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造”的职业教育路径选择

2017-01-12陶红梁婕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中国制造东盟国家制造业

陶红,梁婕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广东广州 510665)

应用型本科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

“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造”的职业教育路径选择

陶红,梁婕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广东广州 510665)

中国与东盟国家制造业产业结构差异明显、商品出口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并存、其垂直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然而,由于创新研发能力与产品质量的制约,“中国制造”总体处于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中低端。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的“惺惺相惜”,要求职业教育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调整专业设置、完善教学方式等以培养具有终身发展能力的创新型人才,进而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的转型发展。

中国制造;中国质造;职业教育;路径

2016年8月,中国制造业生产指数为52.6%,相对上月增长0.5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2.6%;新订单指数为51.3%,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1.3%。制造业生产稳步增长,市场需求进一步回升,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中国制造”已享誉世界。然而,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以及产品质量的欠缺使“Made in China”成为“低质量便宜货”的代名词。李克强总理提出“现在到了‘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发展的阶段,应该注重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育工匠精神,践行知行合一。”

一、中国-东盟制造业现状分析

(一)中国-东盟制造业结构特征和产业层次

1.中国-东盟制造业结构特征

制造业结构用以反应制造业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接方式。比较同一产业、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特征可借助产业结构相似系数,通过这一指标来测量其产业结构的相似程度。产业结构相似系数通常介于0-1之间,当无限接近于1时,二者的产业结构趋近于相同;反之,则两地区产业结构差异较大。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相似系数大于0.7,包括中国-印尼、中国-马来西亚、中国-菲律宾、中国-泰国;第二阶段为相似系数大于0.5而小于0.7,包括中国-新加坡、中国-越南;第三阶段为相似系数小于0.5,包括中国-柬埔寨,如表1所示。

表1 摇中国-东盟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

根据中国与东盟国家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的比较结果,中国与泰国之间的相似系数最高,为0.83,说明两个国家产业结构相似程度较高,二者制造业的竞争性大于互补性;而中国与柬埔寨之间的相似系数最低,为0.33,表明二者制造业的竞争性小于互补性。因此,中泰之间可通过建立相似产业群,形成合力,使双方优势进一步扩大,提高优势力量的核心竞争力;中-柬之间可搭建合作与交流平台,通过优劣势互补,实现“1+1>2”。

2.中国-东盟制造业产业层次

要素密集度是指某产业在产品生产中各种要素的投入比例,包括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等。以国家为单位,要素密集度可以衡量一个国家各个产业所处的层次;以产业为单位,可以反映出同一产业在不同国家所处的层次。当一国某产业的要素密集度大于1,则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若要素密集度小于1,则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中国制造业中36.84%的行业要素密集度大于1,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东盟国家资本密集型行业则占46.49%。中国和东盟国家制造业产业层次资本密集型所占比例低于劳动密集型,劳动力仍然是主要的竞争资源;此外,同一行业在不同国家的密集程度也不相同。例如,石油炼焦行业在菲律宾的要素密集度为94.96,而在印尼仅为1.62。总体来看,在中国和东盟国家中,新加坡制造业的发展程度相对较高,而其余国家制造业产业层次大致相似。

(二)中国-东盟制造业劳动生产率

中国和东盟国家在制造业结构以及制造业层次方面大致相似,并没有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因此,劳动生产率成为衡量产业竞争力的又一标准,通过劳动生产率的对比能从更微观的角度探索中国和东盟国家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在东盟国家中新加坡制造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大于0,已远远超过其他东盟国家及中国;中国相对其他东盟国家,烟草行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较高,为1.85,远远高于其他东盟国家,而制造业总体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为-0.16,仅超过印尼-0.37、泰国-0.48以及越南-0.83,中国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处于较低的地位。相对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与员工的素质、科技发展的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中国-东盟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根据表2所示,从纵向来看,1995-2009年,东盟国家中除泰国之外各国的制造业国内附加值总量均呈增长的趋势。其中,新加坡和印尼的附加值总量在经历了暂时的调整后又重新实现了快速发展;从横向分析,中国制造业国内附加值在1996-2009年之间扩大了7倍,附加值总量及其增长率已远远超过东盟5个国家。随着中国和东盟国家制造业国内附加值总量的不断增长,国际竞争力也在逐步提高,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处的地位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表2 摇中国-东盟制造业国内附加值总量

