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估俄国十月革命的当代意义
2017-01-12柴尚金
柴尚金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北京 100860)
如何评估俄国十月革命的当代意义
柴尚金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北京 100860)
俄国十月革命不是历史的偶然,实际上是列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研究十月革命道路要与时俱进,决不可凝固化、绝对化,而应根据今天社会主义多样性和差异性特点来把握十月革命的当代意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并将长期并存,因此十月革命开启“从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不会终结,而是一个长期过程,要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对立统一中认识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价值。无产阶级政党的坚强领导是十月革命胜利的一条重要经验,否定十月革命的危害就是要否定列宁及布尔什维克式的社会主义,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要从当今政党政治变化和共产党执政经验教训中,充分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
十月革命;科学社会主义;苏联模式;马克思主义政党
如何评估俄国十月革命的当代意义,是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需认真研究和回答的重大理论问题。我们今天纪念十月革命100周年的目的,在于温故知新、凝心聚力,重点是结合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新变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进展,通过总结共产党执政经验教训,阐发十月革命的当代意义,研判当今世界社会主义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文化自信。
一、 根据今天社会主义多样性和差异性特点来把握十月革命的当代意义
恩格斯说过:“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1]自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写下《乌托邦》500年来,社会主义就成为理论、制度、运动的复合体,但对社会主义概念迄今没有个标准说法,据说有500多种定义。社会主义内涵丰富,外延广泛,思想流派纷呈,因而对社会主义的“理论思维”千姿百态。当今世界的主要社会主义流派有科学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托派社会主义、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等,各派均有自己的立场主张和特有规定性。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两大基石而确立的社会主义,最初是作为共产主义的代名词而闻名于世的,其中心思想是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追求一个建立在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无产阶级专政、共产党领导等原则上的新型政治制度。马克思、恩格斯一开始并没有将《共产党宣言》中提到的社会主义称为科学社会主义,只是后来,“为了把自己的社会主义同空想社会主义和各种形形色色的冒牌社会主义区别开来,从1873—1874年起,马克思、恩格斯乃自称‘科学社会主义’”[2]。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实践。《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对俄国十月革命进行了总结,得出了许多重要结论。如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革命,以暴力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行工农联盟,走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等,并将这些上升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或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各国共产党都是按此来指导本国革命斗争的,后来走上十月革命道路的国家也都是按此建设社会主义的。当今许多人依照以上原则和十月革命开辟的社会主义道路及后来的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为标准,坚称社会主义是可以说清楚的。由此,科学社会主义被排他性地认为是唯一的社会主义。
实际上,将俄国十月革命开辟的社会主义道路看作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唯一道路、将苏联模式看作是科学社会主义唯一模式的固定化和绝对化做法,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原意。从实践上看,列宁提出的社会主义“一国胜利论”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当初“多国胜利论”设想。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明确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将不是仅仅一个国家的革命,而是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3]241。如果死守“多国胜利论”的教条,在俄国这样落后的个别国家是不可能发动无产阶级革命的。“列宁之所以是一个真正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就在于他不是从书本里,而是从实际、逻辑、哲学思想、共产主义理想上找到革命道路,在一个落后的国家干成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4]292。列宁“一国胜利论”侧重于革命发生的特殊条件,体现了革命的辩证法,为十月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然而,斯大林没有掌握列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活的灵魂,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社会主义思想凝固化、绝对化,建立起一大二公、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并将超越阶段的扭曲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作为样板向其他国家和其他共产党强力推广,产生了严重恶果。苏东剧变,不能不说是僵化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教训深刻。正因为十月革命开辟了苏联社会主义道路和模式,且苏联模式越来越僵化并最终被抛弃,因此给当今评价十月革命带来许多困扰。
如何评价俄国十月革命,实际上是一个如何评价社会主义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问题。当今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对社会主义的看法比较模糊,说不清楚。说不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十月革命的历史和当代意义当然就很难说清楚。评价十月革命不能脱离历史,评价社会主义不能脱离现实。一个国家坚持什么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列宁根据当时俄国社会迫切需要解决和平与土地问题的呼声,及时提出只有一切权力归苏维埃,走社会主义革命道路,才能给俄国带来和平,让农民摆脱农奴制和享有自己的土地。如果脱离俄国现实,不发动广大工农和士兵力量,仅靠列宁少数人“密谋”,十月革命是不会成功的。恩格斯在晚年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时,指出:“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5]。邓小平说,“现在的情况和过去大不一样了。我们走的是十月革命的道路,其他国家再走十月革命的道路就难了”。[6]这里,邓小平是从根据新情况、探索新道路的角度来看十月革命的。强调十月革命道路也要与时俱进,决不可凝固化、绝对化。社会主义始终处在“经常变化和改革”之中,这是我们今天纪念十月革命100周年时应持有的一个基本态度,否则,就很难理解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为什么会呈现多样性和差异性特点,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异于苏联社会主义。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不是历史的偶然,实际上是列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不照搬马克思、恩格斯原话,而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走自己的路,这是俄国十月革命实践得出的一条根本经验。