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2017-01-11王亚军李会
王亚军 李会
摘 要:当前,新媒体形式的多样化、内容的多元化、传播的及时性以及操作的技术性,影响着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高校可通过创新适应新媒体环境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开展辅导员媒介素养教育,推进学生工作信息化建设等途径,大力建设学习型辅导员队伍,从而更好地适应和应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与挑战。
关键词:新媒体;学习型辅导员;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2-0082-02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着眼于辅导员队伍潜能的有效开发和学习氛围的营造,致力于辅导员个体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有助于实现辅导员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当今社会,新媒体层出不穷、日新月异,从而为高校建设学习型辅导员队伍提供了挑战和机遇。探索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专家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
清华大学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教授认为,“首先,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相对于旧而言。其次,新媒体是一个时间的概念,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又代表这个时间段的新媒体形态。最后,新媒体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永远不会终结在某个固定的媒体形态上”[1]。今天,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已广为人知,并已经成为大学生群体普遍所熟知和使用的新媒体。在这样的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必然面临诸多的挑战。
(一)新媒体形式多样化对辅导员传统信息传递力的冲击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师生之间信息传播的过程,实质就是高校辅导员通过新媒体这一载体来影响大学生的政治思想观念,精神状态,最后达到知行合一,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今天的新媒体从载体上看,已经越来越多样化。既有微信、微博,又有网络论坛和社区等。这些新的信息传播方式,要求高校辅导员能够及时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易于并乐于接受新生事物,敢于打破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新媒体信息传递的能力。然而,当前仍有很多高校辅导员依然依靠班委、电话、短信、QQ、飞信、博客等传统的信息传递形式开展各项学生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实际效果。
(二)新媒体内容多元化对辅导员学习意识养成力的冲击
在新媒体形式不断多样化的今天,其也带来了传播内容的多元化。个人微信公众号、企业微信公众号、个人微博、各大官方微博等的蓬勃发展正在不断丰富着、拓展着新媒体的传播内容和传播领域。无论是社会组织、政府机构、公司企业,还是普通大众,都在通过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方式定时定期推送相关实时动态及互动信息等。内容涉及娱乐八卦、搞笑段子、各学科知识的学习和交流、普通百姓的生活点滴等,内容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不能故步自封于传统的读点儿书、看点儿报的学习意识里,而需要其能够积极形成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养成力,才能更好地服务育人、管理育人。
(三)新媒体传播及时性对辅导员网络舆情应对力的冲击
新媒体的另一个显著特征便是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微信群、朋友圈、微博等新媒体具有强大的转发、群发、互动功能,微信语音、小视频等更是将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发挥到了极致。这些都使得大学生在获取信息时更为方便和快捷。然而,一方面由于意见主体的隐匿性、自由性和分散性,以及传播渠道的多元性、共生性和交互性;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的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仍在形成之中,面对新媒体海量、散乱、复杂的传播内容,当代大学生容易受到不良网络舆情的影响,从而造成盲目的,甚至错误的跟风、响应一些不良网络舆情。这就需要高校辅导员不断提高自身的网络舆情应对力,能够及时发现,并在第一时间对学生传播的不良网络舆情进行引导和疏导。特别是在一些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突发事件、危机事件的处理过程中,更要重视网络舆情的作用。
(四)新媒体操作技术性对辅导员信息技术应用力的冲击
新媒体的本质是一种通信工具,是信息传播的载体。它需要通过运用网络数字及移动通信技术,无线通信网,宽带局域网、卫星和互联网等渠道,以手机、电脑、电视等作为输出终端来实现信息的发布和传播。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然而,随着新媒体发展的日新月异,以及高校辅导员学科背景、年龄层次、知识结构等的不同,高校辅导员的新媒体操作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参差不齐。这就需要高校辅导员以一种开放的、学习的心态来面对新媒体操作技术,主动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由此可见,在今天的新媒体环境下,新媒体形式的多样化、内容的多元化、传播的及时性、操作的技术性等不断挑战着高校学习型辅导员的队伍建设。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路径选择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第十七次党建工作会议上强调,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干部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在今天的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可通过发展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开展基于新媒体环境的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教育等途径,大力建设学习型辅导员队伍,从而更好地适应和应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与挑战。