(四)中国-东盟制造业贸易竞争力

1.中国-东盟制造业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制造业在国际中的地位要通过贸易竞争力来衡量。显性比较优势指数通过对某一行业商品出口情况的度量来反应行业的比较优势。中国在通讯设备、电子数据处理设备、纺织品以及服装行业具有较大的优势;而在食品、燃料矿产品、医药化学品以及汽车产品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东盟国家中,各国均有自己的优、劣势产业。其中,新加坡与菲律宾的集成电路、电子元件以及越南的服装行业具有较大的竞争实力,而印尼、马来西亚、越南、泰国则相对缺乏制造业显性比较优势。总体来看,不同国家均有优势行业,这一现象有利于中国与东盟国家进行进一步的互补与合作,提高中国-东盟国家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2.中国-东盟制造业显性竞争优势指数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侧重于从出口的角度衡量某一行业的竞争力,不能完全反应一国的竞争实力。显性竞争优势指数从出口和进口两个角度测量某一产业的显性竞争优势,从而更准确的衡量贸易竞争力。显性竞争优势指数以0作为基准,当其大于0时,则该行业具有竞争优势;反之,则处于劣势。

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泰国、越南7国的显性竞争优势指数分别为6.33、1.35、-0.37、-0.95、3.57、1.15、1.48。因此,中国制造业显性竞争优势最大,而印尼的显性竞争优势最小;从具体行业来看,通讯设备及服装在中国及东盟国家中显性竞争优势平均水平较高,而钢铁制品及汽车产品的竞争优势则相对较低;中国及东盟各国具有显性竞争优势的行业之间具有互补性,因此,各国之间开展深度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中国制造”与“中国质造”的涵义

(一)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不仅是中国物质产品的代名词,更蕴含了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中国产品在“走出去”的同时将人文内涵传播到世界各地。

采购经理指数(PMI)是通过对企业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结果统计汇总、编制而成的指数,它涵盖了企业采购、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是国际上通用的监测宏观经济走势的先行性指数之一,具有较强的预测、预警作用。PMI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PMI高于50%时,反映制造业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制造业经济收缩。2016年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4%,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重回临界点之上。这一数据表明,我国制造业经济仍然处于扩张的趋势。

中国经济经过三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已逐步超越美国,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然而,制造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紧紧是数量的表征,“中国制造”往往成为“低质量、便宜货”的代名词;“高消耗、低附加”是“中国制造”的基本特征;“低端”已成为“中国制造”无法摆脱的标签。

“中国质造”是在“中国制造”的基础上突破“质”的樊篱,“质”不仅仅局限于“质量”,更象征着一种“品质”。“中国质造”借助“互联网+”的思想,将传统制造业与互联网相结合,以产品质量为价值追求,以“中国精神”为核心理念,实现“中国制造”的转型发展。“中国质造”的内涵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产品质量好;二是自主创新度高;三是附加值比例大;四是民族文化丰富。

第一,“产品质量好”。“产品质量好”是“中国质造”的最基本涵义。根据2015年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现状调查,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平均值为96.1%,相对2013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质量损失率均值为1.83%,与2013年的2.43%相比下降了0.6%,制造业产品质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然而,从整个制造业价值链来看,能够实现质量经营规模的企业仅占26.9%。经营活动中供应商、生产商、合作商、消费者的质量规模经营模式并没有实现。

第二,“自主创新度高”。“中国制造”长期处于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中低端,其主要原因在于生产技术落后、缺乏自主研发能力而不得不依靠廉价劳动力提高其国际竞争力。李克强总理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必须依靠创新支撑”。通过科技创新,提高技术密集型行业所占比例,进而打造“中国品牌”。

第三,“附加值比例大”。“中国制造”长期以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作为主要的竞争行业,附加值比例小。“中国质造”需要提高创新与研发能力、调整与升级产业结构,通过区域间的优势互补从而实现我国制造业在生产、加工、组装等环节中价值的进一步增值,提高国际竞争力。

第四,“民族文化丰富”。“中国质造”不仅代表物质产品,更重要的是所传承的民族文化。“中国质造”在进行物质产品输出的同时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播“中国精神”,创建“中国名片”。

三、“中国质造”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中国质造”以“互联网+”作为技术支撑,通过自主创新、研发等方式进行拓展。因此,人才标准的高移已成为“不可逆”的趋势,这就要求职业教育政校行企进行深度融合,通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的转型发展。

(一)培养具有终身发展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3)两个固定衰减器的总衰减量应在满足上述两种条件下尽可能小,以保证到达发射机端口的干扰信号功率能够使发射机产生互调发射.

