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探究,建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2017-01-05张小英
张小英
摘 要:小学生活泼好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是非常分散的,导致了小学课堂教学效率不是特别高。基于这样的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运用恰当的方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引领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质疑探究;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2C-0048-01
如何采用质疑探究的方法构建高效课堂呢?下面笔者将从预习生疑、探究释疑以及课后反思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预习生疑,奏响“前奏曲”
小学语文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问题的引领下提高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学生的课前预习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习惯,还要能够巧妙地利用学生的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在讲解苏教版小学语文《微笑着承受一切》时,首先要求学生们在讲课之前对文章进行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记录自己不清楚或者有疑问的地方。学生们对课文进行了阅读,提出了在阅读时的疑问。学生们的问题各式各样,“为什么桑兰能够在重伤以后站起来?”“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怎么知道她的感受?”等。针对学生的问题笔者引导学生们对文章进行了仔细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为学生解答了他们的疑问,学生们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深刻地认识到无论生活中遇到怎样的挫折都不能放弃,坚定的信念是成功的前提和保障。因为学生们对文章内容有疑问,所以在听课的时候格外认真,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有效的课前预习是学生学习兴趣的保障,同时也是高效课堂的保障。开展有效的课前预习并且引导学生在预习中提出疑问,能引导学生们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课,为课堂教学奏响完美的前奏曲,提高课堂效率。
二、探究释疑,探索“交响曲”
有目的地进行学习能够使学习效率大幅度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学习课本中的知识,同时,引导学生仔细学习文章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出问题的答案,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从而达到学习目的,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教学任务。
在讲解苏教版小学语文《梦圆飞天》时,首先让学生们想象: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能够飞向外太空的杨利伟是什么样的心情?学生们根据这两个问题发挥想象力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做出了回答:我们的地球从外太空看能够看到高楼大厦,还能看到森林和海洋。于是笔者让学生学习课文,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认识到在太空并不能看到我们居住的楼房、森林和海洋,看到的地球是一颗蔚蓝的星体,它被洁白的云层覆盖,被金色的阳光普照很是漂亮,是一颗非常美丽的星球。同时,在对课文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认真体会作为一名国家的航天员,杨利伟在起飞前的感受,体会一种为国争光的心情,从而提高学生的爱国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知识的学习,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使学生提高对知识的收集和探索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内对知识的探索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点,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保障。
三、课后反思,升华“钢琴曲”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对知识的回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及时的引导学生们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而且可以使学生通过不断反思从而获取新的知识,不仅能够夯实基础提高课堂效率,还能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更轻松,从而使所学知识得到升华。
在讲解苏教版小学语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时,要求学生们根据学过的课文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回顾和反思,谈一谈自己对于司马迁成功原因的看法和认识,并从司马迁的故事中吸取经验和教训,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阐述。学生之间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通过一番讨论总结出:司马迁的成功是源于他坚忍不拔的性格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我们应该学习司马迁的这种精神,无论遇到怎样的难题都不能放弃,只有坚持下去才有成功的可能。学生们在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回顾反思,在回顾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对文章有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更加扎实,从而使课堂教学的效率有了提高。
课后反思是语文教学中的“钢琴曲”,纯粹而又悠扬,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回顾反思得到新的知识,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优化。
总而言之,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质疑探究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同时,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还能在知识的传递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的质疑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完善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实现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司成勇. 从“学答”走向“学问”[D].西北师范大学,2006.
[2]钟丙秀.小学语文课堂学生主动发问的策略探究[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18).
[3]施晗妮.浅谈小学生语文学习中质疑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