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泪道探通术治疗儿童先天性泪囊炎80例的效果分析

2017-01-14李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2期
关键词:泪道脓性分泌物

李垚

泪道探通术治疗儿童先天性泪囊炎80例的效果分析

李垚

目的 探讨泪道探通术治疗儿童先天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60例先天性泪囊炎患儿,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 每组8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泪道冲洗治疗, 治疗组则在泪道冲洗基础上应用泪道探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 高于对照组的66.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3个月泪囊炎复发率为0, 低于对照组的23.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泪道探通术治疗儿童先天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肯定, 可有效解除患儿泪囊炎症状, 并避免疾病复发, 可作为儿童先天性泪囊炎首选治疗术式。

儿童先天性泪囊炎;泪道探通术;复发

儿童先天性泪囊炎属于儿科多发性疾病, 也是儿童溢泪就诊最常见原因, 其发病率在5%~6%[1-5]。经分析, 儿童先天性泪囊炎大多是因其鼻泪道上皮碎屑堵塞或下端Hasner瓣退化不全所致, 以小儿出生后不久出现溢泪为主要临床症状, 且压迫泪囊, 有脓性分泌物、粘液溢出, 需及时采取有效治疗予以纠正[6-8]。目前, 临床上多采取泪道冲洗治疗,其疗效尚可, 但容易复发, 因此需复合其他手术予以进一步治疗。本研究为确定泪道探通术治疗儿童先天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 将160例先天性泪囊炎患儿按随机抽签法分组, 并分别予以单纯泪道冲洗治疗、泪道冲洗联合泪道探通术治疗,现报告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泪囊炎复发率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到医院就诊的160例先天性泪囊炎患儿, 其监护人均口述患儿出生后不久出现患眼流泪症状, 并有脓性分泌物、黏液从泪囊区域溢出, 且局部按摩、滴抗生素眼药水均无效, 与先天性泪囊炎临床诊断标准[2]相符合, 已明确诊断为先天性泪囊炎。排除合并鼻部畸形、外伤性泪囊炎、急性泪囊炎、鼻腔疾病者, 本组患儿监护人均已签订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抽签法将上述研究对象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 各80例。治疗组中男40例, 女40例;年龄11 d~31个月, 平均年龄(16.5±5.8)个月。对照组中男41例, 女39例;年龄15 d~31个月, 平均年龄(16.4±5.9)个月。本组患儿均为单眼患病。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单纯应用泪道冲洗治疗, 其治疗过程如下:将患儿摆成仰卧位, 由监护人固定其四肢和头部, 取1%地卡因进行眼部麻醉, 10 min后再次进行眼部麻醉,随后使用泪点扩展器进行下泪小点扩张, 以冲洗液冲洗其泪道, 如果冲洗液回流, 或者溢出眼泪、脓性分泌物, 则冲洗干净脓液和眼泪, 随后继续冲洗患儿下泪道, 压紧其上泪点,冲洗其全部泪道。冲洗期间, 医护人员需观察患儿口腔、鼻腔是否流出生理盐水, 流出者表示泪道冲洗成功, 未流出者表示泪道冲洗失败, 需在第2天再次进行泪道冲洗治疗, 直至患儿口腔、鼻腔内流出生理盐水。

