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保险专业双语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2017-01-12娄凌燕范玲
娄凌燕++范玲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我国保险行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在保险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与全球经济联系日益加深,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对高校培养保险专业复合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对保险专业双语人才的培养,应与教育国际化和人才国际化发展趋势相一致。各高校在大力推行保险双语教学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保险双语人才培养滞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因此,要保障高校保险双语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加强对培养保险双语人才的重视,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并不断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关键词:保险专业;双语;人才培养;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6)11-0125-03
[作者简介]娄凌燕(1981-),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公司金融;范玲(1979-),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保险。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14年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基于校企对接的保险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14Z018)。
一、高校保险专业双语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我国保险业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国保费收入从2010年的13万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24万亿元,年均增长134%;行业总资产实现翻番,利润增加24倍;市场规模全球排名由第6位升至第3位。2016年1—7月保费收入21万亿元,同比增长35%,总资产达到143万亿元,同比增长28%,保险行业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保监会印发的《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表达了当代中国保险行业的发展方向,即建成现代保险服务业,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而由传统保险业转向现代保险业,由国内保险市场转向国际保险市场,必然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保险人才。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核心任务,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掌握一门外语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地方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通过保险专业教育和保险双语课程教学的设置,培养熟悉国际保险市场规则、具备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保险专业人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为顺应保险市场格局变化潮流,应进一步系统研究保险专业双语人才培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实现保险人才培养国际化的目标。
二、高校保险专业双语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保险双语人才培养明显滞后
教育部推行双语教学的力度在不断增强。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提到双语教学的意义和目标,提出要在信息技术等国家发展急需的专业开展双语教学。2005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提出“要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质量,继续扩大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布《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要求“推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积极聘请国外学者和专家来华从事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工作,鼓励和支持留学回国人员用英语讲授专业课程,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能力”。
保险学属于经济学项下金融学类下设的一个专业,目前,保险双语人才的培养明显滞后其他专业。在现实需求和国家政策的推动下,高校陆续开启了双语教学的热潮。从研究成果上来看,在知网数据库中以“双语教学”为主题的研究多达20753条,以“金融双语教学”为主题的研究达177条,而“保险双语教学”的文章只有9条,可见相较于其他专业,有关保险双语教学和双语人才培养的研究非常少,与其他专业双语教学研究相比,保险专业双语教学和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缺少系统研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地方高校对于保险专业双语教学的认识不足所致。相较于金融、法律等国家明确要求实施双语教学的专业领域,保险专业未受重视,各高校在设置双语课程时,并未把保险专业作为首选,保险专业开设双语课程的主动性不强。因此相关研究较少,且研究重理论,轻实证,对教学缺乏系统性指导,双语教学收效不佳。
(二)保险双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
首先,缺乏素质高、能力强的师资力量。保险双语教学中对于教师的素质要求非常高。一方面,双语教学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外语能力,能流利表达并对相关专业知识进行讲解。教师语言能力不强,会导致学生思维混乱,听不懂授课内容,丧失兴趣,因此能否用通俗易懂的词汇,以及流畅、生动的语句表达成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关键。相较于传统中文教学方式,学生本身在听课过程中因为外语授课的关系容易溜号,如果教师外语表述能力不强,教学效果势必打折扣。教师语言水平达不到要求就很难达到双语教学的目的。另一方面,双语教学除了对外语水平有要求以外,对专业知识也一样有要求。保险双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双语人才,提高学生外语和专业知识能力,虽然授课用第二语言,但需要强调的是双语课不是外语课,接受双语课程的学生最终还是要学习保险专业知识,了解国际保险市场规则,尤其像海上保险、国际货物运输保险、保险精算等跟国际市场衔接紧密的课程,要求教师能将外语与保险实务相结合,因此对教师素质的要求非常高。目前大多数高校都缺乏素质高、能力强的教师队伍。由此可见,保险双语课程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外语和专业能力才能达到一定教学效果,否则双语课程只是形式,无法体现其设立的真实意义。
