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偈颂体”制约下的汉译佛经语言特征

2017-01-11

关键词:缩略汉译佛经

(浙江工业大学 国际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论“偈颂体”制约下的汉译佛经语言特征

荆亚玲

(浙江工业大学 国际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从东汉初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译佛经“偈颂体”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适应与融合的过程,从最初的三言、四言、五言、六言等多种句式并存发展为最终五言为主、多言并存的基本句式。为满足“偈颂体”句式要求,译经者们采取拆分词语、同义连文、虚词衬音、词语省缩等多种方式整饬文句,这种调控造成了译经中某些特殊表达形式的出现,客观上也对汉语词汇语法的发展演变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

佛经;偈颂;语法;词汇

汉译佛经中,诗体形式的偈颂随处可见。从东汉佛经初译时“偈颂体”的句式不定到最终呈现出五言为主、多言并存的句式,汉译佛经“偈颂体”经历了逐步调整、适应与融合的发展历程。文体与语言关系密切,文体特征必然表现为一定的语言形式。汉译佛经“偈颂体”对汉语言有无影响?具体又带来哪些影响?前辈时贤如朱庆之、俞理明、颜洽茂等曾涉及,但未见专门研讨。以下将以魏晋六朝佛经偈颂语料为主探讨“偈颂体”在语言层面上体现出的特征及其影响。

一、语词割裂

汉译佛经“偈颂体”形式上整齐有序,不论四言、五言、七言偈颂,由于句式字数的限定以及重视节奏韵律的倾向,译经者们斟字酌句以凑足句式,甚至不惜割裂语词以足句,因此,语义逻辑、语法停顿与语音停顿不尽一致的情况在偈颂中时有发生,这在早期译经中尤为明显,例如:

八千婇女及 摩竭优婆夷 若法欲尽时 常当护佛法 寿终后皆得 卅二相如佛 坐于莲华到 阿弥陀佛前 是诸婇女供 养当如慧王(吴支謙《佛说慧印三昧经》卷1,T15,p. 465a)

此偈中,“八千婇女及”、“摩竭优婆夷”本应连起来才能准确理解句意,却为整齐句式从连词“及”处断开,“寿终后皆得卅二相如佛”本为结合紧密的动宾式结构,也为服从句式需求划分为前后两句,“坐于莲华到阿弥陀佛前”顺理成章也应为一句,同样从中断为“五五一顿”的节奏,而“是诸婇女供养当如慧王”则是将词语“供养”割裂开来,置于前后句中以适应节奏需求。

吴支谦译《菩萨本缘经》中也有类似情形:

邻国所以 来讨我国 正为人民 库藏珍宝 (《菩萨本缘经》卷1,T03, p55a)

此偈中,“邻国所以来讨我国,正为人民、库藏、珍宝”本为语义上完整的句子,却被划分成四个句子,显然也是为了形成偈颂“四四一顿”的节奏。

偈颂主要用于诵读,讲求节奏韵律和谐,因此即便出现词语被割裂,句法被破坏的现象,仍然被大众所接受并传诵。如东晋法显所译《大般涅槃经》中的用例:

过去与未来 及以今现在 无有诸众生 不归无常者(《大般涅槃经》卷3,T01,p205b)

此偈中,“过去与未来及以今现在”语义上应为一句,却从中间分裂为两句,“无有诸众生不归无常者”同样是为适应“五五一顿”的句式将完整一句分割开来。尽管偈颂体采用了类似汉语诗体的形式,但实际上仅是一种分行排列、徒具诗歌形式的文体,并不像传统诗歌讲究押韵平仄与诗律工整。通过以上诸例可见,文体句式的整饬要求对偈颂翻译起到了重要的制约作用,这些非常规的句式应是为整饬文句而有意为之的结果,也体现出早期译经者翻译水平的有限。

