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颜乐处”与当今大学生的人格培养
2017-01-10曹磊
曹 磊
(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
“孔颜乐处”与当今大学生的人格培养
曹 磊
(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
“孔颜乐处”的精神内涵应该包括超脱外在物欲之乐、 享受内在德性之乐和兼得义利之乐。 当下重新温读“孔颜乐处”的精神内涵, 从中挖掘积极健康的精神力量对当代大学生人格培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中,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洁身自好的精神品质; 在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中,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厚德载物的处世能力; 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互利共赢的团队精神。
“孔颜乐处”; 大学生; 人格培养; 现实意义
0 引 言
关于“孔颜乐处”这一概念, 最早是由宋代学者提出并进行讨论的。 其主要探寻的是“孔颜”二人所乐之处以及所乐之事, 代表人物当属宋初理学家周敦颐, 他曾多次要求程颢、 程颐及其他弟子共同讨论和探寻“颜子、 仲尼乐处, 所乐何事”。 他本人关于“孔颜乐处”到底是什么并未作出一个具体而明确的回答, 其后的许多学者对这一命题都有所关注, 但大都是自我发挥, 并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共识。 正因如此, “孔颜乐处”成为了宋明理学家们讨论的一个焦点问题, 也正是在他们的不断讨论和探索中, 既推动了宋明理学的发展, 也极大丰富了其精神内涵。 这种精神内涵是超脱物欲之乐、 享受德性之乐和兼得义利之乐, 通过不断修养身心, 追求一种内圣外王的境界, 从而实现“修齐治平”的政治理想。 周敦颐提出的“孔颜乐处”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顺应封建社会的思想和政治统治, 但他希望学者们能够保持修身为学、 “出淤泥而不染”等精神品格对当今大学生的人格培养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孔颜乐处”的精神内涵
“孔颜乐处”的基本内容主要来自《论语》一文中。 其包括: “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1]69; “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1]58等等。 周敦颐将这些概括称之为“孔颜乐处”, 并把它作为儒家至高的完美人格和精神境界向其弟子传达。 如程颢曾说过“昔受学于周茂叔, 每令寻仲尼、 颜子乐处, 所乐何事”[2], 程颐也曾写过《颜子所好何学论》文章, 都是对“孔颜乐处”这一命题的探讨。
1.1 超脱外在物欲之乐
周敦颐在《通书·颜子》说道: “颜子‘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夫富贵, 人所爱也; 颜子不爱不求, 而乐乎贫者, 独何心哉?天地间有至贵至爱可求而异乎彼者, 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 见其大则心泰, 心泰则无不足; 无不足, 则富贵贫贱, 处之一也。 处之一, 则能化而齐, 故颜子亚圣。”[3]周敦颐首先肯定了颜子在其心中的地位, 是仅次于孔子之后的“亚圣”。 在周敦颐看来, 颜回之所以能达到“亚圣”的地位, 是因为他在贫困之境中仍能保持一种安之如素、 泰然处之的态度, 这就是“见大心泰”。 那么何为“大”?《通书·师友》中对“大”如此解释: “天地间, 至尊者道, 至贵者德而已矣。”[3]至尊至贵为大, 这种“大”是将道与德集合于一身的圣人之道, 而圣人体道早已超脱现实的物质欲望, 追求的是至高至上的精神境界。 就孔、 颜这样的圣人来说, 他们早已经超脱了对外界物质的热衷、 追求和享受, 所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人格上的完美。 颜回处贫困之中仍然“不改其乐”, 完全不在乎外在的物质享受, 众人所欲的“锦衣玉食”在他眼中也不过是过眼云烟。 他摆脱了物欲享受, 把对学问的追求和对至高境界“仁”的渴求作为自己的精神食粮和快乐之本。 由此可见, “孔颜乐处”并不是享受物质之乐。 当然, 也不是要求人们安于贫困、 碌碌无为, 而是告诉人们不论在何种环境之中都不能沉迷于物质享受, 沦为物欲的奴隶。 所以, “孔颜乐处”所乐的不是物质上的满足与否, 而是超脱外在物欲之乐, 享受内在德性之乐。
1.2 享受内在德性之乐
