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2017-01-15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5期
关键词:舌质椎动脉颈椎病

苗 润

(沈阳市骨科医院,辽宁 沈阳 110200)

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采用针灸的方式去对颈椎病实施治疗的方式开始的比较早,在效果方面也是很显著的,可是此方面的深入研究很少,而且存在质量低和偏差较大的现象。本文采用针刺和推拿两种方式联合以及别的辅助方式去对颈椎病进行治疗,并且也获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具体分析在下文中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被选中的患者共有98例,43例是男性,55例是女性,年龄18~59岁,其中的41例患者属于颈型的,29为是神经根型,24例是属于椎动脉型的,还有4例属于交感神经型的。按照患者前来看病的次序随机性的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个组各有49例患者,两个组的基础性资料对比并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别。

1.2 病例入选标准

1.2.1 诊断标准:按照我国的中医药管理部门在1994年所制定和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内对于颈椎病所实施的相关诊断准则。共分下面几点:①具有慢性的劳损或者是外伤的病史。也或者是颈椎存在先天型的问题,以及颈椎的退行性病理变化。②超过40岁的人群更易发生,长久性的低头工作人群通常会出现慢性的病情。③出现颈部和肩部的疼痛,以及头部的痛和晕,以及颈部具有板硬感觉和上肢出现麻木感。④颈部的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发生病变的围边部位多出现压痛和条索形状的硬性结节,另外也会出现上肢的肌肉力量变弱与萎缩现象,在医师的检查中会出现阳性的臂丛牵拉测验和压头测验。⑤从影像学的X线方面能够看出:钩椎关节出现增生、凿状突的不正、颈椎的曲度改变、椎间隙和椎间孔均变小以及具有部分的骨质增生或者是韧带的钙化等。如果采用CT和磁共振进行检查则更利于定性与定位的诊断[1]。

1.2.2 辨证分型:①属于风寒湿型常出现颈部、肩部及上肢的串痛和麻木感觉,以痛的表现为最多见,感觉头部沉、颈部硬以及活动不畅等,害怕寒冷与风吹,舌质呈现淡红色,舌苔呈现薄白,脉象弦紧。②气滞血瘀常表现为颈部、肩部及上肢的刺痛,疼痛的位置比较固定,还有肢体的麻木感觉,舌质呈现暗色,脉象为弦。③痰湿阻络常表现头晕、目眩、头重、四肢发麻,胃纳呆滞,舌质暗红色,舌苔常为厚腻,脉象呈现弦滑。④肝肾不足常表现头痛头晕、失眠耳鸣、四肢发麻,舌质红易发干,脉象为弦。⑤气血亏虚常表现为头晕、胸闷,面色发白,四肢发麻,易困乏,舌质为淡,舌苔较少,脉象呈现细弱。

1.2.3 病例排除标准:①脊椎出现的炎症性病理变化;②脊椎的骨折;③黄軔带的增厚;④因纤维变性导致椎间盘出现的紊乱情况;⑤脊髓上的肿瘤病变,脊神经的炎症病变,椎弓的破裂和脊椎的滑脱等各种病症[2]。

1.3 治疗方式

1.3.1 治疗组:在治疗方式上多使用针刺和推拿以及别的辅助性治疗。

1.3.1.1 针刺方式:按照影像学检查结果所示的病变位置和相应的情况,选择两侧的风池穴、天柱穴和颈夹脊穴。患者保障正坐和放松,对于学问皮肤实施常规的消毒以后,采用30号的1.5寸毫针在颈夹脊穴进行直刺1寸,在风池穴以另一侧的目内眦为角度刺1~1.5寸,在天柱穴实施直刺或者是斜刺0.5~0.8寸,切忌不能向内上方的过深刺入,要避免损伤延髓。若还有风寒湿型则需要再加上合谷穴、列缺穴的针刺,若有气滞血瘀则要再加上血海穴、膈俞穴的针刺,治疗手法均使用平补平泻的方式,30 min以后出针再对患者进行推拿的治疗。

1.3.1.2 推拿方式:患者以坐位,医师站其后,采用拇指的推、揉和三指的捏、拿方式在颈部和项部两侧实施推拿,当患者的颈部和项部肌肉已经放松后,再用双手托的方式进行牵引,1~2 min后再进行旋转复位的方式,每1天治疗1次,1个疗程为10 d。

