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现代化路径视角比较“苏联道路”与“中国道路”
——谨以此文纪念伟大的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

2017-01-12贺新元

关键词:十月革命苏联道路

贺新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北京 100732)



从现代化路径视角比较“苏联道路”与“中国道路”
——谨以此文纪念伟大的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

贺新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北京 100732)

社会主义苏联不存在了,但十月革命精神尚存。十月革命开创的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进程尽管有低潮但没有中断,且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色表现而又活力四射。在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之际,为纪念她对社会主义由理想而现实、马克思主义由理论而实践的历史性贡献,可以从现代化路径视角,取两个国家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历史阶段,来分析个中因缘和端倪,并简要加以方法论的分析。

现代化路径;比较;苏联道路;中国道路

引 言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使社会主义理想变为现实,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走向实践。2017年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虽然社会主义苏联不存在了,但十月革命精神尚存,十月革命开创的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进程尽管有低潮但没有中断,且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色表现而活力四射。如果没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至少中华民族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从这一意义上讲,十月革命成就了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今天,曾经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老大哥”苏联解体了,但社会主义中国却风景这边独好,其中原因何在?本文拟从现代化路径视角,取两个国家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历史阶段,试图来分析个中因缘和端倪,以求教方家。

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但各国通向现代化的道路和具体路径却因不同的具体历史文化背景及时代特征而不一样。在西方通过“血与火”、“剑与枪”的残酷殖民手段开拓的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之外,十月革命在俄国为人类社会开辟了另一条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路。前者是“为少数人服务”的,后者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前者终究要被后者所替代,后者才是人类追求的现代化正宗。在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中国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诚然,“苏联道路”与“中国道路”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都是以一种非西方的现代化道路呈现出来,用列宁的话说,都是在“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1]777。但是,同是选择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苏联道路”与“中国道路”走出的具体路径却很不一样,直至最后苏联在改革中滑出社会主义轨道,复归到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而中国依然坚守着社会主义,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片新天地,并引发世人热议与广泛关注。