孔、 颜所乐不在乎享受外在物欲之乐, 而是在乎追求内在德性之乐。 其一乐: “乐仁”。 孔子曾说:“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矣。”[1]121孔子一生之中都在为这个目标不断努力。 他周游列国, 宣扬以“仁”之道治国, 即使身处陈蔡绝粮、 桓魋欲杀之这样的困境和险境之中也丝毫不曾动摇自己的信念。 “仁者爱人”, 不仅是亲亲关系之爱, 也是亲他关系之爱。 孔子认为, 对其上所爱为忠, 对其下所爱为恕, 忠恕之道可以终身行之, 是一以贯之之道。 “仁”是儒家的思想核心, 也是孔子毕生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仁者不忧” “在邦无怨, 在家无怨”等都体现了孔、 颜把追求“仁”、 弘扬“仁”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目标, 并从中获得内在德性的充实和精神上的享受。 其二乐: “乐义”。 孔子曾言: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 贫与贱, 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 君子去仁, 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造次必于是, 颠沛必于是。”[1]35在孔子看来, 富贵是人之所爱所欲的东西, 对其喜爱与追求是正常的, 但在追求富贵之时不可违背“仁”的要求。 诚如孟子所言: “生, 我所欲也, 义, 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4]245孟子此言并不是要求世人无原则、 不顾一切地舍生忘死, 而是在“生”与“义”发生严重矛盾之时应当舍生取义。 这种“行仁” “取义”, 不为富贵奴役束缚的君子人格是儒家一直提倡的, 君子于颠沛流离之间依然能够“从心所欲”、 不失大义。 其三乐: 乐礼。 《论语》中对于“礼”的谈论非常多, 在其二十篇中有十八篇谈论到了“礼”, 可见孔子对“礼”的重视。 在《颜渊篇》中: “颜渊问仁。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颜渊曰: ‘请问其目。 ’子曰: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1]121孔子回答颜渊“仁”即是“克己复礼”, 即是要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 遵循内心的道德规范, 不符合“礼”之事不去“视听言动”, 如此立己树人、 推己及人, 便能够使天下“老者安之、 少者怀之、 朋友信之”[1]51。 孔、 颜之乐, 正是通过把对“仁义礼”的追求内化为内在的德性, 在面对艰难困苦依然能够心无旁骛地安身立命、 求达问道, 并以此作为自我生命的最高价值追求和幸福人生的指向标。 正如伟大的德国哲学家康德所说:“道德学根本就不是关于我们如何谋得幸福的学说, 而是关于我们应当如何配当幸福的学说。”[5]
1.3 兼得义利之乐
义利之争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 人们在谈论经济问题时更无法回避这个问题。[6]先秦时期, 各家对这个问题都有不同看法。 儒家以孟子为主要代表, 重视义, 反对一切重利思想; 法家韩非则是从人性本恶、 利己主义的观点出发, 主张极端重利; 其他各家如墨家既讲义也讲利。 其实, 从孔、 颜之处看义利关系应当是兼得义利。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他不反对追利, 而是指出获利“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 强调得利要符合道义的要求, 而不是不择手段地攫取利益。 再如, 《论语·述而》中: “富而可求也, 虽执鞭之士, 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1]68这里, 孔子再次谈到了富贵与道义之间的关系问题。 从孔子所言中可以看出, 对于合乎道义的富贵可以去追求, 反之则“从吾所好”。“君子爱财取之以道”, 这是原则问题, 此处也表明了孔子不会因追求荣华富贵而违背自己内心的原则, 孔子自身的许多行为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他曾出任为官, 后辞官而去, 正是因所仕之事有违他追求的道义准则, 故而宁愿不仕, 也不屈从。 如《论语·八佾》说: “八佾舞于庭, 是可忍也, 孰不可忍也。”[1]23孔子对鲁国三桓掌权, 越礼制规定而使用天子礼之事非常愤慨, 因而他怒斥三桓行为于“礼”不合, 辞官而去。 而在回答子路问管仲不以死殉公子纠“未仁乎”时, 又说: “桓公九合诸侯, 不以兵车, 管仲之力也。 如其仁, 如其仁。”[1]149在孔子看来, 管仲帮助齐桓公称霸诸侯靠的是仁德之力, 其功既有利于主上, 又福泽百姓, 故称道管仲为“仁”。 所以, 在孔子看来, 义与利是可以兼而有之的, 不过在看待义利关系时要坚持道德原则, 不能为谋私利而弃仁义不顾。 其实, 孟子对待义与利时也并非完全只重义而不顾利。 在《孟子·告子上》谈到生与义不可兼得时, 当“舍生取义”。 但是这里还有一个前提条件, 如他说“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 面临生死之时, 假使还有比生命更重要、 更值得去做的事, 即“义”, 那么宁肯身死殉道也不苟且偷生; 而假使所欲没有超过生的,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万钟之财”不辨是否符合礼义而欣然受之, 那么“万钟于我何加焉”[4]245。 所以, 孟子也不否认能够得之以生的利, 只是苦于时下社会人情混乱复杂、 国与国之间争斗不止, 义利兼得只能寄托于理想之中, 现实无法满足, 故而他更重视对道义的追求。 因此, 孔、 颜所乐的不仅仅在于追求至高道义上的完善, 还在于能够把泽及生民的利广施于众, 把义利兼而得之、 内圣外王合而用之作为人生之大乐。
2 “孔颜乐处”对大学生人格培养的现实意义
