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校《钱基博集》的收获与展望

2016-03-07傅宏星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基博学术学院

傅宏星



编校《钱基博集》的收获与展望

傅宏星

(湖南科技学院 国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由傅宏星主编的《钱基博集》,共五辑24册1000万字,历经5年,今年全部出齐。2016年11月25日,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召开“《钱基博集》出版座谈会”。文章为傅宏星主编在座谈会上的报告。

《钱基博集》;出版座谈会;报告

尊敬的曾宝成校长,尊敬的王炜教授,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事和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齐聚国学院小成堂,以俭朴但不失隆重的方式召开这场小型的出版座谈会,既是对《钱基博集》编辑出版工作的总结与回顾,也是我们献给学校近期已经启动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申硕工作的一份大礼。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国学院对光临座谈会的各位领导、同事和同学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尤其是远道而来的王炜教授,她不仅是我多年的好友,志趣相投,而且又是《钱基博集》的审稿专家,曾付出了自己的一份智慧与贡献。对于过去和现在为钱先生著作整理与出版倾注了大量心血,并给予了大力支持又未能出席会议的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历史文化学院、文学院、档案馆、博物馆,无锡市图书馆,南通市图书馆等单位和个人,表示由衷的敬意和谢意。同时,也希望王炜教授能把我的感激之情带回华师,带回桂子山。《钱基博集》是我本人来永州后的主要学术工作,她就诞生在湖南科技学院,完完全全的,所以,感谢学校领导5年来对我的特殊关照与支持,没有学校的破格录用,没有同事们的宽容与厚爱,我不可能有那么充裕的时间投入其中,按计划稳步推进,圆满收官。最后,感谢京华兄给我创造机会,以这样一种方式向领导、同事和同学们汇报工作,表达感谢。谢谢大家!

我与钱基博的缘分,说来话长。可能跟那个年代的许多青年学子一样,最初痴迷钱锺书,但我有个特质,喜欢刨根问底,讨厌不懂装懂。我因不懂钱的西学转而研究他的老师吴宓,又因不懂钱的中学转而研究他的父亲钱基博。十五年来,我全力搜辑钱基博的遗著佚文,把点校当精读,自然而然,就喜欢上了钱基博的文字,敬佩他的为人与为学,才恍然发现:钱基博不仅仅是钱锺书的父亲。

钱基博(1887-1957),字子泉,别号潜庐,江苏无锡人,现代著名教育家和国学大师。历任私立上海圣约翰大学、国立北京清华大学、私立上海光华大学、私立无锡国学专门学校、国立浙江大学、湖南国立师范学院、私立武昌华中大学等高校国文系教授,或兼系主任、文学院长等职;全国解放后则继任华中师范学院(即今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直至寿终。

在钱先生长达50余年的教书和治学生涯中,博学精思,著作等身,平生尤以擅长章学诚文史校雠之学著名,诂经谭史,旁涉百家,自谓集部之学,海内罕对;子部钩稽,亦多匡发。故而经、史、子、集四部之学均有专门论著,数量之众多,门类之齐全,学理之精深,文字之典雅,鲜与伦比;因此被钱仲联先生誉为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真正全面精通经史的一位硕学通儒、文章巨擘。就我所知,钱基博先生一生中共出版各类学术专著26部,编撰各类教材12部,杂著12部,稿本、油印本等未公开发行的著作31部,约计80余部,总字数多达1200万言,大都分藏于全国各大图书馆、档案馆和民间私人手中;而他的大量学术论文、碑传杂记、书信则散见于解放前出版的地方报纸、学术刊物、乡贤著述、谱牒家乘和私人手中,无人问津,渐致散佚。虽然钱氏逝世至今,大陆和港台方面,他的一些代表性著作多次再版,甚至影印出版,但这些重版的著作还不到钱先生公开出版物总数的五分之一,许多珍贵的学术资源分散保存,大有失传之虞。

我最早接触钱基博先生的著作,是在1996年,买了一套中华书局版的《中国文学史》上、中、下三册。之后是朋友在1998年送我的一部曹毓英老师编的《钱基博学术论著选》(1997年版)。第三部就是这部岳麓书社1986年出版的《现代中国文学史》,表弟在清华读书时想方设法帮我弄到的。还有一部岳麓书社1986年出版的《湘学略 近百年湖南学风》,几经周折,我没有本事弄到。当时大约就只有这么4部后人整理的钱氏遗著,不仅少得可怜,而且也能反映出20世纪下半叶钱学研究多么边缘。

