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2017-01-14朴秀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2期
关键词:冠状左室左心室

朴秀敏

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朴秀敏

目的 探析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采取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32例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观察置入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的效果, 并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随访。结果 在实行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置入术中测量患者起搏参数:右心房起搏阈电压0.4~1.4 V,阻抗530~1500 Ω;右心室起搏阈电压0.3~0.8 V, 阻抗700~1200 Ω;左心室起搏阈电压0.7~2.8 V, 阻抗650~1300 Ω, 上述指标均较好, 随访6~12个月后发现患者心功能显著改善。结论 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应用在慢性心力衰竭中不但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提升左室射血分数水平, 增加患者心功能, 此外也能够起到预防心脏性猝死作用, 对室性心动过速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是目前临床研究中值得应用的治疗严重心力衰竭患者适应证的有效方式。

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慢性心力衰竭;应用价值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虽然药物治疗已经获得很大进步,但是还是有不少患者效果不良[1-5], 心脏再同步化在疾病治疗中可以显著改善心力严重衰竭患者心脏收缩不同步等临床症状, 带有自动复律除颤功能心脏再同步起搏器具有更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现对本院收治的3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诊治的3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 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 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器质性心脏病, 都存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情况, 心功能NYHA分级为Ⅲ~Ⅳ级,其中有30例患者均接受人工心肺复苏以及体外电除颤抢救,所有患者束支阻滞图形, 心电图QRS波增宽, 经多普勒超声检查之后所有患者均发生心脏收缩不同步现象。32例患者中,有19例患者NYHA Ⅲ级, 13例患者NYHAⅣ级, QRS时限在150~360 ms, 平均左室射血分数为0.34, 3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室性心动过速, 其中1例出现心室颤动, 1例出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并伴随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患者病因、动脉情况进行了解, 分析心脏静脉、冠状静脉窦的走形以及位置, 并且均予以局部麻醉, 在左上前胸壁行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治疗, 左室起搏电极放置路径为左锁骨下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以及冠状静脉窦, 在左锁骨下静脉穿刺, 送入四级冠状窦电极以及左心室电极输送导管,顺着电极方向将导管推入到冠状静脉窦中, 然后撤出患者体内标测电极, 在患者冠状静脉窦口位置送入球囊漂浮导管,之后实行心脏静脉逆行以及冠状静脉窦检查。依据造影结果来选择合理的靶静脉, 将漂浮导管撤出, 顺着导管将左室起搏电极经冠状静脉窦经皮经腔冠状动脉成形术导丝送入到左室后静脉心侧静脉。

2 结果

2.1 术中患者电生理参数 术中测量患者阻抗、导线起搏阈值以及R波等相关参数, 然后利用0.4 ms脉宽、10 V电压对起搏患者左、右心室进行刺激, 不发生膈肌刺激, 所有患者检测过程中均予以T波电击形成发Vf, 然后利用17 J能量除颤对除颤阻抗测定, 右心房起搏阈电压0.4~1.4 V, 阻抗530~1500 Ω;右心室起搏阈电压0.3~0.8 V, 阻抗700~1200 Ω;左心室起搏阈电压0.7~2.8 V, 阻抗650~1300 Ω。

2.2 术后随访患者 对患者进行为期6~12个月的术后随访工作, 所有患者均予以强心、胺碘酮、利尿、β受体阻滞剂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药物治疗临床心律失常与心力衰竭患者, 每1~3个月进行一次门诊随访, 及时调整用药剂量以及种类, 3~6个月的时候予以除颤器的程控随访, 32例患者中出现3次室性心动过速, 以31~34 J能量实行复律均成功, 全部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以及超声心电图检查, 所有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水平均值显著更加, QRS均变窄, 显著改善患者心力衰竭现象, 术后发现15例患者NYHA Ⅲ级, 17例患者NYHA Ⅱ级。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指因心肌病、心肌梗死、炎症以及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引发的心肌损伤, 改变患者机体心功能以及心肌结构, 导致降低患者充盈功能或者心室泵血。乏力、呼吸困难、水钠潴留等是主要表现。慢性心力衰竭是因持续发生心力衰竭引发的失代偿或者恶化现象[6-8]。临床治疗重建心肌结构,延缓心肌重构的进展, 降低死亡率是主要目的。有资料表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经常伴随着心肌机械收缩不同步、室间隔运动异常、室间电传导异常等症状[9-12], 在临床检查中心电图QRS波增宽是主要表现, 心脏再同步治疗是依据多心腔起搏技术来对患者房室收缩顺序进行改善, 并且予以患者左、右心室电刺激, 改变患者心底以及心尖刺激的顺序, 以便于可以恢复患者室间隔正常活动, 尽量保持具有一致的双心室收缩与舒张活动, 心律转复除颤器可以改善心功能, 挽救患者生命[13]。

