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闻东血管性痴呆诊治经验

2017-01-11程继明张闻东

关键词:郁金石菖蒲血管性

程继明,张闻东

(1.天长市中医院,安徽 滁州 239300;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针灸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0)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属于获得性的智能相关损害疾病是因缺血性、出血性和急慢性的缺血缺氧性相关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脑组织有关损害,在此基础上出现高级神经相关认知功能的障碍情况。血管性痴呆可归于中医学中的“呆证”、“健忘”、“文痴”等范畴中。目前并不具备血管性痴呆特效治疗药物[1]。吾师张闻东,主任医师,教授,中国针灸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第一届江淮名医,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现系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针灸医院脑病科主任。长期从事中风后遗症、眩晕、血管性痴呆、帕金森综合征、格林巴利综合征、周围神经疾病、神经性肌萎缩、多发性硬化系等内科疑难杂症的诊治,尤在脑病方面造诣颇深,运用针药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有幸跟随吾师侍诊学习。现将部分治疗思路与经验总结如下。

1 谨守病机针药并用

“痴呆”最早记载于《华佗神医秘传》中,《针灸甲乙经》有“呆痴”的记载。《针灸大成》则有“呆痴”和“痴呆”两种记载。《备急千金要方·养性》提及老年呆病相关病机主要是“肾精竭乏,阳气日衰”,相关症状描述特征和现代医学中老年痴呆存在相似地方。

吾师提及,血管性痴呆的治疗中需要将痰和瘀一同治疗,将标本的主次地位也需要分清楚,予以不同患者痰瘀和虚证的严重程度以及寒热的情况,予以随证加减治疗,进而得到明显疗效[2]。老师在治疗VD患者的时候,常常采取针药相结合的方式,对血管性痴呆患者予以治疗的时候针刺以及中药均具备优点,需要将两者予以协同进而促使疗效的提升。而中药于整体的调节、体质改善、病情控制等具备良好效果,针刺对于症状改善具备显著效果。

吾师善用针刺法治疗血管性痴呆常以“通督调神,疏通经络”为治疗总则,配合活血祛瘀、化痰降浊等治法,取穴多以督脉及足少阴、足阳明等经为主。故通督调神针刺法可改善痴呆症状。而针刺治疗要注重针刺手法和刺激量,合适的针刺刺激量是取效的关键。

2 辨证分期,个体治疗

分期论治:按照痴呆相关发病过程可分为三期,早期以实为主,多采取化痰及逐瘀的治疗方法,采取菖蒲郁金汤加减治疗;药用:石菖蒲,郁金,炒栀子,连翘,竹茹,牡丹皮,地龙,川芎,丹参,甘草等;中期时虚和实相互夹杂,多采取平肝和潜阳、化痰与逐瘀的治疗方法,采取镇肝熄风汤以及菖蒲郁金汤化裁治疗,药用:赭石,牛膝,磁石,玄参,麦冬,赤白芍,生龙牡,石菖蒲,郁金,天麻,炒栀子,地龙等;气虚血瘀者以补阳还五汤化裁,药用:黄芪,党参,当归,桃仁,红花,川芎,郁金,地龙等。气滞血瘀者以柴胡疏肝散化裁,药用:柴胡,川芎,香附,白芍,枳壳,郁金,丹参等;

后期时则虚多而实少,患者多存在肝肾的阴亏现象,多采取滋补其肝肾的治疗方法,采取一贯煎加味治疗。药用:沙参,麦冬,生地黄,当归,枸杞子,郁金,天麻,姜黄,丹参等。兼见气血不足者,合八珍汤加味;