宋代儒学家所倡导的“孔颜乐处”本就作为一种理想的人格为学者们所推崇和津津乐道, 其丰富的、 具体的精神内涵对当今大学生的人格培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中,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洁身自好的精神品质
经济快速发展必然带来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 不管是外来的还是本国内的, 各种产品琳琅满目, 给人带来视觉盛宴的同时, 也极大地冲击着每个人的心灵。 大学生在面对各种各样的物欲诱惑时, 要能够做到坚持原则, 不为“富贵淫”, 不为“贫贱移”, 洁身自好, 坚定内心的道德信念, 凭己之所能为, 取已之所当取。
2.1.1 不为“富贵淫”
“孔颜乐处”的精神内涵告诫人们: 要注重修养自身的道德素质, 而不是一心沉溺于物质享受。 人一旦为物欲所驱使, 便会失去“真我”, 内心就会变得空虚, 最终极有可能沦为物欲的奴隶, 那么对社会、 自己和他人都将会产生危害。 青年大学生在即将迈入社会之时应当注重内心的道德修养, 培养积极健康的道德人格,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物质观。 如孟子所言: “养心莫善于寡欲。 其为人也寡欲, 虽有不存焉者, 寡矣; 其为人也多欲, 虽有存焉者, 寡矣。”[4]315养心寡欲能让人增强抵御外在诱惑的能力, 那么失去的也许就越少, 相反, 如果贪恋越多, 失去的可能越多。 因此, 想要保有一颗清净的心, 就要减少对物欲的迷恋。 社会上各种诱惑甚多, 有些大学生在面对物欲诱惑时逐渐失去抵抗的能力, 沉溺物欲之中, 变得愈发迷惘。 从而导致生活失去了方向, 理想信念越来越淡薄, 甚至为了追求物质享受完全丢弃了最起码的道德底线。 为了金钱利益, 铤而走险, 不择手段, 甚至是谋财害命, 既对他人造成了伤害, 也完全毁了自己。 虽然孔、 颜思想中历来不主张禁欲, 却也反对纵欲。 因此, 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物质观, 正确处理物质享受与精神追求, 在满足个人的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 更要洁身自好, 不断提升自我精神品质。
2.1.2 不为“贫贱移”
颜子处陋巷之中而不认为自己贫穷, 一心志于求道而不在乎自身是否贫贱, 以能够达道为乐。 中国儒家文化中历来讲究“志气”, 孔子曾言: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1]93志向坚定并为之奋斗不止的行为, 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在国家兴旺时建言献策, 在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 这对引导当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和塑造优秀人格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当然, 不为“贫贱移”不是要求人们始终安于贫穷, 不求上进。 鲁迅先生曾说:“目下当务之急, 一要生存, 二要温饱, 三要发展, 有敢来阻碍这三事者, 无论是谁, 我们都反抗他, 扑灭他!”[7]生存与发展是人的基本需要, 因而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改善生存条件, 寻求更好的发展, 即使短期内无法改变贫困的环境, 也不要失去内心的志向。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不论贫穷还是富贵, 都要能够安然以对, 志向高远。 青年大学生要能够忍受住寂寞与困难, 在逆境中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 不因人穷而志短, 要树立战胜苦难的信心, 坚定志向, 并为之不懈努力。
2.2 在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中,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厚德载物的处世能力
“厚德载物”是先秦时期儒家最为推崇的理想人格, 这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坤卦, 其《大象》曰: “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 形容君子宽阔的胸襟能包容万物。 儒家这一理想人格在当今的高等学府中颇受欢迎, 许多高校将其作为培养大学生理想人格的校训镌刻在每个学生的心灵中。 如清华大学的校训: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当今社会, 经济发展迅速, 生活丰富多彩, 物质生活状况相对孔、 颜之时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然而, 在享受物质给我们带来极大快乐的同时, 我们对精神的追求却变得弥足珍贵了。 因此, 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在生活上多样出彩, 在精神上、 人格上也要热情饱满、 宽以处世。
2.2.1 推己及人
