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由心生”疾病观探讨

2017-01-11黄宏沈敏鹤黄建生陶方方宋巧玲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七情

黄宏沈敏鹤黄建生陶方方宋巧玲

1.浙江中医药大学 杭州 310053 2.浙江省中医院 3.临安中医乳腺病医院

“病由心生”疾病观探讨

黄宏1沈敏鹤2黄建生3陶方方1宋巧玲2

1.浙江中医药大学 杭州 310053 2.浙江省中医院 3.临安中医乳腺病医院

[目的]探寻“心”在不同延伸层面所包含的不同内涵和意义,以期从不同角度来认识疾病的病因,进而对中医临床有所启发和借鉴。[方法]通过历代相关古籍的整理研究,简述七情病因学说的沿革,考究“病”、“心”、“情”等字的古汉语意义,探寻《黄帝内经》中对于“病由心生”疾病观的相关佐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的精髓,举例儒家仁学思想对《黄帝内经》中疾病命名的影响,最后例举中医大家在临床上对该疾病观的应用。[结果]中国传统文化概念中的“心”不仅是肉体心脏之意,也不局限于心理学层面的七情之“心”,还有意义深远的延伸意,甚至超越个体,上升至道的层面,心还包含着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乃至宇宙的至理和“天人合一”的智慧。历代医家对此均有深刻认识,并借此指导临床。[结论]“心”的不同层面都与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后者,值得探讨和深思。中医学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同样传统文化离不开中医学,两者水乳交融,从医入道,道以医显。

疾病;心;疾病观;七情;病因学说;黄帝内经;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

中医学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情志致病之说毋庸置疑,但其背后更深层的哲理值得挖掘与探讨。本文关于“病由心生”疾病观的问题,是在七情学说的基础上,从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哲学中探寻“心”在不同思维角度和延伸层面所包含的不同内涵和意义,逐层解析,由表及里,由“术”的层面跨越至“道”的层面来探寻疾病的病因,以期对中医临床有所启发。

1 “七情”病因学说

中医学的病因学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萌芽,其中关于情志的病因学说也伴随而生。《黄帝内经》不仅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而且首次阐述了七情内伤的理论[1]。《内经》尊阴阳为天地之道,“夫邪之所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将病因分为阴阳两类,为后世医家提供了纲领性的指引。同时把情志视为重要的致病因素,“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明确提出不良情志活动的病因学意义,如“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而且还阐述了情志致病的特点是影响气机而内伤脏腑,“风寒伤形,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脏,乃病脏”。书中记载了许多因情志失调而引起的疾病,如“薄厥”“女子不月”“癫”“狂”等。

汉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把病因分为三类:“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2]提出了比较完整的病因学说,有力地推动了中医病因学的发展。此外,张仲景重视情志疾病的辨证论治,把《内经》中七情内伤的理论与临证实践结合在一起。书中对奔豚病、百合病、脏躁、惊悸、失眠等与情志相关的病证确立了完整的理、法、方、药辨证论治体系。如在描述奔豚病这一证候中,指出其七情病因为“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并给出相应的方药,“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2]。

南宋陈无择在继承《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的基础上,提出“三因学说”,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记载“内则七情,外则六淫,不内不外,乃背经常”,该学说对中医病因学的贡献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其中,陈无择明确提出“七情”的概念,“七情者,喜、怒、忧、思、悲、恐、惊是,若将护得宜,怡然安泰。役冒非理,百疴生焉……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3]。

在中医学概念中,七情、五志、情志,属于同类概念的不同提法,即都是对作为致病性情绪情感活动的概括,故常可在医书中见到三者混用的情况。[4]关于七情学说,在诸多典籍医书和著名医家中都有相关论述,其历史沿革、思想脉络清晰流畅,如《难经》《诸病源候论》《千金方》《外台秘要》《素问玄机原病式》《类经》《证治准绳》《临证指南医案》等,均有很大篇幅论述情志病证的思想和内容。

