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诉求的独立学院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路径

2017-01-11周为琴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16年12期
关键词:职业能力独立学院辅导员

周为琴

摘 要:独立学院学生有其独有的特点,且学生对辅导员有其特殊的诉求。文章从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学生对辅导员职业能力的诉求,并提出了基于学生诉求的独立学院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路径。

关键词:独立学院;辅导员;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2-0084-03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及补充,是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等众多力量共推的结果,产生至今,以蓬勃之姿快速发展,截至2015年12月4日,全国独立学院266所,招生规模占本科人数近1/3,加上国家政策对独立学院的大力扶持,现独立学院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总结过去,成绩喜人,但问题和挑战并存,尤其在独立学院学生的教育、管理等方面备受社会各方关注,而作为学生和学校的纽带——辅导员,是学生日常思想教育工作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实施者,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研究总结独立学院学生的现状及特点,结合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独立院校学生对辅导员职业能力的诉求,探索独立学院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路径。

一、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独立学院学生,作为高等学校的一个特殊群体,是高等教育改革下的必然产物,特殊产物必有其与众不同的特征,又因其本科层次招生的性质,再加上招生进档分数和等级要求,又加上她的高收费标准,最终造就独立学院学生生源具有其独有的特点。

(一)良好学习习惯缺乏,学习基础与能力不足

好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是建立在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之下的,而独立学院学生与本一、本二批次的本科学生相比,在学习基础和能力上确实存在差异,追根溯源与学习、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联。这对进入大学的他们来讲,随着求学方式的改变,在遇到具体的自主学业任务时,因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更会出现迷茫、自信不够、计划不强、学习目标不明确的现象,最终导致成绩不理想,甚至个别学生产生放弃学业的念头。

(二)自律意识薄弱,个体目标实现受阻严重

个体要成功实现自身的目标,需要具备的最基本素质就是自律,我们不难看到,部分大学生的自律意识距离社会的要求,学校、家长的期望还有较大的差距,而独立学院学生当中,或多或少存在集体自律意识淡薄的现象,这对导致个体自我约束能力不强,自律意识相对薄弱起极大的催化作用。无论是在课堂学习、课间休息还是课外生活等场合和时间内,均有不少个体出现不同程度的行为道德失范现象,这对个体目标和理想的实现有极大的阻碍,甚至会摧毁其原有的理想和目标。

(三)担当责任意识不够,面对挫折勇气相对欠缺

苦学知识,不虚度年华是大学生的责任。因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律意识,独立学院很大比例的学生个体在中学期间,主要是在家校的敦促和管教之下进入大学,而面对大学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环境下,选择回避责任成了顺理成章之事。因较本一、本二批次学校,本三批次的独立学院收费标准相对较高,很多学生家庭条件相对比较富裕,在其成长过程中基本上无大的挫折经历,当面对大学学习等过程挫折时,缺乏正视、克服挫折的勇气,甚至最终会自暴自弃。

(四)参与学生组织热情较高,组织协调及管理能力比较突出

根据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独立学院对学生专业要求较本二及以上层次的高校相对偏低一些,而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作为第一学习课堂的延续,独立学院学生会、社团、班级等学生组织对于学生施展特长、健全人格的养成,政治素质的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等综合素质的提升发挥着日益凸显的作用。而学生组织各项活动的策划、开展及总结等工作,离不开学生这个绝对重要的主体的参与,而主体作用的完美发挥,相应地就要求对学生个体的组织、协调及管理能力有相对较高的要求,以便顺利开展学生组织工作。

(五)思维活跃,创业激情转为行动的执行力度较大

独立学院很多学生个体,因其相对较好的家庭环境,从小接受多种特长教育,使其具备较广的兴趣特长和爱好,这对个体思维活跃程度的提升及创新创业意识的激发起到较好的孵化孕育作用。活跃的思维是积极创新创业的前提,而创业需要有激情、雄心壮志,更需要有将创新创业意识转化为创业行动的执行力,独立学院很多学生个体受家庭环境及创业校友的影响,再加上很多独立学院想方设法积极为孵化孕育学生的创业梦想提供创业的空间,这将更加激发学生个体把创业想法付诸创业行动的冲劲和动力。

