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特色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实施意义分析

2017-01-15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6期
关键词:例数神经功能脑梗死

丛 娜

(辽宁省营口市中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0)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老龄化的加剧,脑梗死这一老年疾病的发病率亦呈明显递增趋势,其发病人数的激增使得各大医院对于该病的重视程度亦有所提升[1]。此次研究特选取本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所收治的86例脑梗死患者为对象,以观察中医特色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实施意义,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所收治的86例脑梗死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43例对照组及43例观察组。对照组:男20例,女23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0.7±6.8)岁;病程2~7年,平均病程(5.1±2.1)年。观察组:男21例,女22例;年龄46~74岁,平均年龄(60.1±6.3)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5.2±1.9)年。此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皆采用常规护理,告知患者治疗期间的相关注意事项并给予其基本用药护理,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增加中医特色护理,如下。护理人员在患者病情及身体情况有所了解后,依据其症状不同给予其相应对症护理。在心理上要多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对于治疗的感受与想法,对于存在负面情绪的患者应当及时以和蔼的语言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以缓解其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及时对患者进行健康宣传教育,以使其对脑梗死及其治疗有所了解,从而缓解其心理上的恐慌与焦虑,并通过日常交流来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以赢得其护理配合。在饮食上,通过膳食干预帮助患者巩固治疗效果,对于口舌歪斜、舌苔泛白以及半身不遂的患者,可以告知其注意饮食清淡,多吃芹菜、绿豆等,并汤药凉服;对于气虚血瘀型患者,在饮食上应当以化瘀、活血、通络类食物为主,如凤梨、大白菜、芹菜等;对于风痰瘀阻患者,在饮食上应当注意低盐、低脂,做到饭后温服汤药。在患者病情趋于稳定后,可帮助其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以提高其肌肉与皮肤对于营养成分的吸收利用。借助中医穴位按摩帮助患者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促进其血液循环、淋巴循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1.3 指标观察:以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定对比,以生存质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进行对比[2]。

1.4 疗效判定。显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幅度在90%以上,病残程度0级;有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幅度在20%~90%,且病残程度在1~3级;无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幅度低于20%,各项临床症状几无改变,甚或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研究所用数据进行处理,所涉及计量资料皆以(±s)进行表示,所涉及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并分别以t及χ2检验,P<0.05表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生活质量对比:护理前,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53.41±5.31)分、(51.4±4.97)分;观察组患者护理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52.39±5.11)分、(52.4±4.87)分。由此可知,其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45.12±3.97)分,较护理前有所下降,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35.17±3.67)分,较护理前有所下降,且下降幅度远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67.56±4.32)分,较护理前有所上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77.45±4.88)分,较护理前有所上升,且上升幅度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显效例数19例,占44.19%;有效例数13例,占30.23%;无效例数11例,占25.28%;总有效例数32例,总有效率74.42%。观察组显效例数27例,占62.79%,有效例数14例,占32.56%,总有效例数41例,总有效率95.35%。由此可知,在护理有效率上,对照组患者远不及观察组(74.42%<95.3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脑梗死又被称之为中风,具有高发病率与高致残率的特点[3]。有研究指出[4],单纯得依靠西医护理难以满足患者在治疗后的康复需求,而中医特色护理则能够使治疗效果得到有效巩固。中医特色护理的理论基础为中医理论,并将西医护理融于其中,从而使临床护理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同时兼具辨证护理,从而促进患者身体康复[5]。中医护理能够从患者心理与思绪上对患者进行精细化护理,通过心理护理改善护患关系,从而使患者能够积极参与到康复护理中,并以膳食干预来稳固治疗效果,从而使患者能够在日常饮食中获取所需的营养物质[6]。由本次研究可知,在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在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在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上均优于对照组,在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有效率上,对照组亦远不及观察组(74.42%<95.3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通过对脑梗死患者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可显著改善其神经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并使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有效保证,可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1]冯秀玲,萧碧婷.基于家庭的中医特色护理模式应用于脑梗死病人中的康复效果[J].全科护理,2016,14(17):1744-1746.

[2]晋艳华.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中医护理和现代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2):257-258.

[3]陈海清,王锡滨,苏为谦.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药疗法的运用及效益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11):109-110.

[4]何晓燕.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中医护理和现代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5):174.

[5]张春艳.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探讨[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6,10(9):271-271.

[6]张江梅.对处于恢复期的脑梗死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4):101-102.

猜你喜欢

例数神经功能脑梗死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凝血相关检测指标在脑梗死中的应用研究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1168 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探讨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