百度在线学习中心负责人何义情提出“百度选择的人才是拥有快速学习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环境的瞬息万变要求职业院校毕业生能够快速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因此,终身发展能力和创新精神成为重要的素质要求。学习能力是一种终身发展能力,包括学习注意力、学习成就感、学习自信心、思维灵活度、学习灵活度、学习反思力。职业院校人才的特殊竞争力在于其应用性,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要求毕业生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独立地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利用信息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提高认知能力,迅速掌握先进技术,提高职业能力。创新精神是打破常规思维模式、冲破定式思维的束缚,创造性地提出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方法。“中国质造”不再处于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中低端,而是以新的思维方式和产品理念提高其国际地位。

(二)政校企深度融合

1.发挥政府主导地位

温家宝总理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再次把“小政府大社会”推至前台。政府是“有限政府”、是“小政府”,应该站在宏观高度进行顶层设计、有效配置资源,建立学校、企业、行业的利益机制,引导学校、行业、企业主动参与校企合作,形成合力,进而逐步形成更合理、更完善的职业教育办学体系。“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职业院校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中完全竞争、优胜劣汰,使职业院校致力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2.校企深度融合

三一重工董事长何真临先生认为,目前职业教育所提供的人才与企业营运需求之间存在很大的矛盾。人才是连接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桥梁,职业教育通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与社会的完美对接,这就要求职业教育校企深度融合。“中国制造”要实现向“中国质造”的转型发展,人才质量是根本。

校企深度融合要求二者不局限于相互协调、彼此适应,而是打破各自壁垒,交叉学习、相互渗透、默契配合,形成密不可分的教育单元,以培养终身发展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

制造业借助“互联网+”,生产方式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员工不再是无意义地不断重复,而是更多智慧和创新精神的融入,这就需要职业教育贴近企业现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完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提高人才的社会适应性。

四、“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造”的职业教育路径

(一)专业观:服务区域经济特色调整专业设置

职业院校应充分考虑区域经济特色,围绕产业链、对接产业群,针对行业、企业对劳动力人才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进行专业群的组建,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以广东省为例,2010-2014年,第一产业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由落后4.70个单位降低到2.25个单位;第二产业由落后19.55个单位降低到10.27个单位;第三产业则由超前24.25个单位降低到12.52个单位,如表3所示。

表3 摇2010-2014年广东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程度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不协调一方面是由于学校缺乏对市场需求情况的调研和了解,对市场发生的变化无法做出迅速的变化,从而导致了供需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是受短期利益的影响,相对忽视了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考虑到教育在培养人的过程中存在的滞后性,职业院校专业设置需要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在充分调研区域市场经济环境的基础上适度超前于经济产业结构的需要,根据区域经济特色调整专业设置,培养适应地方发展的职业人才。人才与市场环境适配性的提高、所学即所用的精准有利于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此外,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就业中存在的一定范围内的专业对口误差有助于打破学科限制,将创造性的思想融入企业和产品中,提高国际竞争力。

(二)课程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设置课程

职业能力是高职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职业能力包括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三个方面。一般职业能力是从事任何职业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专业能力是从事特定职业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职业综合能力也被称为“关键能力”,是完善职业能力、实现职业理想应具备的素质,包括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

职业院校课程结构的协调性、课程内容的丰富性、课程实施的合理性等问题制约着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要以产业需求的客观情况为起点,以区域经济特色为导向、以企业为合作伙伴研究岗位职责和任务目标,明确职业能力,并以此为本位设计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方法进而实现“人才供给∩工作岗位=全集U”的目标。

DACUM是以经济发展和市场变化为导向、以企业为合作伙伴、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一种课程开发模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要求“要走校企结合、产教融合、突出实战和应用的办学路子,依托企业、贴近需求,建设和加强教学实训基地”。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指导思想,运用DACUM课程开发模式是提高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DACUM是英文Developinga Curriculum的缩写,译为“教育课程开发(设计)”或“教育课程编制”。它是在CBE思想指导下的一种课程开发的系统方法,其实质是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与用人单位合作,以能力培养为基础来设计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方法。培养对象在工作中应具备的技能和能力是DACUM设计开发的出发点。根据对工作和任务的分析,确定国家、社会、市场对专业的职业能力需求,开发课程体系,决定教学方式。课程的培养目标、内容安排、实施方法和评价标准均以“能力为本”,使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高度协同、融为一体。

