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应用于肺心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2017-01-14苏宏莉
苏宏莉
舒适护理应用于肺心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苏宏莉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于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肺心病患者102例, 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与舒适护理组, 每组51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 舒适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内容。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常规护理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5.7±2.4)d, 明显长于舒适护理组的(10.1±2.3)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护理组平均住院费用为(8744±573)元, 明显多于舒适护理组的(5327±554)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护理组护理满意度为78.4%, 明显低于舒适护理组的94.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应用于肺心病患者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缩短住院时间, 减少住院费用, 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
舒适护理;肺源性心脏病;效果观察
肺心病是由于支气管以及肺部组织病变导致患者肺动脉高压, 使右心室扩张、肥厚, 伴有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一类心脏病[1-6]。根据起病缓急及发展过程, 分为急性和慢性肺心病两种[7-9]。慢性肺心病为临床常见类型, 主要病因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 其发病缓慢,可继发性出现肺部, 心脏及其周边器官损害, 慢性肺心病发病率存在寒冷地区高于温暖地区, 高原地区高于平原地区,农村高于城市, 吸烟者高于不吸烟者, 并随年龄增高而增加的特点。往往在冬春季节, 气候骤变时急性发作。本文探讨肺心病患者住院后予以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 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呼吸内科收治的肺心病患者102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和舒适护理组, 每组51例。常规护理组中男32例,女19例, 年龄58~73岁, 平均年龄(65.2±3.8)岁, 病程7~16年,平均病程(9.7±2.5) 年。舒适护理组中男29例, 女22例, 年龄57~74岁, 平均年龄(64.9±4.1)岁, 病程6~17年, 平均病程(10.1±2.6)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护理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 包括用药指导,病情观察, 提供温馨治疗环境等等。舒适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 增加舒适护理内容, 具体如下。①心理护理:肺心病患者因病程长, 反复发作, 临床疗效不明显, 加上患者住院治疗, 环境改变等原因, 对患者造成心理压力, 易使患者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 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交流, 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心理需求, 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述, 及时予以心理疏导, 减轻患者疑虑, 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解治疗方法, 注意事项, 讲解经正规治疗及功能锻炼,能有效降低复发率, 使患者以积极心态面对治疗, 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及早出院。②呼吸道护理:肺心病患者有咳嗽,呼吸困难, 咳痰等症状, 呼吸道分泌物多而且易堆积不易排出, 护理人员应及时帮助患者排出痰液, 予以患者气道湿化;协助患者改变体位、叩背;嘱患者多饮水, 以稀释痰液;教会患者正确咳痰方法;如仍有排痰不畅, 用柔软硅胶吸痰管帮助患者吸痰, 时间<10 s。必要时可建立人工气道行气管插管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改善缺氧症状。③卧位护理:患者宜取半坐卧位或端坐位, 以减轻患者心肺负担, 缓解呼吸困难,用海绵支撑垫垫子患者背部、头部及上下肢, 使其肢体放松,感觉舒适。④皮肤护理:患者长期卧床, 皮肤抵抗力下降,易发生褥疮, 护理人员应勤于观察患者皮肤情况, 保持皮肤清洁, 避免推、拉、拽等动作。每天清理床单位, 及时更换床单, 有骨突出部位垫海绵圈予以保护。⑤饮食护理:予以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 易于消化吸收的低糖低盐,半流食或软食, 多食蔬菜、水果, 保证纤维素摄入量。宜少食多餐, 防止便秘, 若患者出现心衰(心力衰竭)应禁食肉类, 以免加重心衰, 护理人员可帮助患者进餐, 餐后及时清洁床单位。⑥生理舒适护理:保持室内温度18~22℃、湿度50%~70%。室内光线充足, 空气清新, 护理医疗工作集中进行, 护士做到四轻, 保持病室安静, 减少探视人员。⑦睡眠护理:睡前协助患者泡脚, 按摩背部, 喝热牛奶, 保护病室安静, 可听舒缓音乐, 增加患者舒适度, 以促进睡眠。⑧吸氧护理:选择柔软, 可调节挂于双耳的鼻导管, 避免胶布固定,保持湿化液温度为37℃, 湿度为80%左右, 注意清洁, 消毒吸氧装置, 每日更换鼻塞, 湿化液, 注意清洁鼻腔, 及时清理鼻痂。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10,11]: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度情况, 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 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常规护理组平均住院时间(15.7±2.4)d, 舒适护理组平均住院时间(10.1±2.3)d,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住院费用比较 常规护理组平均住院费用(8744±573)元, 舒适护理组平均住院费用(5327±554)元,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常规护理组非常满意18例,满意22例, 一般7例, 不满意4例, 护理满意度为78.4%。舒适护理组非常满意32例, 满意16例, 一般3例, 不满意0例,护理满意度为94.1%;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 个体化的, 创造性的, 有效的护理模式, 是使患者无论在生理, 心理, 社会上都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降低其不愉快程度的护理方法[12-16]。
本研究结果显示, 采用常规护理的常规护理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5.7±2.4)d, 明显长于采用舒适护理的舒适护理组(10.1±2.3)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护理组平均住院费用为(8744±573)元, 明显高于舒适护理组的(5327±554)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护理组护理满意度为78.4%, 明显低于舒适护理组的94.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将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肺心病住院患者中,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卧位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生理舒适护理、睡眠护理, 以及吸氧护理等, 使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起和谐的护患关系, 患者身心保持良好状态, 能积极配合治疗, 缩短了住院时间, 降低了治疗费用, 大大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 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周润茂, 杨艳.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健康指导和护理. 中外健康文摘, 2014(13)∶254.
[2]刘莉莉. 浅谈银杏达莫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疗效. 健康导报(医学版), 2014(9)∶238.
[3]李月川. 肺心病患者的预防与保健. 保健医苑, 2014(2)∶16-18.
[4]余文丽, 李凤岚. 浅谈慢性肺心病的护理. 医疗装备, 2015(4)∶138.
[5]周素琴, 赵卫琴, 闵卫朵.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衰患者护理体会. 中国民间疗法, 2015(10)∶89-90.
[5]黄正德, 谭子虎. 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慢性肺心病右心衰的疗效观察. 湖北中医杂志, 2014, 36(3)∶33-34.
[6]邰亚丽. 肺心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 17(14)∶226.
[7]付志才, 范雯雯, 邓德清, 等. 慢性肺心病的中医辩证施治. 医药前沿, 2014(17)∶378.
[8]刘操, 王俊峰. 小柴胡汤合下气升血汤加减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合并肝淤血的研究.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6, 16(8)∶83-84.
[9]吴伟, 蒙革, 石银华, 等. 超声心动图评估房间隔缺损患者右心室功能的价值. 临床误诊误治, 2016, 29(10)∶104-107.
[10]陈爱, 吴秀华. 舒适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肺心病患者护理的效果.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 35(4)∶584-585.
[11]方香香. 舒适护理在肺心病患者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的应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7)∶227-228.
[12]李夏元. 舒适护理对42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影响分析. 大家健康, 2014(4)∶238-239.
[13]徐晓春. 舒适护理模式在肺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 3(2)∶147-148.
[14]徐爱萍, 李宝莲. 舒适护理模式在肺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当代医学, 2014(36)∶103-104.
[15]徐栓红. 肺心病患者行舒适护理的应用体会. 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10)∶225-226.
[16]王燕. 69例肺心病呼吸困难舒适护理干预研究.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2)∶340-34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2.086
2016-12-02]
113004 辽宁省抚顺市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