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兰教授治疗胸痹经验介绍*

2017-01-15郭小舟指导林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4期
关键词:通阳薤白胸痹

郭小舟指导林 兰

(1.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 102208;2.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

·薪火传承·

林兰教授治疗胸痹经验介绍*

郭小舟1指导林 兰2△

(1.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 102208;2.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

林兰教授认为胸痹之证为人体阳气内虚,气化失常,痰浊、寒凝、血瘀阻塞于胸,成为胸痹;胸痹的辨证治法有宣痹通阳法,活血化瘀法,临床上一定要分辨虚实,方药应用,注重经方合方。

胸痹 名医经验 林兰

林兰教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第2届首都国医名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药内科疾病的治疗40年余,临床经验丰富。林兰教授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笔者有幸跟从林兰教授临证学习,获益颇多。现将林兰教授治疗胸痹的经验做整理,为临床上胸痹的治疗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1 胸痹的病机

林兰教授强调中医治病重在抓主证,详审病机,务求其本。胸痹既是病名,又是病位病机的概括。痹是痞塞不通之意,不通则痛,故胸痹是以胸痛为主证。中医学对胸痹的记载,首见于《内经》,如《素问·藏气法时论》说“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症并治》中说“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从脉象的变化解释“阳微阴盛”为胸痹心痛的病机[1]。胸为清阳之府,清旷之区,胸阳虚衰,则阴邪上干,搏结于心胸,阻塞气机,发为胸痹。正如喻嘉言《医门法律》所说“胸痹总因阳虚,故阴得乘之”。胸痹胸痛之证临床上以阳气虚衰虚为多,虽然也有阴虚的患者,但多偏于气阴两虚、阴阳两虚,人体阳气内虚,气化失常,痰浊、寒凝、血瘀阻塞于胸,成为胸痹之因;但临床上阴虚内热灼津炼痰、瘀血内阻者也有。

2 胸痹的辨证论治

2.1 宣痹通阳法 胸为清阳之府,一有浊阴则发生胸痹之证,胸痹心痛多以胸中阳气郁痹、阴寒乘之为特点。必须采用阳药及通药为主,不可掺杂阴柔之品,这是仲景的治则。林兰教授把宣痹通阳作为治疗胸痹大法,善用瓜蒌薤白类方,临床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治疗胸痹的主方是瓜蒌薤白白酒汤。方中瓜蒌开胸化痰,除胸中痞塞,即为宣痹之意,薤白取其味辛苦温,能温散滞气,为治疗胸痹的要药,如《灵枢·五味》也说“心痛宜食薤”,白酒在后汉为初熟之米酒,其气轻清以行药势,合为宣痹通阳法[2]。

2.2 活血化瘀法 活血化瘀是中医临床常见的重要治法之一。《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脉涩则心痛”,瘀血阻滞是胸痹的重要病机。清末医家王清任以血瘀立论,创血府逐瘀汤治疗“胸中血府血瘀诸证”,为后世医家治疗胸痹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临床上不可一味活血化瘀而伤正,应将血瘀证与其他证型结合起来。气帅血行,若气滞与血瘀并见时,则宜行气活血,如气虚与血瘀相见时,则宜益气活血;血瘀证有偏于血虚者,则宜养血活血;瘀血分寒热,如寒凝血瘀证胸痹宜通阳散寒活血,郁热血瘀证胸痹宜清热活血。在胸痹的治疗当中,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基本上贯穿在各种中医辨证类型当中,所不同的是根据不同的病症类型,或者以活血化瘀为基本方法,或者以其配伍为用[3]。林兰教授强调活血化瘀治法用药应根据患者的证型加减。

2.3 分辨虚实 治病一定要分辨虚实,才能对证用药,因为百病之所生,皆有虚实两端[4]。虚是指正气虚,即指人体阴阳、气血表现为一种虚弱不足的状态,若邪正相争,邪气亢盛则为实证。《内经》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胸痹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的不同,实证则有气滞、血瘀、寒凝、痰饮和郁热的不同。虚实的治疗原则是“虚则补之、实则泄之”,虚证用补的方法使正气得以恢复,实证用泄的方法,使邪气得有去路。林兰教授强调胸痹病机中的本虚,除了仲景强调的阳气虚,临床上气阴两虚最为常见,但患者病情往往是虚实夹杂的情况,应根据虚多实少、实多虚少的变化,通补兼施。