2004年,我在无锡工作了10个月,几乎是“横扫”江南图书馆,搜罗了大量的报刊文献和珍贵资料。2006年,我又参与了08北京奥运会之前的南水北调应急工程,调往北京工作,除了利用国图补充材料之外,同时也完成了我的第二部著作《钱基博年谱》。

书稿出来了,如何出版,在哪里出版,都让我头痛。后来,在南通的朋友鼓励下,我才下决心主动跟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章开沅先生联系,毛遂自荐。除了呈上书稿之外,还把我对编辑出版《钱基博全集》的设想和基础条件一五一十向他老人家汇报。很快,章先生和华师就做出了积极回应:一、确立了由我主持的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十一·五”重点规划出版项目《钱基博集》,并正式立项。二、直接促成了2007年2月钱基博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当然,我的《钱基博年谱》得以顺利出版。

章开沅先生说:“对于一所大学,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恐怕还是要数延续学脉与传承精神。高校不是一般的教育机构,乃是学术文化延续的载体。学脉是学科孳生繁衍的谱系,精神是众多学科群共生互动焕发的校园神韵,而兼两重载体且流光溢彩于百年岁月之间的,则是一代又一代的杰出学者。”他对于我也有这样的期许,我没有让他老人家失望。自2006年与华师接上关系之后,到今天整整10年的时间,不管再苦再累,我都咬牙挺了过来。自己曾开玩笑说:这套书义例三迁,成员屡换,只有作为“草根学者”的我矢志不渝,“剩者为王”。其间的艰辛与困难实不足为外人道也。

《钱基博集》规模庞大,在海内外确属首次。目前共推出5辑23种(24册)著作,全面涵盖了钱基博的四部之学,内容浩博又各归其类,厘然有绪,可谓集一代国学大师钱基博的学术著作之大成。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各集中大量散篇文章和30余种自印本、稿本皆为首度披露,学术界闻所未闻。其中第二辑入选201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第三辑入选2013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第四辑入选2014年度湖北省学术著作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第五辑入选2015年度湖北省学术著作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得到了学术界与出版界的广泛支持。自2011年5月第1辑问世以来,几乎是一年一辑,均按计划推出。随着第五辑的出版,历时六年,总字数近千万言的《钱基博集》基本出齐,剩余的几部著述或者择机出版第6辑,或者以补编的形式呈现。

江南大学刘桂秋老师撰文评价这套书,认为有三个编纂特色:一搜罗详备。二是体例严谨。三是编校精审。个人以为,虽然做不到尽善尽美,但这的确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而且,我自己还有一点自信,这套书是完全可以“传世”的,以后的钱学研究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绕开这套书,绕开我的研究。我始终认为,学术是有门槛的,也必须有门槛,当初出版社接受我的建议,采用繁体横排,其实就来自于我的这点自信,以及学术界对钱基博学术的价值判断。

完成了这个项目,对于我个人来说,颇多收获与感悟。其中最大的收获,就是我同时完成了从企业到高校,从草根学者到专业研究人员的身份蜕变。人们常说“事业留人”、“事业造就人”,真是很有道理。人这一辈子,说长很长,说短也很短,其实很难做出几件让自己满意的事业来。我做了一套《钱基博集》,就用去了15年的时间,一晃半辈子都过去了。再过15年,我好像也要退休了。很可怕吧!所以,要活得像我的老校长章开沅先生一样,年龄到了90,依然能写文章、能办讲座、能接受采访,那样的人才是“人生大赢家”,是不是?

一位美国当代的大学出版社社长曾说:“出版史是优秀出版社出版优秀图书的历史。”我没有一家优秀的出版机构,也没有那个能力,但我可以做一名优秀的作者,既仰望星空、充满理想,又求真务实、脚踏实地,我会一直以学术研究为己任、为使命,做“书比人寿长”的千秋事业。也恳望得到在座各位的继续支持。

再次谢谢大家!

(责任编校:张京华)

2016-11-25

傅宏星(1970-),男,新疆石河子人,博士研究生,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民国学术史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

K820

A

1673-2219(2016)12-0003-02

猜你喜欢

基博学术学院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论钱基博对桐城派的接受及其不拘骈散的文章观*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论抗战时期钱基博的殉国情怀
西行学院
浅议国学大师钱基博论兵
——以《德国兵家克劳山维兹兵法精义》为例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