一、 在革命道路上,基于不同国情选择不同路径,虽殊途但同归一起走向社会主义

从1861年俄国沙皇改革到十月革命,俄国经过一定的工业革命,已经具有半工业国的特性,工业发展有了相当的水平,工人阶级队伍已经壮大成一定规模。但是,外国资本控制着俄国经济命脉,第一次世界大战又将俄国经济拖入崩溃的边缘,俄国处在了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国内各种矛盾空前激化。处在帝国主义链条最薄弱点的俄国,工人阶级力量较为强大,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俄国资产阶级在工人阶级的支持下,赶走了沙皇,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由于当时俄国的无产阶级力量壮大和俄国的布尔什维克党成熟,1917年10月,俄国革命首先在中心城市彼得格勒发动武装起义,随后扩展到全国城市,革命逐渐波及到农村,最后临时政府很快就被十月革命所推翻,建立苏维埃政府,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俄国十月革命,走出一条城市包围农村的革命道路,这是适应当时俄国历史和人民的最佳选择,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当时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俄国十月革命开启了世界社会主义革命运动。中国民主主义革命也因此转变了方向,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在俄国十月革命的积极影响下,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由于中国共产党幼年无经验,两次在“左”倾思想指导下,试图把俄国革命道路复制到中国,结果因脱离中国国情而导致革命遭受惨重损失。中国革命时的国情明显不同于当时的俄国。俄国十月革命的主力是工人和军人,而中国则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工农联盟,其中农民占有绝对比重。俄国十月革命要推翻的主要是国内的封建力量以及相对薄弱的新资产阶级,而中国则要推翻顽固的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且这三者紧密勾结在一起。两个国家不同的国情,决定着武装斗争的形式不能完全一样。中国照抄照搬、全盘复制十月革命模式,必定要失败。中国共产党在“左”的教训中,以血的代价找到了适应中国实际情况的武装斗争形式,即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联合农民阶级,走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主要依靠城市工人阶级的城市包围农村的武装夺取政权的俄国式革命道路,与主要依靠广大农民阶级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式革命道路,最终都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这说明了每个国家采取的革命路径必须与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二、 在建设道路上,各自独立自主探索,有辉煌成就也历经艰难曲折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俄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理论向实践的伟大飞跃。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当时苏联在国际上受到帝国主义的大包围,不仅遭遇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而且1930年代起又面临德、日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左右威胁。在这样一个国内国际环境下建设社会主义,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即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也没有外援支持。就这样,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成功应对了外国敌对势力的联合干涉与国内战争。就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弊病百出的时候,列宁及时进行了纠正并提出了新经济政策,但新经济政策在列宁去世后被继承者斯大林所摒弃。从此,一种苏联模式在慢慢形成。学界一般把苏联模式界定*研究者基于不同学科背景、基本立场对“苏联模式”的界定不一样,存在不少分歧和争论,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为:后列宁时期苏联基于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一套体制机制上以高度集中化为特点的经济政治制度。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在推行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改革中,全盘否定并抛弃了形成于斯大林时期的这一模式。客观讲,这种模式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因为它也是社会主义的一种阶段性发展的探索,但遗憾的是没有及时地对这种模式中不适应发展变化的东西进行改革。如果从这个意义上讲,苏联模式可以认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苏联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在苏联的一次伟大实验,也是第一次实验。既然是实验又是第一次,我们就应该对它持有一种历史的、理性的评价。实验就是一种探索,期间,可能有曲折、犯错误,有成功、也可能失败。针对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而实践在苏联的第一次伟大实验,列宁预判过:“在这样崭新、艰难和伟大的事业中,缺点、错误和失误是不可避免的。”[1]130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从而在彻底粉碎法西斯战争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不能不归功于这种模式。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在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方面,如:经济上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政治上坚持苏联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和苏维埃政权;意识形态上坚持马列主义指导思想。坚持这些就等于坚持住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和本质特征,舍其就不是社会主义了。

二是体现在社会主义体制机制方面,体制机制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的具体运行方式,在体制机制上的主要特征就是高度集中。如: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经济,忽视非公经济的补充作用,过多使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把权力过分集中苏联共产党手上,党的权力过分集中于中央,甚至党的权力过分集中在少数人或者个人手上而大搞个人崇拜,官僚主义盛行,党内民主遭到严重破坏等;实行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管理体制,把思想文化领域的管理权过分集中于党,形成党和领袖言论的一言堂;实行大俄罗斯主义的同时存在着加盟共和国的地方民族主义;以“老子党”自居不平等对待兄弟党,在国际上采取大国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体现在体制机制上的这些特征,在发展中不仅没有得到适时的改革,反而在发展中越来越固化和强化。正是这些特征僵化了苏联模式,给苏联模式脸上摸黑了。

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已经意识到了苏联模式中存在的弊病,提出了“以苏为鉴”和“走自己的路”的思想,以及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结合”的思想,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积极实践。但这些思想与实践很快就被苏共二十大的秘密报告和随之开始的中苏十年论战,以及中苏关系的全面破裂,而在“大跃进”、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等运动中慢慢地被搁浅。“以苏为鉴”并没有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正确之路,“第二次结合”并没有产生历史性飞跃的成果。

三、 在改革道路上,遵循不同改革观,出现两种不同的国家前途和命运

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现实社会主义都是建立在资本主义不发达甚至是经济文化非常落后的国家,除了社会基本矛盾外,关键还存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主要矛盾,以及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的阶级矛盾,等等。在解决这些矛盾的实践中因没有经验可循,出现问题、错误甚至导致灾难性后果是难免的。社会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会随着实践发展而发生经常性变化的,会在发展中不断地产生抑制或阻碍进一步发展的新矛盾新问题。这就需要通过改革不断调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运行的具体的体制机制,适应实践和时代的变化,大力发展生产力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并及时调适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进而在变化了的经济基础上完善上层建筑以使相互适应。

