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课堂教学中冲突的作用、类型与应对

2017-01-05冉勇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负向显性隐性

摘 要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顺利运行的关键,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伴随着冲突的出现。如何认识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冲突关系到体育教学的顺利展开。从社会学视角审视课堂教学冲突发现,课堂教学冲突不仅有负向功能,能给课堂带来失序的状态,还有正向功能,有助于重建师生关系。我们把课程教学冲突分为四种类型,并提出了应对课堂教学冲突的“安全阀”制度。

关键词

体育课堂教学 冲突 安全阀制度

一、冲突与课堂教学冲突的重新审视

课堂教学冲突的研究存在大量的问题,首先,对冲突功能的理解片面。人们普遍认为课堂冲突是教学活动失序的表现,都倾向于将课堂教学冲突当成课堂的病态机制。究其原因是缺乏对对课堂教学冲突的内在逻辑和外在功能的深层次分析。其次,对应对策略的研究单一。普遍认为,教师课堂教学冲突解决的关键是教师要改变观念,转变角色,防止文化冲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师素质,将制度权威与自身声望结合起来[1]。传统教学观念将课堂教学认为是作为主体的教师进行知识传授,课堂教学的效果或课堂教学中所发生的一切都可以通过教师来掌控,也是诱发于教师。

鉴于以上课堂教学冲突研究的不足,我们认为需要从新的视角去审视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冲突。本质上来说,课堂教学是一项社会化活动,存在教师、学生和课程三要素。从这一前提认识出发,就会发现课堂教学中教师与课程、学生与课程以及学生与教师由于各种因素必然会引起冲突。例如,教师希望学生接受所传授的知识,或者说顺利接受社会化,就必然打破原有的知识体系,对新的知识或思想进行吸收,这样一种过程就是冲突的发生过程。同时,教学中也会出现学生抵制教学的冲突。

既然课堂教学本质上是社会化活动,冲突也必然存在于课堂教学中,那么,我们该如何对课堂教学冲突进行系统的认识?又该如何应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冲突?在本研究中,我们从社会学的视角,把教学活动看成社会化活动,客观观察课堂教学冲突的衍生机制,理性分析课堂教学冲突的多元类型,并审慎评估和应对课堂教学冲突,其中分析的对象是体育课堂教学。

二、体育课堂教学中冲突的作用

根据体育课堂教学中冲突作用的方向来看,有正负功能之分;而从实际的效果来看,有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之分。根据这四个维度,我们提出了体育课堂中冲突的“四维功能”分析模型(如图1)。

从图1的“四维功能”模型可以看出,体育课堂教学中冲突的作用有四种类型,即正向显性功能、正向隐性功能、负向显性功能、负向隐性功能。

1.正向显性功能

正向显性功能是指冲突引发了直接的、显性的、积极的教育后果。这里的正向指的是积极正面的功能,有利于体育教师推进社会化活动的功能。显性意味着课堂教学中冲突发生的后果是显性的、直接的。例如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教师不满意见的表达催生了课堂教学冲突的发生。此时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释放了原本紧张的师生关系,把问题呈现出来,通过合适的方式解决问题。所以,课堂教学中的冲突并不都是坏事,也有正向功能,其中呈现出来的、显性的效果就是我们所说的正向显性功能。而且,在以上的冲突例子中,师生冲突关系的化解有助于形成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所以,“无论是在大规模的结构还是在小型结构中,内群体的冲突都是结构状态良好和其关系具有生命力的标志”[2]。当然,课堂教学冲突的发生,能否取得正向显性功能还取决于教师的应对策略和冲突发生的类型。

