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认知视域下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研究

2017-01-10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二语元认知实验班

林 军



元认知视域下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研究

林 军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州 铜仁 554300)

元认知理论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被广泛的应用于应用语言学。论文基于其理论框架,对12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探讨他们的元认知能力与英语写作之间的关系。从组建的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结果来看,我们发现元认知能力的提高对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提高有着积极地指导作用。

元认知;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

一 元认知概述

元认知是对事物认知的认知,是一个高级认知调控系统过程。它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Flavell提出来的一个认知理论框架,广泛应用于心理学和应用语言学。根据Flavell 的观点:元认知是由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部分组成,其中元认知知识是认知主体的知识,能对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果产生积极地影响,并与主体知识、任务知识、策略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元认知体验是随着认知活动产生而有意识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元认知监控是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而自觉的监控、控制和调节的过程。Nelson and Narens丰富并发展了Flavell 的理论观点,提出了元认知构成的主要三大要素,即认知主体是对自己认知过程的监测、控制和总要信息。

元认知与元认知策略息息相融,它是一种典型的学习策略。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之中,学习者利用元认知进行有效的学习,即通过计划策略完成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利用自我监控策略对认知进行评价和反遗等,同时通过调控策略对认知活动进行检查,并及时对认知活动进行修正或对认知策略进行调整等。元认知策略就是认知主体对其自身学习过程的检查和管理。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元认知策略对人类自身认知的发展是不可忽略的,它能引导我们就人与人之间的能力和爱好进行选择、评价、修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元认知把静态的元认知知识和动态的元认知体验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得学习者能够在有效的环境下对学习活动进行调控和有效管理。

二 元认知与二语写作

元认知与二语写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元认知的个体是对其自身写作活动知识的加工,具体还包括写作动机、写作自信程度和写作问题的认识。元认知与二语写作的有机结合始于上世纪90年代,Devine是最早将元认知与二语写作结合来研究的学者之一。她调查了不同语言环境的20名大学生,发现他们的二语写作水平僵化原因主要是元认知能力的缺乏。Kasper对不同背景的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元认知的变量成分与写作水平有直接联系,元认知与英语写作之间有显著联系。

就元认知与二语写作的教学,我国学者吴红云和刘润清调查了全国61所大学1422名大学生二语写作能力,他们通过“二语写作元认知问题调查”探讨了元认知策略和元认知评价。基于Flavell的元认知理论基础,他们把元认知策略分为:(1)语言和内容并重策略(2)词汇选择策略(3)练习策略及积极体验(4)借助外力策略。而元认知评价又分为四个部分:(1)写作作用评估(2)写作标准评估(3)能力欠缺原因评估(4)语言障碍评估及痛苦体验。这些理论观点发展了Flavell的元认知理论,对我国英语写作教学有着积极地指导作用。

三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在英语写作教学中,Cohen认为:学习能力的高低与元认知策略使用有直接关联。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策略普遍低的原因除了受语言环境和地域差异影响外,还与元认知能力高低有关。为了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元认知学习策略培训,以此了解他们的元认知总体情况和培训后自主学习能力是否有提高,以及写作水平的变化情况。

(二)研究问题

本文将元认知理论运用于写作教学中,将验证以下两个假设:1.少数民族大学生元认知培训前后元认知的总体情况如何?2.元认知培训后,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是否变化?

(三)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5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125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70%。女生110人,男生15人,他们的英语学习经历都在六年或六年以上。根据高考成绩,我们选择英语基础一样的两个班:初等教育A1503班和初等教育A1504班分别组建成实验班和参照班。被调查的大学生分属为12个少数民族,见表1。

表1.被调查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族别情况

民族苗族土家族仡佬族侗族 人数2025714 民族回族布依族傣族彝族 人数59107 民族穿青白族水族羌族 人数10542

(四)研究方法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对实验班进行调查。授课采用同一本教材,由同一个老师授课。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班除进行传统教学方法外,还进行元认知策略培训。培训过程和内容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四周),中心任务是演示元认知定义,元认知知识内容,元认知策略使用情况等,使学生能更好更快适应元认知课堂教学。第二阶段(八周),这一阶段主要将把元认知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并对元认知知识进行强化训练。这一阶段的训练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自我监控、评价自身的学习情况并学会自我调整。自我监控、评价自身是要求学生检查学习任务完成的情况,注意在学习过程所犯的错误,评价自身学习的情况等。第三阶段(三周),本阶段为练习巩固阶段,要求学生理解元认知培训后对事物产生的影响,并要求学生结合习得的元认知知识进行写作练习。

(五)研究工具和数据收集

研究工具采用元认知策略问卷调查,问题设计主要以O’Malley and Chamot的元认知策略为基础,问卷问题共20个,主要分为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评估策略三大类。第一部分为计划策略,共8个问题,包括事先计划、选择目标等;第二部分为监控策略,具体属于语言技巧,共8个问题。第三部分为评估策略,共4个问题,主要分为学习任务、学习过程的评估。问卷调查结果采用莱科特计分表,分值共分为五个等级,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1=完全同意,2=不同意,3=不确定,4=同意,5=完全同意)。元认知策略问卷调查要求学生在课堂完成,同时向学生讲明本调查的目的。发放问卷125份,收回问卷118份。

为了能更好了解学生写作能力,在进行元认知培训之前,我们对他们进行了写作能力测试。培训过后,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了写作测试,从而能了解两个班在培训前后写作水平的变化情况。问卷调查和写作成绩测试数据输入电脑,采用统计软件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

