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丘脑痛的研究进展*
2017-01-15汤宇洋林云志
汤宇洋,林云志
(1.上海市浦东新区黄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1215;2.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上海201315)
针灸治疗丘脑痛的研究进展*
汤宇洋1,林云志2
(1.上海市浦东新区黄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1215;2.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上海201315)
丘脑痛通常继发于丘脑出血或梗塞,属于典型的卒中后中枢痛。中医理论和多年的临床实践数据证明,采用我国传统针灸镇痛的诊疗技术治疗丘脑痛具有显著的疗效。在中医领域,丘脑痛属中医“痛证”“痹证”“中风”范畴,而以痹症、中风、调心3种思想的针灸中医疗法作为依据开展治疗,可为丘脑痛的治疗提供新的指导思路。近年来针灸治疗丘脑痛从最初的单一针刺治疗到针药结合并用,此外穴位特异性也逐渐成为“现代针灸”的研究热点。针灸治疗丘脑痛,不但理念创新,且被证实获得较好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针灸;丘脑痛;针灸镇痛;中风后遗症;痹症;综述
丘脑痛,又称为丘脑疼痛综合征,通常继发于丘脑出血或梗塞,属于典型的卒中后中枢痛。丘脑痛临床主要表现为病变对侧的自发性疼痛,伴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丘脑痛可由多种疾病引起,但绝大多数是由脑血管病所致。由于脑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率,以及不可忽视的脑卒中后丘脑痛的发生,使得研究丘脑痛的有效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迫在眉睫。根据已有报道,目前丘脑痛治疗方法包括中西药、外科手术、中药、针灸等各领域均有涉及,也有相互结合治疗。使用中药治疗丘脑痛副作用小,但疗效较长;西药治疗见效快,但副作用大,易形成耐药性;而手术治疗丘脑痛由于存在诸如出血、感染、偏瘫等并发症的危险而受到使用限制[1]。《灵枢·九针十二原》曰:“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说明针灸具有通经活血的作用,适用于因气血壅滞、经脉不通引起的痛证[2]。
1 针灸与镇痛
针刺身体上某些穴位以缓解各种疼痛,是我国医学所特有的一项医疗技术。针刺镇痛具有广泛而扎实的理论和临床疗效基础,而临床上应用针刺治疗丘脑痛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3]。针刺镇痛效应至少在神经通路完整情况下才能得到有效发挥:在神经通路完整的前提下,通过神经电生理改变、神经生化改变,实现针刺镇痛效应[4]。迄今为止,影响针刺镇痛作用的几个关键的部位为脊髓、脑干、间脑、大脑皮层、边缘系统及基底节。其中最主要的部位为脊髓平面,针刺信号将疼痛信号在脊髓背角减弱后,使伤害信号不能上传;其次,针刺可通过抑制丘脑的束旁神经核,提高痛域[5]。针刺可通过刺激上丘脑的缰核、下丘脑的弓状核、室旁核、视前区和刺激视前区共同抑制束旁核,阻止伤害信息进一步传递[6];此外针刺被报道还可激活体内的“内啡肽机制”,刺激产生P物质、5-羟色胺而产生镇痛作用[7]。
2 结合中医理论的针灸疗法
针刺治疗丘脑痛已有多年历史,从开始的普通针刺方法,到后来加用耳穴以滋肾阴、安心神,再到巨刺和祛瘀生新被不断推崇。近两年,调神活血法和调神止痛法等针刺方法推出,使得这一疾病的针灸治疗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中医领域,丘脑痛属中医“痛证”“痹证”“中风”范畴,其病因病机责之于脑脉瘀阻、元神受扰、神无所主、肢无所用、瘀血留滞、经脉不通、不通则痛,表现为患肢肌肉、筋脉疼痛不已[8]。通过以痹症、中风、调心3种思想的针灸中医疗法作为依据开展针灸治疗,可为丘脑痛的治疗提供新的指导思路。
2.1 以治疗痹症为思想的针灸疗法
《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在中医领域,丘脑痛属“痹症”的范畴,临床常用针灸疗法,以痹症的理念治疗。
易光强[9]与宋维健[10]均运用《内经》所阐述的巨刺法理论对丘脑痛进行治疗。易光强[9]取顶颞后斜线配合健侧体针风池、曲池、外关、合谷、通里、风市、血海、阳陵泉、丰隆、三阴交和太冲治疗;而宋维健[10]则在针刺健侧外关、支沟、风市、驷马、侧三里及侧下三里的基础上,配合四花中、尺泽刺络放血治疗,并对照卡马西平服药组,发现针刺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药物组。崔博[11]根据《血证论》“瘀血在经络脏腑之间,则周身作痛,以其堵塞气之往来,故滞凝而痛,所谓痛则不通也”,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方配合健侧风池、曲池、合谷、外关、血海、阳陵泉、三阴交、太冲和照海,治愈1例左侧丘脑梗死患者。
2.2 以治疗中风为思想的针灸疗法
中风后丘脑痛是中风病难治性合并症之一,中风患者气虚血弱或风痰阻络或疲阻脉络,导致血脉凝滞、气血不通、不通则痛,发为痛证。治疗这种病症,《内经》有云:“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