其次,学生外语和专业知识能力准备不足。学生作为知识的接收者,在课堂能听懂、并接受这种双语模式是关键。在双语课堂中,要求学生应具备比较扎实的外语能力和专业知识,如果学生词汇量有限、专业基础知识不足,会增加双语课的难度,因此前期知识积累非常重要。例如:“Premium”在保险里面指的是“保险费”,而在外汇市场指的是“升水”,如果学生前期对单词没有一定积累,就会在课上花费时间去查询这个单词的含义,没有时间跟教师进行互动。专业知识掌握不扎实的学生也同样如此,也会影响对知识的理解。
第三,双语教学教材匮乏,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教材的选用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全国高校保险专业实行双语教学时可选用的教材大致有四类:原版教材、自编教材、原版改编教材和英汉对照版教材。在实际教学中,原版英文教材是首选,但需要学校具有高素质师资和学生,在选择原版教材时,也会面临原版教材版本较旧的问题,老版本教材数据和信息更新不及时,有的脱离实践教学,进而影响教学效果。自编教材内容更符合国情,但自编要求多,难度较大,在语言表述的准确性、知识更新性方面存在不足。原版改编教材,需要对原版进行删减整理,编排是否合理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英汉对照版教材,内容同时采用中文和英文,相较于原版教材,内容更为简单,学生容易接受但失去了双语教学的意义。在当当、卓越等网站搜索保险专业有关双语教材时,发现有关保险学的双语教材无论是原版还是编译版都非常匮乏,教师的选择非常有限。在图书储存方面,无论数量或是种类,各高校图书馆保险专业双语教材的储存量也明显不足,远远低于中文书。此外,教材的选择和课程设置有一定相关性,教材的选择基于课程的设置,开什么课程,选择什么样的教材。显然保险专业在双语课程设置方面并没有形成系统性,课程设置主要看教师能讲哪门课,并没有考虑保险专业整体的特点以及培养目标,因此存在盲目开设课程的问题。
三、高校加强保险学双语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保险专业双语教学的重视与政策支持
首先,加强对保险专业开设双语课程的重视。基于我国保险业改革发展对国际化保险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要明确人才培养定位,掌握市场人才需求,系统地推进双语教学,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确立国际化保险应用人才的培养应定位于面向金融保险业及其他外向型企业,培养具备较系统的金融保险基本理论,掌握涉外保险业务技能、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适应国内外企业国际商务运营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同时为适应国外本科院校培养具有较好的专业基础和国际交流能力的人才。由此可见,当前保险市场迫切需要具有较强外语能力,熟悉涉外保险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为满足市场人才的需求,保险专业开设双语课程十分必要,要给予高度重视。
其次,加大对保险专业双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通过总结双语教学实践经验,为保险专业双语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第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保险专业双语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政策的支持。高校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双语教学,充分认识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双语教学的教师在备课环节中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学校应在工作量上给予必要的奖励,包括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奖励;对双语教学水平高、有相关专业证书或有潜力开设双语课的教师,给予国外培训和考察等机会,通过访问学习进一步提高对双语教学的认识和自身教学能力。此外,通过建立奖惩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对双语课的认知。
(二)建立健全保险专业双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首先,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选择双语教师时,具有海外学习背景且保险方面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优先,其次选择外语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的教师重点培养。高校在师资建设上,应注重系统培养,通过专业培训,鼓励教师海外留学访问,也可聘请国外优秀教师和专家,通过加强国际交流,提高双语教师的教学水平。
其次,提高学生素质。学生作为“受”课主体,其外语和专业知识能力也直接影响双语教学效果,因此,在双语课程开始前,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和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在英语方面,注重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和学生的互动,给予学生“说”的机会,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的能力,课下也应多和学生交流,遵循“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多了解学生对课程的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加快提高学生英语能力。在专业知识方面,教师应加强学生对基础课程内容的理解,正确掌握基本理论和概念,由此减轻双语课程授课内容上的压力,学生不会因为课程内容难懂而丧失兴趣。
第三,科学选用教材和设置课程。在教材选取和课程设置方面不可急于求成。教材上,可以适当选择合适的原版教材,原版教材内容原汁原味,语言表述准确,通过原版教材,可以了解国外保险理论与实践的情况,教学内容上可以与国际接轨。由于原版教材不符合我国国情,可以配合中文教材一起使用,根据知识结构体系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课程设置应系统化,初期可以选择专业基础课作为双语教学开课重点,如金融学、保险学等较为基础简单的课程,学生可先熟悉本专业基本词汇,之后可以选择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如海上保险等课程。课程设置要体现由易到难的过程。当然,难度太大的课程,除非学生外语素质非常高,否则不宜开设双语课。
[参考文献]
[1]郑大湖,戴炜华.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研究十年:回顾与展望[J].外语界,2013(1):54 –61
[2]娄凌燕,王戈.构建高校双语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必要性研究[J].商业经济,2012(9):108–109
[3]刘革.高校保险本科专业双语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6(4):47-50
[4]吴祥佑.基于SEM模型的保险双语教学满意度测评[J].金融教育研究,2012(2):79–86
[5]王锦霞.基于中外合作办学的国际化保险应用人才培养规划研究[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5(1):28-32
(责任编辑:郭丽春梁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