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敏化现象和规律探究的分析*

2017-01-15周玉梅保琼楠蔡定均梁繁荣

针灸临床杂志 2017年3期
关键词:敏化脏腑经络

万 敏,周玉梅,周 洁,保琼楠,殷 宝,张 亚,蔡定均,梁繁荣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0072)

穴位敏化现象和规律探究的分析*

万 敏,周玉梅,周 洁,保琼楠,殷 宝,张 亚,蔡定均,梁繁荣△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0072)

穴位从正常状态到疾病时的激活状态,会出现不同的对应性状态,表现为特异性的功能属性,即“穴位敏化”,常见形式有压敏、痛敏、热敏、力敏、形敏、热敏等。早在古代文献中就有记载:“有诸内者,必形诸外”,“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不通不荣之处,多是敏化穴位所在。现代研究表明穴位敏化机制与轴突反射理论相关,也与牵涉痛类似,但都存在着不确定性的假说研究,对其根本机制并没有系统论述,目前对一种或几种敏化现象的试探性研究比较散在,并不清晰和集中,现将这些敏化类型的研究综合整理完善,并罗列其他未明确研究的敏化类型,为进一步敏化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穴位;敏化;规律

穴位即是腧穴,《黄帝内经》又称“节、会、空、气穴、气府”等,亦有“砭灸处”“孔穴”“刺激点”等之称,早在《灵枢》中就有记载:“所言节者,神气之所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穴位与经络、脏腑相关联,是疾病的反应点和治疗的刺激点。穴位敏化是指穴位的状态、性质和功能在生理、心理和外界环境的刺激作用下快速发生的应对性变化而形成的新的状态、性质和功能。早在《黄帝内经》就有相关记载:“以痛为腧”(阿是穴)、“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灵枢·背腧》论述:“胸中大腧在杼骨之端,肺腧在三焦之间……皆挟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均说明了穴位的敏化现象,也是穴位敏化状态的原始来源。现代研究表明,穴位在病理状态下以“激活”为主,其反应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功能明显增强,穴位面积大小也产生了相关的变化,即在“沉寂态”与“激活态”之间相互转化,穴位表现出现开或合的状态[1-2]。穴位敏化反映疾病,同时指导临床,提高疗效。而关键在于对其现象规律的把握,从而更全面准确地把握穴位敏化的临床应用。

1 穴位敏化现象

1.1 穴位形态敏化

穴位形态敏化(简称形敏),指当机体病变时,穴位以及局部皮肤的色泽和形态会发生改变。出现诸如皮肤的松弛、凹陷、斑丘疹、脱屑、皮下结节、瘀点、瘀斑、白斑等[3-5]。临床上可用触诊探查形敏的存在,其对触压非常敏感,可称为力敏[6];触诊时常可在反应部位探查到一些异常反应,比如条索、结节等。同时触压时还可伴有患者的特殊感觉。形敏的发生发展变化较慢,一般多见于慢性病。如胃有疾患的患者,常在足三里穴附近探查到一些结节、条索物质,中脘穴皮下出现结节等;而患十二指肠溃疡疾病的患者均在梁丘、不容、脾俞和胃仓出现条索状物改变等[7-8];蔡长荣等[9]在对66例高血压患者经络诊察的临床分析研究中,使用了传统经络诊察法,结果表明:66例患者中的异常经络反应率为62.1%,共有41例患者有异常表现:包括条索状物、结节、硬块等变化。其中,督脉的异常率最高,为 68.3%,其次是肺经 (39.0%)、肾经(31.7%)、脾经(31.7%)、肝经(26.8%)、胃经(24.4%)等,而未查出异常的25例患者,占37.9%。

1.2 穴位痛敏化

穴位痛敏化(简称痛敏),指疾病发生时,相关经络或部位的穴位表现出对刺激敏感的痛阈值降低,对疼痛敏感性显著增强,即“小刺激大反应”的特殊痛或快然感应的部位,也称“反应点”或“阿是穴”或“压痛点”;可以表现为:针刺时穴位产生痛感或者痛感增强,使用较轻的力量按压穴位时则会出现较大的疼痛感,亦可为舒适感。当使用适宜的方法去刺激这些穴位时,均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灵枢·经筋》云:“以痛为腧”,《素问·缪刺论》则说:“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灵枢·五邪》言:“邪在肺,则病皮肤痛……背三椎之傍,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灵枢·背腧》又说:“皆夹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输也”。《千金要方》又云:“吴蜀多行灸法,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即云‘阿是’。灸刺皆验”。许多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马登尚[10]采用针刺阿是穴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法疗效明确。邵伟立[11]在治疗枕神经痛的研究中,采取对枕部神经分布部位的压痛点施行齐刺法。实验结果表明:齐刺法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按压压痛点(阿是穴法)会出现压痛,当按压后痛减,产生舒适感,则称为压敏[6]。