2 “病”字解析

在思考“病由心生”这个疾病观之前,先来考究古汉语中对“病”字的解析。人为何会生病?从文字训诂的角度出发来探讨这个问题。在古汉字中,“病”字是一个会意字,在《说文解字》[5]中解释为“疾加也”。“病”字由“疒”和“丙”组成。“疒”在古代也是一个单独的字,“疒”音 nì,又音 chuáng,《说文解字》中“疒”部表疾病名候之词。《集韵》载:“疒,疾也。”[6]“疒”字是一个象形文字,《说文解字注》载:“横者,直者相距,故曰象倚箸之形,或谓即床状。”[7]人有疾痛也,象倚箸之形,因为人生病后会有不适,本能的希望可以躺着。《说文段注笺》载:“人有疾则卧时多,故凡疾病字皆用为偏旁。”[8]从文中可知,“疒”字实际上已经代表了的疾病意思,为何还要加上“丙”字?丙是声部,除了发音之外,还表义,丙是十天干里的一干。《说文解字》释:“丙位南方,万物成炳然。阴气初起,阳气将亏,从一入冂,一者阳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载“夏三月,此为蕃秀”,蕃秀即为炳然之意。“阴气初起,阳气将亏”是指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其一阴生,阳道渐消。从文中可知,丙位于南方,五行属火,对应夏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载:“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素问·六节藏象论》中亦载“心者,为阳中之阳,通于夏气”。心位于南方,五行属火,通于夏气。可见,心与丙皆位于南方,五行属火,通于夏季,与阳气相关。从“病”字的古汉语考证方面来解释“病”字的内涵,说明生病的原因与心是密切关联的。

3 《黄帝内经》有关“病由心生”的疾病观阐述

首先考究古汉语中“心”字的含义。《说文解字》:“心,人心。在身之中。象形。”谷衍奎编著的《汉字源流字典》认为,“心”字的构造是象形字,甲骨文像心脏之形,金文更像。[9]人有五藏,分别为心、肝、脾、肺、肾,后四者均有“月”字偏旁,“月”与“肉”是异体字,因篆文中的月和肉书写很相似。而“肉”字的《说文解字》为:“胾,大脔也,谓鸟兽之肉……人曰肌,鸟兽曰肉。”可唯独心没有“月”字偏旁,这值得思考。这里“心”除了代表着一种实体,表示了肉体心脏之外,还具有意义深远的延伸意。在心的概念中包含了心的统领作用、乃至人之为人的道理、甚至是宇宙的大道,如荀子的“心居中虚,以治五官”、管子的“修心静音,道乃可得”、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王阳明的“心即是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等等。

在中医学四大经典之首的《黄帝内经》中也可以发现“病由心生”疾病观的相关佐证,书中关于“心”及其功能方面的记载和相关描述非常之多。

3.1 心为君主之官 在《内经》中,心的地位是崇高无上的。《素问·灵兰秘典论》载,“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灵枢·邪客》亦有载:“心者,五藏六腑之大主也。”“心”对于其他十二官起着领导性和决定性的作用,“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强调了君主之官“心”无上的地位,为其他脏腑的主宰,当君主“心”出现问题时,其统领的十二官就会出现问题。

3.2 心藏神,形神合一 “心”之所以有如此地位,可想而知与其功能和作用密不可分,《素问·宣明五气》载“心藏神”,《素问·灵兰秘典论》亦载“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那么“神”又是何物?《灵枢·天年》载:“黄帝曰: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内经》中形与神的关系是,“形为神之体,神为形之主,形神合一乃成为人”。

《灵枢·邪客》载:“心者,五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得也,其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这里的“邪”除了病邪之外,亦有“正邪”的道德成分,已然上升至仁道的哲理层面。《灵枢·本神》里记载:“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人是谓天道与地道两相结合产物,是道德的产物。《内经》所倡导的养生可用“形神兼俱”四字来概括,“形神合一乃成为人”,神对于形至关重要,若神出现问题则性命堪忧,正如《素问·五常政大论》载:“神去,则机息”,《灵枢·天年》亦载:“失神者死,得神者生”。故而医者治病,需神形兼治,尤重治神,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载:“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制贬石小大,五曰知腑脏血气之诊。”《内经》中关于调养心神的条文还有很多,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载:“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古代圣人明确的告诫后人,要想形与神俱度百岁,关键是要德全不危,恬淡虚无。类似的观点,《论语·雍也》中有提到“仁者寿”[10],《中庸》中亦有“大德必得其寿”[11]的记载。神为形之主,而心为神之主,故人之形神根源在“心”。《管子》中有载:“平正擅匈,论治在心,此以长寿。”[12]所以养生首重养心,可见怡情养性修德是养生长寿的根本方法。

4 传统文化中关于“心”的探讨

关于心身关系的问题属于哲学范畴所讨论的形神问题,中国古代对于心身关系的认识有多种不同的看法,其中占主导地位并且对中医学产生深远影响的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心身一元论。北京大学哲学系楼宇烈教授曾在《从中国哲学根本特征认识和理解中医》一文中说道:“中医的思维方式就是中国文化、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就是整体关联的思维方式,它不是一种分析还原的方法。分析还原,还原到后来就各个成为一个孤立的个体。医学根本的问题是研究生命的问题,是研究人这个有精神的高级生命体。每一个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反映一个天人关系的整体。”[13]中国传统哲学,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都强调“天人合一”的生命整体观。如《道德经》中载:“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4]小则心与身,大则天与人都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4.1 儒释道中的“心” 关于对“心”的认知和思考,在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六祖慧能、王阳明等诸位圣人中均有展开探讨和论述。

