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社会治理 防范社会风险
——湖北省天门市佛子山镇社会治理风险调研

2017-01-09中共湖北省天门市委办公室胡杨涛

办公室业务 2016年12期
关键词:基层治理现代化

文/中共湖北省天门市委办公室 胡杨涛



创新社会治理防范社会风险
——湖北省天门市佛子山镇社会治理风险调研

文/中共湖北省天门市委办公室 胡杨涛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各类社会问题不断显现,社会风险增加,基层治理面临一系列新情况和新挑战。如何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以有效应对社会风险,是当前值得认真思考的课题。

【关键词】社会风险;基层治理;现代化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下行压力很大,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社会治理层面面临着风险。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基层治理是整个体系的基础。乡镇政府作为我国行政体制的末端,直接面临着上级各项任务考核的压力,同时又直面基层的各类突出的问题和矛盾。为此,围绕社会治理的创新,在乡镇就深化平安法治建设,如果更好地预防和防范社会风险开展调研显得非常必要。

一、当前乡镇社会治理面临的风险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贝克1986年首次提出“风险社会”的概念。贝克将后现代社会诠释为风险社会,其主要特征在于人类面临着威胁其生存的由社会所制造的风险。从遍及全球的生态危机到金融危机,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我们正在进入由贝克所预设的“风险社会”。这为理解当前社会提供了重要视角。社会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讨论的是狭义的社会风险,即社会领域中可能导致冲突和不稳定的各种因素。以在天门市佛子山镇调研的实际情况为案例,当前乡镇社会治理面临的主要社会风险因素包括:

(一)征地拆迁和农林资源承包归属问题。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征地拆迁引起的农民维权抗争活动明显增加,成为当前影响基层社会稳定的首要问题。由于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保障,而且往往涉及巨大经济利益,征地拆迁会伴随特定的社会风险,并可能转变成社会冲突,危及基层社会稳定。

(二)公共安全问题。近年我国涉及公共安全的事件明显增多,地震、雪灾、疫情、矿难等不断发生,对基层治理提出挑战。如佛子山镇前两年夏季遭遇的旱情,在协调有限的水资源调度过程中,仍然导致大量村民到镇、市上访。

(三)生态环境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显,很多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导致基层环境风险管理的压力不断增大。许多污染企业在城市里面待不下去了,向农村转移逃避监管。佛子山镇曾有化工企业和养殖企业造成环境污染,导致附近居民多次、长期上访。近年来因为环境问题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频发,并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这成为考验基层治理能力的又一社会风险。

(四)网络舆情问题。网络舆情风险是民众通过互联网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网络舆情形成迅速,影响与日俱增,而且如果处理不当,极有可能诱发民众的不良情绪,引发过激行为,对基层社会稳定形成严重威胁。在佛子山镇也有案例发生,曾给予造成恶劣影响的相关当事人以党纪行政处分。

(五)村(社区)存在服务群众能力不足的问题。上级政府职能部门代表的“条”和下级政府或派出机构代表的“块”的行政管理职能构成了我国基层社会横向和纵向的网格化管理结构。由于利益驱动和权责不一,实际管理中新成立了“条块分割”的局面。而村(社区)委员会作为法律规定的居民自治组织,又承担了乡镇部署的各项行政性事务,包括统计、维稳、治安、调解等等,成为我国行政组织结构中的最基层一级。众多的事务也导致了村(社区)机构庞杂、人员膨胀、职责繁多,管理成本高昂、行政效能有限、公共服务不足。

二、必须通过一系列社会管理创新来应对风险

在风险社会背景下,有效应对上述风险需要进一步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效力。党的十八大提出,对于社会管理创新,对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与风险,必须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危机处置。因此,如果要有效应对社会风险,必须推进传统乡镇社会治理向现代化的转变。

(一)治理主体从单一到多元。基层治理现代化基本特征在于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为有效应对社会风险,政府不应是治理的单一主体,市场、社会组织、民众都可以参与其中,明确各主体在社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培育政府为主导的多元治理主体。目前基层政府要真正化解社会风险,实现长治久安,需要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进行一系列的变革,通过多元治理主体间互动的网络,实现公平和理性的利益博弈,并在法治的基础上管理各种社会风险。这需要社会力量成长起来,以有效地制约国家权力,实现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发展的格局。

(二)治理方式从单向到双向互动式。传统的基层治理采用政府自上而下的管控形式,政府包揽一切,不仅管理成本高,而且容易造成民众与政府情绪上的对立,使问题复杂化。为此,基层社会治理的变革要实现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将政府自上而下的服务与民众自下而上的参与有效对接。佛子山镇实施的网格化服务管理,将全镇划分为106个网格,聘请106个网格员发现存在的矛盾,提社情民意,协助做好重点人群的服务管理等等,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治理的上下互动。

(三)治理手段从行政化到法治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就是法治化。在应对风险上,基层治理需要从行政化管理转向法治化治理。法治赋予基层治理合法性,能提高基层治理的能力和效率,增加国家和社会的良性互动。治理技术从传统到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以现代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给基层治理带来新挑战和新机遇。因此,为有效应对社会风险,应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提高治理效率。佛子山镇在全镇范围内大力开展平安法治建设,大力宣传,制定政府决策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等,实施了重大决策集体协商,跟踪追责机制,并在法治建设上进行了不少创新性的尝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猜你喜欢

基层治理现代化
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之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奋力创造建设现代化新黄石的崭新业绩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民间组织发展对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影响
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责任的问题与对策
党组织怎样下好“基层治理”这盘棋
宋代民间社团对基层社会治理影响几何
基层治理法治化长效机制构建探析
青海省基层治理法治化的现实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