要知道,解决社会主义实践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不能靠放弃社会主义制度来解决,而是在社会主义内部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行自我革新与自我完善。要知道,矛盾与问题的存在与解决是同体的、长期的,解决矛盾与问题的过程就是发展的、前进的、进步的过程;从这一意义上讲,社会主义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吐故纳新的自我新陈代谢过程,在不断地解决矛盾与问题的进程中实现可持续的健康的科学的发展。如果没能看到这一点,就会违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受到历史的惩罚。

中国改革在邓小平的领导下走向了成功,苏联改革在戈尔巴乔夫的领导下走向了失败。邓小平采取的是渐进式改革,摒弃了“毕其功于一役”的思维;戈尔巴乔夫采取的是激进式改革,主张一步到位。

苏联模式的形成与僵化证明是其社会主义体制的各种弊端、矛盾与问题没有及时地通过改革进行根除而长期累积与激化的结果。针对当时僵化的苏联模式,包括戈尔巴乔夫在内的苏共高层内部都持有根本否定苏联模式的想法。时任苏共总书记的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模式概括为“极权官僚模式的社会主义”、严重“变了形的社会主义”、“曲解了的社会主义”、“专制的”社会主义*此处参阅米•谢•戈尔巴乔夫1988年6月28日在苏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认为苏联过去搞的不是真正的科学社会主义,“苏联所实现的‘模式’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模式,而是极权主义的社会模式”[2],他还把苏联模式看成阻碍苏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源。

既然戈氏如此定义苏联模式,他就必然要推倒这种模式以拯救国家。戈氏一上台就提出一套改革“新思维”方案,旨在全面推行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针对政治上共产党的一党领导,否定苏共历史,提出多党制,实行议会民主、三权分立;针对经济上的公有制占统治地位,提出私有化,建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针对思想和意识形态上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提出多元化,听任资产阶级思想自由泛滥。这种方案与其说是社会主义改革,倒不如说是资本主义复辟。戈尔巴乔夫实施的完全是一种彻底否定苏联模式的,实质上是在反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

错误的路径造成灾难的后果。苏联政治上的西方式民主化改革,导致总统权力不受任何限制,实际上这是在苏联历史文化背景下的另一种权力专制。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曾极力批评过这种苏联式总统制,他说:“现在的权力结构和1917年前夕的俄国一模一样。我们的总统不受任何人监督,议会不能决定任何问题,政府不向任何人汇报工作,而且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政府。”“现政权是‘一窝贼’”。[3]经济上的私有化改革,直接导致财富过度集中,两极分化严重。关于私有化的具体后果,1998年10月15日俄《论坛报》报道,俄罗斯杜马专门成立的“私有化结果分析委员会”委员弗·利西奇金是这样评价:私有化“存在着掠夺俄罗斯、把我国人民变成国际金融寡头的奴隶这种犯罪事实”,私有化“破坏了国家统一的国民经济体系”,当权者“将大批财富据为已有,使经济陷入严重的危机”*此处参阅俄《论坛报》1998年10月15日刊登的《“私有化证券”疗法》。.这样的改革致使社会问题同样严重。在俄罗斯,人民生活水平倒退了几十年,大批人口相对贫困化,人口出生率急剧下降人均寿命缩短。1997年俄罗斯的人口出生率比1991年下降了30%,男性人均寿命从1991年的63.5岁,降到1996年的59.6岁。*此处参阅(俄罗斯)《独立报》2001年3月22日,转引自《国外理论动态》2001年第5期。