王卫强等[3]以“不通则痛”的理论,用梅花针扣刺多气多血的手足阳明经及滋阴养血的肝经,并配合三棱针十井穴放血,以求活血通络、通而不痛,以卡马西平为对照组,统计结果显示针刺组疗效明显大于对照组。卢志刚[12]以止痛、营养神经的药物甲钴胺、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肾俞、阳陵泉、大杼、悬钟或后溪、申脉、大包、膈俞,两组穴位交替治疗,疗效较明显。高娜等[13]将病人分为五类:风寒阻经、风热伤络、肝阳上亢、脉络瘀阻、气虚血瘀,根据辨证服用不同的中药处方,同时辅以电针治疗,取得了60%的总有效率。樊小农等[14]根据张介宾的“凡人之气血犹源泉也,盛则流畅,少则壅滞,故气血不虚则不滞,虚则无有不滞者。”认为瘀血阻滞为本病的主要病机,采用调神活血止痛针刺法(郄门、阴郄、血海、照海),前后对照卡马西平治疗丘脑痛,研究结果提示药物的“急治标”及针刺的“缓治本”的原则。
2.3 以调心和调神为指导的针灸疗法
《内经》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脉至全身,并使其形成循环,复流回心,所以气血运行故障时,心会有所感受,而感受到的变化即为疼痛的症候[15]。心藏神,主神明,故用调神之法以安心,“心寂则痛微”,故使心安,则痛除,这也是近两年出现调神止痛法及调神活血法的指导思想。王寅等[16]用“住痛移疼”的理论,应用针灸能调畅气机的特点,认为“心寂则痛微”,选头针(胃区、感觉区)、耳针(神门、心)、体针(神门、内关、蠡沟、太溪,均双侧)配合同步疏密波电针治疗,取得一定的疗效。卢昌均等[17]根据“凡刺之真,必先治神”“神动则气行”和“移神止痛”的理论,利用调神止痛针法(人中、内关、涌泉、劳宫,双侧),通过调节“神-脑-心-肾-督轴”的功能以止痛,治疗后MPQ评分有明显改善。
3 针灸联合治疗的应用
近十几年来,针灸治疗丘脑痛从最初的单一针刺治疗到针药结合并用[11],药证相符,共奏活血化瘀、疏经通络、除痹止痛之功,而使丘脑痛得以迅速缓解。路明等[18]和郑京润等[19]分别比较了不同针刺方法间的治疗效果差异,对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分析,两组研究均证明头针联合体针的效果优于纯头针组或纯体针组。王敏等[20]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84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比较针药并用法与西药卡马西平治疗缺血性中风后丘脑痛的临床疗效,发现针药并用治疗疗效优于单纯口服卡马西平疗法。马强等[21]根据针刺镇痛原理,选用头针取顶颞后斜线,体穴根据疼痛部位,辅以循经取穴和局部取穴。治疗组加用黛力新,对照组只采用针灸疗法,该研究结果表明两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4 总结
目前的针灸治疗报道还存在较大的问题:首先大多文章缺少对照组,使得对针刺的疗效评价缺少客观对比;其次,由于丘脑痛病人较少,故各研究报道中样本数不足,使得统计方法的选用及其统计结果的准确度均有待商榷;最后,对丘脑痛疗效评价较为认可的评判方式有VAS评分及MPQ评分,但仍有一些报道采用治疗前后症状改善的对比评分,评判方法较为主观。在今后的研究中,建议可通过临床与分子实验的结合,通过临床上的表征,加以病理机制上的假说并通过发病生理病理机制上的研究。通过探索针灸治疗丘脑痛的具体分子机制,可为临床上针灸治疗丘脑痛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并对临床医生的治疗手段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从最初的三类药物如镇痛药、抗抑郁药和抗惊厥药治疗到针刺治疗,丘脑痛的治疗方法有了进一步发展。经络学说作为中医针灸的核心理论,近年来,穴位特异性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研究。针刺的现代发展已经从传统的针灸慢慢演化为“现代针灸”,例如浮针、腕踝针、腹针,针刺的深度是其创新的关键。针灸治疗丘脑痛可以规避掉使用中药治疗丘脑痛所产生副作用、西药易形成耐药及手术治疗易可能发生出血、感染、偏瘫等并发症的危险。综上,针灸治疗丘脑痛,不但理念创新,且被证实获得较好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1]唐国文,谭文澜.丘脑痛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1):147-149
[2]龚文蕾.身痛逐瘀汤联合卡马西平治疗丘脑痛的临床观察[D].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
[3]王卫强,蔡丽梅,韦玲.梅花针配合井穴放血治疗丘脑痛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12):821
[4]范刚启,钱俐俐,赵杨,等.针刺镇痛机制的多样性及问题分析[J].中国针灸,2013(1):92-96
[5]王黎,赖新生.夹脊穴镇痛研究进展[J].针刺研究,1998(3): 167-169
[6]韩济生.内源性镇痛系统[J].生理科学进展,1981(2):104-112
[7]吴玉芳,刘浩,郝建军,等.针刺镇痛对结肠镜检查患者疼痛程度及体内β-内啡肽、P物质水平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2,4(2):57-60
[8]王敏,高淑红,张伯儒,等.针药并用治疗缺血性中风后丘脑痛的临床观察[J].天津中医药,2014(5):269-271
[9]易光强.“巨刺”针法治疗丘脑性疼痛26例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7,23(7):24-25
[10]宋维健.巨刺与刺络放血法治疗脑卒中后丘脑痛29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10):34-35
[11]崔博.针药并用治疗丘脑痛1例[J].四川中医,2011,29(12):115