(六)社会活动能力突出,对接社会工作的优势明显

由于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各个学校无论是在课程设置还是学分要求上都做了大幅度的调整和安排。如相关专业的专业实习、见习,每学期的社会实践,最后一学期的实习均列入学生的教学大纲之中;同时,学院还为学生搭建课外学分认定平台,为学生的课外活动做指导性的规划和认定。另外,学院对学生的课外兼职、勤工助学工作进行指导,引导学生个体根据个人情况开展正确合理的兼职助学工作。关键是独立学院学生个体能够在各个阶段及打造的平台上根据自己的个性和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各个阶段充分锻炼提升自己,保证个体步入社会参加工作顺利完成对接。

二、独立学院学生对辅导员职业能力的诉求

国家教育部〔2014〕2号印发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以下简称《能力标准》)中对初、中、高级辅导员的职业能力要求做了详细的要求和规定。《能力标准》在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学业指导、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及理论和实践研究等职业功能上对不同级别的辅导员做了具体的职业能力规定和要求。

而独立学院学生是优劣势的结合体,辅导员如需顺利开展学生各项工作,还得具备独特而具体的辅导员职业能力。基于对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梳理和研究,结合学生问卷调查,笔者对独立学院学生诉求下的辅导员职业能力进行了概括和归纳。

(一)具备将学风建设贯穿学生个体学业生涯的能力

因独立学院学生个体良好学习习惯的缺乏,再加上其学习基础比较薄弱,这就需要辅导员将学生精力和动力引向自我学习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上来,通过定期开展学风建设系列活动,以奖惩的方式激发学生个体的参与力度,积极营造良好的集体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生个体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辅导员能够分年级、分专业、分个体、分方向地做好学生个体的引导和管理工作,帮助学生个体制定实现短、中、长期的学习规划和安排,最终能够实现相应的学习目标,为以后的人生生涯目标的规划和实现做好扎实的铺垫。

(二)具备发挥案例与制度规范教育,提高个体自律意识的能力

针对独立学院学生个体,空洞的道德理论要求的宣讲对其教育目标的实现意义不大,从而需要辅导员具备将具体案例教育转化为规范学生行为、道德的教育手段,这需要辅导员不断学习总结教育教程中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其是教育管理学生的宝贵财富。同时,学生规章制度的制约比任何方式方法都能成为规范教育管理学生的利器,这就需要辅导员能够具备充分发挥和灵活利用制度的规范性教育管理学生的能力。

(三)具备激发学生敢于担当责任,成功对抗挫折的能力

独立学院学生个体在很多方面表现出的无视,不闻不问态度,实际上隐藏于其背后的是回避责任,妥协挫折的无力表现。作为辅导员得能够及时有效地充当一位加油助力师,利用情感体验、典型示范等方式在关键时刻为学生做出积极的人生指引,使其勇敢直面个体自身面临的责任和挫折,充分发挥本身的潜能,从而使其感受成功,形成大学生涯的能量正循环,使其具有积极的直面人生的态度。

(四)具备运用时令知识引导挖掘各学生组织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能力

独立学院的学生组织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是大学生自我服务、教育、管理的主要载体力量,作为学生组织的主要指导者,辅导员需具备能及时调整更新文化理念,融入新一代大学生组织文化之中,在文化易受冲击的信息文化交融的大环境中把持方向,做好大学学生组织的总舵手,保证学生组织活动的能量正面性,且需具备创造更积极适当的机会充分培养和发挥学生个体的组织管理能力。

(五)具备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思维平台的能力

独立学院学生个体具有活跃的创新创业思维,很大一部分的学生个体具备将创业想法付诸创业行动的能力,而辅导员教师是使其活跃的思维和想法付诸实施的直接引导者,这就需要辅导员,具备了解学生创新创业现状,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潜能的能力;具备站在一定的科学高度,科学指导学生将创业兴趣转化为创业行动的能力;具备为学生积极创造创业条件,最终帮助学生个体实现校园创业梦想的能力。