职业能力的提高有利于职业院校学生智慧与才能的充分发挥,而智慧与才能的完全转嫁使产品附加值提高,逐步摆脱“中国制造”在国际分工和产业链中的中低端地位。

(三)教学观:教学做合一的融合式教学方式

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通过专业认知、教学观摩、教学模拟、学训互动、“全程化”实践的教学方式,五环交互、融通共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应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引发思维的碰撞,在交流与合作中相互学习、共同研究,不断推陈出新,提高职业综合能力。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应融入工匠精神的培养。到目前为止,中国不能生产模具钢,圆珠笔的“圆珠”仍然依赖进口,这其中缺乏的就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并不代表永无止境的机械和重复,而是有着更深远的意义,它代表着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工匠精神追求的是产品质量的极致,这与“中国质造”的内涵不谋而合。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刻意训练理论”,这一理论指出:在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人的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高原期”。这一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练习时间过长导致兴趣降低、身心疲惫;另一方面是由于练习方法不妥当。因此,这就需要对学习者进行刻意训练。刻意训练需要根据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建立具有一定挑战性、学习者通过努力可以成功的学习任务。

因此,工匠精神需要在实践中培养,教学做合一的融合式教学方式成为重要的途径之一。教学做合一的方式首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技能性与应用性是职业院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实践从动机层面发展学生的“工匠精神”;其次,这一方式从能力层面对“工匠精神”的发展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最后,融合式的教学方式将“工匠精神”融入具体的任务内容中,从行为层面发展“工匠精神”。

中国南车技能专家宁允展表示“0.05毫米的研磨技术靠得是无数次的磨练和试验”。因此,职业教育应提高实训课程所占比例,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精益求精,追求99.9-99.99的精致品质,实现“中国制造”的转型发展。

(四)评价观:构建“诊断—形成—调节—总结”的一体化评价方式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了教育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人才培养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对人才的评价同样应该关注一个人的动态发展情况。因此,从纵向来看,人才评价不应局限于局部评价和点状评价,这一过程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变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诊断性评价”是在学生入学前针对所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察,从而了解学生的“初始值”;“形成性评价”是过程性评价之一,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针对所学内容进行评价,得到“输出值”,从而发现问题、弥补不足;“调节性评价”是以形成性评价的结果为基础,针对不同的“输出值”,因材施教,通过制定不同的“调节”方案,再次做出评价;最后,针对整个学期的学习效果进行“总结性评价”,得到“目标值”。“总结性评价”并不局限于年末学业成就评价,还包括对“初始值”“输出值”以及“目标值”之间的对比评价,关注学生的动态发展情况。

从横向分析,“中国质造”的内涵对职业教育人才提出新的要求,要具有终身发展能力及创新精神。因此,教学评价应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综合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调节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等多种方式对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研究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

[1]李克强总理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座谈会上的讲话摘选.http://www.cqn.com.cn/zgzlb/content/2016-05/04/content_2876528.htm.2016-05-04.

[2]张帅.中国和东盟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2.

[3]王芮.中国与东盟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对比研究—基于贸易附加值的视角[D].沈阳:辽宁大学,2015.

[4]喻忠恩.政府应如何主导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14(07):42-45.

[5]李海东,杜怡萍,刘慧慧.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06):60.

[6]何真临.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企业需要什么样的职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6):101-102.

[7]匡贤明.“中国质造”探路新旧经济融合[J].中国经济报告,2016(07):78-80.

[8]冉晓宁.周云杰代表:中国“质”造要传递“工匠精神”[J].全球商业经典,2016(04):60-61.

G 710

A

1672-402X(2016)12-0069-05

2016-09-25

2014年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大项目“产业升级背景下广东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适配性研究”(项目主持人:陶红;项目编号:2014WZDXM035)阶段性成果。

陶红(1963-),女,吉林长春人,博士,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管理。梁婕(1991-),女,山西晋中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职业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中国制造东盟国家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关系的博弈分析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南-东盟国家高等教育合作的现状与思考
东盟国家刑事审判制度综述
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保护古沉船——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古沉船为例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