(一)创新适应新媒体环境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使得出生和成长于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具有明显的“媒介化”特点,他们通过新媒体获取知识,记录思想动态、生活状态等;另一方面使得师生之间的交流方式变得多样、便捷,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要更多地关心学生网上网下的生活、学习和思想动态等。因为“环境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之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外部条件,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总是与一定的环境联系一起并形成互动”[2]。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发展,重构适应新媒体环境更加积极的,具有互动性、潜移默化性、多样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才能使高校更好地实现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功能。
(二)开展基于新媒体环境的辅导员媒介素养教育
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教育是提升高校辅导员自身发展素质,塑造高校辅导员职业亲和力的重要方面。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3]。
首先,高校要从辅导员队伍准入门槛上把好“入口关”,将媒介素养作为高校辅导员岗位能力基本要求,使其必须认识到媒介素养教育有助于其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自觉提升媒介素养的主观愿望,从而不断加强自我媒介素养学习。其次,媒介素养教育应纳入高校辅导员培训的整体规划之中,使其成为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最后,高校应加强研究,整合资源,建立辅导员媒介素养教育专业体系,构建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教育的长效机制。
(三)推进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学生工作信息化建设
在新媒体环境下,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要求进一步提高。随着高等教育的纵深发展,推进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学生工作信息化建设,有助于辅导员从部分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为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了一定的保障。高校可以通过开发学生工作微信平台、官方微博、手机APP等,帮助学生快速、便捷地实现校车运行时刻查询、考试成绩查询、奖勤助贷评选与公示,以及各项事务的办理指南、注意事项和温馨提示等,从而实现学生工作的信息化和高效化,为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奠定基础。
(四)拓展新媒体环境下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平台
首先,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平台的建设必须以学校为主导,从内容到形式到功能发挥等方面,都要用心搭建。高校辅导员以其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必须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讲政治、守规矩。因此,在平台建设上,要时刻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用党的理论指导平台建设。其次,要在内容上满足不同的年龄层次、学科结构、专业背景下的辅导员的学习需求与诉求。另外,应举办网上研讨、BBS论坛、主题发言、网络知识竞赛、意见征集等,推动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从单向交流向多向交流转变,增强新媒体学习的吸引力与黏合力。最后,可以采取学习成果展示、网文写作比赛等形式,以促进高校辅导员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加强自身的学习。
(五)健全适应新媒体环境的辅导员队伍建设机制
首先,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建立健全党委负责、学生工作部门统筹、相关部门配合的高校辅导员组织领导体系,以保障其沿着正确的方向加以推进。其次,建立健全基于新媒体素养的高校辅导员选聘、培养、管理、考核制度。发挥制度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与考核作用,最终达到人人重视新媒体,人人会用新媒体,人人善用新媒体的良好效果。最后,构建完善的队伍建设保障机制。一是要确保高校辅导员的待遇落实到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措施到位,培训到位,考核到位。二是要在涉及新媒体建设的硬件软件投入、宣传、运营、维护费用,以及新媒体课程开发、活动开展费用等方面提供资金保障。三是要人力配置到位。一方面,必须严格按照高校辅导员岗位要求,配备合理的师生比;另一方面还要为新媒体建设提供专业的、专门的人才,保障新媒体平台的技术及内容支持。
总之,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求辅导员坚持学习与工作的有机结合,在“学”中“做”,在“做”中进行反思,从而更好地进行“学”。最终,形成一支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的高校辅导员队伍。
参考文献:
[1]熊澄宇.新媒体与移动通讯[J].广告大观:媒介版,
2006,(5).
[2]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
京:人民出版社,2006:294.
[3]张玲.媒介素养教育——一个亟待研究与发展的领域
[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