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多码转调筝的形制特点及其实践意义
2017-01-11王吉利刘知辉
王吉利,刘知辉
(1. 泰山学院音乐学院,山东 泰安 271021;2.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 250061)
新式多码转调筝的形制特点及其实践意义
王吉利1,刘知辉2
(1. 泰山学院音乐学院,山东 泰安 271021;2.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 250061)
传统的古筝限于其琴弦数量和调式,无法演奏部分非五声调式、带转调的流行歌曲以及国外音乐作品,这是长期以来古筝演奏者们的共识。目前流行在专业领域的新筝具有不易驾驭和演奏技术较难掌握的不足,基于以上原因,笔者探讨了如何通过加码的方式,用相对简单可行的方法,对古筝形制进行创新性的改良,使普通的音乐爱好者和专业音乐人士都可以利用改良后的传统古筝演奏更多的流行音乐和喜爱的歌曲。
新式多码转调筝;形制;排列形态;新音音色
引言
古筝是中华民族古老的弹拨乐器,至今已经有近三千年的历史。从战国时代秦地的五弦筝、隋唐的十二弦、十三弦筝、清代的十六弦筝,一直到建国后的二十一弦筝、二十五弦筝,从丝弦到钢丝弦或尼龙缠弦,从竹制筝到各种工艺精美的木质筝,古筝经历了音域逐渐扩大、音色日益华美、表现力也日渐丰富的漫长过程。传统古筝不便转调且不能够自由演奏各种调式及风格的音乐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古筝的演奏和筝乐创作的发展,也限制了筝的表现力。随着音乐艺术的发展、中西音乐形态的相互渗透,人们对古筝这种民族乐器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大,关于古筝定弦局限性的讨论也日渐高涨。
受上述思路的启发,演奏家和作曲家们开始不满足于传统古筝只能演奏一调到底的音乐作品以及传统作品在和声上受五声调式制约的局限性,他们从传统古筝的定弦方法上做出了如下的创新:1.非传统的五声音阶定弦方法,例如周吉等人创作的乐曲《木卡姆散序与舞曲》中的特殊定弦方法。2.两个不同宫的五声调式循环定弦的方法,例如曲目《长相思》的定弦采用两个不同的五声音阶交替循环定弦来演奏。3.传统五声调式及其变体定弦方法,例如作品《黔中赋》。20世纪70年代,日本野坂惠子筝乐团来中国演出,首次将三木埝先生创作的七声弦制的日本筝曲介绍给中国听众,开拓了古筝形制的新思路。
随着当今国际音乐交流的长足发展,古筝艺术工作者们也一直在探索如何让中国的筝乐登上西方的舞台,被更多的国外观众所了解和接受。古筝的创新不仅体现在自身定弦的变革上,更体现在古筝形制改革的新突破上。从20世纪70年代起,相继在营口、沈阳、上海、苏州、广州等地,由古筝乐器厂和专业音乐艺术院校合作进行了大量的新式转调筝的研究,在古筝的制作方法、形制、弦的数量、定调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创新。其中取得较大成果的有:营口民族器乐厂的张力转调筝、沈阳音乐学院张昆设计的桥码移柱转调筝、上海音乐学院何宝泉设计的蝶式筝等。此外,20世纪80年代起,山东、江苏、安徽的滚轮移码转调筝,大庆的拉震式转调筝,辽宁、江苏的多功能按钮截弦式转调筝,天津的W型转调筝和上海的多声弦制筝也相继问世。这些新筝对五声音阶、七声音阶、十二平均律在古筝上的共存具有重要意义。
上述已有的新式形制的古筝部分已经研制成熟并开始应用,部分正在研制过程中。由于上述类型的新式筝具有制作工艺成本高、对传统古筝形制的改变较大、业余人士演奏驾驭难度大等不足,并未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大幅应用和推广,目前国内学习和演奏的古筝依然以传统筝为主,上述的新式古筝多限于高端古筝专业人士演奏使用。
基于已有的新式古筝存在的不足,本文从新的角度审视传统形制的古筝,研制了新型一弦多码古筝,即新式多码转调筝。一方面保持了传统古筝筝码右侧的五声定弦方法,使新式多码转调筝的上手演奏较为容易,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筝码左侧的无音高演奏区域,打破一弦一码的局限,采用一弦多码的方法,补充传统筝五声定弦缺少的偏音,达到加速转调、降低非五声调式作品演奏技术难度,开发新音色、新演奏技法的目的。基于该思路,本文所研究的新式多码转调筝基于传统筝形制,使用更多的筝码来解决筝的乐音含量和调式转换问题。一方面改良的新筝码做工简便,价格低廉,另一方面演奏技巧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对左手和双手的演奏协调有了新的技术拓展和要求,只需经过反复训练,便可以轻松掌握,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传统筝演奏的作品范围,提高古筝演奏技术水平,增强传统筝的音乐表现力。
