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护理干预对经TC方案化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及疼痛程度分析

2017-01-10张京京王玉

贵州医药 2016年4期
关键词:内膜化疗子宫

张京京 王玉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辽宁 沈阳 110004)

认知护理干预对经TC方案化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及疼痛程度分析

张京京 王玉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辽宁 沈阳 110004)

子宫内膜癌; TC方案化疗; 护理干预; 焦虑; 抑郁; 疼痛程度; 临床疗效

子宫内膜癌是起源于子宫内膜上皮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提高,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紫杉醇、卡铂是常用的化疗药物,朱伟艳等[1]报道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晚期或复发型子宫内膜癌的总缓解率为43%。李爱文[2]研究证实认知护理干预对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的应用能很好的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自尊感。我们选择在我院住院且采用TC化疗方案治疗的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病例资料,在治疗前后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试并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记录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显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妇产科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随访时间为1年)住院手术治疗且经病理证实符合2002年欧洲临床肿瘤学会与国际癌症协会制定的妇科肿瘤诊治指南确定的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180例,术后有高危因素需要化疗,高危因素包括肿瘤分化差、脉管受累、特殊类型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年龄35~69岁,体质量指数23~26,随机分组后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理分期(TNM分期)、肿瘤类型、血清肿瘤标记物浓度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 1)。有以下情况者不纳入本研究:(1)Karnofsky评分在70分以下,预计生存时间<6个月;(2)患者治疗前血、尿、便常规,凝血,肝肾功能等化验检查结果出现严重异常。(3)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甲亢等代谢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疾病患者。(4)腹部CT检查结果提示腹腔及其盆腔内存在大量积液。(5)手术前1个月内有外伤史。(6)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广泛性转移。(7)影像学(CT/MRI、彩超)检查结果显示出现重要血管及其周围神经的侵蚀且因血管侵蚀而出现咳血。纳入研究患者均取得患者本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知情同意,本研究方案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2 化疗治疗方案[1]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TC方案化疗,紫杉醇135~175 mg/m2静脉滴注,卡铂AUC=5~6,连续4个化疗周期,疗程间隔3周。化疗期常规给予抗过敏、止吐、保肝等对症处理,用药过程中监测生命体征,化疗过程中均给予充足的营养供给。

1.2.3 护理干预方案[2]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护理(入院宣教、化疗前相关知识宣教、化疗相关知识讲解、化疗期间注意事项讲解);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认知护理干预:(1)情绪干预:护理人员找出导致患者产生负性情绪的不合理想法,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同时注意倾听患者想法,并有针对性的干预。(2)放松训练:应用口头指导与现场示教的方法,让患者进行颈部放松训练、胸腹部放松练习、四肢放松练习。(3)家属配合:争取患者家属的配合与支持,使患者家属提供经济与精神上的支持。

1.2.4 研究内容 (1)由研究者自行设计肿瘤患者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包括年龄、职业、病程、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婚姻状况等。(2)抑郁自评量表,量表包括20个条目,采用由轻到重4级评分,20个条目总分为粗分,查表可得出标准分。标准分50~59分判断为轻度抑郁,60~69分判断为中度抑郁,70分以上判断为重度抑郁。焦虑自评量表,量表包括20个条目,采用由轻到重4级评分,20个条目总分为粗分,查表可得出标准分。标准分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化疗前及化疗后2 周进行调查。

1.2.5 VAS内容及评估方法 国内临床中使用的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监制的VAS卡,该卡片中心标度尺可在长10 cm的滑线上自由滑动,其中0表示无痛、10表示最剧烈疼痛。患者检查时面对无刻度的一面,将标度尺放在检查时最能代表疼痛程度的部位,医护人员记录有刻度一面显示的疼痛程度[3]。

1.2.6 近期、远期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近期临床疗效根据实体肿瘤的大小及患者的症状体征可以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病变稳定(SD)、病变进展(PD),CR+PR是客观有效率(ORR);CR+PR+SD是疾病控制率(DCR),连续化疗2周期后,行影像学CT或MRI对病灶进行测量以评价疗效。远期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与定期随访:治疗结束后继续做好电话随访(2 次/月),记录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远期临床疗效,随访时间为1年。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资料与生命质量评估比较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临床资料、焦虑、抑郁评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化疗前临床资料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SAS与SDS评分均降低(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SAS、SDS评分低(P<0.05),见表 2。

