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辉县市小麦茎基腐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探析

2017-01-13郭彩霞

种子科技 2017年8期
关键词:辉县市基腐病田块

郭彩霞

(辉县市胡桥乡人民政府,河南新乡453600)

辉县市小麦茎基腐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探析

郭彩霞

(辉县市胡桥乡人民政府,河南新乡453600)

茎基腐病属于土传病害,在辉县市部分农田区块发生严重。结合该病害发生原因,从病原组成、发生特点、影响因素等方面,提出多种防治方法。

小麦;茎基腐病;发生特点;影响因素;防治措施

小麦茎基腐病主要是由病原真菌诱发的土传病害,与部分农田区块土壤病菌积累、气候条件等诸多因素有关。结合辉县市胡桥乡病田小麦病株采集样本资料,从致病性、形态学等方面来探讨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特点和影响因素,分析其成灾机制,提出综合防治方法和措施。

1 小麦茎基腐病的病原菌及症状特点

小麦茎基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土传病害,诱发此病的病原菌较为复杂,有假禾谷镰刀菌、黄色镰刀菌、禾谷镰刀菌等主要病原菌。病原菌通常从小麦植株根部、茎基部侵入,与不同田块土壤中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有直接关系。在免耕田块,病原菌多存在于土表或地面,以茎基部及以下位置为侵染点;在小麦植株残体密集地块,病原菌主要从根茎部入侵。其症状特点有3类。

(1)苗期出现死苗、烂种现象。该类情况多发于种子萌发前受到病原菌侵染,而导致苗期枯萎,茎基部叶鞘、茎秆变成褐色,也表现为小麦根部出现腐烂。

(2)茎基部变成褐色。该类情况多发于小麦生长期,茎基部1~2个茎节出现褐变,严重时延伸至第6茎节,但不会影响到穗部。在雨水潮湿条件下,茎节处可见红色或白色霉层。

(3)白穗现象。根据对胡桥乡部分田块的跟踪调查,茎基腐病从小麦分蘖期到成熟期均有可能发生。最早出现在11月中下旬,地面以上叶面发黄,茎基部出现褐变;初春2月和3月,返青期小麦生长加快,抗寒力下降,诱发茎基腐病发生;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气温上升,加之降雨影响,为茎基腐病多发期;小麦生长后期,因田间小麦植株密度大,温湿度高,加剧茎基腐病的危害。

2 小麦茎基腐病发生影响因素

2.1 土壤条件

辉县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土壤砂质黏度高,为小麦茎基腐病的传播提供了条件。2016年胡桥乡大部分田块遭遇山洪暴雨侵袭,土壤含水量增加,加剧了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与传播。在进行病区田块调查中发现,病害发生严重区块与洪水涝灾有关,加之降雨量高,地势低洼处茎基腐病的发生更为普遍,后期出现枯白穗现象明显,导致减产。

2.2 秸秆还田

依照辉县市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要求,大部分地块已实施,而采用旋耕机播方式时,因秸秆多、耕层浅,部分地块出现病原菌累积。通过走访胡桥乡部分病害田块发现,小麦茎基腐病发生严重区域,玉米茎腐病也较为突出。

据统计,2015年玉米茎腐病发生严重地块,次年该地块小麦茎基腐病出现严重的成片枯死或白穗病害。

2.3 气候条件

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有直接关系,多发生在播种期和扬花灌浆期,这一阶段因气温、降雨、湿度的影响而导致病害多发。2016年9月小麦生长后期降雨集中,导致田间湿度过大,在部分低洼地块出现大量积水;11月积温达到287.5℃,高于往年24.8%,小麦机播期提前,麦苗生长旺盛,而抗病性差,导致茎基腐病侵染。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扬花灌浆期间,降雨集中,30 d累计降雨达到65.3 mm,高出往年42.3 mm的平均值,导致茎基腐病病害蔓延严重。

2.4 土壤营养

根据小麦茎基腐病致病性因素分析,缺锌是诱发病害的主要因素。通常情况下,小麦施肥偏施氮肥,而氮肥易促进小麦生长旺盛,导致植株叶面郁蔽,不利于通风透光,反而适宜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和传播。对胡桥乡部分小麦茎基腐病发生严重地块的农户走访中发现,40%的农户施氮肥过量,一些农户氮肥使用量严重超标,却忽视了对锌肥的有效施用。

2.5 病虫害

小麦在生长过程中易受多种虫害侵染。近年来,受冬季气温偏高影响,越冬小麦出现长势旺盛的现象,由此诱发麦蚜虫、麦叶螨虫等病害,降低了小麦植株的抗病力。2014年和2015年冬季温度普遍较高,加剧了虫害侵染。

3 小麦茎基腐病防治措施

针对辉县市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病理及发生情况来看,在完善防治措施上以农业防治为主,兼施化学防治及选育抗性品种等方法。在农业防治措施上,采用多种方式来提升防治效果。

(1)深耕。在机播前,对病害严重的地块加大玉米秸秆的粉碎还田,再利用深耕作业来减少土壤表层病原菌残体含量,同时,在秸秆还田时,适当追加秸秆腐熟剂,破坏病原菌的生存环境。

(2)开展轮作换茬。部分病害严重地块,可以与蔬菜、大豆、棉花等双子叶作物进行轮换种植。

(3)选用抗病性小麦品种。结合辉县市气候特点,应选半冬性、矮杆耐病、抗倒春寒小麦品种,如化育198、百农207等。

(4)控制好播种时机和播种量。根据不同小麦品种自身特性差异,优化播种方案。半冬性品种以10月5—18日为适宜播期,弱春性品种以10月15—25日为适宜播期,播种量控制在150~200 kg/667 m2,避免因播量过大导致植株发育不良,降低抗病性。

(5)优化施肥方案。根据病害地块情况,合理施肥,在优化氮磷钾比例基础上,适当增施锌肥,以15~30 kg/667 m2为宜,并追施腐熟有机肥,确保麦苗健壮。

(6)科学防治。利用种子包衣,以3%苯醚甲环唑、25 g/L咯菌腈或2%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包衣,可以减轻病害发生程度。在小麦生长期,做好冬前病害防治,小麦返青期、拔节期选择药剂防治1~2次,每667 m2以50%氯溴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0.6 kg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3 kg、30%苯甲·丙环唑悬浮剂300~450 mL进行混施,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1005-2690(2017)08-0098-02

S435.121

A

2017-07-19)

猜你喜欢

辉县市基腐病田块
渭南市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及防控
“施肥宝” 微信小程序端设计与实现
小麦茎基腐病抗性QTL的分析
太行山区域资源在城市品牌形象设计中的应用
水稻-红螯螯虾共作模式下不同虾苗放养模式对比试验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辉县市
田块尺度上的农田土壤Cd污染分布不均匀性*
百香果茎基腐病综合防治技术要点
辉县市灾后疾病防控工作井然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