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血小板、巨核细胞数值变化的研究分析
2017-01-14闫寒冰冯谦
闫寒冰 冯谦
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血小板、巨核细胞数值变化的研究分析
闫寒冰 冯谦
目的 探讨缺铁性贫血(IDA)患者体内血小板、巨核细胞数值的变化特征, 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153例IDA患者(IDA组), 根据人群特点分为儿童组、孕妇组和老年组, 各51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三组患者均采用琥珀酸亚铁治疗。比较IDA组和正常对照组骨髓巨核细胞数值, 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数值变化情况。结果 IDA组颗粒巨核细胞为(45.22±32.83)个, 正常对照组为(42.73±37.66)个,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IDA组产板巨核细胞为(7.80±9.55)个, 正常对照组为(1.23±1.59)个,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与老年组治疗后血小板数值均较治疗前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组治疗前后血小板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琥珀酸亚铁治疗IDA具有一定群体结构特点, 较为适用于儿童及老年IDA患者, 对孕妇IDA效果不是非常理想, 临床应制定合理用药方案。
缺铁性贫血;血小板;骨髓;巨核细胞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 IDA)是体内贮存铁缺乏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贫血。据世界卫生组织2007年公布的资料, 全球30%的人口存在贫血, 并且绝大部分为IDA[1,2]。曾有学者对IDA患者进行分析[3], 结果显示IDA患者12%伴有血小板减少, 但出血症状不明显, 而部分学者对血小板增多症患者血象、骨髓铁染色及铁代谢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显示缺铁是血小板数为400×109/L~800×109/L患者的常见原因。目前对IDA患者血小板变化意见不一, 具体机制尚无定论。但血小板计数在IDA的鉴别诊断及临床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同时有相关专家研究发现, 骨髓巨核细胞与人体血小板生成有密不可分的关联, 虽然关于骨髓巨核细胞的作用机制现阶段有一定研究, 但关于其与IDA的关联尚缺乏有力证据, 本研究以血小板计数和骨髓巨核细胞的数值作为观察指标, 旨在探究IDA的作用机制及预防治疗对策,因缺铁可导致血小板变化并引起血栓形成机会增加, 研究结论也为进一步指导IDA患者合理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防止血栓形成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1月于本院就诊的153例IDA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4]:①参考第8版《内科学》关于贫血的诊断标准[5];②均行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确诊;③患者信息完整, 对本研究享有知情权。排除标准[6]:①合并肿瘤等恶性病变者;②合并其他血液疾病者;③近期有服用影响血小板药物者。根据人群特点分为儿童组、孕妇组和老年组, 各51例。儿童组男24例、女27例,年龄0~12岁, 平均年龄(8.46±2.85)岁;孕妇组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26.92±8.67)岁;老年组男21例、女30例, 年龄70~86岁, 平均年龄(75.92±8.42)岁。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
1.2 检查及治疗方法 对研究对象进行贫血系列、血常规检查, EDTA-K2抗凝管采血1 ml, 使用贝克曼LH750仪器检测血常规, 分离胶促凝管采血3 ml, 应用罗氏e-601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贫血系列;巨核细胞体外扩增实验主要仪器和设备有SW-CJ-IFD超净工作台(由苏州安泰空气技术公司提供)、流式细胞仪(由加拿大Handyem公司提供)、LD5-2A医用离心机(由北京医用离心机厂提供)、CK40倒置显微镜(由佳能株式会社提供)、胎牛血清(由北京雅安达生物技术公司提供)、重组人细胞因子(由上海研谨生物科技公司提供)。对采集好的样本依照常规方法离心、筛选出单个核细胞, 用含量为10%的胎牛血清培养, 之后加入配套试剂,每孔加入100 μl血浆, 使体积保持为1 ml, 以重组人细胞因子进行培养。每3天去除半量培养基, 培养10 d, 在染色光镜(由佳能株式会社提供)下查看。采用流式细胞仪(由加拿大Handyem公司提供)及其配套试剂检测巨核细胞集落,并在瑞氏染色光镜下查看。IDA患者治疗方式:铁剂治疗方案, 口服琥珀酸亚铁0.3g/d(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金陵制药厂;国药准字H10930005;批号:120825), 治疗至血红蛋白正常。