观察指标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SDS评分58.68±7.4355.54±6.32∗58.67±6.32 51.43±4.54∗▲SAS评分56.87±6.3453.37±6.31∗56.32±5.56 49.65±5.43∗▲

注:组内比较:治疗后与治疗前后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程度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焦虑、抑郁程度均有所降低(P<0.05),但治疗后两组抑郁焦虑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4。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焦虑程度比较[n(%)]

表4 两组治疗前后抑郁程度比较[n(%)]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4.43±0.67)分,治疗后(2.64±0.33)分;观察组治疗前(4.45±0.58)分,治疗后(2.35±0.31)分,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

2.5 两组患者治疗后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近期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观察组远期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6 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治疗中均未发现严重过敏反应;对照组治疗后主要不良反应为腹泻20例(44.44%)、恶心伴呕吐23例(51.11%)、骨髓抑制35例(77.78%);观察组化疗后主要不良反应为腹泻11例(24.44%)、恶心伴呕吐20例(44.44%)、骨髓抑制25例(55.56%)。观察组腹泻、恶心伴呕吐、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均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子宫内膜癌发病于58~61岁妇女,绝大多数以腺癌为主,占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20%~30%[4]。发病机制与长时间雌激素刺激、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遗传因素有关,内膜癌生长较缓慢,可以长时间局限于内膜,主要通过直接蔓延和淋巴转移为主。故早期发现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根据肿瘤中雌孕激素受体是否阳性决定其术后是否需要放化疗及激素治疗,术后对低分化、特殊病理类型甚至晚期患者给予化疗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的预后,化疗往往采取联合化疗[5]。传统化疗往往以AP或TAP方案为主,因AP方案中的阿霉素有明显的心脏毒性,大部分患者耐受性较差,往往因心功能不全而放弃治疗,紫杉醇联合铂类化疗药物已经广泛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6]。

认知行为是大脑的高级行为功能,是人们应用处理所获得信息进行思考和行为的能力,主要包括注意、记忆、学习、抽象思维、判断及执行能力等功能[5]。认知心理治疗是以现象学等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以改变不良认知为主要目的,其关键是认知重建,帮助患者认识到思维和行为上的消极态度,进而改善所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7]。手术、放疗、化疗、伽马刀、中子刀、生物细胞免疫治疗已成为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但恶性肿瘤患者往往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因此认知护理干预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心理护理做得好与坏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2]。近年来随着心理学与护理学观念的改变与发展,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干预研究逐渐深入。蒋小莉等[8]对接受化疗治疗的癌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证实给予心理护理后,患者对化疗的心理适应性明显增强,能正确对待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此外李爱文等[2]证实,经认知护理干预的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化疗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患者。本实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SAS与SDS评分均降低(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SAS、SDS评分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抑郁、焦虑程度均有所降低(P<0.05),但治疗后两组抑郁焦虑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与李爱文[2]等相同。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其能很好的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本实验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近期临床疗效有优于对照组的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远期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的腹泻、恶心伴呕吐、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认知心理护理干预能很好的改善子宫内膜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但焦虑、抑郁情绪与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及其焦虑、抑郁与患者生命质量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1] 朱伟艳, 胡庆兰, 刘永珠, 等. TC方案化疗对子宫内膜癌疗效的观察[J]. 吉林医学, 2013, 34(15): 2933-2935.

[2] 李爱文. 认知护理干预对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7): 69-70.

[3] 刘霖, 徐燕, 袁长蓉. 姑息护理常用核心量表简述[J]. 护理学杂志:外科版, 2008,23(6): 75-77.

[4] 董晓燕, 迟宝荣, 杨雷, 等. 联合放化疗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应用价值的Mata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2011, 14(4): 1328.

[5] 季彩芳. 认知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认知障碍影响的研究[J]. 家庭护士, 2008, 6(1): 198-199.

[6] 杨钦灵. 顺铂辅助化疗在早期高危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J]. 医学综述, 2013, 19(15): 2830-2831.

[7] 王戈平, 何建英. 脑卒中并发抑郁症患者认知障碍影响的研究[J]. 当代护士, 2008, 15(7): 16-17.

[8] 蒋小莉. 肿瘤化疗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J]. 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30): 169-171.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2010689)

R473.73

B

1000-744X(2016)04-0441-03

2015-10-27)

△通信作者,E-mail:963430738@qq.com

猜你喜欢

内膜化疗子宫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假如没有了子宫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假如没有了子宫
跟踪导练(二)(3)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