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2017-01-11高正菊

学周刊·中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因材施教合作学习

高正菊

摘 要: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们逐渐开始对自身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开始将新方法应用于语文教学中。但这种改变仅是部分语文教师,仍有不少语文教师还在运用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这种单一、僵化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发展。要想走出这一教学误区,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教师不仅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还要创新教学方法,让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因材施教;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5-006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5.038

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虽然小学语文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思想的禁锢,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进而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阻碍了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理念的真正落实。对此,我们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避免形式主义,从思想理念到具体的课堂实施,都必须遵循小学语文新课程的要求。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推动着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一旦学生有了饱满的学习兴趣,便会对学习产生强烈的需求,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相反,对语文不感兴趣,他们就不愿也不会主动去学习,学习效果自然不好。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关注学生,开展竞赛,激发兴趣

小学生有争强好胜的特点,竞赛时往往处于紧张、兴奋状态,能高效地进行知识传递和吸收。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根据教学内容,合理组织竞赛活动,让他们比一比谁认的字多、谁组的词多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二)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兴趣浓厚,更有利于学习。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再现课文内容,让学生身临其境,还要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经验,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加深感受。如教学《司马光》时,我联系生活,创设了以下情境:“一名小孩不慎从窗口摔出,情急之中抓住了窗沿。此时你就在现场,将怎样施救?”学生纷纷开动脑筋,出谋划策。不仅如此,他们还将此与司马光的处境很好地交融在了一起,对课文中司马光的机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感悟。

(三)把握时机,运用多媒体,激发兴趣

多媒体集声音、图像、动画、图片等于一体,具有鲜明的表现力与直观的形象性,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时机,恰当好处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展示更为形象直观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不知不觉地进入到最佳学习状态。

二、科学使用语文教材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是学生所学知识的主要来源。可以说,教材的使用是否成功直接影响着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决定了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教材的使用,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把教材作为完成语文教学的一种资源,大胆地调整教材内容和进度,从而让教材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中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一方面,要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科学使用教材。语文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师要深入研究语文课程标准,对其中提出的语文教学要求有一个透彻的把握,并据此调整教材内容,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结合学生实际,科学使用教材。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内容应符合他们的实际情况,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或补充某些内容,删除或者减少学生已经掌握的某些内容,在内容的呈现上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符合他们发展需求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教材本身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不违背教材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基本思想、基本方法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联系生活,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延伸,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只有这样,精读课标,深钻教材,细研学生,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调整教材内容,适当扩充和删减教学内容,尝试多种构思,才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

三、创新教学方法

以往小学语文教学大都采取“满堂灌”“满堂问”“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不好。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师必须改变这种单一的“注入式”教学方式,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感悟、体验课文内容,掌握语文知识。

(一)采取分层教学法

学生存在个体差异,他们的语文基础、兴趣爱好、学习态度、理解能力等各不相同,若教师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式”,显然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实际出发,实施分层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客观地认识学生存在的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因材施教,以确保人人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提升。

(二)加强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程改革提倡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进行学习。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用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但效果并不好,流于形式的情况非常严重。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二:一是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与空间;二是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缺乏相应的方法指导。小学语文合作学习中,教师要避免犯此类错误,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来思考,激活学生受阻的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结语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真正落实新课程改革要求,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我们必须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探索与实践,将更多新方法、新手段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从而真正开创小学语文教学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新课程改革因材施教合作学习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