老子有“心善渊”论,教导人们应师法“上善若水”之德,因水利万物而不争,而“心”应该具备水那样的德行,老子以水喻“道”实旨在“明人事”。那么如何成就上德者之人格?老子认为“孔德之容,唯道是从”,大“德”即是遵从“道”的法则。庄子认为“耳止于听,心止于符”,当心中没有任何分别和评判,“心若县于天地之间”,就会达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超脱境界。即《庄子》中载:“此之谓天乐,无言而心说。故心不忧乐,德之至也。”[15]

孔子以仁为核心建立了仁学体系,倡导人们“求仁”、“志于仁”。他对自己一生的评价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对于道的追求秉持“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样的气魄和信念,从“知天命’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将“仁”的理念阐述的淋漓尽致。孔子言“仁”,即是言“性与天道”。浙江大学哲学系董平教授认为,正因为人是以“仁”作为自己的本质,而这一本质是本原于天道,实质上即是天道在人本身的内在,因此人就本原地与宇宙之最高实在相同一,“仁”即成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本原性根据,所以后来孟子说,“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16]孟子曰:“仁,人心也……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这种特殊的属性只可能是道德,“本心”“良心”是无需外求的,“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因为“万物皆备于我”“仁义礼智根于心”,这就是“人皆可以为尧舜”的内在根据。以心性论仁是孟子思想的一个重要特色,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把天作为善的最终根源,赋予了天以道德属性,同时也沟通了人的心性和形上之天,使性善论获得了终极的根据。[17]

唐代六祖慧能,缘于《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18]顿悟,在《六祖坛经》中载:“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19]智者早已意识到了自性俱足,一切众生皆具佛性,道由心悟,通过关照内心而自彻自悟,六祖慧能将“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作为“禅宗”的根本宗旨。

到了宋明的陆九渊、王阳明,更是融合儒释道三家心论之精髓,形成陆王心学。宋代的陆九渊曰:“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明代的王阳明将心学发展成系统的思想体系,创知行合一学说,主张心为天地万物之主,天地万物都在心中。在《传习录》中载:“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是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心外无物,心外无言,心外无理,心外无义。”[20]

4.2 儒家仁学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 儒家注重内心省察的修身传统对中医学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中医养生文化承袭了儒家重德的哲学思想,提出“德全不危”的养生观。[21]儒家的核心理念是“仁”,《黄帝内经》中把一些病名命名为“不仁”,例如“痹不仁”“肌肉不仁”等,这样的命名有很深的哲理。杨上善在《黄帝内经太素》中译:“仁者,亲也,觉也。营卫及经络之气疏涩,不营皮肤,神不至于皮肤之中,故皮肤不觉痛痒,名曰不仁。”[22]神不至于皮肤之中,形不能与神俱,故而出现健康状况。程颐在《二程集》中载:“医书以手足痞痹为不仁,此言最善名状。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23]既然“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那么连对自己的躯体都没有认同感时,就会出现一些“不仁”之症。儒家一贯强调做人要先正心,正如《大学》中载:“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24]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医家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明代著名医家陈实功认为医家“十要”第一要就是:“先明儒理,然后知医理。”[25]

5 小结

在中医病因学中,七情是重要的致病因素。明代张景岳说:“世有所谓七情者,即本经之五志也……情志所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七情是人感性存在的直观表现方式,清《康熙字典》对“情”的解释为“情,心之动也”。七情是浮现于表面看得见的花果枝叶,而肉眼看不见的是深扎于土壤中的根——“心”所凝聚的深邃智慧。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中,“心”早已超越肉体心脏之意,也不仅仅是心理学层面的“心”,并且超越个体,上升至道的层面。在心性学的寓意上,心可包含或表示一种天下的至理,以及人对世事和宇宙的认识和理解。[26]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载,“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27]。从仁术、道德的层面来说,“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就是“治未病”。这是兵法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医的最高境界。正如清代名医吴尚先在《理论骈文》中引《仙经》云:“古神圣之医能疗人之心,预使不致于有疾。今医唯知疗人之疾,而不知疗人之心,是犹舍本逐末。不通其源,而攻其流,不亦难乎?”并云:“以道治心,为治病第一义”。[28]故而高明的中医会从现象到本质,寻根溯源。例如本文作者之一的沈敏鹤先生,常常教导学生要正心、修身为先,印证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之语,心胸坦荡,谦和宽厚,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为人行医的各个方面。[29]在临床上,基于肿瘤科的特殊性,常教导要谨记“有时是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同时,其对待患者每每都是宅心仁厚,在生活起居和饮食宜忌上细微不至的交代患者宜“平心食素”。《管子》载:“治之者心也,安之者心也。”[10]除了重视“七情”的辨证论治之外,其常常告诫肿瘤患者“放下即大道”。还有,本文第一作者之父黄建生先生,常言及《灵枢·师传篇》中的一段话,“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知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苦”,在治疗乳腺肿瘤时,因患者多兼有肝郁气滞之证,主张从患者的“七情”表现入手,有时是宽慰、有时是教导、有时是严厉,直探深层病因,对症下药。患者人手一份的“患者须知”中更是强调要清心寡欲,保持舒畅平和之心态。

