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定向与开颅手术对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价值比较
2017-01-15孙宇男
孙宇男
(吉林省前卫医院神经外科,吉林 长春 130012)
高血压脑出血在临床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主要是由于血压增高引起的一种非创伤性脑出血[1]。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为开颅治疗,但开颅手术的步骤复杂,术后并发症严重,且费用较高。随着微创医学的发展,立体定向抽吸术开始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中广泛应用,本文以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例,比较立体定向与开颅手术的治疗价值,结果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从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选取83例基底节出血患者,按照患者的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有42例患者为开颅治疗,观察组有41例患者为立体定向抽吸术治疗。观察组中男22例,女19例;患者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0.0±2.0)岁;高血压病程5~18年,平均病程(12.3±2.0)年;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4~10分,平均评分(7.5±1.0)分。对照组中男22例,女20例;患者年龄44~75岁,平均年龄(60.5±2.0)岁;高血压病程6~19年,平均病程(12.5±2.0)年;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4.5~10分,平均评分(7.0±1.5)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程,GCS评分等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据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标准:①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经CT、MRI等检查确诊为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②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躁动、嗜睡、昏迷、血压升高、呼吸障碍等临床表现。
1.3 排除标准:①排除合并其他严重心、肺、肾等器质性疾病患者;②排除创伤性脑出血患者;③排除严重精神疾病、智能障碍及不配合治疗患者。
1.4 手术方法:观察组予以立体定向抽吸术治疗,术前CT定位确定手术靶点,消毒铺巾后核对好定位仪及导向器的位置,在离血肿最近处选定施术点进行颅骨钻孔,注意避开大血管及重要功能区。导向器送至靶点后缓慢抽出血肿总量约2/3,术后予以固定引流管,缝合头皮,术后6 h复查头颅CT,予以尿激酶注入残余血肿腔治疗。对照组予以传统开颅手术治疗,CT扫描确定血肿部位后,以血肿部位为中心,取U型手术切口,经侧裂进入血肿腔,清除脑血肿。去骨瓣减压并在无张力下缝合硬脑膜组织,术后留置引流管。
1.5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一般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后6周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神经缺损评价使用NIHSS(脑卒中量表)[2]进行评价,分值0~45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1.4 疗效判定:治疗效果参照GCS评分[3]评价患者术后4周的治疗效果,13~15分为恢复良好、9~12分为残疾、3~8分为重度残疾、低于3分为植物生存或死亡,治疗有效率=(恢复良好+残疾)/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χ2检验; 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中有11例患者恢复良好,19例患者残疾,10例患者为重度残疾,1例患者为植物生存或死亡,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3.2%;对照组患者中有3例恢复良好,19例患者残疾,17例患者重度残疾,3例患者植物生存或死亡,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52.4%。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601,P<0.05)。
2.2 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指标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5.8±13.5)m in、住院时间为(45.2±10.5)d、术中出血量为(32.5±12.0)m L,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26.5±20.5)m in、(68.2±8.5)d、(95.7±15.2)m L。两组的手术时间(t=22.324)、住院时间(t=15.012)出血量相比(t=18.245),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患者术后6周的功能缺损评分相比:治疗后6周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平均(5.3±1.5)分,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平均(8.5±2.3)分,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840,P<0.05)。
3 讨 论
高血压脑血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数患者在出血前无明显预兆,可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出血后血压明显升高等症状,其临床症状因出血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2],高血压脑血部位可有基底节、丘脑、内囊等部位出血,其中基底节出血为最常见的出血部位。在基底节出血中早期症状为轻度偏瘫,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转入意识模糊或昏迷。
在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中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常规的手术方法为开颅血肿清除术,该手术方法能够及时清除患者的颅内血肿,解除占位效应和中线结构移位[4],对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然而开颅手术手术方法比较复杂,所需手术时间长,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比较严重,术后患者的恢复缓慢。随着医学的发展,微创医学的进步,立体定向抽吸术开始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广泛应用,该手术方法在CT和立体定向仪的引导下进行穿刺,定位准确,有利于避开重要的血管和功能区,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且该手术方法属于微创手术,可在局麻下操作,方法简单,手术时间短,可更快的解除颅内的占位,术后恢复快。虽然立体定向抽吸术具有诸多优点,但是在实际的手术中应严格控制手术的禁忌证,对于出血量超过60 m L、存在脑疝的患者应优先选择开颅手术治疗[5],另外术中要合理控制抽吸量,避免过度抽吸出现脑压骤降或脑组织坍塌而引起血肿或其他部位出血。
在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其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术后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综上所述:立体定向抽吸术治疗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好,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术后患者可更快的恢复,可在临床大力推广。
[1]孟庆恒.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价值[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3.
[2]刘刚,王重阳,黄小平.立体定向穿刺术和开颅手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5,23(16):58-60.
[3]李峰,张继伟.立体定向与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7):95-96.
[4]郑利敏.立体定向微创与常规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14,27(5):289-292.
[5]张毅,方永军,侯文.立体定向术与传统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对比[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10,23(3):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