推己及人提倡每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要懂得换位思考, 体现了孔、 颜思想中仁爱、 宽容的品格。 孔子曾说: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1]93, 就是说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不把自我意识强加给他人, 抛弃“一切利我”的自私观念。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各类竞争日趋激烈, 我们不否认竞争意识的增强对个人发展会带来好处, 如通过公平竞争, 会发现自我的优劣处, 从而不断鞭策自己努力向前, 突破自我; 但也应该看到, 许多竞争的背后却也显现出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淡薄, 利己主义变得越来越严重。 在高校中, 一些大学生为了在评优评先中胜人一筹, 为了在解决组织发展中快人一步, 从而使用不正当的手段竞争, 如采取暗地拉票、 诟病他人等手段, 使原本相对公平公正的合理竞争变得黑幕迭起、 乌烟瘴气。 如此做法不仅使自己背负不正之名, 也严重影响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和情感。 再如, 某些大学生在面临毕业择业时, 为了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不是通过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而是靠弄虚作假、 编造材料包装自己, 向用人单位提供虚假材料, 且在争取岗位过程中排挤其他同学。 近些年来, 这些现象的发生已变得不再像是偶然, 学术造假、 学历造假等时有发生, 其背后的原因则是一种极端“利己”主义思想在作祟。 因此, 在大学生的培养中, 高校应该从“孔颜乐处”汲取精神力量, 努力培养大学生厚德载物、 推己及人的优秀人格品质, 使他们在竞争中敢于创新和突破, 也在处世待人过程中摒弃冷漠、 相互包容。
2.2.2 方便与人
孔子曾说: “君子成人之美, 不成人之恶。”[1]127君子所为助人为乐而不行无义之举。 当代大学生作为推进社会发展的“生力军”, 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 个人修养同样需要得到提升。 方便与人, 表现在人际交往时, 要始终保持谨慎、 谦让的态度, 而不是凡事必须分出高下、 斤斤计较, 更不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央视某频道曾有这样一段公益广告: 夫妻二人在一天辛苦之后回到家中, 洗漱后准备关阳台灯时, 发现楼下一对保洁夫妇正借此灯光吃饭, 便停下等待他们吃完离开后关灯。 一件小事, 却温暖了两个家庭的心。 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 我们总会和各种人、 各类事打交道, 有时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 这时, 如果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和谦虚礼让的态度, 也许会让自己和他人都更加方便。 正如, 两人同时要想过独木桥, 总有一方得做出让步, 否则僵持下去, 谁也无法通过。 与人方便, 更多时候也是方便了自己。
2.2.3 博爱济人
儒家以“仁”为核心, 要求人们以仁爱之心去爱人。 孔子讲“泛爱众”, 不仅是对自己亲人的爱, 也包含对他人的爱。 当代大学生, 独生子女家庭占很大比重, 从小到大享受一家人的呵护与关爱, 更有甚者受到家庭成员极大程度的溺爱。 过分的溺爱会导致孩子产生极端的自我主义思想, 压制他们健康成长, 甚至对他们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所以, 我们要学会改变自己, 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排除“私我”主义, 敞开心扉奉献自己的爱心, 当别人有困难之时伸出援手去帮助他人。 诚然, 我们不可能帮助到生活中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 但对待他们决不应是冷嘲热讽, 也不是事不关己冷眼以对。 相反, 我们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他们些许帮助与鼓励。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应当为当代大学生谨记与践行。 “赠人玫瑰, 手留余香”, 告诉我们帮助他人, 也会使自己收获幸福, 社会发展需要人与人之间互相帮扶, 共促和谐。
2.3 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互利共赢的团队精神
先秦儒家对待“义与利”的总体态度是强调重义轻利, 反对极端的私利行为, 但不否认追求合理的、 符合道义的利。 所以, 在处理义利关系时, 强调兼得义利, 既要符合义的要求, 也要得到合理的利。 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 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时期, 要积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义利关系, 加强道德素质修养, 培养互利共赢的团队精神。
