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7-01-14蔡孝明
蔡孝明
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蔡孝明
目的 分析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96例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 各48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联合组采取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 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79.1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596, 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血浆粘度、低切变率全血粘度、高切变率全血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采取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的效果显著, 改善了患者的血液流变学, 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血府逐瘀汤;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
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心血管发病率较高的疾病, 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综合征。中医辨证理论认为,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祖国医学“胸痹”、“心痹”、“真心痛”范畴之内, 该疾病在临床上多采用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1]。此次主要针对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的临床效果展开研究和分析, 并将研究过程和结果做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7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96例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 各48例。对照组中男26例, 女22例, 年龄45~75岁, 平均年龄(60.4±8.4)岁, 病程1~5年,平均病程(3.3±1.2)年;联合组中男25例, 女23例, 年龄47~77岁, 平均年龄(62.4±9.1)岁, 病程2~6年, 平均病程(4.4±1.5)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中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排除心肌梗死、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等。此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研究通过。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 包括硝酸酯类药物、钙离子拮抗剂以及β受体阻滞剂。
1.2.2 联合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方药组成:红花、牛膝、当归、生地、赤芍、桃仁、茯苓各15 g;桔梗、枳壳、柴胡各10 g;川芎、白术、党参、甘草各12 g;檀香、沉香各9 g。痛甚去生地、牛膝, 加郁金15 g、丹参15 g、三七粉3 g;伴恶寒肢冷加细辛3 g、桂枝10 g、良姜10 g清水煎煮, 分早晚温服, 1剂/d, 治疗4周为1个疗程[2]。
1.3 观察指标 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血浆粘度、低切变率全血粘度、高切变率全血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以及红细胞变形指数。
1.4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心血管疾病治疗指南》[2]进行疗效判定。显效:心绞痛症状基本消失, 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减少>80%;有效:心绞痛症状有所改善, 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减少50%~80%;无效:心绞痛症状基本未得到改善,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减少<50%或无明显的改善, 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患者显效18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 总有效率为79.17%;联合组患者显效22例、有效23例、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93.75%;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596, 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比较 治疗前, 对照组血浆粘度(1.89±0.62)mPa·s、低切变率全血粘度(11.94±1.57)mPa·s、高切变率全血粘度(5.63±0.87)mPa·s、红细胞刚性指数(2.38±0.68)、红细胞聚集指数(3.82± 0.51)、红细胞变形指数(1.29±0.46);联合组血浆粘度(1.88± 0.65)mPa·s、低切变率全血粘度(11.93±1.55)mPa·s、高切变率全血粘度(5.64±0.85)mPa·s、红细胞刚性指数(2.37± 0.67)、红细胞聚集指数(3.83±0.49)、红细胞变形指数(1.28± 0.47)。治疗后, 对照组血浆粘度(1.74±0.36)mPa·s、低切变率全血粘度(9.84±1.44)mPa·s、高切变率全血粘度(4.66± 0.81)mPa·s、红细胞刚性指数(2.01±0.62)、红细胞聚集指数(2.91±0.46)、红细胞变形指数(1.18±0.41);联合组血浆粘度(1.42±0.40)mPa·s、低切变率全血粘度(7.83±1.33)mPa·s、高切变率全血粘度(4.21±0.64)mPa·s、红细胞刚性指数(1.35±0.45)、红细胞聚集指数(1.94±0.32)、红细胞变形指数(0.89±0.45)。治疗前, 两组患者血浆粘度、低切变率全血粘度、高切变率全血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血浆粘度、低切变率全血粘度、高切变率全血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发生的病理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导致管腔狭窄以及冠状动脉痉挛而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3-5]。中医临床认为该病以本虚标实为主, 本虚是指包括脾、肾、肺等脏腑的气虚、阳虚、气阴两虚, 标实则指血瘀、寒凝、痰浊、气滞等, 两者虚实夹杂、相兼为病。心血瘀阻为常见的症型, 因此, 治疗该病应以行气止痛、活血化瘀为主[6-8]。
本次研究中对联合组的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 结果显示, 对照组患者显效18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 总有效率为79.17%;联合组患者显效22例、有效23例、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93.75%;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596, 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浆粘度(1.42±0.40)mPa·s、低切变率全血粘度(7.83±1.33)mPa·s、高切变率全血粘度(4.21±0.64)mPa·s、红细胞刚性指数(1.35±0.45)、红细胞聚集指数(1.94±0.32)、红细胞变形指数(0.89±0.45)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方中生地和川芎具有养血通络的作用;而桔梗、柴胡、枳壳则具有疏肝解郁、调理气机的功效;红花、当归、桃仁具有活血祛瘀、通利血脉的作用。而甘草则调和诸药, 共奏温阳益气、活血化瘀之功效[9,10]。而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 红花、桃仁以及川芎等药能够降低血小板的聚集, 同时可减少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从而有效的降低血液粘稠度, 有效的改善微循环, 从而减轻患者心血管的负荷[11,12]。
综上所述, 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 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1] 宋祥和, 董金华, 李文彩, 等.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采用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中医临床研究, 2015, 7(36):113-115.
[2] 马莹霞.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医学信息, 2016, 29(18):377-378.
[3] 梁丽凤, 李金辉.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疗效观察.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 15(82):21-22.
[4] 王传芝, 纪娜.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45例.新疆中医药, 2014, 32(4):22-23.
[5] 蔡兴芬, 陈龙胜, 吴春美.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液流变学影响.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5, 22(3):317-318.
[6] 张明丽, 王平.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疗效观察.湖北中医杂志, 2010, 32(4):16-17.
[7] 刘开明.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中国处方药, 2016(2):91.
[8] 杨琳.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中的治疗效果.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6, 16(57):148.
[9] 刘东方, 宋茂林, 程思佳.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亚太传统医药, 2016, 12(22):148-150.
[10] 吕干.联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32例.广西中医药, 2009, 32(6):35-36.
[11] 李锐.血府逐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70例.延边医学, 2014(25):32-33.
[12] 王晓嫒.活血定痛汤联合西药治疗心脉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医学信息, 2015, 28(26):214-21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5.094
2017-01-16]
110121 沈阳市沈北新区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