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配合调神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

2021-11-10周梦媛王桂玲

康颐 2021年13期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针刺

周梦媛 王桂玲

【摘要】近年来,周围性面瘫的发病率逐渐提高,临床上许多患者因患此病此产生的不良心理影响了疾病的治疗以及预后。因此,在面瘫的治疗过程中加以心理治疗渐渐体现了其优势。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针刺;调神

【中图分类号】R246.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3.201

【Abstract】In recent years,the incidence of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is gradually increasing.Clinically,many patients have adverse psychological effects on the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the disease.Therefore,in the treatment of facial paralysis,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gradually reflects its advantages.

【Key words】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acupuncture; tuning

周围性面瘫又称为贝尔麻痹,临床主要表现为单侧面瘫,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口角向健侧歪斜等。由于其损容表现,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现代医学认为,不良的情绪可以对神经及免疫系统造成影响,不仅加重面瘫的病情,还可以延缓受损神经的恢复,降低治疗效果。在针刺治疗疾病过程中,重视心理因素的干预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现将近年来有关文章综述如下:

1 针刺配合调神疗法

针刺配合调神疗法有利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促进整体气血运行,使面部络脉气血得到充养,从而改善面瘫症状。

(1)楚佳梅、刘小平[1]等选取11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电针面部局部腧穴,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针刺调神中镇六穴(足三里、神门、迎香、以及耳穴心、肺、神门),并治疗后采用火针点刺患侧腧穴,治疗4周后对患者面部残疾指数(FDI)、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前后FDI及S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后者对于面神经功能、社会活动能力及焦虑状态的改善更明显。表明在治疗过程中采用中镇六穴增加对心理精神因素方面调节有助于面瘫患者的恢复。

(2)蔡南哨、于海波[2]等将符合纳入标准的 48 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 24 例。观察组给予以疏肝调神为法的针刺治疗(疏肝选穴:合谷、太冲、阳陵泉、蠡沟、足临泣)、穴位按压配合护理干预,而对照组进行常规针刺治疗和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及患者 Zung焦虑状态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发现观察组有效率(83.33%)明显优于对照组(66,67%),且两组SAS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疏肝调神针法有助于机体肝气疏泄,使得面部气血运行通畅,从而加速病情的恢复。

(3)王海龙、宋永红[3]等在西药基础上采用常规针刺配合疏肝调神针法(选穴:百会、印堂、四神聪、神庭、双侧本神、双侧内关、双侧太冲)治疗50例急性期贝尔麻痹患者,50例对照组西药基础上常规针刺治疗,结果发现观察组面神经功能评分及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疏肝调神针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精神心理因素,提高临床疗效。

(4)熊丽芳[4]教授通过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调神针法治疗难治性面瘫,即在常规针刺基础上取穴配穴更注重调神(四神聪、太阳等),通过调神针法可扶助正气驱邪外出,也使肝郁得解,气机通畅,加速疾病的恢复,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5)何一红[5]也通过观察情志护理干预配合针刺对急性面瘫患者不良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表明对面瘫患者增加情志方面的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态,使其以良好心态进行康复治疗,促进面部肌肉的恢复,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6)李甜甜[6]采用常规针刺配合情志护理治疗3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32例对照组采用单侧针刺治疗,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能够较好地改善患者负面情绪,优化治疗效果。

2 结束语

周围性面瘫为临床常见病,针刺治疗此病具有显著的优势,同时,治疗过程中重视心理精神因素的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心态,促进面神经的恢复,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黄波[7]探究面瘫发病与心理因素的作用,总结分析出心理压力与部分负面的人格因素会通过神经 - 心理- 免疫调节系统而对人体产生影响,损害免疫系统引起面瘫,并明确建议在面瘫的治疗中要考虑到心理因素的作用,且在治疗过程中有必要对心理因素加以干预。《灵枢.小针解》曰“粗守形,上守神”,也表明从古至今各医家就深刻的认识到治神对治疗疾病的影响。但目前,仍缺乏合理的实验设计及大量临床研究支撑,这些都需要中医学子继续不断地去探索完善,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楚佳梅,陈飞宇,刘小平,陈东林,张雯舒.电针结合中镇六穴及火针对顽固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及焦虑状态的改善作用及其相关性分析[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0,27(05):726-728.

[2]蔡南哨,于海波,马晓明.以疏肝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和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05):769-770.

[3]王海龙,宋永红.疏肝调神针刺法治疗急性期贝尔麻痹伴焦虑及睡眠障碍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20,32(11):2137-2141.

[4]王紫衣,熊芳丽.熊芳丽教授调神针法治疗难治性面瘫验案举隅[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1):55-56.

[5]何一红.情志护理干预配合针刺对急性面瘫患者不良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37(11):94-95.

[6]李甜甜.情志护理配合针刺对周围性面瘫患者SAS、SDS评分及睡眠质量的影响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20,7(05):158+164.

[7]黄波. 针刺治疗Bell's面瘫得氣、心理因素与疗效关系的临床观察及心理因素与面瘫发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作者简介:周梦媛(1997-),女,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2019级针灸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

*通讯作者:王桂玲(1969-),女,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

猜你喜欢

周围性面瘫针刺
清明的雨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艾灸配合针刺治疗初次周围性面瘫35例疗效观察
针灸联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及预后观察
中医特色护理方法在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的应用
西药加电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观察
针药结合辨证治疗68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
新疆抓获75名“针刺”嫌犯
针刺治疗术后尿潴留68例
针刺并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