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1例报告

2017-01-10徐利芬陈佳

贵州医药 2016年4期
关键词:梭形内衬小叶

徐利芬 陈佳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贵州 贵阳 550004)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1例报告

徐利芬 陈佳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贵州 贵阳 550004)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 病理诊断; 免疫组化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PASH)是由复杂、不规则、相互吻合的裂隙状假血管腔组成的一种良性病变。许多良性与恶性乳腺病变均伴有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临床谱系从无意义的镜下改变到弥漫性的乳腺累及,但因病变不突出或为乳腺恶性病变伴随而容易被病理医师忽略[1]。我们收治1例患者,从临床病史、病理诊断及免疫组化对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进行探讨,以便进一步认识此类疾病。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2岁。发现左乳房包块1年,查体:左乳房外上象限有一约8.5 cm×7 cm×3 cm的包块,活动度好,边界清晰,质稍偏硬,与皮肤无粘连,同侧腋下未扪及肿大淋巴结。钼靶及超声检查均提示左侧乳腺叶状肿瘤可能性大,术前拟诊断为纤维腺瘤、叶状肿瘤。

病理检查:灰白色包块1个,大小9 cm×8 cm×3 cm,表面光滑,包膜完整;切面实性,灰红、灰白色,质中,可见灶性出血。镜检:乳腺小叶结构尚存,小叶内腺体减少,周围导管扩张,小叶内与小叶间间质为大量胶原纤维,其间穿插复杂不规则裂隙状腔隙,腔隙内无红细胞,部分腔隙内衬细胞呈扁平状,细胞无异型性,部分细胞核稍增大,未见核分裂现象(图1,2 )。免疫组化结果:裂隙内衬细胞Vimentin (图3),CD34+(图4),SMA(部分内衬细胞+),其余Desmine-,CK-,FⅧRag-,CD31-,ER-,PR-,Ki67阳性约1%。病理诊断:左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

2 讨 论

临床上本病主要见于女性,也可见于男性乳房发育症患者[2]。任何年龄(3~82岁)均可发生,可单侧或左右两侧同时发病。临床表现常为无痛性、界限清楚、可触及的移动性包块,常误诊为纤维腺瘤、叶状肿瘤。病理免疫组化示裂隙内衬细胞呈Vimentin和CD34阳性,肌源性标记可部分阳性,如SMA等,而血管内皮标记物CD31和FⅧRag均呈阴性。亦有文献[3]报道,发现免疫组化标记裂隙内的梭形细胞Vimentin及CD34呈(+),第8因子相关抗原呈(-),在某些富于细胞的PASH患者乳腺间质中,棱形细胞desmin及actin呈(+),故认为PASH中的梭形细胞可能为肌纤维母细胞。

PASH在组织病理学上需要与高分化血管肉瘤鉴别。血管肉瘤是呈浸润性、出血性、分界不清的肿块,镜检高分化血管肉瘤表现为由梭形细胞构成的血管腔分支相互吻合,可出现乳头状结构,呈浸润性生长。肿瘤性血管较宽,管腔内可见大量红细胞,内皮细胞大小形状不一,呈不规则形或梭形,核颜色较深,可见核分裂像。而PASH病变可见于小叶间及小叶内间质,乳腺小叶结构常常存在,无浸润性特点。免疫组化CD31和CD34是鉴定内皮细胞最有用的机体,几乎所有的高分化血管肉瘤均为阳性。

目前,国内外关于PASH报道较少,可能与本病发病率低或易被忽略有关。手术切除仍是PASH的主要治疗方法。病灶呈单结节或多结节或弥漫性,切除不彻底可能引起局部复发。本例随访至目前未出现复发。

[1] Moriya T,Endoh M,Semba S.Seudoangiomatous stromal hyperplasia(PASH)[J].Byori Rinsyo,2011,20(19):518-520.

[2] Radye S,Sloane JP.Pseudoangiomatous hyperplasia of male breast[J].Histop logv,2010,26(5):463-466.

[3] 郭慧.乳腺间质假血管瘤样增生的临床病理学特征[J].家庭心理医生,2014,5(5):251.

R655.8

B

1000-744X(2016)04-0402-02

2016-01-05)

猜你喜欢

梭形内衬小叶
肾脏黏液样管状和梭形细胞癌1例报道
Positive unlabeled named entity recognition with multi-granularity linguistic information①
贴合转辊、贴合辊装置和轮胎内衬层生产系统
高耐磨Al2O3-SiO2-ZrO2陶瓷内衬复合钢管制备研究
人类独特的脑细胞
苹果小叶病的防治
聚乙烯内衬复合油管失效分析
浅谈混凝土反坎可周转钢筋内衬施工工法
小叶樟树下的遐思
食管梭形细胞癌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