1.3.1.3 其他辅助方式:①牵引的方式,按照我个人的数年观察和总结得出,对于颈椎部实施的牵引应该依照类型进行辨证的治疗。易采用牵引治疗的为神经根型和交感神经型两类,其他类型的病变则不易甚至禁用牵引术。②输液的方式比较适合椎动脉型的治疗,采用静滴血管扩张药来提高脑部的血氧供给。

1.3.2 对照组:使用推拿为主的治疗方法,辅助基础性治疗。治疗的方式和治疗组相同。

2 结 果

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内对于颈椎病的治疗效果的规定。治愈指的是原来的病证已被清除,各种部位的功能均复原;好转指的是最初的病症具有减轻的表现,各种相关部位的疼痛减少且功能方面也有相应的恢复;未愈指的是症状没有好转的表现。

3 讨 论

3.1 颈椎方面的病变属于临床中常见的与多发性的病症,此类病变通常是因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及错误或长期的某些动作渐渐的形成了颈椎部位的多种类型的病变,并因此也影响到肩部及上肢等一连串的病痛表现。

3.2 我国的中医学指出,因外邪、伤损及动作失度等均能够让颈项部的气血瘀滞,从而出现疼痛、僵硬和酸胀等感觉,本人则选择风池穴和天柱穴去进行祛风和散寒的治疗,再选择颈夹脊穴去实施筋络的舒活和气血的调配。目前的研究得出:针刺可以让椎枕肌肉群有效放松,缓解颈椎的退变所造成的血管与神经根的损伤,对交感神经的影响较大,因此说,针刺能够对于多种颈椎病起到较好的效果。

3.3 采用推拿的方法能够活血、舒筋及消肿等多种功效,合适的推拿治疗能有效放松颈部肌肉,也对错乱的组织与关节起到纠正作用,从而实现各种组织整复的目的。

3.4 颈椎病通常是复杂的和反复发生的,所以说在实施针刺推拿时,还要对神经根被压迫的患者实施牵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病症。而对于椎动脉被压迫的患者,则选择血管扩张药物进行脑部血氧供应的提高。

3.5 只是采用针刺的方式,则无法让不稳定的颈椎得以恢复,正所谓的骨不正则筋不舒的道理,进行针刺的同时在实施有效的推拿就能够同时达到镇痛和整骨舒筋的双重效果,两种方式联合的可协同增效要比单纯的方式要好很多。

3.6 颈椎病尤其CSA的发病年龄明显趋前,多发生于30~50岁的青壮年,临床所见的椎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多数并不伴椎动脉硬化。一般而言,致晕厥原因多为颈椎失稳、移位及颈枕部深肌紧张痉挛(外伤或劳损),椎关节硬化增生及枕后肌压迫所致[3]。当前的中医学界比较认同的是:采用针灸推拿为主的治疗具有多种优势,如手法比较多和效果比较好;联合治疗效果更佳;中、西医相比,中医更好一些。但是,此类观点还没有比较科学性的证据予以支持。但也有研究[4-6]提示,针灸推拿的优点为不服用药品,治病过程比较简捷和安全,在消费方面也不高,效果也比较快与比较好。针刺推拿综合疗法治疗CSA,临床疗效肯定。对于患者的临床情况能够起到明显的改善,而且联合形式的使用更为有效。主要表现在其总显效率更高,症状改善更显著,疼痛程度显著减轻。采用针刺的方式可以让病理变化中的组织具有更好的微循环,从而便于炎性与致痛物质的快速吸收,让机体的类吗啡样物质分泌的更多及疼痛阈的升高。合适的推拿方式可以活血散瘀、舒活筋络以及消肿止痛,让颈部的肌肉实现有效的放松,另外也能够让错乱的组织与关节恢复正常,让筋络和气血更为通畅,从而实现病症恢复的目的。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2] 徐玉渊.中西医结合治疗颈肩背腰腿病[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356.

[3] 任秀云,张运力.针灸推拿合治椎动脉型颈椎病[J].针灸临床杂志,2004,20(10):41-42,

[4] 卜彦青.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4,24(2):97-98.

[5] 孟培燕,吴绪荣.穴位注射加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J].针灸临床杂志,2007,23(5):30-31.

[6] 王峥.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颈椎病80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6):23-24.

猜你喜欢

舌质椎动脉颈椎病
对上颈椎后路手术并发椎动脉损伤防治策略的探讨
基于舌诊偏色与去干扰的计算机技术研究∗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脑循环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
游泳 赶走颈椎病
彩色多普勒评价椎动脉走行异常的临床价值
通过检查畜禽口腔诊断疾病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中医舌象与慢性肾脏病微炎症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钛项圈治颈椎病有科学依据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