毛泽东在总结近代一百多年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时强调指出:“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最好的真理,作为我们民族的最好的武器,而中国共产党则是拿起这个武器的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7]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同俄国十月革命密不可分,但不是俄国道路的简单重复,中国当今发展模式是对苏联模式的超越。20世纪70年代,当多数社会主义国家通过小修小补来摆脱中央计划经济困境的时候,邓小平就明确主张:解决经济困境的关键在于改革开放,在于探索一条“新路”。1988年邓小平与外宾谈到如何搞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问题时说道:“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我们现在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4]261。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曾说过:“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但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3]248。对《共产党宣言》基本原理尚且如此,对十月革命道路的经验更没有理由将其固化和绝对化。邓小平曾说,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一直没弄清楚,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当今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多数共产党进行了理论革新,对社会主义理解更有本国本党特色,不断探索本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才能日趋多样性。当今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都强调,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无产阶级政党领导这些基本原则;另一方面要紧紧结合本国国情,努力探索富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尤其是社会主义的中国,在改革开放近40年后,成为负责任、有担当的全球性大国。中国的迅速崛起打造了令人艳羡的“中国奇迹”、“北京共识”、“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等。然而,国内外存在一种否认现存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舆论动向,认为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偏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轨道。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有关讲话中予以强烈回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中国的改革开放始终都坚持了中国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制度、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这些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内容,如果丢掉了这些,那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了。”[8]因此,无论怎么开放、怎么改革,中国都是科学社会主义引领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的提法针对性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纪念十月革命100周年,应该牢牢把握当代社会主义多样性和差异性特点,既不能将十月革命道路绝对化、教条化,坚持走自己的路,建设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同时,也不能抹杀十月革命的意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坚持十月革命开创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当前国内外意识形态斗争尖锐复杂的形势下,重申这些很有必要,有利于消除国内外一些人的疑虑,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文化自信。
二、 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的对立统一中认识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价值
20世纪初,资本主义已经扩张到全世界,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列强已将世界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一统天下[9]。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实践,一种新的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制度模式诞生。然而,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制度革命是一个进行时,革命可以在一国发生,但很难依靠一国完成。列宁为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一度实行“战时共产主义”,但遭遇严重挫折,不得不调整“唤起世界革命”的思路,改行“新经济政策”。列宁认为,苏维埃国家也需要利用外国资本和技术以及和平的国际条件,强调“社会主义能否实现,就取决于我们把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管理组织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得好坏”[10]。“社会主义共和国不同世界发生联系是不能生存下去的”[11]。在列宁看来,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贸往来,目的是为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只要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资本主义国家的东西都可用来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为此,列宁提出一系列“苏维埃政权+”公式,主张引进德国电气化、美国铁路等资本主义国家先进技术,探索“一球两制”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
世界上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我们要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下,而不是以个人好恶为准去评析他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100年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长期并存,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在不断汲取对方合理因素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自身,从而产生出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特点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不同发展模式各有优势,彼此相互借鉴。20世纪四五十年代,新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效仿苏联模式,在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基础上集中国内各种资源,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发展了起来。在社会主义阵营的鼓舞和支持下,当时许多刚实现民族独立的国家声称要走社会主义道路,非洲54个国家就有32个国家搞社会主义,还有亚洲、拉美一些国家紧靠社会主义阵营,民族社会主义风行一时,一度出现东风压倒西风之势。迄今,斯里兰卡国名还标有社会主义字眼,印度、孟加拉、葡萄牙等十来个国家的宪法都出现社会主义字样。然而,苏联模式存在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过度集中的弊端被放大后,便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改革势在必行。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也在不断更新,先后出现新自由主义的英美模式、社会市场经济的德国北欧模式,还有亚洲四小龙的追赶型工业化发展模式。