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黄炮制研究分析

2017-01-14秦海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5期
关键词:生品泻下蒽醌

秦海波

大黄炮制研究分析

秦海波

大黄属于蓼科植物, 有凉血解毒以及泻热通肠的效果。在大黄的炮制上, 以往多选择蜜蒸、清蒸、酒炒、醋炒、醋蒸、制炭以及九蒸九晒等方式。本文针对大黄炮制的化学成分以及药效学进行分析。

大黄;炮制;研究;分析

中医指出, 大黄在经过酒炒后能够缓解泻下, 酒熟大黄同样具有缓解泻下效果, 同时也可有效减轻患者不良反应,例如恶心、呕吐以及腹痛等症状, 达到活血祛瘀的效果[1]。制炭炮制法止血效果较好, 醋大黄具有消积化瘀的效果。现代研究发现, 大黄中主要含有番泻苷以及蒽醌苷类, 游离蒽醌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以及抑菌效果, 而大黄素-6-甲醚、没食子酸、d-儿茶素以及大黄酚的止血效果较好, 蒽醌苷类及游离蒽醌的降血脂、抗氧化效果较好。本文针对大黄的成分、炮制以及药效学影响进行详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炮制对大黄化学成分的影响分析

相关学者研究发现, 醋炒、酒炒炮制方法不会对大黄酸苷以及番泻苷产生显著影响, 但是清宁片、热压制品、醋煮品、大黄炭、酒炖品炮制方法会降低大黄酸苷, 导致番泻苷明显减少或者完全遭到破坏[2]。大黄炭、炒大黄与生大黄相比, 其大黄酚含量会相对较高, 可达到2.7倍之高, 同时大黄素-6-甲醚也较生大黄高, 酒蒸大黄以及蒸熟大黄中不会有番泻苷类存在, 蒸熟大黄中蒽醌类与酒熟大黄相比, 成分含量较高。

2 大黄药效学影响分析

2. 1 泻下功效 醋炒以及酒炒大黄会导致其泻下效果下降,会降低30%左右, 与生大黄效果相比, 泻下次数、时间以及性状等差异区别不大。清宁片、酒炖炮制也会降低泻下效果,可达到95%左右, 泻下间隔时间有所延长, 泻下次数会有所减少, 泻下物呈软便。大黄炭不具有泻下效果。当炮制品与生品的剂量相同时, 泻下物的干重大致相同。由此可以证明,酒炖大黄与清宁片具有缓解泻下的效果, 同时也能够对肠内的积滞进行清除。九蒸九晒大黄的泻下效果较生品效果差,只能够达到1/10左右[3]。

2. 2 解热功效 剂量相同的情况下, 酒炒品、炒炭品水煎剂以及大黄生品、酒炖品对鲜酵母致热大鼠有显著的解热效果, 可长达3 h以上。而酒炖大黄以及大黄炭的受热时间较长, 且程度较高, 相比于生品效果较差, 在给药3 h后解热效果就会有明显降低。临床研究发现, 单味酒炖大黄汤剂在急性菌痢疾病治疗中, 效果显著, 而生大黄的解热效果也较好,与熟大黄相比, 胃肠道不良反应较低[4-6]。

2. 3 抑菌功效 通过体外抑菌实验发现, 制品煎剂以及大黄生品能够有效抑制绿脓杆菌、大肠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 在抑菌效果上, 酒炖大黄以及生品、酒炒效果大致相同, 在抑制痢疾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上作用较为明显[7-10]。而在对伤寒杆菌以及痢疾杆菌的抑制上, 石灰炒大黄以及醋炒大黄、大黄炭的效果较差, 相反, 其能够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绿脓杆菌。

2. 4 止血功效 借助整体模型实验分析可知, 生大黄以及酒炖大黄对上消化道出血疾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患者的止血效果较好, 生大黄与酒炖大黄相比, 在止血速度上有一定优势, 且止血天数会相对缩短, 对比而言, 熟大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2. 5 对消化酶的活性进行抑制 生大黄粉混悬液能够有效降低幽门结扎胃溃疡大鼠胃液游离酸浓度, 约降低80%, 同时, 能够对胃蛋白酶活性进行抑制, 相比而言, 酒炖大黄不会对胃酸以及胃酶产生任何影响。当生理条件改变, 处于近似胃肠道或者试管内时, 生大黄能够有效抑制胰脂肪酶以及胰淀粉酶、胰蛋白酶的活性[11,12]。在抑制胰脂肪酶活性上,大黄炭以及酒炖大黄的效果最好, 而却无法有效抑制胰淀粉酶以及胰蛋白酶的活性, 甚至不会产生任何抑制效果。在抑制胰蛋白酶活性上, 醋炒大黄效果较好, 在对胰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上, 清宁片以及酒炒大黄的效果较好。从对消化功能的作用上看, 能够减轻苦寒败胃症状的炮制方法为大黄炭、清宁片以及熟大黄[13,14]。