二、同义连文

同义连文在先秦文献中就已出现,古人遣词造句多用两字、三字、四字等多种形式的连文,或为和谐韵律,或为特定的修辞效果,或为表义准确而另造新词,目的不一而足。检视汉译佛经中频繁出现的同义连文,从词性来看,既有实词连用,也有虚词连用,从音节上来看,既有双音节连用,也有多音节连用。就表义而言,连文形式中的每个词语都可以单独使用,其中任一单音词的意义都与连文之后的整体意义相同,看上去有画蛇添足之嫌,实际上却起到了一定的文体效应。以三音节同义连用词语为例,连文之后未产生新的意义,却在整饬句式、和谐韵律上起到作用。例如:

乃昔往古世 人中尊变现

空无思想念 使现于十方(西晋竺法护译《正法华经》卷4,T09,p91b)

譬如王有俳 身遭重忧丧

阳笑除忧慼 心遂欢喜悦(西晋竺法护译《修行道地经》卷4,T15,p205c)

恶露充盈满 解散令人惊

是何欺世间 裹以薄肌皮(宋宝云译《佛本行经》卷3,T04,p76b)

佛境难思议 所得已毕竟

诸佛常无变 是故无生处(北凉昙无谶译《大方等无想经》卷4,T12,p1097a)

诸法本性空 无有毫末相

空无有分别 同若如虚空(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25,T09,p558a)

“思想念、欢喜悦、充盈满、已毕竟、同若如”这些形式多半并非出于表义需求而产生,更有可能是为满足句式需求而进行的临时拼凑,类似情形不仅出现在偈颂中,同样出现在有严格字数要求的佛典“四言格”中。顺应汉语双音化发展的趋势,同义连文在中古得到较大发展,数量激增,汉译佛经中也涌现出大量的双音与多音节同义连文,朱庆之认为“为了满足这种文体,翻译家一方面尽力搜求汉语已有的双音词,另一方面则不得不临时创造一些双音甚至多音的表义形式”[1]。以上引例可以证明这一说法的合理性。在偈颂这种讲求形式齐整的文体中,当已有词语不能满足表达的需要,双音节、三音节甚至四音节词语同义连文便应运而生。不可否认,一些适应文体需求临时拼凑产生的同义形式仅为昙花一现,没有被继承下来,但大量同义连文形式的出现无疑对汉语词汇复音化以及构词法的发展有一定推动作用,例如在源于讲经文的敦煌变文中,同样出现了大量为句法齐整、韵律协调而凑字足数的同义连文形式,其中一些连文形式随着语言的新陈代谢而消失,而另一些高频连文形式如“欢乐”、“快乐”、“喜悦”则使用至今。

三、虚词衬音

在讲究语言节奏的诗、词、曲等中土文献文体中,利用衬字凑足音节、协调节拍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些衬字往往没有实际词汇意义,也不表示语法意义,但在句子中不可或缺。汉译佛经偈颂形式整齐,节奏鲜明,为满足偈颂句式对字数的严格限定,利用虚词补足音节的情形也很常见,例如“而”的运用:

于其中路见一老人,头白齿落,面皱身偻,拄杖羸步,喘息而行。……佛于是颂曰:

见老命将尽 拄杖而羸步

菩萨自思惟 吾未免此难(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卷1,T01,p6a)

此例中,偈颂句式“拄杖而羸步”与散体“拄杖羸步”相对应,“而”字并无实际意义,但在偈颂句式中却是必不可少,衬字足句的作用十分明显。类似用法的“而”在偈颂中屡见不鲜,例如:

未曾思念 亦不有求 还闻弘教

心怀踊跃 譬如长者 而有一子(西晋竺法护译《正法华经》卷3,T09,p81b)

其心踊跃 欲令觉了 如来所诏

常以知时 为其众生 而行智慧(西晋竺法护译《正法华经》卷7,T09,p115b)

如瑠璃中 而有众宝 在于会中

为雨法教 其诸声闻 不可称计(西晋竺法护译《正法华经》卷1,T09,p66c)

于无央数劫 而学佛道业

果应至道场 犹如行慈慜(西晋竺法护译《正法华经》卷1,T09,p68a)

上述偈颂中,如果去掉“而”,句子通顺无误,分别为“譬如长者有一子”、“为其众生行智慧”、“如琉璃中有众宝”、“于无央数劫学佛道业”,语义丝毫未受影响,但却影响到偈颂句式的形成。