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治疗是一种新的心脏起搏方式,能够有机结合心脏再同步治疗以及心律转复除颤器的优势与功能, 不仅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 也能够避免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 理论研究表明同时满足心脏再同步治疗以及心律转复除颤器适应证的都可以应用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治疗, 近年来, 临床研究中已经逐渐开始验证以及应用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治疗。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治疗中除颤电极、房室起搏置入技术属于一种心电生理、心脏起搏、冠状动脉介入的复杂流程, 其中比较困难的是左心室起搏电极置入[14-16]。大量临床资料表明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治疗中大约有32%的患者可能出现心脏静脉系统血流异常现象, 此时会增加置入左心室起搏电极的困难程度。随着科学技术以及医疗设备的全面发展, 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治疗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置入量还是相对比较少, 临床经验也不是很足。

本次研究过程中发现, 术前需要给予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应用该技术中需要实行常规心电生理检查, 左心室起搏电极置入过程中需要合理应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 以便于能够形成运作轨道, 成功送入起搏电极。本研究结果显示, 在实行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置入术中测量患者起搏参数:右心房起搏阈电压0.4~1.4 V, 阻抗530~1500 Ω;右心室起搏阈电压0.3~0.8 V, 阻抗700~1200 Ω;左心室起搏阈电压0.7~2.8 V, 阻抗650~1300 Ω, 上述指标均较好, 随访6~12个月后发现患者心功能显著改善。

综上所述, 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应用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 抗缓慢心律失常, 减少猝死率以及住院率, 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是目前临床研究中值得应用的治疗严重心力衰竭患者适应证的有效方式。

[1]徐原宁, 黄德嘉, 方全, 等.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性猝死的一级预防研究∶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案.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4, 18(3)∶173-177.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 35(12)∶1076-1095.

[3]孟静, 康晓凤, 李峥, 等.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服药依从性研究.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 11(20)∶229-232.

[4]项颖卿, 罗萍, 章国良. 心理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实用医学杂志, 2014, 30(2)∶307-308.

[5]郭慧佳, 张建义, 胡亚军, 等. 高敏肌钙蛋白T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及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意义. 中国全科医学, 2014, 17(8)∶871-874.

[6]罗良涛, 赵慧辉, 王娟, 等. 中医医院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点分析.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 37(2)∶130-134.

[7]朱玲. 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观察与体会. 医学美学美容(旬刊), 2015, 24(6)∶100.

[8]洪华山.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现状.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 17(8)∶785-788.

[9]章超惠, 严激, 徐健等. J波、JTc、Tp-ec间期对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患者术后触发治疗的预测价值.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5(7)∶1029-1033.

[10]单红, 彭翔, 彭建强, 等. 慢性心力衰竭社区疾病管理模式探索. 中国全科医学, 2014, 17(19)∶2251-2254.

[11]尚刘文心, 沈美芳, 陈文瑶, 等.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管理自我效能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中华护理杂志, 2014, 49(6)∶674-679.

[12]赵玉清, 袁桂莉, 张进顺, 等. 和肽素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原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 中国循环杂志, 2014, 29(4)∶275-278.

[13]李晓丹. 1例心脏再同步联合埋藏式心律转复起搏除颤器并发电风暴的护理心得.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6(8)∶153-155.

[14]张步春, 刘伟静, 侯磊, 等. 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与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影响的荟萃分析.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1, 20(12)∶1316-1320.

[15]郑强荪. 心脏再同步治疗或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的选择∶临床试验与真实临床情况.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1, 15(5)∶382-384.

[16]周静, 徐静. 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的围术期护理.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 40(1)∶118-120.

Investigation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by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defibrillator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PIAO Xiu-min.
Yingkou Jiyuan Hospital, Yingkou 115000,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linical value by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defibrillator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Methods There were 32 chronic heart failure patients with unsatisfactory curative effect by drug therapy. Observation was made on effect by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defibrillatorin patients, along with follow-up on clinical symptom in patients. Results Measurement of pacing parameters during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defibrillator operation showed right atrium pacing threshold voltage as 0.4~1.4 V and impedance as 530~1500 Ω, right ventricle pacing threshold voltage as 0.3~0.8 V and impedance as 700~1200 Ω, left ventricle pacing threshold voltage as 0.7~2.8 V and impedance as 650~1300 Ω. All indexes were good, and follow-up for 6~12 months showed obviously improved cardiac function in patients.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defibrillator can not only improve clinical symptom, increase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and enhance cardiac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but also prevent sudden cardiac death. With it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treating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as severe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this method acts as an effective method in clinical research for treating patients with severe chronic heart failure indications.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Defibrillator; Chronic heart failure; Application effect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2.021

2016-12-26]

115000 营口济源医院

猜你喜欢

冠状左室左心室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主动脉瓣置换前后左室功能变化评估价值研究
超声无创心肌做功技术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左室收缩功能中的临床应用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咽拭子与粪便排毒规律及临床表现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肘后路结合多种固定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
冠状切面在胎儿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