2.4 和解少阳法 临床上胸痹病情比较复杂,常多种因素夹杂为病,单一宣痹通阳法或活血化瘀治法,不能完全解决胸痹的所有证候。内伤情志也是胸痹的重要病因[5],是因枢机不利致胸中气血闭阻不宣[6]。有的患者病程较长,情志不遂,日久郁而化火,在胸闷胸痛的基础上出现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心烦喜呕等少阳不和的症状,临证出现这种情况,林兰教授强调和解少阳法,可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如果患者兼阳明里证,腑气不通,可以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

3 方药应用,经方合方

3.1 瓜蒌薤白半夏汤与茯苓杏仁甘草汤相合 胸痹患者多为阳气不足,心胸阳气虚衰,气血不能正常运行,可致痰浊、血瘀、寒凝内生,痹阻胸中,发为胸痹。胸痹的治疗原则是宣痹通阳,瓜蒌薤白半夏汤是主方。它的作用是通阳散结、豁痰下气。方中瓜蒌苦寒滑润,具有清热涤痰、宽胸散结功效,薤白味苦、辛、温,有温中通阳、理气宽胸、下气散结之功效,更以白酒之轻扬以助药力,法半夏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诸药合用,展气宣痹,通阳泄浊,以治痰浊闭阻、胸阳失展之证。瓜蒌薤白半夏汤治胸痹,痰浊较甚,心痛彻背,不能安卧者,属于痰浊结聚较甚之胸痹证。临床用于痰浊壅塞胸中,胸中气机不畅,而出现胸闷、胸痛、气短、心痛彻背,不能安卧者等症。《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症并治》说“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临床上许多胸痹的患者有“胸中气塞,短气”的症状,究其病机,胸痹的形成与胸中阴邪密切有关,阳虚不化,水饮内盛,痹阻心肺,胸阳不得展布,肺失宣发肃降,故见胸中气塞,短气。林兰老师强调应在瓜蒌薤白半夏汤的基础上,加用茯苓杏仁甘草汤宣利肺气,导饮邪下行,该方杏仁通调肺气,茯苓导饮湿下行,甘草和中,验之临床,收到较好疗效。

3.2 瓜蒌薤白半夏汤与人参汤相合 林兰教授认为宣痹通阳是胸痹的治疗大法,若患者偏于脾胃虚寒,中焦阳虚,水湿内停,胸阳阻塞,临床在胸痹胸部满闷的基础上可见四肢不温,倦怠乏力,语声低微等症状,治疗可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人参汤,人参汤补中助阳,使阳气振奋,阴寒水湿自散。人参汤方中人参味甘微温,补益脾胃,白术味甘苦,补脾益气,燥湿利水,干姜辛热,善温中散寒,炙甘草调和诸药,总观全方,以补虚、温中为主,适用于中焦阳虚,胸阳阻塞之证。人参汤证病位在心下之脾胃,取温暖中焦斡旋之机,补虚以养正气,临床上以虚证为要[7]。

3.3 瓜蒌薤白半夏汤与丹参饮相合 大凡胸痹的患者,阳气不足,阴邪内阻,大多数存在气滞血瘀,故瘀血阻滞是胸痹的重要病机之一,林兰教授常用瓜蒌薤白半夏汤与丹参饮二方的合方。丹参饮在陈修园所著《时方歌括》中有记载,由丹参、檀香、砂仁组成,药仅三味,制方简明扼要,方中重用丹参活血祛瘀而不伤正,檀香、砂仁调气解郁通络,共奏理气活血,宽中止痛的功效,使瘀化气畅而诸痛自愈[8]。李时珍说“丹参活血,通心包络”。方中丹参林兰老师用量较重,常用量为20~30 g,檀香、砂仁用量宜轻,一般用最为3~6 g。对于胸痹患者证见心胸诸痛,胸闷脘痞,配合该方,取得较好疗效。

3.4 瓜蒌薤白半夏汤与生脉饮相合 林兰教授认为胸痹心痛多属本虚标实,久病胸痹,心之气阴两虚,临床治疗益气养阴多用,瓜蒌薤白半夏汤与生脉饮可相合使用。生脉饮方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具有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的功效。该方气阴双补,心气心阳、心血心阴得到充实,才能发挥心主血脉的正常作用。现代研究也表明,人参具有抗应激能力,增加心肌耐缺氧能力作用,麦冬具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血,增加心肌收缩力,五味子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大血管张力作用[9]。

3.5 小柴胡汤与桂枝茯苓丸相合 林兰教授认为少阳不和,枢机不利,导致胸中气血闭阻不通,患者出现心胸疼痛,兼有柴胡证,如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时,用小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以和解少阳,活血通痹,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桂枝茯苓丸中桂枝温阳通脉,芍药养血和营,桃仁、牡丹皮活血散瘀,茯苓养心安神祛水湿,两方合用,针对少阳枢机不利,胸中气血闭阻不宣的胸痹证。如果兼有阳明腑实,大便不通时,可以选用大柴胡汤与桂枝茯苓丸相合加减治疗。

