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出血性败血症病防治
2017-01-14孙永芳
孙永芳
(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畜牧兽医站810600)
牦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临床生产过程中较为常见,牛群一旦发生疫情,传播很快。本病以全身症状表现为主,病牛采食量受到影响,体重降低,使役能力下降,经济损失较大。下面就本病的防治和大家交流。
1 病原简介
多杀性巴氏杆菌革兰氏染色呈阴性,可感染牦牛、黄牛、水牛、兔、家禽、猪、羊等动物,镜下观察两端钝圆,中央微突,新鲜组织病料直接用瑞氏或姬姆萨染色,能观察到两端浓染,中间色淡的特征,从培养基菌落直接取得样本为两端浓染特征不明显。本菌血清群可分为A、B、D、E、F5种,根据培养物菌落形态不同本菌又可分为黏液型、平滑型和粗糙型3种,前两种可观察到荚膜。巴氏杆菌致病力较强,但在外界环境中抵抗力较差,常规消毒方法和普通消毒剂都对其敏感。本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绝大多数牛群都携带有病原,健康牛上呼吸道有时也能分离到病原,因此,有些学者认为巴氏杆菌是动物体内常在菌的一种。
2 流行病学
牦牛对本菌有较强的易感性,呼吸道是主要传播途径,除此之外,消化道途径也能传染,针头、饲喂器具等也是重要的传播方式。病原感染后如果牦牛的免疫功能正常,营养状况良好,病原不会继续侵染,而是先暂居在呼吸道黏膜处,当牛群出现应激或其他原因引发免疫功能下降时会大量增殖而发病。主要的应激因素包括过度使役、长途跋涉、牧草单一、营养不良、天气突变、牛舍通风不良、饲养密度过大、高温高湿等。病牛和感染牛是主要传染源,另外,粪便、污染的饲料、饮水、共用器具等是重要的传播媒介。本病无明显季节性,春秋季因气候突变,发病较多,夏季也能通过蜱虫、蚊子等吸血类动物传播。
3 临床症状
牦牛发病后主要表现全身症状,呼吸困难,口腔流涎,体温上升至41℃以上,之后开始出现消化系统症状,肠炎腹痛,粪便不成形,下痢严重,粪便中混有黏液、肠黏膜碎片,后期还带有血液,粪便恶臭,颌下淋巴结肿胀,病牛叫声嘶哑,常独卧一处,放牧时跟不上牛群,后期鼻孔和尿中可发现血液,如不及时治疗,大多数牦牛因血液理化性质改变,组织细胞功能丧失,最终衰竭而死。
4 剖检病变
病死牛尸僵完全,鼻液、尿液和黏膜分泌物可显绿色,水肿的下颌部位可因纤维蛋白凝固而呈胶冻样,指压留印。剖检后可见内脏器官广泛性出血,尤其胸膜有块状出血表现,黏膜、浆膜、皮下组织、肌肉都有大面积针状出血点,肝肾器官实质性变性,全身多处淋巴结肿胀,切面紧张,腹膜腔中有大量渗出液,发病时间长的牛渗出液可被重吸收,留下一层纤维蛋白薄膜,气管、鼻腔有大量分泌物,肺小叶分布着坏死灶,肠黏膜增厚,出血,部分区域脱落,内容物稀薄。
5 诊断
根据发病牦牛的临床表现可初步判断,用无菌棉取病牛鼻腔分泌物,用无菌生理盐水溶解稀释后,取样染色镜检观察,另取样均匀涂布于血液琼脂培养基中,37℃恒温条件下培养24~48h,如果有表面光滑、灰白色透明的小菌落生成,镜检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且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不生长,在麦康凯培养基上不显红色,结合镜检结果若为两端着色的特征则可诊断。另外,PCR法也常用于本病的诊断。
6 预防措施
由于绝大部分牛群中都会携带有病原,因此,如果准备新建牛场,在引牦牛种时确保引入的牛完全健康,血检巴氏杆菌抗体呈阴性,之后以净化牛群的标准管理。如果牛场曾发生过本病,一定要科学免疫牛群,并定期监测抗体滴度,及时补免。
牛群放牧过程中,最好不要到其他牛群待过的草区活动,饮水尽量选择流动的河水,若发现有疑似病例,第一时间隔离,其他未发病的牛紧急加倍量免疫牛出血性败血症疫苗,及时消除可能发生牛群应激的所有因素。
7 治疗
牦牛性野,口服强制给药时容易反抗,拒绝配合,故对于个体治疗以注射给药为主,群体预防时可将药物拌入精料中或溶解在水中给药。注射药物以抗生素为主,对多杀性巴氏杆菌效果较好的药物有头孢类、磺胺类、四环素类等。在抑杀病原微生物的同时还需要对机体进行整体调节,由于呼吸系统出现病变,很容易引发机体缺氧,血液中碱储物质降低,细胞代谢受到影响,很容易衰竭。故需要配合一些辅助性用药,口服适量的补液盐,饮水中添加适量的复合维生素,增强牦牛的抗应激能力。也可使用中药黄芪,煮水后饮用,可提高牛群的抗感染能力,提升机体对疫苗的免疫应答作用。由于牦牛生活在高海拔地带,容易缺盐,可在牦牛舍中放置些盐砖供牛群舔舐,能起到补充盐分作用,对缩短治疗周期有较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