“而”的此类用法不仅出现在偈颂句式中,也多见于“四字一顿”的散体经文中。如“譬如病者而有疾苦”(《修行地道经》卷二),“尔时,魔王来至佛所而白佛言”(《大般涅槃经》卷一)“我于尔时而作是念”(《中阿含经》卷二)。可见,文体制约是这一用法频繁出现的重要原因。

又如“于”的运用:

譬如有人,持真金像。行诣他国,经由险路,惧遭劫夺。裹以弊物,令无识者。此人于道,忽便命终。于是金像弃捐旷野。……尔时世尊以偈颂曰:

譬人持金像 行诣于他国

裹以弊秽物 弃之在旷野(东晋佛陀跋陀罗译《大方等如来藏经》卷1,T16,p458c)

此例中,偈颂句式“行诣于他国”与散体“行诣他国”相应,分别用于文体句式有要求的四字句与五字句中,说明“于”在意义上的无足轻重与足句中的必不可少。又如:

灭愁苦得大智 疗治于一切人

诸一切佛所疗 终不归于恶道(西晋竺法护译《佛说方等般泥洹经》卷2,T12,p923b)

犹如师子步 遍观于四方

堕地行七步 人师子亦然(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卷1,T01,p4c)

所讲犹日明 照弟子若兹

了知于尘劳 除畏如萎华(西晋竺法护译《修行地道经》卷1,T15,p183b)

以上引例中,“疗治于一切人、遍观于四方、了知于尘劳”表达的语义实为“疗治一切人、遍观四方、了知尘劳”,“于”介于动词与宾语之间,并无实际意义,衬字足句的作用也十分明显。虽然“V+于+O”结构古已有之,但据陈祥明调查,这一用法在东汉后的翻译佛典中得到了扩展[2]。王庆认为这“可能来源于汉译佛经的早期译师们对汉语的不大熟练地掌握。后世的佛经译师或有意或无意地套用这种句式,客观上将这种句式大大推广了”[3]。虚词是汉语中重要的语法手段,“于”的隐现在先秦文献中就存在一定随意性,这使得汉译佛典“偈颂体”中此类词的出现也有一定的自由度。从以上引例可见,译经文体形式的制约也是此类语法现象的产生或发展的一个动因。除“而”、“于”之外,“之、其、及”等虚词的此类用法在译经中也很常见,也多见于后世口俗语文学作品如敦煌变文、元杂剧以及明清小说。考察现代汉语中的某些虚词,其隐现也有一定选择性,并不都是强制出现的。如:小王和小李→小王小李;讨论并通过→讨论通过;坐在地上→坐地上。此类用法可谓一脉相承。

四、语词缩略

“缩略有助于句子各成分平衡关系的协调,能满足句子在句式整齐、节奏和谐、简洁明快、重心明确等方面的需要”[4]。受“偈颂体”影响,译经中不仅常见利用增添虚词、同义连文等方法足句的情形,同时也常见缩略词语音节以整齐句式的现象。例如:

时菩萨母,手攀树枝,不坐不卧。时四天子,手奉香水,于母前立言:“唯然天母,今生圣子,勿怀忧戚,此是常法。”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佛母不坐卧 住戒修梵行

生尊不懈怠 天人所奉侍(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卷1,T01, p4b)

此偈中的“不坐卧”与散体中的“不坐不卧”相对应,显然是为满足五言句式而进行的缩略。又如: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告苾刍众言:“汝今谛听,彼菩萨摩诃萨右胁生时,本母乳母养母,及诸宫人,围绕保护,澡浴涂香,种种承奉。”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童子初生时 乳养有三母

及彼诸宫人 四面常围绕

澡浴复涂香 令彼常安隐

如是昼夜中 无暂而舍离(宋法天译《七佛经》卷1,T01,p153c)

此偈中的“三母”即之前散体中“本母乳母养母”,显然也是为形成五言偈颂而进行的缩略。除此之外,外来词的缩略也体现出文体的制约,如:

是故比丘比丘尼 及清信士清信女

持是经法嘱汝等 闻是三昧疾受行(后汉支娄迦谶译《般舟三昧经》卷3,T13,p919a)