对于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路径选择与后果,不同立场的人持有不同的看法与观点。用戈尔巴乔夫自己的话说,苏联改革是“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条件下,使苏联社会大开放,让少数人一夜暴富。让赤贫者数量远远超过过去,是灾难性的错误”[4]。他后来坦承,放弃党和国家对改革进程的领导,是所有问题中的重中之重。接替戈尔巴乔夫的叶利钦在1999年12月31日的辞职电视演说中,也对其推行的资本主义化给俄罗斯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而忏悔。他道:“我在辞职时,有一句话必须要告诉俄罗斯人民,我对不起你们,我曾经以为在一夜之间可以通过举手之劳,俄罗斯就可以告别极权黑暗的过去,进入光明富裕的未来,我的想法落空了,想得太天真了,事情要比我想像得复杂得多。”[5]依笔者看,戈氏和叶氏的说法只是表明一种表象,是一种托辞而已。真正触及苏联改革与失败内核的问题,是在社会主义改革中采取了一种与科学社会主义截然对立的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的改革路径,走的资本主义复辟的道路。

建国后,随着对官僚资本的没收以及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建立。其实,我们进入的社会主义还只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建国初期建设的各个方面,在苏联的帮助下,我们更多地因袭着苏联的经验与做法。但是,在实践中特别是在苏共20大后,我们党意识到了苏联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于是提出了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提出要“以苏为鉴”,“探索在我们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6]其中闪光的思想理论集中产生于1956年,尤其是体现在毛泽东著的《论十大关系》一文中。当时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所作的秘密报告,全盘否定斯大林,其后果不仅在苏联国内苏共党内造成了严重后遗症,而且在整个社会主义阵营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最为重要的是掀起了一场全球反共反社会主义运动浪潮。对此,我们党从道义上接连发表《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等理论文章,一方面客观地评价斯大林,另一方面理性地总结十月革命道路以来苏联在革命和建设中所取得的基本经验,以捍卫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但是,中国自己却没有在苏联模式的影子下完全走出来,反而走上了另外一种极“左”的路线,给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如果从历史上积聚问题的程度看,刚从“文化大革命”走出的中国,一点也不亚于戈尔巴乔夫改革初期,甚至有些方面还要严重得多。这些严重的问题作为一种演变社会主义制度的潜在可能性而存在,是不言而喻的。它们会不会由潜在可能变为现实可能甚至变为现实,要取决于其他的主要的、决定性的因素。中国共产党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改革不断地克服和解决这些潜在的可能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尤其是经济建设上。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着属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东西,同时在具体体制、运行机制方面进行了广度与深度改革,并为保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提出在改革开放中一定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四项基本原则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具备的本质特征,是任何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共同的东西。四项基本原则,是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保驾护航的神器。维护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坚持了社会主义;抛弃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否定了社会主义[7]。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8]

特别是在苏东剧变以后,苏联改革模式的失败给予中国改革更多的参考价值,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改革开放走得更加平稳、更加顺畅、更加成熟、更加完善。邓小平强调一定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两个根本原则,并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命题。时任总书记的江泽民提出要区分两种改革开放观,并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定位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到十八大,胡锦涛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总体布局定型为“五位一体”。30多年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结合度越来越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越来越成熟,社会主义社会越来越和谐,社会主义文化越来越繁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越来越得到全民认同。

苏联改革和中国改革的路径与后果,从正反两个方面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与教训,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宝贵的财富。同时,揭示出一个道理:人类社会在发展中,是会走弯路、犯错误的,我们不能用现在眼光去苛求历史错误,而是要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纠错中完善自己,以更好前进。因此,我们要把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实验作为“明镜”以时刻对照自己,作为教科书加以学习,而不能因其“失败”就予以全盘否定,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苏东剧变,纯属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斗争复杂性的表现。从人类历史长河看,资本主义在这些国家的复辟是暂时性的,这些国家在社会主义运动中出现的严重曲折,表面上看是“社会主义好象被消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这种“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的社会主义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注脚。