《素问·举痛论》中记载:“余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如此,则道不惑而要数极。”从医入道,道以医显,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美德,一切和谐,从“心”开始。

[1] 黄帝内经[M].王冰,注.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316.

[2] 张仲景.金匮要略[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3:2,24.

[3] 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26.

[4] 张纪梅.七情学说的历史与心理学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11.

[5] 许慎.说文解字[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6:422.

[6] 丁度.集韵[M].北京:京市中国书店,1983:524.

[7] 徐复,宋文民.说文五百四十部首正解[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221.

[8] 段玉裁,注.徐灏,笺.说文解字注笺[M].上海:广文书局, 1972:56.

[9] 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87.

[10]孔子.论语[M].陈国庆,王翼成,注评.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110.

[11]子思.中庸[M].杨洪,王刚,注译.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 33.

[12]管仲.管子[M].李山,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271.

[13]楼宇烈.从中国哲学根本特征认识和理解中医[J].中医药通报,2015,14(5):1-2.

[14]老子.道德经[M].陈忠,译评.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45. [15]庄子[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4:114.

[16]董平.“差等之爱”与“博爱”[J].哲学研究,2015(3):40-49.

[17]白奚.孟子对孔子仁学的推进及其思想史意义[J].哲学研究,2005(03):37-42.

[18]金刚经[M].钟明,译注.上海:书海出版社,2001:24.

[19]王孺童,编校.《坛经》诸本集成[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4:51.

[20]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M].吴光,钱明,董平,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182.

[21]陈华,夏永良,矫金玲.儒家思想对《黄帝内经》防病养生学术思想形成的影响[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6(5): 650-652.

[22]内经[M].王洪图,汇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26.

[23]程颐,程颢.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遗书卷二上)15.

[24]曾参,子思,孟轲.大学[M].北京:蓝天出版社,1999:8.

[25]陈实功.外科正宗[M].韩平,点校.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7.

[26]申荷永.中国文化心理学心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0.

[27]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鲁兆麟,主校.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

[28]吴师机.理沦骈文(注释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462.

[29]陶方方,沈敏鹤.沈敏鹤从顺天时调中焦论治肿瘤经验[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7(1):22-24.

Researches into The Concept of“Disease from the Heart”

HUANG Hong1,SHEN Minhe2,HUANG Jiansheng3,et al 1.E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Hangzhou(310053),China;2.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Zhejiang Province;3.Lin'an Breast Disea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bjective]"Disease from the heart"which is based on the doctrine of seven emotions,we integrat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lassical philosophy to fi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heart.In order to understand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the disease from different angles,to open up a new thought for clinical treatment.[Method]By index of recent ancient literature,sketch the evolution of the doctrine of seven emotions,meaning of Chinese Character“Bing”,“heart”,“emotion”and to search for related evidence in“Huangdi Neijing”about the disease,combining the essence of Confucianism,Sakyamuni,and Taoism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especially Confucianism’s influence to name some diseases in“Huangdi Neijing”.At last,give some examples of this disease concept in clinic.[Result]The concep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found in the"heart"is not only a heart of flesh,also is not limited to the"heart"on the level of psychology,but rising to the level of wisdom.And the extension of profound meaning,rises to the level,the heart can be included one kind of the world and the sciences,including the right of the people's behavior,and even the avenue of the universe.[Conclusion]The results showing different planes of“heart”depends strongly on health.Especially the latter,which needs us think and discuss mor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rooted i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and is of one blood with traditional culture.Become a novice,“Tao”follows natures as its law.

disease;heart;concept of disease;seven emotions;etiological theory;Huangdi Neijing;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Confucianism explains Taoism

R221

A

1005-5509(2017)04-0278-04

10.16466/j.issn1005-5509.2017.04.004

2017-01-07)

沈敏鹤,E-mail:shenminhe@aliyun.com

猜你喜欢

七情
中药配伍的目的、原则及药物“七情”的概念
丘青中藤药治痹“七情”配伍规律探讨
把你的害怕大声说出来
七情论治
第十二届北京舞蹈双周演出照
论七情致病与七情治病
北海之殇
狠抓提前量 确保观察畅
左权将军的“七情”
左权将军的“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