3.6 瓜蒌薤白半夏汤与橘枳姜汤相合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症并治》说“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林兰教授认为,不是出现这种情况都可以用这两个方子,而是要辨证,若患者偏于水湿内停,用茯苓杏仁甘草汤,若患者偏于气滞,用橘枳姜汤,但饮阻与气滞互为因果,饮阻时容易导致气滞,气滞时容易产生饮阻,两者很难分开,故张仲景合为一条条文,若患者既有水湿内停又兼气滞,两方可以合用。

心主血脉,人体气血之运行全赖心之阳气的温煦与推动,一旦胸阳不振,心之阳气不足则生内寒,阴邪上乘阳位,胸络痹阻,痞塞不通,形成胸痹之证[10-11],治法主要是宣痹通阳法,主方是瓜蒌薤白半夏汤,应用得当有立竿见影之效,而不加辨证的乱用则难见寸功[12]。具体患者病情因人而异,林兰教授强调临床上辨证用药,根据证型,采用瓜蒌薤白半夏汤与其他方剂的合方,但临床上胸痹的治疗不限于瓜蒌薤白半夏汤类方剂,若患者出现少阳不和,枢机不利导致胸中气血闭阻,可以用柴胡类方剂治疗。对于胸痹的治疗,应当让患者配合调节饮食、情绪、起居,才能取得较好疗效。因为这些因素为致病之源,故合理调整这些因素也是治病之本。

4 医案举例

患某,女性,59岁,2013年11月25日初诊,主诉:胸闷、胸痛、憋气3个月。现病史:3个月前患者出现胸闷、胸痛、憋气,某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刻下见:时有胸痛发作,严重时心痛彻背,胸闷,自觉胸中气塞,气短,脘腹胀满,大便秘结,数日一行,舌质暗红,舌苔白腻,脉象弦。心电图检查结果:ST-T改变。西医诊断为冠心病;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属胸阳不振、痰瘀痹阻。治以宣痹通阳祛瘀。药用:瓜蒌30 g,薤白10 g,法半夏12 g,茯苓30 g,杏仁10 g,甘草6 g,丹参30 g,檀香6 g,砂仁6 g。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次。用药14剂后,患者胸闷、痛明显减轻,偶有发作,伴乏力,脘腹胀满。继以前方加厚朴15 g,干姜10 g,党参15 g。服药14剂后,患者症状控制良好,未诉不适。

按语:本例胸痹患者,病机为胸阳不振,痰瘀交阻。《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症并治》云 “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患者舌质暗红,舌苔白腻,脉象弦,为水湿内停,瘀血阻滞之象,证属胸阳不振、痰瘀痹阻。治以宣痹通阳祛瘀。方用瓜蒌薤白半夏汤与、茯苓杏仁甘草汤及丹参饮相合,方与证相应,验之临床,取得较好疗效。

[1] 杨关林,张哲.经方在胸痹病证中的临床应用及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3):633-634.

[2] 代晓红.宣痹通阳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8):1383-1384.

[3] 白甫.从胸痹的辨证论治谈活血化瘀[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27(5):32-33.

[4] 谭兴贵,瞿岳云.中医虚实理论的反思[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11):6-8.

[5] 胡冬裴.胸痹古今证型归类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18(4):8-10.

[6] 武跃华,董波.简析宣痹通阳治疗胸痹[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7):864-865.

[7] 周俊杰,宫丽鸿.《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病证方药探析[J].山西中医,2014,30(1);37-38.

[8] 于广莹.丹参饮临床应用举隅[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8):1365-1366.

[9] 乔文军.生脉饮加减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5):624-625.

[10]马晓妍.浅探《金匮要略》之胸痹.河南中医,2009,29(12):1145-1148.

[11]周水平,仝小林,贺小芬.《金匮要略》络病学术思想探析[J].中国医药学报,2003,18(7):397-400.

[12]周杰,王世岩.瓜萎薤白半夏汤治疗胸痹痰浊证的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0):1709.

R249.8

A

1004-745X(2017)04-0616-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7.04.016

2016-03-23)

北京市中医药科技基金资助项目(JJ2011-47)

△通信作者(电子邮箱:1076191132@qq.com)

猜你喜欢

通阳薤白胸痹
胸痹合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薤白 白薤露中肥
活血化瘀法论治胸痹
湿温病“通阳”治法探究
中年养生话薤
调治便秘药膳两款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基于“取类比象”法探讨通阳与肿瘤防治
胸痹便秘患者的中医辨证施膳护理
薤白小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