四、 余论:从方法论简析苏中两条道路

苏联与中国的两条道路,决定了两个国家的前途与命运。要理性科学地理解这两种道路,首先应该从方法论上着手。

“苏联道路”失败与“中国道路”成功,其中起主要的、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必须搞清楚,否则无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普遍而复杂。在因果论中,有的因会应然性结出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果,有的因并不会自然产生应然性的果,而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实然性的果,这就需要我们透过繁芜复杂的现象看清隐藏在背后的本质,不能误把本质作现象。在应然性产生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结果的原因中,其主要的、决定性的因素与整个结果的产生有着本质的联系,即非此因不能产生此果;并且是促使其他因素由可能转变为现实并与之相互作用,共同作用于最终结果产生。这就是我们理解分析两种改革观的方法论问题。

根据以上方法论,我们不能错误地认为十月革命是历史的早产儿,苏联解体情理之中,尽早的事儿;很难简单地把苏联模式归结为苏联解体的决定性原因。十月革命与苏联解体根本不存在因果关系,苏联模式尽管在苏联解体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但起决定性作用的直接原因是其改革在性质与方向上根本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因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化的改革。其实,苏联模式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其中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层面的东西还是坚持住了,这些问题多体现在具体体制与运行机制层面中。苏共只是没有与时俱进地根据国情对具体体制与运行机制进行改革,而致使这些问题在戈氏资本主义化的改革因素主导下发酵,共同促成苏联的最终解体。因此,不能把苏联模式当作为苏联解体的主要的、决定性因素。很难想象,放弃社会主义又是资本主义化的改革,还能改革出一个社会主义制度来?!如果还是把戈尔巴乔夫改革,视作苏联解体因素中的一个非主要的决定性的原因,那我们还是停留在现象上看问题,没有深入到本质里去。

相反,“中国道路”为什么走向成功,取得如此巨大成就?其内在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国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并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并及时地纠错开创出新的发展局面。特别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了公有制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了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也就是说,中国改革走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如既往地保持着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时成功地结合着初级阶段这一中国国情在社会主义的具体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进行了不断改革、发展与完善。当然,后者所起的作用,是在坚持前者的前提下发生的。

苏中两条道路的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问题、产生错误不可怕,只要有对待问题的正确态度与方法,以及采取正确改革的路径与方法。怕的是,一旦发现问题,就简单化地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不行,就想用资本主义化的改革替代,这样的改革注定要失败,这样的改革是历史的倒退。正如江泽民2001年4月2日在全国社会治安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所说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最深刻的教训是: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结果使得已经相当严重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酿成了制度剧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10]

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在一定条件下,好事可以变成坏事,“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11]。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苏东剧变导致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跌入低潮,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次历史性悲剧。当然,对人类社会发展长时段而言,这种历史性悲剧不见得是坏事,因为它教育了俄罗斯人民,教育了中国人民,教育了所有还在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的人民,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人民。俄罗斯人民从中经受锻炼,正在忧郁的反思中积蓄力量。中国人民从中吸收了教训,正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态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也在认真总结苏联演变的原因与教训,引以为戒,以史为鉴,同时在借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相信,这些足以更好地促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从低谷开始回升,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资本主义体系内部出现严重的制度性问题后,世界范围内出现大面积向“左”转的好形势。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会将发生内爆,并最终导致其崩溃,这只是个时间问题。

[1]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米•谢•戈尔巴乔夫.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19.

[3] 根纳季·久加诺夫, 李桂兰. 十二个历史教训[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1996(4):15-18.

[4] 戈尔巴乔夫.民主化是惨痛失误,警告中国不要搞[J].环球人物,2006(5).

[5] 李克诚.中国社会转型的前景与道路——专访新权威主义代表学者萧功秦教授[J].南风窗,2014(9).

[6] 吴冷西.忆毛主席[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7.

[7] 周新城.学习邓小平有关社会主义问题的论述的一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6):46-49.

[8]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73.

[9]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3.

[10]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30.

[11]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8.

2017-06-23

贺新元(1970-),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道路、当代西藏发展。

K512.51

A

1009-105X(2017)05-0012-06

猜你喜欢

十月革命苏联道路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十月革命以后列宁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启示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十月革命,有什么重大意义
图志
图志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