项目(ZYGL-2014-RJB-001)

猜你喜欢

急症中医学传授
培育中医生物学 助力中医学发展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传授技艺
甚者独行理论在急症救治中的应用探析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胃食管反流病引起呼吸及循环系统急症的临床症状特点分析
干花手作达人亲自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