1.3 穴位热敏化

穴位热敏化(简称热敏),指在疾病发生的情况下,相关的经络穴位部位对艾热十分敏感,在艾热刺激后会产生一系列明显的特殊反应,包括:出现一个或多个局部不热远部热,表面不热深部热的热感(透热、扩热、传热等),甚至非热感(酸、胀、压、重、痛、麻等);而其他未热敏的穴位对艾热仅产生局部和表面的热感。伴随着热感的传导,疾病会随之缓解或渐愈。热敏化的穴位即“透热点”,在此上进行艾灸,不但不会有灼痛的感觉反而会有舒适感的产生,且热感会深入远处传导。现代研究很好地验证了这一现象:如陈日新等[12]的穴位热敏化及其临床意义研究,表明:穴位热敏的主要表现为透热、扩热、传热,会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田宁[13]的透热点艾灸治疗痛痹3例报告中发现,患者出现了“透热点”且艾热在“透热点”上不会出现灼热感,而会有舒适感的出现,热感亦会传导深远;非透热点则会有灼痛感出现。因而在热敏现象基础上的热敏灸临床研究[14-16]也非常广泛,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1.4 穴位电敏化

穴位电敏化(简称电敏),指疾病发生时,穴位的皮肤电位、电阻、电势差、导电量值等发生改变(增大、减小、失衡等)的状态。当患者生病时,电敏的特性则可以检测出病变的脏腑和部位,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魏建子等[17]在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内关穴伏安特性研究中表明,甲状腺功亢患者的内关穴伏安特性出现失衡,而正常组志愿者则没有,当疾病得到控制后这些现象就减弱或者消失。姚军等[18]的中医瘿病经络诊察的临床研究中表明:用导电量值作为指标观测出瘿病患者心经、肝经二经异常最多,其次是心包、三焦、小肠、大肠、胃经。

1.5 其他

穴位光敏化(简称光敏),指穴位在病理状态时发光强度的变化,多用红外辐射光谱检测,有研究检测冠心病患者内关穴的红外辐射广谱,发现其红外光谱之间的差异较正常光谱值更大[19]。杨跃平等[20]发现,健康人身体左右两侧的体表发光强度是对称一致的,当机体出现病变时 ,身体左右两侧发光强度则不对称,同时其光敏穴的发光强度较局部非穴处的发光强度高,且这些点在治疗刺激后向对称状态转变。穴位温敏化(简称温敏),指机体在疾病发生时穴位对于温度及温度变化的感受和反应出现改变的状态,疾病的病理状态的刺激会启动穴位处与温度相关的分子:热休克蛋白(HSP)家族、瞬时受体通道家族(TRP)、温度感受蛋白(STIM1)等,形成对疾病刺激的不同温度表现,也通过对其温度的刺激调节治疗其相关的疾病。穴位声敏化(简称声敏),指机体遭受疾病时或处于病理状态时,相关穴位对于声波的特殊刺激的敏感性发生改变的状态,这种状态对于临床上穴位超声疗效有着决定性的基础作用。穴位的生物化学敏化(简称生化敏),指穴位处组织胺、5-HT、H+浓度、PH值、氧分压、细胞外K+、Na+、Ca2+浓度等的改变状态,即穴位处内环境的改变。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较少,有待后续的观察研究。

随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穴位敏化的形式和程度也会有着不同的变化,可以有一种或几种穴位敏化现象的出现,各种敏化现象的程度也会有不同,但都会对应不同疾病的不同状态。具体的机制和表现评判标准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2 穴位敏化的规律

