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寒冬何时结束, 是件没有意义的事
2017-01-07李健华
李健华
我认为,
在目前新技术尚未成熟、
大规模投资机会
尚未出现的情况下,
依然有两大领域值得关注:
一是消费升级类项目,
一是边缘性创新项目。
2016年,人们讨论最多的话题应该是资本寒冬。资本寒冬下,创业公司怎样生存,投资人要投什么、怎么投,成为这一年创投领域的主基调。
我的感受是,2016年的创投氛围确实没有前两年活跃。一方面,创业者融不到钱,要么没有资金创业,要么走不到下一轮;另一方面,很多投资人不知道投什么,就去追所谓的风口,出现了羊群效应。
在这一年,青山资本投资的项目比以前多,节奏甚至比以前还快。尤其是在消费升级和泛娱乐领域,青山资本重点下注,投出了HIGO、碎乐、花点时间等明星项目。
无论是早期投资,还是中后期投资,都是一个追求长期价值、和时间做朋友的行为。如果把时间放得足够长,不难发现,最近两年的创业和投资寒冬其实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是创投行业经历新一个周期的正常反映。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技术进步是创投热潮的重要驱动力。每一波大的技术革新都会带来一波浪潮,并成长出一波大公司。往早一点说,1999年前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腾讯、阿里巴巴、新浪、搜狐等公司的出现;到了2005年前后,互联网技术相对完善,有了京东、58同城等垂直细分公司;随后,3G、4G时代到来,促成了2011年~2012年的创业浪潮;这一波浪潮源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微信、滴滴、今日头条等均有显著的移动互联网基因。
我认为,在目前新技术尚未成熟、大规模投资机会尚未出现的情况下,依然有两大领域值得关注:一是消费升级类项目,一是边缘性创新项目。
消费升级的投资机会,2016年我讲得比较多,青山资本也投了很多此类项目。消费升级领域是有长尾投资机会的,这个机会可持续5~10年。从宏观经济来看,消费占GDP超过了60%,已经替代投资和出口,成为经济增长第一动力。从消费升级的本质来看,可以简单理解成两个字——更好,也就是说,消费者愿意而且有能力为更好的消费体验和更好的产品买单。我的判断是,消费升级将是细分领域和新场景下的全面品牌更新,任何一个品类都将有新品牌诞生。消费升级领域有望出现一些十亿甚至百亿级美元的公司。
边缘性创新则相对宽泛。可以简单把它理解为,一些已经成型的大公司业务中,总有一些细分领域或者某些节点是大公司不能做或者自己做不好的。但是,一些初创公司可以把这个细分方向做得足够极致,解决用户痛点足够好,也可以成长起来。这些初创公司成长起来的走向基本上是被大公司并购,加入大公司生态圈。
当我们了解这些投资行为中的周期性波动之后,投什么项目、不投什么项目会心中有数。如能足够平和、淡定,也就无所谓惧怕资本寒冬。
在做具体投资决策时,那些所谓的风口以及热门标的,对青山资本来说,并不会构成干扰。
很多人问我,资本寒冬什么时候结束,并希望我做一个有时间点的预测。因为资本环境受宏观经济、资本供需关系等多重因素影响较大,而且环境好转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很难具体到某一个节点上。所以,即使预测得特别具体,也没有真正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