2. 6 抗炎效果 研究发现, 生大黄煎剂、醚提物能够有效抑制炎症早期水肿以及渗出症状, 同时对炎症末期肉芽肿增生抑制效果也较好。在抗炎效果上, 醋炒大黄与酒炒炮制方法效果与生大黄相差无异[5,15]。

2. 7 免疫效果 在体外研究中发现, 大黄制品以及生品去鞣质煎剂能够有效抑制人血清中天然抗体、免疫抗体特异性抗原抗体血凝反应[6]。相比而言, 酒炖大黄的阻断效果更好,其中最弱的就是大黄炭。新生儿溶血症病发的主要原因就是特异性抗原抗体血凝反应, 由此, 为保证孕婴的用药安全,可选择使用酒炖大黄。

3 熟大黄炮制

传统炮制熟大黄的方法有清蒸、酒炖以及酒蒸、九蒸九晒等, 但是因炮制工艺较为落后, 导致饮片质量不理想。相关学者在研究大黄的药理以及成分后, 开发了熟大黄“加酒热压法”, 即在药材中加入0.3倍的黄酒以及0.7倍的水, 热压2~4 h。此种工艺方法的质量较好, 且能够有效缩短时间,能源以及辅料也得以缩减, 经临床实践证实, 新工艺制品能够对生大黄不良反应起到一定缓和作用, 且能够最大程度发挥药效。

4 小结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 在对大黄进行酒炖、炒炭以及醋炒、酒炒等方式进行炮制后, 具有泻下缓和的效果。酒炖炮制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胃肠道的不良反应, 同时也具有抑菌、止血、解热等功效, 适用于不需攻下的孕妇以及年老体弱者、婴幼儿。在炮制过程中, 炮制品不同, 其受热程度以及辅料添加也会存在不同, 由此其中各成分的质、量就会存在差异,由此其药理作用以及临床疗效差异也较为显著。加酒热压法对熟大黄进行炮制具有较多优势, 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1] 曹宏伟. 大黄的炮制作用与应用分析. 中国医药科学, 2013, 3(8):105-106.

[2] 李棣华, 刘俊红, 伍孝先, 等. 一种提高大黄饮片中结合型蒽醌的原药材炮制方法研究. 天津中医药, 2014, 23(6):373-375.

[3] 赵业全. 大黄类药材炮制前后蒽醌类化合物含量变化探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15):242-243.

[4] 李会芳, 王伽伯, 曲毅, 等. 大黄炮制前后致泻效价的比较. 中国中药杂志, 2012, 37(3):302-304.

[5] 李承明. 不同炮制和煎煮时间对大黄沉降药性的影响研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9(4):240-241.

[6] 吴贵林. 不同炮制和煎煮时间对大黄沉降药性的影响研究. 中国卫生产业, 2015, 12(19):41-43.

[7] 李丽, 肖永庆. 大黄饮片炮制前后物质基础变化规律研究.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2(4):803-813.

[8] 李燕, 隋峰, 刘亮亮, 等. 大黄各炮制品提取物泻下作用的比较研究.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 17(17):151-154.

[9] 袁常青, 邢亮. 大黄的炮制及其药理分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4(9):122.

[10] 闫美娟, 隋峰, 李燕, 等. 大黄各炮制品泻下作用的比较研究.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 16(13):170-171.

[11] 刘亮亮, 隋峰, 闫美娟, 等. 大黄炮制品各组分泻下作用的比较研究.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 18(17):161-165.

[12] 赵楠, 张晓哲, 胡昌江, 等. 运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发现炮制引起大黄多成分变化. 中国中药杂志, 2014, 39(9):1607-1613.

[13] 李丽, 张村, 肖永庆, 等. 大黄饮片模拟炮制研究.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1(8):1777-1780.

[14] 隋峰, 闫美娟, 李燕, 等. 不同炮制法对大黄活血化瘀作用影响的比对研究.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2(6):90-93.

[15] 杨福盛. 大黄的炮制与效用分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8, 17(2):39-4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5.109

2017-04-27]

114044 鞍钢集团公司千山温泉疗养院药剂科

猜你喜欢

生品泻下蒽醌
1-氨基蒽醌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苦参生品及其炮制品的2种不同提取方法的抗菌药效研究
整合UFLC-Q-TOF-MS结果的蓬莪术生品及醋制品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网络药理学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过氧化氢工作液中2-乙基蒽醌、2-戊基蒽醌及其氢化物
中药中蒽醌类的肝毒性及其分离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蛤蚧生品及不同炮制品对腺嘌呤致肾阳虚模型小鼠的改善作用比较
蒽醌法制备H2O2工艺中溶剂对γ-Al2O3 再生蒽醌降解物的影响
太阳
太阳
不同产地泽泻盐炙前后水提液中成分及其利尿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