2.1 敏化穴位出现的主要部位

身体的各个部位均可出现穴位敏化,其敏化的穴位分布与疾病、脏腑组织相关,遵循经络辨证、脏腑辨证、阿是穴法等规律,如:胆囊疼痛时,常在胆囊穴(阳陵泉直下5寸处)有压痛或结节改变等;阑尾炎发作时,在阑尾穴(足三里直下2寸处)有压痛或酸胀感;软组织病变时,病变处或周围常常出现压痛点(阿是穴);而落枕、颈部不适的患者,其颈项部的肌肉强硬、有条索状结节及压痛点等。耳穴的压痛点也是疾病发生时敏化穴位出现的部位[1]。

2.2 敏化穴位与脏腑相关的相对特异性

敏化穴位的分布与病邪、患病脏腑和部位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21-22],如胃病患者疾病反应在胃俞及其局部较多,而胆囊病患者胃俞附近疾病反应较少,且多分布于胆囊穴、阳陵泉附近。脾脏病患者主要以脾俞及其特定穴为反应穴;肺脏疾病则以肺俞及其各特定穴为主要反应穴;肾脏病患者主要以肾俞及其各特定穴为反应穴;心脏病患者则以心俞及其各特定穴为主。只有针刺或推拿这些部位后,才会表现出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何怡瀚等[23]研究发现,宫寒性痛经的患者,其热敏化穴位出现频率最高的前10个依次是三阴交、地机、太溪、血海、太冲、足三里、曲泉、行间、照海、水泉;足太阴脾经出现人次最多,频率最高(26人,81.25%),其次是肾经(18人,56.25%)、肝经(16人,50%)、胃经(8人,25%)、胆经(4人,12.5%),足太阳膀胱经出现人次最少,频率最低(1人,3.13%)。

2.3 穴位敏化与脏腑疾病进程的关系

发生敏化的穴位与脏腑疾病的变化密切相关,敏化穴位的性质、数量、敏化程度的强弱等均与疾病的变化相关,即穴位敏化现象与疾病进程存在着量变的对应关系[6]。当病变轻、发病缓的状态下,机体的敏化穴位则数量少或没有,敏化程度(敏感性、反应性、持续时间等)也较轻,敏化的产物(病理性的瘀斑、瘀点、丘疹、结节、脱屑等)数量和程度也较弱。当疾病加重时,穴位的敏化数量骤然增加,程度较重,产物也相应增加增强。陈日新等[12]的研究发现,健康人群穴位的热敏出现率大约为5%,而对20余种经络、脏腑病的患者进行穴位的临床研究观察[12,24]后,发现热敏发生率平均为70%。当疾病痊愈后,热敏发生率则下降至10%左右。程斌等[25]发现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体表穴位依文思蓝(EB)渗出点与穴位及内脏神经节段的分布有一定的关联性,而疾病变化时渗出点数量也会出现相应变化。

2.4 穴位敏化与病证虚实的关系

穴位敏化现象与疾病虚实关系很密切,病症的虚实不同,穴位的敏化也不同。现有许多研究采用通过诊察五腧穴、原穴等特定穴的变化来判断疾病脏腑经络的变化,当病证为实证,穴位处常出现偏阳性的改变,比如硬结、隆起等;当病证为虚证时 ,穴位处常出现偏阴的改变,例如凹陷、酸痛等[26]。王频等[27]的研究表明耳穴同样可以辅助判断疾病,例如耳穴中交感、肾对中风虚实证候的诊断及虚实鉴别有意义,其次为内分泌、神门和肾上腺。

3 敏化的机制和临床应用

3.1 传统中医理论

穴位是神气游行出入的部位,即“空隙”。《内经》言:“神者,正气也,客者,邪气也。”“故神气者,水谷之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也。”说明神气是人身之正气、气血,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伴随生命活动变化而变化,即神气也是变化的、动态的,所以穴位就不是静止的,穴位敏化也就是动态的,其主导物质就是“神气”——气血。经络“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将人体的生理病理联系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凡孔穴者,是经络所行往来处,引气远入抽病也。”表明穴位从属经络,同时穴位又是脏腑疾病反应在经脉上的对应点,也是疾病治疗的刺激点。“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说明脏腑与经络密切相关,当脏腑发生病变时,脏腑的阴阳平衡失调,津气血精液神则会发生运行不畅,导致脉络气血不通,进而空虚,脉络失养,表现出相应的症状于机表,即“有诸内,必形诸外”,“不通则痛,不荣则痛”;“通”指气血运行流畅,无瘀滞不通;“荣”指气血充盛,濡养机体,不致机体拘急挛痛。而不通不荣之处,多为敏化穴位之所在。通过中药、针灸、推拿等措施的治疗,疏通脉络、滋养脏腑、调神养神,以达到治疗疾病之目的。