比丘及尼清信士 奉玄妙法上义句

常以经道哀世间 宣畅方等普流化(后汉支娄迦谶译《般舟三昧经》卷2,T13,p911c)

诸佛出兴难, 说法亦复然,

人身不可获, 亦如优昙花。(东晋僧伽提婆译《增壹阿含经》卷24,T02,p678b)

薝卜迦树 拘律陀树 甄叔迦树

优昙钵罗 波罗波咤 及尸利沙(唐菩提流志《大宝积经》卷30,T11,p166c)

以上偈颂中,“比丘尼”与“尼”、“优昙花”与“优昙钵罗”皆为梵文原词的对译词语,无论译为哪种音节形式,都能在对字数有要求的句式中各得其所,起到整齐句式的作用,类似的几种翻译形式并存的外来词在译经中并不鲜见,这应该是译经者的有意为之。俞理明指出,“缩略形式在产生和形成过程中,深受语言系统各要素的影响,加上使用者的心理认知因素,结构和语义在缩略中不可避免地要发挥作用。”[4]从汉译佛经来看,大量缩略形式在译经中的出现并非偶然,除了适应了汉语自身发展规律的因素之外,文体句式的限制因素也不可忽视。

荷兰学者许理和曾谈及早期佛经风格,“按时间顺序来考察就可以发现其中包含着明显的层次”[5],以时间为序考察汉译佛经偈颂可见,早期译经中,在运用已有文体形式对译梵文诗体偈颂的问题上,译经者们并不娴熟,原典中的“伽陀”与“祇夜”时而被译成试体形式,时而被译为散体形式。随着时代的推移,翻译水准的提高,偈颂的翻译也更为成熟,原典中的“伽陀”与“祇夜”多被翻译成为四言、五言、七言、九言等多种偈颂形式。到魏晋六朝时期,五言、七言偈颂最为常见。文体与语言关系密切,如前所述,由于“偈颂体”对句子字数的制约和译经者语言水平的有限,译经中人为地创造或发展了许多新的语言形式以适应文体需求。当然,其中一些语言现象是不稳固的、临时性的,但有些则由于顺应汉语词汇语法的发展趋势,随着宗教文献的传播逐渐渗透到汉语文献中,成为常见的词汇或语法现象。因此,汉译佛经“偈颂体”应该说也是一个推动汉语词汇语法现象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外在因素。

[1] 朱庆之.试论佛典翻译对中古汉语词汇发展的若干影响[J].中国语文,1992(4):299.

[2] 陈祥明.先秦至六朝汉语中“于”的一种用法辨析[J].大理师专学报,2000(4):60.

[3] 王庆.汉译佛经语言中的“V+于+O”结构[J].兰州学刊,2009(8):11.

[4] 俞理明.汉语缩略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5:219,272.

[5] 许理和.关于初期汉译佛经的新思考(汉语史研究集刊第4辑)[M].成都:巴蜀书社,2001:287.

(责任编辑:王惠芳)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uddhist scriptures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Gatha

JING Yaling

(International College,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23,China)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through the Six Dynasties witnessed the Gradual formation of the stylistic feature of Gathas in Buddhist scriptures in Chinese translation. The translators would manipulate the linguistic structure by separating word form, using synonyms form, adding function words, omitting words in translation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specific sentence structure. Many new phenomenon of grammar or vocabulary thus formed and promoted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objectively.

Buddhist scripture; Gāthā; grammar; vocabulary

2017-02-24

浙江省社科联重点课题(2012Z13);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4NDJC176YB)

荆亚玲(1979—),女,山西大同人,博士,讲师,从事汉语史及语言习得研究。

H131

A

1006-4303(2017)01-0060-04

猜你喜欢

缩略汉译佛经
美丽的佛经故事
协通论视佛经一例
大海失踪者
《李尔王》汉译的序跋研究
布达拉宫纸质文物修复——以佛经公文为例
佛经音义同形字辑释
“人艰不拆”、“累觉不爱”等网络四字成语与文化
再论汉译“突厥”名称之起源
再论汉译“突厥”名称之起源
这些词语你看明白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