我们通过历史和现实比较,认识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优势,要在社会主义不同模式的发展中发现,要在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比较和借鉴中去揭示,如此才能体现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当今时代呈现出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崭新历史进程和趋势。这对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的必然性、适应性和及时性等问题提出来新的考验。发展生产力和实现社会公正,是十月革命理想在当代中国的继续和深化,这两个任务的解决在过去可能要靠暴力斗争才能实现,但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的条件下,需要靠建设、靠不断的变革才能逐步渐进地实现。但每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情和发展水平是不同的,因此要在坚持基本价值和原则的基础上,通过不断革新才能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潜在优势也会被发挥和发扬出来。从当今全球化和人类命运共同发展趋势看,十月革命开辟的社会主义道路日益显示出其合理价值。国际金融危机后,西方国家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精英和草根对立加剧,社会分裂,政治极化,资本主义现有政治经济制度面临严峻挑战。当今,自称或主张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持批判和否定态度、要求制度替代的社会思潮、社会运动和政党组织遍及全球,非西方发展模式的探索如春潮涌动,发展模式多样化成为新的时代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在承认社会差距的客观存在的基础上,把追求效率、提高效率放在重要位置,同时,在不放弃社会公平与公正的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在发展过程中着力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模式赢得世界越来越多的点赞,越来越多的国家关注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新认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向东看”已成为非洲等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共识,中国道路的引领作用越来越突出。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通过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分析,提出了著名的“两个不可避免”,即“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3]284重要结论。马克思在1859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提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12]重要思想。“两个不可避免”和“两个决不会”有机统一,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大厦的基本框架,对我们今天观察和分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新变化具有指导意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社会公正平等的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替代的唯一出路,是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正确道路。这是社会主义具有不可遏止的吸引力的根本原因。由于主客观因素影响,十月革命理想的实现程度有不尽人意之处,但十月革命的理想发挥着巨大的历史引领作用。世界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独立、民主的斗争正是在十月革命理想和榜样的感召下开展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致力于人民的解放、平等、自由、民主方面所做的艰辛努力不可否认。尽管资本主义自我调整的能力很强,但始终无法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发展生产力与共同富裕的有机统一。作为取代资本主义的对立物,社会主义国家在人的精神世界变革和社会文化方面建设的成果也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在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多样性发展,有利于全球问题共同解决,也有利于实现不同制度、不同发展模式合作共赢。十月革命开启了人类解放的新阶段,而不是过程的终结,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会过时,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不可改变,实现十月革命理想永无止境。
三、 从当今政党政治演变中认识列宁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重要性
历史上任何重大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都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时代背景。十月革命的爆发既是俄国当时国内外矛盾激化的结果,也是当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武装工人运动,出现一支强有力的布尔什维克党来领导当时俄国革命的结果,无产阶级政党坚强领导是十月革命胜利的一条重要经验。早在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严重混乱之时,中国共产党就公开发文,对十月革命道路和意义进行了高度概括:“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织成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取得胜利的无产阶级在共产党领导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建立巩固的无产阶级专政;有计划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文化,为实现共产主义积极准备条件;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与各国劳动人民和被压迫民族相互支援,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世界和平。”[13]这一经验总结特别强调共产党领导的作用,值得我们思考。100年后,时代发生了变化,过去革命的环境和条件也已不复存在。但在生活中,人们往往容易以今天的眼光去看过去的事情,用今天的话语体系去诠释过去的历史。有人否定十月革命,认为十月革命给俄国社会带来巨大破坏;有人抹杀十月革命的必然性和重要意义,认为十月革命是列宁等一小撮布尔什维克党人阴谋煽动的结果;有人否定攻击列宁,攻击布尔什维克,否定列宁建党理论。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否定十月革命的要害是要否定列宁及布尔什维克搞的社会主义,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对此须保持警惕。
政党的力量主要体现为组织的力量,组织严密、行动有力则政党强大。对马克思主义政党而言,依靠和发挥组织力量更为重要。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技术的更新换代,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发生质变,更多的年轻人成为新技术的参与者、引领者。这就要求执政党建立一种不同于工业时代精英决策的网络式、扁平化、无中心的平等参与模式。草根民主与精英政治日益对立,传统政党政治面临严峻挑战。长期以来,西方有左、右政党相互“纠偏”传统,政治钟摆效应特征明显。中左翼和右翼政党各有自己的政治主张与利益偏好,为了抬高自己,打击对手,往往在发展道路和模式选择上做文章。大选时相互攻讦,上台执政的党也会对前执政党做法进行“矫正”,如此左右互换基本保持了西方国家政治平衡和社会稳定。近年来,西方极端政党与民粹主义融合聚变,加速西方政党政治碎片化和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极化,政治钟摆出现异动。2017年法国总统大选,传统左右政党社会党和共和党首轮惨遭淘汰,非建制派力量——独立候选人马克龙和极右翼国民阵线候选人勒庞对决,最后马克龙完胜,大选结果表明法国传统两大党轮替制终结。美国共和、民主两党近年来分歧逐渐拉大,互不妥协,不仅体现在总统大选中,而且在国会议案的决策上,也使为反对而反对成为常态。美国总统行政权与国会立法权长期缠斗不休,这已成为美国政治的一个顽疾。当今国际格局变化,对共产党和左翼力量也产生了深刻影响。虽然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客观上为社会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但应清醒地看到,社会主义力量并没有抓住机遇实现逆势而上,民粹主义力量反而成为资本主义危机的“获利者”。