3.2 现代神经生物学机制

穴位敏化表现形式多样,现代生物学机制也有不同。其中痛敏最为常见,目前认为其机制与牵涉痛类似[1],这种机制有着3种假说:①“集中易化学说”:认为疾病强烈的冲动引起脊髓产生兴奋,降低刺激阈(即易化了正常痛觉阈下的冲动),使得传入的同一皮节的正常冲动(躯体性皮肤痛觉)兴奋脊髓丘脑束,产生疼痛感觉;②“汇聚投射学说”:认为被牵涉皮肤区域与内脏痛觉的传入,汇集到脊髓丘脑束,投射到大脑皮层,产生错觉,因脊髓丘脑束的痛觉冲动常来自皮肤,所以内脏的痛觉冲动被当做是来自皮肤的;③“躯体交感神经反射学说”:认为冲动从交感神经传入脊髓后根,而后从交感神经传出冲动,引起与内脏疾病相同节段的皮肤出现牵涉痛。而敏化的机制还可与伤害性感觉器的敏感性增强有关系。热敏则是通过增强局部温度觉感受器的敏感性,而后其伤害感受器被炎症介质敏化,从而使激活阈值在酸性环境影响下向低温方向移动。还有轴突反射理论,当内脏疾病的冲动通过轴突反射到神经末梢,释放活性物质,由于神经末梢与肥大细胞“突触样”联系,从而激活肥大细胞产生脱颗粒,产生神经源性炎症反应,扩张微血管,增加通透性,组织液、致痛物渗出增加,其中肥大细胞和P物质在敏化反应中起重要作用[28],随着组织液的渗出,酸性代谢产物增加并大量堆积,H+、Na+、K+、Ca2+等离子浓度发生变化[29],从而形成痛觉过敏或其他不适以及导电性增强。在这种状态下,用一定的刺激(针刺、艾灸、推拿等)作用于相应穴位时,就更容易激发感传,从而“气至病所”,疗效更佳。

4 穴位敏化的意义

4.1 协助诊断疾病

机体内部的病变,可以通过穴位表现出来,故敏化的穴位可反映疾病的病因、病机、预后、转归等,能协助疾病的诊断。其诊断的规律可以依据敏化穴位的部位、归经及与脏腑的关系、疾病的四诊资料和检查指标等综合分析后作出诊断。张文亮[30]和张丹平等[31]的研究观测均说明了穴位敏化有助于诊断疾病,但都是仅限于某些疾病的常见情况,而其准确、完善的诊断理论系统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4.2 帮助选取穴位

疾病治疗选穴的原则包括近部选穴、远部选穴、辨证选穴、对症选穴。经络可运行气血,调节阴阳,穴位敏化则可以一定程度上反应气血的盛衰虚实,因此敏化穴位对于治疗刺激的高敏感性反应,可以对疾病的治疗提供更高效的作用。因而可以采用探查穴位的敏化反应来作为治疗选穴的一种依据,增加选穴的原则范围。所谓“以痛为腧”,“体表反应点就是最佳治疗点”也就是其帮助选穴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推拿治疗时的探寻、点拨病理结节等也是表现之一。因为“脏腑-经穴相关”,内在脏腑的生理、病理现象,可以表现在经脉穴位的反应上;那么,当刺激相应穴位时,也可以调节对应脏腑功能,此为“经穴-脏腑相关”。

穴位敏化的产生机制较复杂,目前多考虑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系统相关,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多数处于粗略的试探性观测阶段,提出了很多机制的假说,多集中在病理状态下的穴位敏化现象的观测,对敏化类型的一种或几种进行特征分布的探索,并不全面,且临床试验也不多,对其作用物质、根本机制、全面的理论系统、评判标准、临床量化应用等仍旧不很清楚,因此,在临床上可以根据已知的一些经络穴位与脏腑疾病之间的特定联系,通过诊察病理状态下相关经络穴位的特殊反应和现象,对临床中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会有促进作用;对穴位敏化现象与规律的研究,提供更多的临床依据。当然,期待着后续全面地、多方位地、系统地对穴位敏化现象和规律展开根本性的、实质性的更加深入的研究。