1.3 观察指标 比较IDA组和正常对照组骨髓巨核细胞数值(颗粒巨核细胞、产板巨核细胞), 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数值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IDA组与正常对照组骨髓巨核细胞数值比较 IDA组颗粒巨核细胞为(45.22±32.83)个, 正常对照组为(42.73±37.66)个,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IDA组产板巨核细胞为(7.80±9.55)个, 正常对照组为(1.23±1.59)个,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三组治疗前后血小板数值变化比较 治疗前, 儿童组血小板为(314.73±98.39)×109/L, 孕妇组为(274.45±66.49)×109/L,老年组为(298.07±149.69)×109/L;治疗后, 儿童组血小板为(266.55±91.39)×109/L, 孕妇组为(260.77±60.87)×109/L, 老年组为(260.09±130.58)×109/L, 儿童组与老年组治疗后血小板数值均较治疗前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组治疗前后血小板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铁缺乏会刺激骨髓干细胞向巨核细胞转化, 巨核细胞生成增多和清除减少可伴随着血小板生成增多和清除减少[7]。考虑铁剂对巨核细胞成熟具有调节作用, 这可能是IDA患者血小板升高的原因。有研究发现IDA患者常伴有骨髓巨核细胞数增多, 比较IDA组、其他贫血组和正常对照组颗粒巨核细胞,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巨核细胞增多尤其产板巨核细胞数增多。这与本研究结果相同。而邵伟雄等[8]对IDA患者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患者的骨髓比较分析, 得出结论产板巨核细胞高于正常对照组,颗粒巨核细胞明显低于其他贫血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本研究结论中IDA患者产板巨核细胞增多, 可能由于骨髓中的巨核系统明显增生, 产板巨核细胞明显增多, 而巨核细胞是存在于骨髓内的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成的主要细胞之一,人体的造血干细胞分化过程为最初生成巨核系集落形成单位, 即巨核系祖细胞。当处于祖细胞阶段的细胞核内染色体发生变化, 达到2倍体或4倍体时, 巨核系祖细胞便可以发挥增殖能力, 以此增加巨核细胞的数量[9-12]。当巨核系祖细胞达到8~32倍体时, 胞质便进入分化过程, 由膜性物质将其胞质分隔开, 成为许多个小区, 单个小区被全部隔开后即为血小板, 生成的血小板从静脉窦窦壁内皮间脱落, 流入血液,促成外周血中的血小板数量增多。尽管造血细胞在骨髓内的数量较为有限, 其总数约为骨髓全部有核细胞的万分之五, 但巨核细胞能够生成的血小板却可以对整个人体发挥较好的止血效果[13-15]。本研究通过对IDA患者不同年龄群体特征中分析其血小板的数值变化规律, 旨在对IDA的发病机制做进一步研究, 这是本研究的一个创新点。而研究发现, 治疗IDA常规药物琥珀酸亚铁制剂对老年组和儿童组均产生良好作用,而孕妇组铁剂治疗前后血小板变化与其他两组结果不同, 可能是由于孕妇机体快速代谢、高凝状态或受某些因素影响,孕妇IDA患者在出现血小板升高时是否需要常规应用抗凝剂,还需进一步大样本, 更加精确的实验分析。
综上所述, IDA存在一定群体特征, 而琥珀酸亚铁对IDA的治疗能够起到一定作用, 适用于高龄及低龄IDA患者,相对而言对孕妇IDA的疗效欠佳, 临床可以按照IDA群体特征进行分类, 以找到治疗不同群体特点IDA的最佳方案。本研究供各个医疗中心参考。
[1]张瑞, 解雁飞. 缺铁性贫血与PLT、MPV及PDW的相关性分析.延安大学学报, 2013, 11(3)∶55-56.
[2]李福胜. 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清铁参数与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分析. 医学信息, 2014, 5(5)∶194-195.
[3]朱士红, 王永志, 朱理平. 缺铁性贫血骨髓巨核细胞的变化.临床医学, 2011, 31(11)∶28.
[4]黎海东, 郑丹, 李仲庭. 335例成人缺铁性贫血的血常规改变及铁参数检测分析.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4, 21(13)∶31-32.
[5]徐清. 琥珀酸亚铁治疗缺铁性贫血疗效观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 3(11)∶1465-1466.
[6]孙秀丽, 姜风, 方美云. 115例成人缺铁性贫血的血常规改变及铁参数检测分析.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10, 23(11)∶648-650.
[7]黎华连, 赵应斌. 缺铁性贫血患者巨核细胞、血小板改变的观察. 医药前沿, 2013(7)∶99-100.
[8]邵伟雄, 王江, 魏小莹. 缺铁性贫血患者巨核细胞系统改变的观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06, 9(9)∶846, 848.
[9]黎华连, 赵应斌, 刘志华. 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巨核细胞系统改变的观察.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3, 30(1)∶71-72.
[10]熊英, 邹典定, 宋桂英. 琥珀酸亚铁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疗效观察. 重庆医学, 2004, 33(6)∶913-914.
[11]张飞虹, 胡君华. 琥珀酸亚铁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中国药房, 2015(24)∶3335-3337.
[12]侯琴, 何艳, 张丽. 琥珀酸亚铁片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21)∶79-80.
[13]郝明. 86例成人缺铁性贫血的血常规改变及铁参数的检测分析.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10)∶26-27.
[14]丁艳. 部分血常规参数改变与孕妇缺铁性指标的相关性研究.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15)∶69-71.
[15]路红芹. 成人缺铁性贫血的血常规改变及86例铁参数检测分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3(17)∶1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2.026
2016-12-26]
117000 本溪市中心医院血液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