3 经方辨治,善用药对

老师临证辨治老年VD,以中医药相关理论作为指导,按照中医学中传统的经方予以组方和选药。(1)人参和葛根:人参具备大补元气以及宁神和益智的效果。葛根善于升清通脉络,将上述两种药物同用,可以补虚和通滞,通络且健脑,补气及升阳,益智与宁神。(2)黄芪和川芎:黄芪具备补气和升阳的效果。川芎具有祛风及活血的作用,并可以上行至患者的头巅疏通其脑络,川芎中所含有川芎嗪属于相对比较有效的一种钙拮抗剂药物。(3)石菖蒲和郁金:石菖蒲具备开窍及除痰、健脑和醒神的效果。郁金芳香宣达,为血中之气药,功善清心解郁,行气活血。(4)水蛭和白芥子:水蛭具有逐瘀效果,其性相对迟缓,不会伤及正气。白芥子相对辛温和气锐,其性善于走窜,具有豁痰和利气的效果。将上述两种药物同用,可以寒温合并,不伤及患者的中土,还具备化瘀及祛浊、通利其脑络的作用。(5)莶草和鸡血藤:稀莶草易走窜和开泄,具备化湿和通络、补益其肝肾的效果。鸡血藤功善行血补血,活络通脉。二者均入肝肾之经,将上述两种药物同用,可以活血及通络,并补其肝肾相关功能。(6)羌活和川牛膝:羌活是辛香且气浓,其味薄而升散,走于肝肾之经,羌活具有升阳效果,可以达巅发挥疏通其脑络的效果;川牛膝入肝肾之经,性善下行,功用活血通络,引血下行。

4 典型病案

虞某,男,62岁,银行退休的职工,在2016年9月来院治疗。患者存在表情呆钝情况、口角有流涎现象、其记忆力出现减退两个月左右。曾经在6月下旬因突发言语不清入院,急诊查头颅CT示双侧的额叶存在脑梗塞、其基底节区存在多发的腔隙性相关脑梗塞,患者住院后予以对症治疗15 d,其病情获得一定控制,不过患者仍然遗留存在言语的不利现象。在近两个多月以来,此例患者的表情存在呆滞情况,其少动而懒言,其口角出现流涎现象,其记忆力出现明显减退情况,纳差,遂由家属带至我师门诊求诊。刻下:其表情相对呆滞,其面色显示欠华,且懒言而少动,存在神疲及乏力,其口角出现流涎现象,其记忆力出现明显减退情况,纳食出现减少现象,手足不温,夜尿频、尿后余沥不尽,舌胖大边有齿痕情况,其苔呈白厚腻现象,其脉显示弦滑。按照患者既往的病史,诊断其存在血管性痴呆,其证是脾肾之两虚,其痰蒙于其清窍。采取益肾及健脾、豁痰和开窍相关治疗。药方选还少丹加减治疗。方药:法半夏9 g,制南星10 g,苍术10 g,佩兰10 g,枳实10 g,厚朴10 g,当归10 g,酒大黄10 g,石菖蒲9 g,白芷9 g,川芎9 g。患者的针灸穴位选取是:隐白穴、大敦穴、涌泉穴、丰隆穴、四神聪穴、百会穴、舌三针穴,百会穴、四神聪穴往前水平的方向进行针刺,舌三诊的三个穴位均向舌根部透刺,于针刺的时候应用强刺激但是并不留针,当针刺得气之后予以出针,每天予以1次治疗,于上午针刺,3天之后患者可以主动和别人打招呼,患者表情的呆钝症状得以改善,患者的记忆力得到提升,患者口角流涎的次数减少,之后继续采取中药治疗一个月善后,随诊半年未复发。

5 小 结

血管性痴呆属于老年人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血管性痴呆患者多存在本虚而标实的特点,本虚是其肾精的不充足,其髓海出现亏虚,其清阳出现不升;标实则是因为痰浊和瘀血蒙蔽其脑窍,导致闭阻其脑络。以肾虚为主的五脏出现虚衰会引发痰浊以及瘀血的出现,属于由虚致实;而痰瘀对于气血及津液相关化生及运行过程产生影响,导致本虚更加严重,属于由实致虚。以上两种情况互为因果进行影响,出现恶性的循环,导致患者病程出现缠绵,出现的症状多样。

[1]贾建平.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5-207.

[2]黄 凡,邝伟川,等.飞经走气针法对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2):80-83.

[3]俞文江,通督健脑调神法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11):22-23.

猜你喜欢

郁金石菖蒲血管性
石菖蒲种植模式调查分析
安宫牛黄丸中郁金的本草考证
血清尿酸水平在血管性痴呆中的风险预测
多基原郁金的性状、显微及气味差异性研究
我向往石菖蒲 一样的人生
“一指禅”爸爸
血管性痴呆的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5氟尿嘧啶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心悸喝茉莉石菖蒲茶
“郁金”考辨——兼论李白“兰陵美酒郁金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