[1]陈静霞,刘阳阳,赵雪,等.浅论腧穴敏化[J].河北中医,2011,33 (7):1039-1041

[2]陈日新,康明非,陈明人.岐伯归来—论腧穴“敏化状态说”[J].中国针灸,2011,31(2):134-138

[3]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1362

[4]柳小林,石乃洁.手法触诊诊断颈源性枕大神经痛临床应用:附105穴位敏化现象的类型例临床报告[J].中医正骨,2007,9(3): 30-31

[5]姜劲挺,马喜凤.颈椎旋扳法治疗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J].中医正骨,2004,16(5):40

[6]姜劲峰,余芝,徐斌,等.穴位敏化内涵探析[J].中医杂志,2012,53(20):1714-1716

[7]盖国才.穴位压痛诊断法[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78

[8]吴秀锦.穴位的病理性反应[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 220-224

[9]蔡长荣,许广超.66例高血压患者经络诊察的临床分析[J].中国针灸,2009,29(12):977-979

[10]马登尚.针刺阿是穴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8,24(12):26-27

[11]邵伟立.阿是穴齐刺治疗枕神经痛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12):27-28

[12]陈日新,康明非.穴位热敏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医杂志,2006,47(12):905-906

[13]田宁.透热点艾灸治疗痛痹3例报告[J].江西中医药,2004,35 (3):54-55

[14]宋云娥,徐放明,陈日新.热敏灸的研究概况[J].江苏中医药,2010,42(12):80-81

[15]陈日新,康明非.穴位热敏化的临床应用[J].中国针灸,2007,27 (3):199-202

[16]魏巍,杨君军.热敏点灸结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32例[J].中医杂志,2011,52(7):601-603

[17]魏建子,沈雪勇,毛慧娟,等.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内关穴伏安特性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2(6):23-25

[18]姚军,王居易,杨会道.中医瘿病经络诊察的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00,20(10):607-610

[19]丁轶文,丁光宏,沈雪勇,等.正常与冠心病人体表穴位红外辐射光谱特征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6,23(2):309-312

[20]杨跃平,李启林.物理学在针灸经穴研究中应用[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1996,13(1):76-78

[21]陈静霞,刘阳阳,赵雪,等.浅论穴位敏化[J].河北中医,2011,33 (7):1039

[22]田宁.热敏灸疗法在痛症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09,16(7):107

[23]何怡瀚,秦新东,李国铭,等.宫寒型痛经热敏化穴位分布规律初探[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7):1708-1709

[24]吴生兵,周美启,曹健.功能性室性早搏患者穴位热敏现象观察[J].江西中医药,2011,42(337):62-63

[25]程斌,石宏,吉长福,等.与急性胃黏膜损伤相关体表敏化穴位的动态分布观察[J].针刺研究,2010,35(3):193-197

[26]丹泽章八,尾崎昭弘.针灸最前线[M].会津若松:医道日本社,1997:91

[27]王频,杨华元,王忆勤.中风病及其虚实证候的耳穴电阻抗非线性特征[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6):525-529

[28]石宏,程斌,李江慧,等.肥大细胞和P物质参与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体表穴位的敏化过程[J].针刺研究,2010,35(5):323-329

[29]郭义,李桂华,李桂兰,等.脏腑-经穴相关机制的生化研究进展[J].天津中医药,2009,26(2):169-171

[30]张文亮.胃肠常见病经穴压痛诊断与治疗的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1991,10(3):13-15

[31]张丹平,王兴亭.穴位低电流测定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疗养医学,2001,10(4):61-62

R224.2

A

1005-0779(2017)03-0074-04

2016-09-10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编号: 2012CB5185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 81590950。

万敏(1990-),女,2010级针灸英语专业七年制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梁繁荣(1956-),男,教授,研究方向:经穴效应特异性及关键影响因素的研究。

猜你喜欢

敏化脏腑经络
穴位敏化柔性辅助检测传感器的研发
冠心病穴位敏化现象与规律探讨
近5年敏化态与非敏化态关元穴临床主治规律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Summary on Professor QIAO Bao-zhang's Experience i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for Pancreatic Cancer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固态电解质研究进展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研究进展
脏腑疏通术
中医术语“经络”的英译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