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肝切除在肝胆管结石病中的临床应用

2017-01-11于江文

关键词:肝胆胆管结石

于江文

(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山东 潍坊 262700)

精准肝切除在肝胆管结石病中的临床应用

于江文

(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山东 潍坊 262700)

目的 探讨精准肝切除在肝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肝胆管结石病患者5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采用非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精准肝切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0%(2/25),低于对照组20.00%(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胆管结石病患者采用精准肝切除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精准肝切除;肝胆总管结石;应用效果;并发症

肝胆管结石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是一种顽固性的慢性疾病,是指单纯存在或与肝外胆管结石并存在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分支的胆管内结石,且患者发病后常伴有胆管炎症、胆管狭窄等,影响患者健康及生活。常规方法以肝非规则切除为主,该方法虽然能满足患者治疗需要,但是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导致患者预后较差。研究表明:将精准肝切除术用于肝胆管结石病患者中效果理想,能准确的切除肝结石组织,且手术创伤较小,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但是该结论有待验证。为了探讨精准肝切除在肝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肝胆管结石病患者50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肝胆管结石病患者5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29~72岁,平均(41.24±4.21)岁。结石部位:左肝12例,右肝10例,左右侧肝3例。观察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30~73岁,平均(42.03±4.25)岁。结石部位:左肝11例,右肝9例,左右侧肝5例。入选患者均符合肝胆管结石病临床诊断标准者,术前均经过四维CT、B超等检查得到确诊。本课题在伦理委员会批准、监督下进行,患者对治疗方法等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非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术前对患者进行CT、B超等影像学检查,了解肝管结石的位置、结石的大小等,制定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法。术中充分游离肝脏,阻断第一肝门,大块钳夹病变的肝脏组织,并且迅速将其切除,待无活动性出血后完成创面组织的缝合。观察组采用精准肝切除治疗:①术前规划。术前利用纤维胆道镜、B超等精确的确定肝脏病变的范围、胆管狭窄范围,从而精确的确定肝脏切除的范围、大小、切面及肝脏剩余体积等。②手术操作。术前完成相关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手术方案。术中充分游离肝脏组织,利用微创肝切除术进行治疗。利用Glisson鞘横断切除肝叶的方法完成病灶区域的切除,病灶组织切除过程中采用超声刀或高频电刀进行止血,病灶组织切除完毕后立即进行结扎并完成彻底止血操作。对于合并肝胆管狭窄者根据患者情况行肝胆管整形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复发率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254.42±4.51)min,多于对照组(183.23±3.84)min(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312.14±34.31)mL,术后引流量(132.31±±43.32)mL,均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478.31±38.93)mL,术后引流量(210.38±48.8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0%(2/25),低于对照组20.00%(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胆道系统相对特殊,与周围器官关系密切,再加上其结构复杂,并且肝胆管结石位置相对较深,缺乏规则性,常规非规则切除术虽然能满足临床治疗需要,但是手术创伤较大,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近年来,精准肝切除术在肝胆管结石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精准肝切除术是以一种全新的技术体系及外科理论作为基础,最大限度的保护肝脏,减少创伤的治疗方式,其核心是最大限度保留肝脏组织,实现最大的康复效果。围术期通过利用B超、CT等方式准确的确定结石的位置、大小,从而精确定位切除范围,并且切除完毕后利用胆道镜进行观察,了解结石是否彻底清除,能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恢复。

综上所述,肝胆管结石病患者采用精准肝切除治疗效果理想,具有安全性好,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1]魏妙艳,吕立升,汤朝晖,林培艺,陈志升,全志伟.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的研究进展[J].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2016,(04):201-205.

[2]李世平,孙 伟,李国强,李茂竹.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附17例临床报告)[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2,(05):99-100.

[3]孟翔凌,徐阿曼,高山城,朱化刚,杨文奇,熊茂明,胡孔旺,李永翔,韩文秀.肝内胆管结石伴肝胆管癌的临床诊治[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5,(09):643-644.

[4]蔡欣然,黄长玉,黄建富,高上达,梁辉顺.B超结合螺旋CT在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术前诊断中的价值[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S1):27-28.

本文编辑:李 豆

R575

B

ISSN.2095-6681.2017.12.34.01

猜你喜欢

肝胆胆管结石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肝吸虫感染致胆管损伤及胆管癌的相关研究进展
肝内胆管结石一例及诊断体会
腹腔镜下胆管腔内整形技术治疗北绕型右后叶胆管结石合并开口狭窄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敬民深处见肝胆
得了胃结石千万不能随便喝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