治疗组患儿在上述泪道冲洗治疗后, 实施泪道探通术,其手术过程如下:患儿保持仰卧位, 其监护人捧住患儿头部,并夹紧其双臂, 限制患儿头部、颈部以及上肢活动, 在术眼滴入盐酸奥布卡因40g/L进行泪小点表面、内眦结膜麻醉, 2滴/次, 共2次, 每隔5 min滴眼1次, 对常规术区进行消毒后, 以泪小点扩张器进行下泪小点扩张, 随后应用6~7号不锈钢钝圆空心有空无菌探针, 经垂直方向插入其泪小点,插入深度控制在1.5~2.0 mm。转动患眼探针, 确保其平行于眼睑缘, 沿其泪小管方向予以推进, 随后用左手拇指朝向其颞侧牵引病人的下眼睑皮肤。探针抵至患儿骨壁后, 朝上旋转尾部90°, 使其平行于患儿鼻梁方向, 随后向右、向下探进鼻泪管, 深度控制在2.5~3.0 cm范围内, 出现脱空感后, 开始边进针、边注水, 发现患儿作吞咽动作, 或者其鼻腔内有清白液体流出后, 紫色表示泪道探通术成功。术后告知患儿监护人应用局部按摩、滴眼方式, 并取妥布霉素滴眼液进行滴眼, 4次/d, 指导其观察其患眼是否流泪。对于流泪者, 告知监护人在术后1周进行第2次的泪道冲洗、泪道探通术治疗,若无效, 则在3周后再行复诊, 实施泪道探通术。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患儿术后是否有溢泪、脓性分泌物等临床症状, 并结合其泪道冲洗的通畅情况, 分析其临床疗效;②统计两组患儿术后3个月的泪囊炎复发率。

1.4 疗效判定标准[3]①痊愈:患儿患眼溢泪、脓性分泌物等临床症状消失, 且泪道冲洗时通畅;②有效:患儿患眼溢出了少量泪、脓性分泌物, 且泪道冲洗时不通畅;③无效:患儿患眼溢泪、脓性分泌物等症状毫无改变, 且泪道冲洗不通畅;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 经治疗, 治疗组80例患儿,痊愈77例, 有效3例, 无效0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80例患儿, 痊愈19例, 有效34例, 无效27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66.3%;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481, P=0.000<0.05)。

2.2 两组患儿术后3个月的泪囊炎复发率对比 治疗组80例患儿, 术后3个月无泪囊炎复发者, 其泪囊炎复发率为0;对照组80例患儿, 术后3个月泪囊炎复发者19例, 其泪囊炎复发率为23.8%;两组患儿术后3个月泪囊炎复发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560, P=0.000<0.05)。

3 讨论

儿童先天性泪囊炎, 是一种临床上最常见的先天性眼科疾病, 绝大部分患儿是因鼻泪管下端受先天性残膜阻隔所致,其余少数患儿则是因其鼻泪管内骨性管腔狭窄或鼻部畸形所引发, 导致其泪囊中的分泌物以及泪液无法正常排出, 致使盲道内积贮微生物, 最终形成泪囊炎[9-13]。儿童先天性泪囊炎双眼、单眼均可发病。大部分先天性泪囊炎患儿是在出生后几天、几个月后发病, 容易继发感染, 表现为泪囊区域溢出脓性分泌物、黏液等。目前, 临床上对于本病的治疗原则是控制炎症, 恢复或者重建泪液引流畅通。然而, 泪道冲洗疗法仅对部分患儿有效, 且容易复发。

泪道探通术作为一种眼科手术, 能够克服单纯泪道冲洗缺陷, 在解除患儿溢泪、脓性分泌物等临床症状的同时,还可确保其泪道冲洗通畅, 避免本病再度复发[14-17]。本研究结果提示,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 高于对照组的66.3%, 充分证明了泪道探通术治疗儿童先天性泪囊炎的确切疗效。然而, 临床医师在治疗儿童先天性泪囊炎期间应注意如下事项:①年龄<2个月的患儿泪道管径比较细, 泪小点、泪小管组织柔嫩, 尚未发育完善, 容易形成假道, 或造成组织损伤, 因此其手术成功率较低, 因此可先进行泪囊区组织按摩治疗, 对患儿泪囊区进行压迫, 随后采取妥布霉素滴眼液进行治疗, 3~4次/d, 数周后, 可促使患儿鼻泪管下端开放,最终痊愈。年龄>2个月患儿可先通过应用抗生素控制炎症,随后采取泪道探通术治疗, 应用生理盐水予以冲洗, 每日取妥布霉素滴眼液滴眼4次。②临床医师需充分掌握人体泪道解剖结构, 操作时注意手法熟练、稳健、轻柔。③根据患儿年龄选用恰当探针和泪点扩张器。

综上所述, 泪道探通术用于儿童先天性泪囊炎临床治疗中效果突出, 根治性强, 可借鉴。

[1]冯非. 试论冲洗式泪道探通术辅以氧氟沙星用于新生儿泪囊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1)∶132.