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西方国家的共产党和左翼力量缺乏吸引人的政策主张,主动作为不够,批判资本主义仅停留在抽象的道德评判层面上,左翼替代口号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没有政治内容的空洞论辩。执政的共产党在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还需不懈探索,民主、法治和党的自身建设都需进一步加强。一些共产党由于取消了民主集中制,在党的组织建设方面出现很多问题:党内派别林立,纷争、分裂不断,党员人数不断减少,选民队伍持续流失,自身建设不到位,党的作用弱化等。实现世界社会主义复苏与发展,除了需要有利的外部环境外,还要看共产党主观条件是否成熟和实力是否强大,主观条件滞后是世界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重大障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需要共产党和左翼政党的成熟壮大,没有坚强的核心领导,十月革命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很难成功。只有通过加强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解放思想,推动党的思想理论和政策主张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凝聚民心,扩大政治影响,从而为实现世界社会主义新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建党95周年讲话中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宪法规定的,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都离不开党的领导。然而,党的领导地位要求党自身具备相应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能承担起领导重任。只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党才能充分发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苏东剧变后,一些人片面总结苏联共产党及其他老党大党垮台的教训,否定民主集中制,“去集中化”和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那一套,引发党内思想混乱、党组织涣散甚至组织分裂。如何经受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等严峻考验,如何抵抗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现实危险,是当前党的建设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重大课题。我们纪念十月革命100周年,出发点是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坚持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国家治理水平。全面从严治党,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的一条主线,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创新,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我们应按照“全面从严治党”这一新的标准要求,把党建设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使十月革命蕴涵的无产阶级政党执掌社会主义国家领导核心的思想永放光芒。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6.
[2] 高放.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新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118.
[3]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3.
[6] 中国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415.
[7]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96.
[8]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3-1-6(1).
[9]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十月革命与东方社会主义——纪念十月革命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文集[C].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3.
[10] 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70.
[11] 列宁全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67.
[1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
[13] 人民日报编辑部.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N].1956-12-19.
How to assess the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of the October Revolution of Russia
CHAI Shangjin
(International Department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Beijing 100860, China)
The October Revolution of Russia was not a historical accident, it was actually the product of Lenin's combination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and Russian reality. Studies concerning the road of the October Revolution should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instead of being conventional and absolute. We should grasp the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of the October Revolution according to the diverse and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ism nowadays. Socialism and capitalism are two social systems which will coexist for a long time. They are both opposite and connected, and the history of "the road from capitalism to socialism" opened by the October Revolution will not come to an end, instead, it will be a long-term process. The historical value of the October Revolution in Russia should be recognized in the unity of opposites between socialism and capitalism system. The strong leadership of the proletarian party is an important experience in the victory of the October Revolution. Denying the October Revolution is to deny the socialism constructed by Lenin and Bolshevik and to abolish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Therefore, we should fully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mprehensive and strict party management from the changes of party politics, and the governing experienc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the October Revolution; scientific socialism; Soviet model; Marxism political parties
2017-06-08
柴尚金(1958—),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正局级参赞、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政党政治和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K512.51
A
1009-105X(2017)05-0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