2.正向隐性功能

正向隐性功能也指的是体育课堂教学中冲突的积极作用,与前面不同的是,这里所指的作用并非显性的、能看得见的,而是作为一种隐性的作用而存在。这类作用可能会在体育课堂教学后的某个时间段出现,也可能永远不能显现,而是一直以一种隐蔽的方式或作用存在于师生之间。例如在某个体育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因为某种训练方法产生冲突或者关系的紧张。此时师生之间都为彼此的观点或者训练主张而发表意见,这个过程中训练方法得到改善是正向的功能。与此同时,学生和教师在表达中理性精神和批判能力得到了锻炼。尤其是对于体育课堂中的学生来说,这种敢于打破教师权威的理性精神和批判能力就是一种隐性的作用。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我们一直探讨的是通过某种介入机制来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和批判能力,而恰恰忽略了在课堂教学冲突中引导并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和批判能力。当然,如何利用体育课堂教学冲突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这不仅要求体育教师认识课堂教学中冲突的作用,还要有控制冲突,甚至是制造冲突并引导冲突的能力。正如科塞所说:“冲突对于维护关系来说常常是必要的,如果没有发泄互相之间的敌意和发表不同意见的渠道,群体成员就会感到不堪重负,也许会用逃避的手段做出反应。通过释放被封闭的敌对情绪,冲突可以起维护关系的作用。”[2]

3.负向显性功能

负向显性功能指的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所产生的结果是负面的、显性的。我们知道,体育课堂教学中冲突的产生有其必然的动因。在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冲突的出现往往是伴随着课堂秩序的失范而出现。例如学生不按教师指定的方式展开训练,抑或在训练中出现方法不得当而产生的冲突。在这类冲突中,教师普遍都是通过一种控制手段来维持课堂教学秩序。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故意违背教师的意图,跟教师唱反调,从而造成体育课堂教学冲突达到极端的程度。这时师生关系破裂、体育课堂教学严重失序就是一种显性的负向冲突。可以预见,在这种冲突中,师生冲突的强度非常之高,加上双方情感的累积又会进一步强化冲突。另外,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因为器材或机会获取的不平等而产生的冲突也时有发生,这种冲突所产生的作用大多是负向显性的,对课堂教学秩序产生明显的破坏作用。

4.负向隐性功能

负向隐性功能指的是没有认识到的,也非外显的冲突后果。通过对已有的文献进行梳理知道,学术界对体育课堂教学冲突的负向隐性功能缺乏深入认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这类功能很难被认识;二是难以防止负向隐性后果的出现。这里我们从两个案例来分析体育课堂冲突中出现的负向隐性作用。一个例子是师生冲突中,严格要求的教练或者教师往往容易导致冲突,这种冲突的发生不仅会引发学生对教师的负面情绪的累积,还导致师生关系的破裂。这里的负面情绪的累积和师生关系破裂是我们所提到的冲突的负向隐性作用。另一个例子是由于体育训练资源的争夺以及竞争性训练过程中出现的摩擦导致的冲突,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会严重影响学生之间的关系,导致负面隐性的后果。在体育教学中,存在大量的学生之间的配合训练,如果学生之间出现关系破裂,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这里的学生之间关系的破裂,以及其导致的教学效果低效就是冲突的负向隐性功能。

三、体育课堂教学冲突的类型

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冲突主要是主体间的冲突,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发生的冲突。因此,结合上诉冲突的作用将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冲突分为四类:矛盾协调型冲突、矛盾解决型冲突、兼顾型冲突、和解型冲突。

1.矛盾协调型冲突

协调型冲突指的是矛盾双方之间因为利益关系而导致的冲突,这类冲突需要得到协调。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协调型冲突主要发生在学生之间。由于训练机会、器材使用的机会以及教师指导机会不均等而发生在学生之间的冲突。一般来说,这类冲突会随着课堂教学中不平衡状态的加剧而加剧。也就是说,在体育课堂教学或训练中学习或训练机会越不均衡,冲突的爆发程度也越激烈,协调的难度也就越大。这种类型的冲突发生的原因是一方的发展或者学习阻碍了另一方学习或发展机会的获取。在体育课堂教学或者体育训练过程中,这类冲突只有得到协调才能保证课堂的顺利展开。一般来说,这类冲突产生的作用是负向显性的。