2.3.1 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古往今来, 对义与利关系的谈论从未断绝, 无论是强调重义轻利, 还是重利轻义, 都没有完全抛弃其中一者。 当今社会发展, 义利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既强调对义的追求, 也重视和鼓励个人追求合理的、 应得的利, 使二者趋于对等。 如企业发展必然以盈利为目的, 但也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和社会道德标准的要求。 目前, 一些大学生受到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 过分强调对“利”的追求, 忽视基本的道德要求, 极端逐利, 不顾及他人和集体利益。 这种错误的义利观与当今社会所希望培养大学生互利共赢的精神品质是相悖的。 面对这种现象, 我们要从“孔颜乐处”精神内涵中汲取力量, 引导大学生正确地权衡义利关系, 做到不违义、 不贪利, 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和集体观。
2.3.2 克服“私我”观念
儒家思想中反对极端追求私利的行为, 认为人与人之间应当坦诚。 “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 那些以“我”为中心, 见利便动, 无利则漠不关心的行为为世人所不耻。 当代大学生要努力克服这种极端的“私我”观念, 学会与人交流合作, 重视集体利益和团队荣誉, 把奉献与得到有效地结合起来, 互利共赢, 共同进步。
3 结 语
“孔颜乐处”蕴含了丰富且深厚的精神内涵, 对于任何人而言, 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无论身处顺境亦或是逆境、 富贵还是贫穷, 都要不忘磨练自我, 努力提高自身修养。 当代大学生更要做到不因富贵而违“仁”, 不因贫贱而弃“仁”, 始终保持一颗求学问道、 乐观豁达的心。
[1]杨伯峻. 论语译注[M]. 北京: 中华书局, 1958.
[2][北宋]程颢, 程颐. 二程集[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4.
[3][北宋]周敦颐. 周敦颐集[M]. 北京: 中华书局, 1990.
[4]杨伯峻. 孟子译注[M]. 北京: 中华书局, 1960.
[5][德]康德. 实践理性批判[M]. 韩水法,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9.
[6]施觉怀. 韩非评传[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7]鲁迅. 鲁迅全集(第三卷)[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Bliss of Confucius and Yan Hui”: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s’ Personality Cultivation
CAO Lei
(School of Marxism, An 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0, China)
The “bliss of Confucius and Yan Hui” is essentially the happiness of innate virtue of human and the combination of justice and benefits rather than material desire. At present, reviewing the essence and connotation of the “bliss of Confucius and Yan Hui” is still meaningful to the personality cultivation of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s. First, it is useful to cultivate students’ qualities of leading an honest and clean life under the current materialistic society; second, it is helpful to foster students’ ability of life in social commitment in their colorful daily life; third, it is good to help students to build team cooperation in a complex society.
“Bliss of Confucius and Yan Hui”; university students; personality cultivatio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1673-1646(2017)04-0060-05
2017-03-21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经典诠释视域下的朱熹与戴震孟学比较研究(AHSKQ2014D131); 安徽师范大学2016年研究生科研创新与实践基金项目: 从韩非《解老》《喻老》中看儒、 道、 法思想之间的内在关联(2016yks092)
曹 磊(1991-), 男, 硕士生, 从事专业: 中国古代哲学。
G631
A
10.3969/j.issn.1673-1646.2017.04.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