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比票房更重要
2017-01-07叶丽丽
叶丽丽
乐视影业2016年的成绩还比较令人满意,全年发行的11个片子,票房都能过亿,现在已经有10部过亿,最后一部《长城》过亿应该没有悬念,达到了我们的原定目标。这也证明我们多年来一以贯之的策略卓有成效,第一,追求规模,第二,追求稳定,不是风口和票房奇迹,而是扎扎实实地做地面发行体系,地网和分众营销的方式,靠基本功往前走。
我们2015年收获了22.8亿的票房,2016年已经接近30亿了,接下来就是看《长城》和《28岁未成年》的表现了。其实2016年整体的电影票房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在放缓,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仍然保持着一个非常高的增长。在这之中,坚持分众营销的策略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
分众营销是需要能力的,而这种能力需要培养。中国的电影体系,不管是制作,还是营销、宣传、放映,都没有一个成熟的分众体系,而我们一直在这种环境中去摸索分众的模式。
分众的整体趋势,现在看起来已经很明显了。虽然还是在初期,但这个模式真正的价值已经凸显。到目前为止,我们2016年每部片子都过亿,就意味着每部片子,都要找到适合的观众,在观众中去建立密切的联系,而不是靠风口,靠补贴,这些东西都是潮水。潮水退去,大家就会看到谁依然健在。
目前,乐视影业的IP储备已经超过100个。IP的受众严格来讲都是按照年龄的来划分的,适合小朋友的,适合青少年的,男生可能喜欢游戏,女生可能喜欢爱情片,还有针对白领的,比如说像《28岁未成年》。可以看到的是,男或女,20岁或28岁,喜欢看的都不一样,将来,对于受众的划分会越来越细,这是一个逐渐摸索的过程。
分众的核心在于,必须要找到打动某个特定群体的主题,让他们有共鸣。可能很难说一部电影做到让每个群体都喜欢,都有共鸣,但是针对一个群体来开发,就能够抓住特定群体。我们在宣传推广的时候,也会将这种核心元素挑选出来进行推广。现在的推广都基本靠社交媒体,注重互动性。我们的《28岁未成年》有很多的看片会,几乎每一场都有女孩子会哭,这叫“有感”,这种共鸣能够让她自发地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宣传,通过这种方式,感染跟她同类的女孩。
这其实也是我们作为互联网影视公司的特点,就是关注用户需求,只有能够感知用户心里想要什么,我们才能够选择适合的影片。我们讲互联网电影,其实就是用心去寻找不同用户喜欢的内容,分众电影也好,粉丝电影也好,最重要的依然是故事本身的吸引程度,其他都是次要的。
2016年有一些所谓的粉丝电影受到争议,其实我觉得,明星只是电影和观众沟通的媒介,最重要的还是内容。不能为了追逐票房去损害电影的IP,否则的话就本末倒置,以后没有再拍的机会,口碑当然很重要。IP在这个产业里面,最重要的是可持续发展,像迪士尼很多的IP,至今都在稳定发展。
2016年电影票房增速放缓让很多人忧心忡忡,其实前几年增长那么快是有问题的,大家都只关注票房,不再关注内容的价值,那么接下来就是回归价值的一年。2016年对于中国电影是很关键的一年,因为拐点已经出现,就是电影行业的发展将从票房论转为价值论。最重要的还是内容,如果供应的内容有问题,产能就会过剩,生产的内容没有精准的用户定位,就很难有观众。其实电影行业也需要冷静思考,现在就是是电影行业回归价值的关键时期,这个产业只有平静下来,才能有更多专业的产品出来。其实观众观影水平的进步速度早就快过了电影制作水平提高的速度,观众的口味越来越专业,而我们的电影内容却跟不上,所以才需要这段时期冷静思考,想清楚什么电影才是最适合观众的。
很多人感到悲观,但是大家还是要看到电影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不仅仅是盯着某一年的票房增速。过去资本太热,反而掩盖了电影的本质。电影从业者的心态应该更健康,要一直追求创新,记得观众是越来越挑剔的。像正在上映的《长城》,无论舆论如何评价,其实我们就是在尝试一种创新,去拍一部中西元素融合的电影,让中国电影走向世界。这是一个开局,我们和张艺谋导演合作的初衷,就是开启中国电影的越洋征程。
2016年电影市场还有个可喜的现象,就是年轻导演的成长,比如郭敬明的《爵迹》,陆可的《高跟鞋先生》都是不错的例子。刚开始大家觉得,过亿算什么,但是到年底才发现,2016年能过亿的,有40部就算不错了。大家都很珍惜过亿的票房,说明市场回到了常态,那么多导演,那么多电影,如果年轻导演的作品能够过亿,说明他们就在行业内站住脚了。
另外,还有一些变化,首先,观众越来越理智了,互联网观影市场在变好,将来必将是好内容才能吸引观众去影院。第二,影院终于知道,他们应该成为to C的前沿者,而不能把利润都让给票务网站。第三,各个电影公司都正在经受商业模式的考验,市场好的时候,谁家的商业模式好,谁家商业模式差,看不出什么差别,但是潮水退去,大家都在裸奔了,哪家的商业模式更有持久性,更有投资价值,就显而易见了。
2017年对于乐视影业来说,最核心的业务就是梳理商业模式,加强创作力量,最重要的是向资本呈现价值。通过商业模式以及与商业模式相匹配的资源、团队,恢复资本市场对电影行业价值的认知。这不仅是我们2017年的业务核心,也是所有电影从业者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