[12]卢志刚.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后丘脑痛35例[J].中国针灸,2013 (1):52
[13]高娜,王伟忠,毕诚.中西医结合治疗丘脑痛20例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4):77
[14]樊小农,张雪,武连仲,等.调神活血止痛针刺法与卡马西平治疗丘脑痛作用特点的动态变化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 (6):741-744
[15]王鑫.单针单穴在针灸治痛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医临床研究,2013(1):32-33
[16]王寅,黄燕静.针刺对脑卒中后中枢痛干预的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3,19(8):26
[17]卢昌均,刘国成,黄永军,等.调神止痛针法治疗丘脑痛临床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3(2):184-185
[18]路明,朱志强.针刺治疗丘脑痛的临床研究[J].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2011,9(2):88-91
[19]郑京润,郑春峰,孙文华.不同针刺方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疼痛的效果分析[J].现代康复,2001(23):65
[20]王敏,高淑红,张伯儒,等.针药并用治疗缺血性中风后丘脑痛的临床观察[J].天津中医药,2014(5):269-271
[21]马强,梁金,蔡鸣,等.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针灸治疗丘脑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0(16):93-94
Research Progress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for Thalamic Pain
TANG Yu-yang1,LIN Yun-zhi2
(1.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Huanglou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hanghai 201215,China; 2.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Zhoupu Hospital,Shanghai 201315,China)
The occurrence of talamic pain is secondary to the occurrence of thalamus hemorrhage or infarction,which belongs to central post-stroke pain.The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and data from clinical practice for many years prove that it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alamic pain by using the treatment techn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cupuncture analgesia.Thalamic pain belongs to pain syndromes,arthromyodynia and stroke category in TCM.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thalamic pain by the concept of stroke,arthralgia,and mind-adjusting provides a new idea for treating thalamic pain.The researches focus on the combination of acupuncture and medicine,as well as the acupoint specificity in recent years.Acupuncture is proven to have a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treatment of thalamic pain,which deserves a further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Acupuncture;Thalamic pain;Acupuncture analgesia;Sequelae of apoplexy;Arthralgia;Review
R246.6
A
1005-0779(2017)03-0081-03
2016-08-19
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系统优秀社区适宜人才培养项目,编号:PWRs2016-01。
汤宇洋(1986-),男,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针灸推拿治疗中风后遗症及脊柱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