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历史变化和思考
2017-01-11何岳山何伟云
何岳山+何伟云
摘 要: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从事学科教学必备的、相对稳定的、综合性的教学技能和修养。正如教育是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要求的产物,教学基本功一样要顺应历史潮流、时代呼唤和实践要求而变化和发展。新时代,新型教师不仅要具备传统的教学基本功,还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能够熟练应用信息技术,并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教学基本功;信息技术;网络交互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5-000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5.003
一、传统的教学基本功 ——“三字一话(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和普通话)”“一画(简笔画)”“一机(录放像机到计算机)”等的发展变化
(一)说的基本功
教学语言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工具。教师通过丰富的语言信息,为学生搭建迅速通向知识的桥梁,让他们更加高效地吸纳新知,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同时,教学语言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重要媒介,同课本、多媒体课件、网络视频这些“冷冰冰”的课程载体相比,具有更易于和学生面对面互动交流的优势,能够营造富有活力和情感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信心,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上,教师应当做到用普通话教学,吐字清晰,语言流畅,充满激情,逻辑性强,具有感染力和启发性。
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建构学习要求教师不但自己能把书“讲”透彻,而且要“少说多做”,把“说”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教师可组织各种课堂活动,引导和鼓励学生在活动中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说明白,讲清楚,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学生也“能言善辩”。
(二)写(画)的基本功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写的基本功包括三个方面:课前教学设计的撰写、授课时的板书设计与书写、课后的教学反思与总结。写字方面,要求教师能正确运用粉笔、钢笔、毛笔,书写规范的正楷字。其中课堂的板书技巧是重点,要求教师能够用凝练的语言文字和图表、符号等准确传递出教学信息,做到书写规范,大小适度,字迹美观,布局合理。
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大量的板书被多媒体课件等代替。师生大都利用计算机、平板和智能手机等信息终端发布信息和公告、完成和批改作业,所以毛笔字、粉笔字或将成为历史,钢笔字也同样受到了挑战。但是教师仍然要在白板上用白板笔书写,虽不能要求人人都像书法家那样,但至少要写得工整、美观,这样才能给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另外,在教学中遇到仅用语言表达不清的问题时,需画各种示意图辅助教学。如果教师能用简练的线条较快地设计、绘制出表现事物主要特征的简笔画,往往将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借助各种设计平台,如计算机绘画技术、多媒体制作技术,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许多晦涩难懂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手工画的基本功,还要有熟练的多媒体应用技能。
(三)演(示)的基本功
教学中用于演示的媒体有实物、标本、模型、挂图、实验器材等,要求不同学科的教师具有本学科的专业演示技能,如物理、化学、生物教师要能快速组装实验仪器,科学准确地完成实验演示过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不仅要求教师能够准确、熟练地使用教具,还要指导学生使用学具,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四)学(写作)的基本功
“学高为师。”有人曾说:“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笔者认为“一桶水”远远不够,要想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应该是涓涓的溪流。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只有不断吸纳新知识、新思想,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层次和思维能力,才能胜任不断发展变化的教学工作。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教师先要研究“学法”,成为一个“会学者”, 才能“指导学法”,教学才能有效和高效。
虽然教师不是古之大儒,不需要著书立说,但应写的一手“好文章”。电子教案、网上解答和讨论等都对教师书面表达基本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一手”好的写作基本功肯定是行不通的。
二、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基本功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机器必将替代牲畜,工厂必将替代作坊,同样信息技术将革命性地改变师生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是教育的支持系统中一个独特的构成要件,也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方法的重要标志。教师必须具备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交流和创新的较高信息素养能力,同时要能熟练运用信息设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教育教学服务。如能正确操作计算机、投影仪、电子白板等设备,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并能根据各学科教学内容的要求,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网上交互式学习是一种新的教与学模式。首先,教学场所不再只有教室,特别是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开展学习。现在,许多人通过手机学习和获取信息已经超过使用计算机。其次,教师再不是教学信息源的“垄断者”,许多非“专职教师”提供了大量的学习信息。再次,各科目的条块格局正在被打破,课程的复合型(整合性)进一步提高,需要教与学适应“全球化”。信息技术从“教具” 已经华丽地转身为“平台”,基于教室的课堂教学基本功必定要转变为基于网络的网络教学基本功。
回望工业革命,在工业化的社会背景下,工厂织布机前工作的纺织工人需要的是适应机器生产的接丝、打结和捻丝等基本功。那一整套手工织布“手艺”,流传到现在只是“艺术”。同样是一场革命,在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面对信息技术这一“机器”,一些传统的教学基本功也必将成为“艺术”,教师也需要修炼新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