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银杏达莫注射液和葛根素注射液对治疗脑供血不足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

2017-01-14王松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2期
关键词:达莫葛根素银杏

王松

研究银杏达莫注射液和葛根素注射液对治疗脑供血不足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

王松

目的 对比分析银杏达莫注射液和葛根素注射液对治疗脑供血不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102例脑供血不足患者, 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 观察组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4.5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高切血液粘稠度、低切血液粘稠度、血浆粘稠度、红细胞凝集数值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均优于治疗前, 但治疗后观察组上述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低于对照组的17.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脑供血不足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有利于改善患者脑部血流动力学情况, 且安全性高, 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银杏达莫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脑供血不足

脑供血不足为临床常见病, 患者多为老年人, 患者多伴有头晕、头重等症状, 对患者健康及正常生活的影响极大[1]。近些年来,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快, 我国脑供血不足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趋势, 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因此, 临床上必须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葛根素注射液与银杏达莫注射液是临床上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常用药物[2-4]。本研究为比较两种药物在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对收治的102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进行不同方式治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02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进行研究, 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所有患者均意识清醒, 可配合本次研究;排除不愿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 排除中途退出研究的患者, 排除伴有精神疾病不能参与本次和研究的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1例。对照组中男31例, 女20例, 年龄最小62岁, 最大84岁, 平均年龄(71.42±5.44)岁;合并疾病:高血压16例, 冠心病23例,糖尿病5例;观察组中男33例, 女18例, 年龄最小60岁,最大82岁, 平均年龄(70.98±5.68)岁;合并疾病:高血压17例, 冠心病21例, 糖尿病7例。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 即将400 mg葛根素注射液与250 ml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进行混合,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治疗, 1次/d, 连续用药15 d;观察组患者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 即将20 ml银杏达莫注射液溶于250 ml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中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治疗, 1次/d, 连续治疗15 d,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疾病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并对患者治疗前后脑部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变情况进行比较, 主要包括高切血液粘稠度、低切血液粘稠度、血浆粘稠度、红细胞凝集数值等, 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比较。

1.4 疗效判定标准[2]显效:治疗3 d内药物起效, 且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均基本消失, 治疗后患者可自理生活;有效:治疗3~7 d内药物起效, 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所改善, 患者可自理生活, 但可见轻微智力障碍;无效:治疗7 d后药物才起效, 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 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 其中显效28例, 有效20例, 无效3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4.51%, 其中显效17例, 有效21例, 无效13例;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部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前高切血液粘稠度、低切血液粘稠度、血浆粘稠度、红细胞凝集数值分别为(7.62±1.22)、(12.65±2.03)、(2.13±0.34)、(3.15±0.67)mPa·s;对照组分别为(7.64±1.23)、(12.70±2.08)、(2.19±0.31)、(3.19±0.65)mPa·s,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后高切血液粘稠度、低切血液粘稠度、血浆粘稠度、红细胞凝集数值分别为(6.10±0.92)、(9.15±1.22)、(1.50±0.20)、(2.49±0.34)mPa·s;对照组治疗后上述各指标分别为(7.09±0.94)、(11.02±1.28)、(1.88±0.22)、(2.90± 0.31)mPa·s;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均优于治疗前, 但治疗后观察组上述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共4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 其中3例患者为恶心、呕吐, 1例患者为轻微心绞痛;4例患者均未进行针对性处理, 停药3 d后不适症状均自行缓解, 该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观察组51例患者中共9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 其中4例患者为胃部胀痛, 4例患者为高烧, 1例患者为皮疹, 该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6%;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主要表现为以头重、头晕为主, 其多是因脑动脉循环障碍所致。该病患者多为老年人, 其极易导致患者产生脑梗死、老年痴呆症等现象, 对患者健康的影响极大, 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5,6]。近些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 我国老年人口数量逐渐增加, 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发生率, 故而, 临床上逐渐加强了对慢性脑供血诊断及治疗的重视[7,8]。

银杏达莫注射液为临床上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较为常用的药物, 该药物是一种由银杏提取物与双嘧达莫组成的复方制剂, 药物中所含有的银杏黄酮苷、银杏苦内酯、双嘧达莫、白果内酯等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效能[9,10]。其不仅可有效减少红细胞破裂, 促使血液黏度降低;同时还可提升缺血缺氧组织对葡萄糖合氧的利用情况, 对神经细胞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有利于神经传导, 可有效的促进神经递质更新[11,12]。且上述四种物质的共同作用可为患者脑部血管提供通畅的供血环境, 有利于提升脑部血液流动速度, 对脑部受损或坏死脑组织有较好的修复效果;且四种物质共同作用还可发挥较好的协同作用, 对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作用。此外, 研究显示[13], 银杏达莫注射液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神经经细胞凋亡, 对提高神经元对缺氧、缺血的耐受性有重要帮助, 进而可达到促进神经恢复的效果。葛根素注射液同样是临床上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常用药物, 其主要药理成分为异黄酮化合物, 该药物对血管宽度有较好的扩展效果, 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血液流动速度, 并可改善抗细胞凝聚效果。但相对于银杏达莫注射液而言, 葛根素的治疗效果尚存在欠缺,其对血流速度的提升及血细胞携氧能力的提高相对于银杏达莫注射液仍有所不及[14,15]。本次研究结果中,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4.5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高切血液粘稠度、低切血液粘稠度、血浆粘稠度、红细胞凝集数值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均优于治疗前, 但治疗后观察组上述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低于对照组的17.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脑供血不足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相对于葛根素注射液更加理想, 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1]周莎莎.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中国医学创新, 2016, 13(26)∶35-39.

[2]那丽莎, 栗昭生, 于龙魅, 等.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中国当代医药, 2016, 23(24)∶28-30.

[3]张金苹.养血清脑颗粒与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观察.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7(10)∶77-78.

[4]刘金轲, 马世国, 孙志超, 等. 银杏达莫注射液与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脑供血不足的比较. 中国处方药, 2014(1)∶45-46.

[5]程航. 银杏达莫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7(2)∶80.

[6]于静, 赵本钰, 林菁. 银杏达莫注射液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及对心肌QT离散度的影响.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07, 24(3)∶179-182.

[7]缪胜利.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分析. 中国医学创新, 2013(15)∶62-63.

[8]菅朝丽.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11)∶129-131.

[9]李树春.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分析. 哈尔滨医药, 2015, 35(1)∶45-46.

[10]夏冠群, 张新华.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脑供血不足48例. 医药导报, 2012, 31(2)∶166-168.

[11]江桦. 银杏达莫注射液对脑供血不足的治疗效果. 延边医学, 2015(7)∶8-9.

[12]邢岚, 李钋.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脑供血不足76例.中外健康文摘, 2011, 08(39)∶193-194.

[13]李贵清.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脑动脉硬化供血不全临床分析.大家健康旬刊, 2015(11)∶145-146.

[14]段方荣, 吕恒军. 银杏达莫联合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31)∶47-48.

[15]王琢, 张爱红. 应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10(15)∶3591-3592.

[16]尚士国. 银杏达莫注射液对于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脑血流参数的影响.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2)∶229-23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2.058

2016-12-15]

111000 辽阳市解放军第201医院神经内科

猜你喜欢

达莫葛根素银杏
活化石——银杏
葛根素通过miR- 490/E3泛素连接酶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生长、侵袭和迁移
银杏玫瑰花束
银杏
葛根素抑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
银杏达莫联合胞磷胆碱钠治疗脑梗塞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葛根素制剂的研究进展
2010年~2016年银杏达莫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
乙醇法提取粉葛根中葛根素工艺的研究
银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