[2]吕艳. 门诊泪道探通术的疗效及护理观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1)∶206-207.

[3]封秀蓉, 韩立坡. 泪道探通术治疗保守无效的先天性泪囊突出临床观察——附18例病例分析.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6, 48(5)∶541-543.

[4]雍医英. 婴儿先天性泪囊炎泪道探通术的体会.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07, 29(5)∶383-384.

[5]赵晓简, 邱国治. 泪道探通术治疗先天性泪囊炎治疗时机的分析. 眼科, 2002, 11(3)∶157-159.

[6]毛海燕, 刘文, 符琼英, 等. 泪道探通术治疗先天性泪囊炎150例.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9, 9(2)∶103-104.

[7]乔彤, 张莉, 汤洪, 等. 泪道探通治疗先天性泪囊炎年龄的探讨.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01, 23(2)∶192-193.

[8]李俊红, 张丽军, 冯雪亮. 表面麻醉下泪道探通术治疗先天性泪囊炎.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2005, 13(1)∶701-703.

[9]何晓平, 张清秀, 黄英, 等. 鼻泪道探通术对先天性泪囊炎早期干预的临床评价.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2006, 14(3)∶129-131.

[10]沈悦, 袭海博. 鼻泪道探通术在先天性泪囊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6, 16(87)∶47.

[11]陈阳. 静脉麻醉下泪道探通治疗先天性泪囊炎疗效分析. 医药前沿, 2013(19)∶332-333.

[12]叶婴茀. 儿童先天性泪囊炎泪道探通术疗效分析.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1, 1(4)∶45-46.

[13]李世莲, 刘淑芳, 唐小娣, 等. 泪道探通术治疗儿童先天性泪囊炎.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2, 30(10)∶1238-1240.

[14]郑虔, 王秀萍. 婴幼儿泪囊炎泪道探通术疗效分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04, 22(11)∶929-930.

[15]刘梅莹, 邱铭晖. 泪道探通术治疗婴儿泪囊炎的疗效. 国际眼科杂志, 2012, 12(4)∶796-797.

[16]刘岩. 先天性泪囊炎的疗效分析. 健康之路, 2013(11)∶102.

[17]杨清学. 泪道探通术治疗先天性泪囊炎的临床观察. 医学信息(旬刊), 2009, 1(9)∶264.

Analysis on curative effect of probing of lacrimal passage for the treatment of 80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dacryocystitis

LI Yao.
Liaoyang Aier Tongming Ophthalmic Hospital, Liaoyang 111000,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clinical effect of probing of lacrimal passage for the treatment of 80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dacryocystitis. Methods A total of 160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dacryocystit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with 8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probing of lacring passage irrigation for treatment,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also received lacrimal passage for treatment. Therapeutic effect was compared i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reatment group had total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as 100.0%, which was higher than 66.3%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treatment group had recurrence rate of dacryocystitis after 3 months operation as 0, which was lower than 23.8%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Probing of lacrimal passage shows certain clinical effect for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dacryocystitis,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dacryocystitis symptom, and avoid recurrence of disease. So this method can be taken as the preferred treatment procedure for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dacryocystitis.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dacryocystitis; Probing of lacrimal passage; Recurrence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2.046

2016-11-22]

111000 辽阳爱尔瞳明眼科医院

猜你喜欢

泪道脓性分泌物
泪道探通术在婴幼儿泪囊炎中的临床应用
Nd:YAG激光泪道探通术联合改良的泪道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化肥有机肥配施对油菜营养生长期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脓性指头炎验方
泪小管前壁切除逆行置管术治疗扩张型泪小管炎的效果
褐色分泌物一直不干净是怎么回事
眼屎给你的健康忠告
“眼屎”里藏着健康秘密
天冷泪道病高发
鸭衣原体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