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2017-01-14陈凤关颖
陈凤 关颖
综合护理干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陈凤 关颖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9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观察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5%,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6%,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率9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 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对促进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康复意义重大。
综合护理干预;蛛网膜下腔出血;效果观察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脑底或脑表面血管破裂, 血液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而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2]。常见原因为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凝血障碍等。主要临床表现为剧烈头痛, 呕吐,脑膜刺激征和出血性脑脊液。治疗方法主要为稳定血压、止血、降低颅内压、解痉挛、预防感染发生等, 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细致综合的护理是提高患者治愈率的关键所在[3]。现将本院开展的综合护理干预对蛛网膜下腔患者的护理疗效进行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9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 均经CT或核磁共振成像(MRI)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46例。观察组中男24例, 女22例, 年龄18~78岁, 平均年龄(44.7±11.1)岁。对照组中男27例, 女19例, 年龄18~81岁, 平均年龄(45.2±11.9)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具体内容如下。
1. 2. 1 严密监测病情 连续24 h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 出现呼吸不规则、脉搏慢、血压高, 提示颅内压升高。给予24 h心电监测、血氧饱和度监测, 监测瞳孔的变化, 观察大小、形状、对光反射情况, 如出现双瞳孔反射消失、缩小固定,出血可能波及到脑桥, 出现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消失或迟钝, 提示出现小脑幕切迹疝。密切观察意识状况, 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或者出现昏迷-清醒-再昏迷, 则提示出现脑血管痉挛、颅内继续出血或出现脑疝, 注意患者症状, 出现剧烈头痛、烦躁不安、频繁呕吐、脉细速、呼吸深慢、瞳孔缩小或大小不等及血压升高, 则为脑疝前驱症状, 应予以处置。
1. 2. 2 心理护理 病情危重的患者可有剧烈头痛、频繁呕吐, 使患者产生紧张焦虑恐惧心理, 患者往往烦躁不安、大声喊叫, 易容易诱发二次出血, 护士应告知患者头痛的原因,告知随着出血停止, 血肿吸收, 头痛会逐渐缓解, 及时应用止痛方法, 介绍成功治愈病例, 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
1. 2. 3 防止再出血的护理 急性期患者绝对卧床4~6周,床头抬高15~30 cm, 保持病室安静, 避免噪声及光线刺激,给予镇静剂及抗纤溶血药物以快速止血, 护理处置应集中进行, 动作轻柔, 语言温和, 尽量减少头部摆动, 避免用力咳嗽等。
1. 2. 4 头痛的护理 绝对卧床4~6周, 减少头部活动, 遵医嘱应用降颅压药物, 如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 必要时给予镇静止痛药物。
1. 2. 5 呼吸道的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呕吐患者及时清除呕吐物, 痰液粘稠者行雾化吸入, 叩背, 如无效予以吸痰, 必要时可行气管切开。
1. 2. 6 饮食护理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 少量多餐。
1. 2. 7 二便护理 鼓励患者多饮水, 多食高纤维食物, 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保持会阴部清洁, 有尿潴留及尿失禁者给予留置导尿。
1. 2. 8 皮肤护理 定时为患者翻身, 卧气垫床, 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平整, 避免拖拉拽等动作。
1. 2. 9 出院指导 嘱患者情绪稳定, 合理休息与活动, 保持大便通畅, 心情愉快, 戒烟戒酒, 定时监测血压, 防止再出血。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患者的并发症主要包括肺部感染、压疮、便秘、再出血等情况。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定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评定量表, 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发生肺部感染1例,压疮0例, 便秘1例, 再出血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6.5%。对照组肺部感染5例, 压疮2例, 便秘4例, 再出血4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32.6%。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 2 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观察组非常满意36例, 满意9例, 不满意1例, 总满意率为97.8%。对照组非常满意16例,满意18例, 不满意12例, 总满意率为73.9%。观察组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小结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 是脑表面血管非外伤性自发性破裂出血注入蛛网膜下腔所致[4]。发病急, 致残致死率高, 护理干预是改善此类患者预后的重要途径, 对患者实施严密的病情观察, 做好心理护理、预防再出血的护理、头痛的护理、呼吸道的护理、饮食护理、大小便的护理、皮肤护理及出院指导, 能减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并发症,防止再出血, 能大大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李向红. 护理干预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观察. 基层医学论坛,2014, 18(21):2786-2788.
[2] 叶小兰, 严冬秀.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卧床时间的临床观察. 基层医学论坛, 2010, 14(21):620-621.
[3] 高晓凤, 谢红.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中国当代医药, 2008, 15(21):180.
[4] 徐有俊, 秦子琈, 赵悦. 7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中国医学工程, 2012(10):45.
[5] 马江帆. 护理干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的影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 16(10):90-91.
[6] 宁红霞. 护理干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的影响. 吉林医学, 2013, 34(26):5484-548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24.087
113006 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心内二病房(陈凤),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关颖)
2017-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