一、新式多码转调筝的形制
新式多码转调筝以传统筝为基础,无需改动原筝结构,只需在特定琴弦的无音高演奏区增加特制新筝码即可。图1为八度泛音筝的形制。
图1 八度泛音筝
1.新筝码的结构
新筝码的尺寸与弦上已有的原筝码具有对应关系。以1弦为例,新筝码的高度应介于后岳山与原一弦筝码的高度之间。若新筝码低于后岳山的高度,则新筝码无法撑起1弦,且容易滑落;若新筝码高于原一弦筝码,则会引起原筝码的滑落。图2给出了新筝码可行的高度范围。
图2 新筝码的高度选择
与传统筝码相比,新制筝码两足鼓起的棱角应打磨掉,且两足的外径也需尽量小,以减少新筝码占用面板的面积避免所摆放的新筝码与其前后筝弦之间的摩擦与碰撞。图3为新制筝码与传统筝码的对比(样品取自:河南中州民族乐器有限公司出品的红木古筝)。
图3 新筝码与传统筝码的对比
2.新筝码的安装
在安装新筝码的时候,应注意旋松弦轴,使双码在面板上均衡用力,并将音准调节到最佳状态。在原筝码与新筝码之间,或在新筝码与后岳山之间,将产生一个有效音高的弦段,发出所想要得到的音。但应注意,安装新的筝码时,需平衡好一弦双码的音准及双码对面板的均衡受力。新音弦段不宜使用较大的力度,以免出现跳码的杂音。同时由于安装在同一弦上两个筝码之间的弦距较小,不宜再进行左手传统的吟揉按颤,以免发生断弦等问题。针对具体作品,只对必要的弦安装双码,对于具体作品中用不到音不必调试出来。
二、新式多码转调筝代表性排列形态介绍
1.八度泛音筝
如图1、图4所示,当新筝码与原筝码之间的弦段长度为原筝码到前岳山弦段长度的二分之一时,在两个筝码之间将得到高八度的新音,以此代替传统演奏技巧下的泛音。同理,若新筝码与原筝码之间的弦段长度为原筝码到前岳山弦段长度的三分之一,即是五度泛音筝。
新式多码转调筝将泛音演奏区域,放在原有筝码与新筝码之间,与传统的泛音演奏手法相比,使用新式多码筝有利于解放和开发左手演奏技法,同时简化传统作品中泛音的演奏难度,提高泛音演奏的成功率。
图4 八度泛音筝
2.十二平均律筝
如图5所示,以音高就近原则加装新码,即一弦多码,可在两个筝码之间,或者新筝码与后岳山之间,得到五个正音之外的新偏音,这样便解决了偏音的快速演奏和音准问题,方便作品的快速转调。但同样的,此筝也不宜在增加了新码的弦上做吟揉按颤等传统演奏技法,也不应用力过大以免出现筝码跳动的杂音。通过新式多码筝构建的偏音与采用压弦得到的单弦单码偏音的音色差别体现在:后者的音色更加通透、明亮。
图5 十二平均律筝
3.特殊调式筝
对于特殊调式的作品,可根据具体需要,以音高就近、俭省使用的原则安插新码(见图6)。
图6 特殊调式转调筝
新式多码转调筝虽最大程度地保存了古筝的原有形制及演奏方法,但筝码的过多使用会对传统的古筝演奏技法及其表现力产生局限性影响。上述形态的新筝,在本课题配套的《新式多码转调筝演奏教程》中,均有相应的练习曲和乐曲演奏曲目,新式多码转调筝对于拓展传统古筝的左手演奏技巧、突破演奏曲目的限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探索和实践意义。
三、新式多码转调筝中的新音音色的物理分析
1.筝弦振动发声原理
古筝的结构如图7所示。古筝由激励系统、振动系统、传导系统、共鸣系统四部分组成。
图7 古筝的结构示意图
激励系统为拨动琴弦时使用的义甲,激励系统提供了筝弦振动能量。振动系统为筝弦,通过义甲对弦的激励,弦产生相应的振动。传导系统即筝码,筝码将琴弦的振动传递给面板,使得声音的响度得以放大。共鸣系统即面板和侧板。
图8 古筝的发声原理
由上述分析可知,影响古筝发音和音色的核心因素是筝弦的振动,由物理学知识可知,筝弦的振动为无穷阶振型的叠加,其中频率最小的振型为基本振型,基本振型产生基音决定了音高,其他振动产生的音为泛音,决定了音色。为对比通过加码产生的新音与原有方式的音色异同,应首先建立弦振动的物理模型,对比两种情形下弦振动物理模型的异同,将得出两种情形下音色的比较。
古筝弦的左右两端在前岳山和后岳山处固定,并由筝码分为两段,由于筝码的支撑作用,筝码两侧的弦可视为互相独立的两端张紧的弦系统,弦的受力如图9所示。
图9 弦的受力
通过对弦的受力分析可得到两端张紧弦的控制方程为:
式中,P为筝弦的张紧力,为筝弦的密度,借助数学物理方法中变量分离的方法,可得式(1)的解为:
式中,Wn(x)为系统的第n阶固有振型,n=1时的Wn(x)为基本振型。
利用振型函数的正交性以及初始条件可以得到式中的和系数Cn和Dn。
2.一弦双码的高八度音与单弦单码传统泛音的音色比较
由驻波的特点可知,弦的第n阶固有振型有n+1个节点。传统的泛音演奏采用左手小指,指肚位于前岳山与筝码之间的弦段中间位置触弦。由于弦的中间位置为对称振型的波腹,在该位置触弦,对称振型将被抑制不发音,其一阶振型将被抑制,此时原有的二阶振型将代替原有的一阶振型成为频率最低的振型,该二阶振型的频率为一阶振型频率的二倍,从而压弦后将产生高八度的音。由图10可知,在左手小指指肚触弦时,1阶振型、3阶振型、5阶振型等对称的奇数阶振型在压弦时都将被抑制,剩余的偶数阶固有振型发出的音,决定压弦状态下的音高与音色。
图10 弦的振型wn(x)
当采用增加新码的方式产生高八度音代替泛音时(以八度泛音筝为例),新码与原码间新弦段的长度为原弦段长度的二分之一,由弦的振动控制方程可知,此时新弦段的一阶固有频率为原弦段的二倍,新弦段将产生高八度音高。新弦段的n阶振型与原弦段压弦时没有被抑制的2n阶振型相同,且它们对应的频率亦相等,因此采用增加新码的方式产生的高八度音与压弦产生的泛音音色相似。但由于压弦时与增加新码时对琴弦的激励方式以及弦段的长度等因素并不相同,因此两种情况下音色相近却仍有差别。
3.一弦双码的新偏音与单弦单码传统按压出的偏音的音色比较
古筝为五声音阶的弹拨乐器,当需要在正音的基础上产生偏音时,传统的方式一般是在无音高演奏区域采用左手压弦的方式对弦施加一定压力,使得弦的张紧力产生变化,由此产生正音以外的偏音。该方法要求演奏者要有准确的音高概念,快速灵活的左手按压技术。若采用增加筝码的方式产生偏音时,只需在偏音弦段正常弹拨即可,不需额外的压弦操作,从而大大降低了演奏难度,提高了演奏速度。
图11 压弦产生偏音示意图
如图11所示,压弦将使得筝弦产生额外的变形,由此将带来筝弦张紧力的变化,设弦不受张紧力时的原长为l,张紧力P使其产生Δl的变形,则
张紧力的变化使得弦固有频率发生变化,由固有频率的计算公式可知
在压弦时,若力度合适,则弦的一阶固有频率为所想要得到偏音的频率,筝弦即会产生音高准确的偏音。
当采用增加新码的方式时,新的筝码与原筝码之间新弦段的长度应调整准确,以使得音准达到最佳状态。当音准满足要求时,新弦段的一阶固有频率与压弦状态下得到同样偏音时原弦段的一阶固有频率相同,由固有频率的计算公式可知,当两者的一阶固有频率相等时,其余的高阶固有频率亦对应相等,从而采用压弦方式得到的偏音与增加新码方式得到的偏音音色相类似,但两种情形下弦的长度并不相同,振型亦不相同,因此音色存在一定差异。
结语
基于传统筝形制,研制的新式多码转调筝,无需改动原筝的结构,只需在特定琴弦的无音高演奏区,增加特制的新筝码即可。使用增加新码的方式可以简化泛音和偏音的演奏难度,分析表明,使用增加新码的方式产生的音与通过传统演奏方法得到音的音色相近,因此使用新码可以作为一种降低泛音和偏音演奏难度的解决方案。作为一种尝试,新式多码转调筝满足了人们用古筝演奏现代音乐作品的需求,同时其较低的价格和较为简单的演奏方式使其更易得到推广。
在古筝演奏界,专家学者们一致公认,古筝文化的精髓不在于其繁难复杂的技巧、能够演奏特殊调式的西方及现代音乐作品的多寡,而在于左手的吟揉按颤的音韵之美、乐派风格的鲜明之美。虽然新式多码转调筝与蝶式筝等新式筝都存在着淡化民族特色的缺点,但是,操作相对简单的多码筝作为一种尝试,使古筝演奏各类调式音乐作品具有了可能性,容易为专业古筝演奏人士和非专业古筝爱好者学习和接受,具有较高的普适性和实践意义,相信新式多码转调筝的研究及推广将会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和支持,并将促使更多人热爱古筝、学习古筝,为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作出贡献。
(责任编辑:郑铁民)
10.3969/j.issn.1002-2236.2016.06.003
2016-04-22
王吉利,女,泰山学院音乐学院讲师。
项目来源:本文系2013103号山东省文化厅艺术科学重点课题。
J632.32
A
1002-2236(2016)06-0011-05
刘知辉,男,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在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