(六)具备利用学生社会活动能力优势,引领学生步入社会的能力

无论是创业还是就业,步入社会参加工作是每一位学生个体的最终去处,学生个体需在大学这个大熔炉中千锤百炼方有顺利进入社会参与博弈的资本,作为炼炉人,独立学院辅导员需要把握好学生个体的专业实习、见习、每学期的社会实践、最后一学期的实习及课外兼职、勤工助学工作等环节,能够为学生个体做出有价值的指导性规划和认定;具备根据学生个体特长因材指导,帮助个体进行生涯规划和设计,并帮助学生个体将生涯规划付诸实际行动的能力。

三、学生诉求下的独立学院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路径

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培养均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及需求下进行探讨和研究的,随着辅导员制度的完善,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的侧重点也相应地做出调整,作为高等教育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独立学院,其辅导员队伍也随着独立学院的发展和突起得以不断壮大,而服务的质量取决于服务对象的需求和认可,在对独立学院学生诉求下的辅导员职业能力进行研究和总结之后,对新时期独立学院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培养路径进行探索总结。

(一)利用规章制度,选拔优秀辅导员

按照辅导员德才兼备的原则,严格把握“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认真选拔辅导员,切实保证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较高的综合素质,同时,在辅导员引进过程中,充分考虑配备独立学院出生的人员力量,为独立学院辅导员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现实说服力,成为独立学院学生效仿的标杆;同时,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保证独立辅导员工作的规范运行,确保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落小、落细、落实”,达到全面优化培养辅导员队伍建设。

(二)拓展辅导员培训、交流与深造平台

首先,各高校应对照教育部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对即将或正在履行独立学院学生工作职责的辅导员进行系统的培训,保证辅导员掌握系统的学生教育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其次,独立学院积极主动搭建辅导员学术交流平台,加大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成绩显著的兄弟院校相关工作部门的交流学习的力度,不断丰富完善独立学院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创新工作形式,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最后,高校通过制定激励辅导员继续深造的政策,提升辅导员的思想教育、学生管理、辅导咨询等工作能力,提高学生工作的质量。

(三)打造专业化、职业化辅导员队伍

独立学院辅导员除了承担单纯的事务管理工作之外,还需结合独立学院学生自身的特点,针对独立学院学生存在的心理、生涯规划、就业创业等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的指导和服务。这就表现出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专家化雏形,独立学院需根据自身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划,结合辅导员的专业特点、职业兴趣等,进行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引导、心理咨询、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素质教育的专业化队伍培养,打造一支适合独立学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精干,全方位的专业化、职业化辅导员队伍。

(四)创新辅导员工作实践能力

充分利用各项省级、国家级与辅导员职业能力相关的大赛平台锻炼辅导员的实践能力,如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指导大学生创业大赛等,通过参加和指导比赛的实践平台提升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实践能力;同时结合《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及职称申报工作,引导辅导员积极深入地进行科学研究,主动参与省级辅导员等课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研究总结工作,形成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研究成果,使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有效转化。

参考文献:

[1]霍利生.基于职业发展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研究

[D].西安:西北大学,2015.

[2]李汉烨.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研究[D].济南:山东

大学,2012.

[3]彭梅芬.加强自律意识 提高学生素质[J].广西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S1).

[4]刘子芳.从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看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

[J].渤海大学学报,2014,(1).

[5]教育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J].2014.

[6]陈东升.独立学院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构建探讨[J].高等

教育,2011,(5).

[7]陈晨子,严建骏,孙倩.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途

径思考[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2,(12).

[8]陈钦华.推进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以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

学报,2012,(12).

[9]张本青.独立学院辅导员的人才流失问题[J].天津市经

理学院学报,2013,(2).

[10]张春华等.提高独立学院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对策[J].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3).

[11]韩露.浅谈独立学院辅导员职业化建设[J].教育教学

论坛,2014,(30).

[12]何剑萍.关于独立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13).

[13]韩新宝.独立学院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3,(3).

猜你喜欢

职业能力独立学院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