2.矛盾解决型冲突

具体到体育课堂教学中,矛盾解决型冲突可以细分为两种更具体的情况。一种是教师的原因导致的冲突。教师因为教学方式或者方法落后,引起学生的不满而出现的课堂教学失序,这时对学生的情绪进行引导才能实现冲突消除。另一种是学生的原因而出现的冲突。在体育教学中,经常会出现玩手机、玩游戏以及瞌睡等情况,这时的教师必须通过严厉的措施对学生加以制止。即使冲突加剧也应该采取果断的措施,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秩序的有序。大体而言,这类冲突的解决后果或冲突的作用都是正向显性的。

3.兼顾型冲突

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兼顾型冲突并非一种显性的、对抗性冲突,更多指的是一种观念上的不同。兼顾型冲突的最大特点是,冲突双方都是教学或学习所需要的,两者都要求兼得。但在实践中双方都存在互为反面的作用,甚至是此消彼长。事实上,课堂教学中的诸多事情都存在两面性或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是高考升学率为先,还是需要兼顾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机会。理想的角度来说,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权,都有获取教师提供的公平的学习机会的权利。但实践中,往往伴随的是对升学率的重视,对成绩优秀学生的照顾,也就是伴随的是对差生的忽视。当然,这种类型冲突的化解需要教师或学生具备一定的素养。对教师来说,需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同时兼顾升学率;对学生来说,对待体育课堂教学的作用也存在一种内在冲突,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是学生面临的冲突,如何协调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学生应该思考的重点。总体来说,兼顾型冲突及其带来的作用是正向隐性的。

4.和解型冲突

和解型冲突指的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发生的非根本利益指向的冲突。这类冲突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在师生或学生之间均不同程度的出现。例如学生之间因为关系的不和谐而出现的冲突,师生之间因为过往的情绪而在课堂出现的冲突。解决这类冲突主要是通过平等协商、明辨是非、平等沟通以及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等方法。这类冲突大多比较平和,不那么激烈,同时大多有一种正向隐性作用。

四、建立体育课堂教学冲突“安全阀”制度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体育课堂教学冲突并非都是带来负面的结果,冲突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对我们的体育教学有着积极的或显性或隐性的正向作用。我们对待冲突不应只是单纯的压制,而是需要通过合适的措施来引导冲突,发挥冲突带来的正向作用。为此,我们提出了引导和释放冲突负面作用的体育课堂教学冲突“安全阀”制度。

“安全阀”制度最早是科塞在《社会冲突的功能》里提出,它认为“安全阀”可以“使社会不满情绪得到发泄,从而维护整个社会的团结和稳定”[2]。针对日益突出的体育课堂教学冲突,我们迫切需要建立一种释放和引导体育课堂教学冲突的“安全阀”制度。这种制度的建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首先,体育课堂开始前的压力调节制度。特别是通过活动或者交流来释放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紧张情绪。其次,体育课堂教学冲突的预警。教师和学生均需对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冲突进行预警,并及时作出应对措施。最后,体育课堂教学冲突的调节制度。在冲突发生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以一种平等的姿态,用沟通的方式去明辨是非,化解并引导冲突。

总之,作为主体的学校和体育教师应该有一种冲突的意识,采取合理的措施来防止体育课堂教学冲突走向负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金霞.师生冲突的正向功能[J].现代教育论丛,2008(1).

[2] 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M].孙立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作者:冉勇(1978-),男,湖北恩施人,武汉体育学院综合教研室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郭振玲】

猜你喜欢

负向显性隐性
miRNA-145负向调控子宫内膜异位症中OCT4的表达
miR-21负向调控宫颈癌HeLa细胞株中hTERT的表达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社会权显性入宪之思考
基于不同星级酒店的负向评论类别及管理反馈策略比较分析与匹配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显性的写作,隐性的积累——浅谈学生写作动力的激发和培养
隐性但可预防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