四 结果与讨论

(一)元认知使用现状

为了能更好了解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元认知能力,在对其进行培训之前,我们对他们进行了元认知调查。从收回来的问卷调查来看,两个班的元认知能力基本相同。如表2所示:参照班和对照班的平均值分别为16.32,17.33,他们的误差范围在1.032-1.043之间,而他们的标准值变化值在4.061-5.780之间,说明这两个班元认知使用情况是没有显著差异的,即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评估策略是相同的。另外,从问卷调查的20个问题来看,学生很少关注学习策略,策略的使用频率也很低,说明我们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元认知策略培训,也是我们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以及语言应用能力不可缺少的途径。

表2.培训前元认知使用情况

MSMeanNStd. DeviationStd. Error Mean 参照班16.32624.0611.032 实验班17.33635.7801.043

经过一个学期的元认知策略培训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元认知能力发生了显著变化。如图3所示,P<0.01,实验班的元认知策略使用平均值高于参照班(16.532>16.121),其误差值在1.732-1.756之间,说明实验班使用元认知的意识较强。同时,实验班的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评估策略也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实验班能制定个人短期和长期学习目标,合理安排时间学习。另一方面,实验班能有意识注意语言技巧,懂得记忆常用英语句型和短语,为写作的提高做好铺垫。同时,在评估策略方面,学生能总结个人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常出现的错误。

(二)元认知培训后写作水平变化情况

从图表4,我们可以从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实验班学生元认知能力与英语写作水平之间的关系((R=.637,Sig=.000<0.1;R=856,.000<0.1;R=589,.000<0.1),即实验班学生的元认知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评估策略的高低与他们的写作水平高低成正比变化。通过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对比,实验班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选词,主题句的运用都得到了提高。值得注意的是,评估策略(RAR00003)R=.576,Sig=.001>.000,表明实验班学生的元认知评估策略还较差,结合问卷调查发现他们不能对其英语写作纲要,写作要注意的连贯、简洁等其它要素进行有效评估,因此教师有必要改进学生英语写作不良的习惯。

表3.培训后元认知使用情况

MSt-test for Equality of Means FSig.tdfSig.(2-tailed)Mean DifferenceStd. Error Difference95% Confidence Interval of the Difference LowerUpper 实验班参照班.431.7606.1526.1436261.220.000.00016.52316.1211.7321.7568.3218.75222.15222.221

表4.元认知培训后写作水平变化情况

VAR00001VAR00002VAR00003VAR00004 计划策略Pearson Correlation1.182.221.579(**) Sig. (2-tailed).283.216.000 N62626262 监控策略Pearson Correlation.1871.418(*).656(**) Sig. (2-tailed).259.031.000 N62626262 评估策略Pearson Correlation.327.431(*)1.576(**) Sig. (2-tailed).321.013.001 N62626262 写作水平Pearson Correlation.637(**).856(**).589(**)1 Sig. (2-tailed).000.000.000 N62626262

Notes: **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0.01 level (2-tailed).*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0.05 level (2-tailed).VAR00001=the strategy of metacognitive planningVAR00002= the strategy of metacognitive monitoring VAR00003=the strategy of metacognitive evaluationVAR00004=the total scores of composition

五 结 论

本研究基于Flavell元认知理论观点和O’Malley and Chamot的观点调查研究了元认知与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之间的关系。从此次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元认知培训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策略观念。基于李炯英的观点,它就是学习者对某些学习策略是否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的认识或看法,影响着学习者对学习策略的选择和使用,帮助学习者去分析自己的学习过程、计划和评估自己的学习、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因此,元认知培训融入英语写作教学,使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从而在写作过程中能有效管理和调控自己的写作任务。此外,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鼓励帮助学生规划自己学习任务,提高他们的元认知意识,使元认知与写作能有效结合在一起,这样学生的写作水平才能提高。

[1]林军.元认知视角下大学生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

[2]李炯英.中国学生二语学习策略的观念与运用——一项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2002,(1).

[3]何丽玲.元认知策略培训实证研究[J].高教论坛,2010,(7).

[4]吴红云,刘润清.二语写作元认知理论构成的因子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5).

[5]温颖茜.国内语言学习中的元认知研究评述[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9,(2).

[6]Cohen,A.D.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M].London:Longman,1998.

[7]Devine,J,Railey,K&Boshoff.P.The implications of cognitive models in L1 and L2 writing[J].Journal ofSecond Language Writing Volume 2,1993,203-225.

[8]Flavell,J.H.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A new area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inquiry[J].American Psychologist,1979,34(10),906-911.

[9]Nelson,T.O and L.Narens. Metamemory:A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new findings[A].In Nelson,T.O.(ed.).

[10]Kasper,L F.Assessing the meta-cognitive growth of ESL student writers[J].TESL2EJ.1997

[11]O’Malley,J.M.and Chamot,A.U.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责任编校:张京华)

2016-08-16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青年课题(项目编号tryz2014C16)。

林军(1977-),男,湖南凤凰人,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与第二语言习得。

H315

A

1673-2219(2016)12-0158-03

猜你喜欢

二语元认知实验班
中国大学EFL班级的二语自我分型特征分析
二语习得理论对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神经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述评
元认知:领域一般还是领域特殊?
网络环境下元认知知识与元认知策略相关性探析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基于汉语方位词特点的二语教学策略——以“左”“右”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