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社会适应性中的作用探析

2017-01-05文晶晶文烨陈晴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青少年体育生活

文晶晶++文烨++陈晴

摘 要

通过文献资料法、实践调查法和访谈法,对青少年社会适应与学校体育教育的哲学关联作出详细阐述,指出解决个体与周围社会环境发展之间的特殊矛盾是二者共同的发展命题。针对目前学校体育在青少年社会适应性培养中的三项发展困惑,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中心——“生活”为借鉴,提出学校体育在青少年社会适应性培养中的回归途径。

关键词

青少年 社会适应性 学校体育 生活教育

2014年7月28日,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健康是青少年成长成才和幸福生活的根基,关系国家民族未来和亿万家庭福祉,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增强青少年体质的重要论述精神,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组织引导学校、社会和家庭为青少年强身健体创造良好条件,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从生理、心智的发展角度,青少年指年龄在14至18岁之间的社会群体,这一阶段,他们多处在中学学习阶段,并逐步进入一种人生转变期,即通过综合有关自己对自己、自己对他人、他人对自己的知觉认识,确认个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形成较强的自我意识及初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社会文明程度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青少年健康发展所包含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关切,已逐渐深入到大众对孩子健康培养和促进的日常意识当中。

青少年社会适应性是指青少年个体与所处环境的交互过程中,保持和谐平衡的发展状态,从心理和生理上所做出的主动顺应、调控、改变环境的各种适应性的改变,最终达到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一种平衡状态[1]。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社会化进程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的推进作用已得到众多学者和专家的著述与认可。提高青年社会适应的能力,关系青少年的未来发展,更关乎社会发展的未来。从学校体育教育层面来探知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一、学校体育教育与青少年社会适应性培养的哲学关联

从字形架构来看,说文解字中认为,“人本”是“体”字的核心解读,而“育”指教育,因此,“以人为本”、“身体活动”、“教育”这三个由“体”、“育”二字引申出的关键词道出了学校体育教育的本质内涵。学校体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人的群体性教育活动”,它是教育和体育的结合体,是教育的一部分,在青少年社会适应性的培养中应起到教育补充的作用。首先,它可借助自身学科特点和优势,通过具体的身体实践、创造性活动以及一系列辅助工具和手段,以人的发展为逻辑起点,为青少年个体成为合格的社会人提供最大发展的可能性。其次,它所面临的受教育对象——青少年群体,处于最佳的学习年龄,接受能力较强,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可塑性较强。第三,区别于儿童期的学校体育,随着青少年身心各方面发育的不断成熟,这一时期体育教学形式和具体的操作内容更为开放和独立。因此,学校体育可更有效地以实践为途径,采用身体活动的主体体验式教育,通过个体的直接参与,也是培养青少年社会适应性有效的教育手段之一。

二、学校体育在青少年社会适应性培养中的发展困惑

1.“以人为本”核心发展观念与学校体育课程建设滞后的曲高和寡

尽管“以人为本”已成为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主旋律,但是从目前学校体育的教学形式来看,脱离社会生活经验的运动项目技能学习是直接经验获得的单一形式,不注重思维发展能力的培养,缺少合理教学场景的设计,青少年学生缺乏对运动项目内涵的体验感受,无从认同体育学习内容对于自己生活的重要性,更谈不到学习的乐趣。从教育内容的选择来看,体育在教学体系中长期处于一个恶性发展循环的弱势发展状态,此外,学校为了拿名次,为学校发展增加附加砝码,校园竞技体育运动项目成为学校体育发展建设的重点,体育的教育内容呈现单一枯燥,不利于有效组织合理展开,表现出严重脱离生活的发展倾向。从教育内容的编排来看,教育内容并没有遵循科学的教学原则,内容的编排不符合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从教育途径来看,重视个体技能学习和知识的掌握,不能有效地调动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交往与内化。这使体育教育很难体现自身学科发展的特点和优势,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仍处于弱势发展地位。这很容易使学生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程度降低。

2.“健康第一”理性发展原则与青少年社会适应健康现状的欲求反失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保证体育课和体育锻炼实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组织法》中指出:“健康是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完满状态”的三维概念。身体上的健康是指躯体、器官、组织及细胞的形态、机能的完整;心理上的健康是指精神与智力处于完好状态,内心世界丰富充实,适应外界的变化;社会上的健康是指有良好的人际交往、社会角色功能及对他人和社会健康承担义务[2]。然而据相关资料表明,青少年除了身体素质飞速下滑之外,不喜欢接触社会、对于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漠不关心、和家人很少沟通、对生活及学习等环境难以适应、人际关系难以协调、角色错位和不适应的案例比比皆是,造成抑郁、焦虑情绪等不良症状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群体中得以显现。在现实中受挫之后,过分依赖网络所形成的虚拟世界,逐渐脱离现实世界,甚至出现新型“自闭”的青少年群体数量也在逐年增长。新浪河南发放问卷2000份,以郑州市内随机抽取的14所中学中的2000名中学生为调查对象,回收有效问卷1823份,有效率达到91.65%。问卷调查中男生占49.9%,女生占51.1%;初中占63.1%,高中生占36.9%。通过调查,数据显示,有19%的学生称,自己曾经想到过“生活没有希望”,5%的学生这一想法较严重;11%的学生称“我一直都担心和别的同学相处不好”,40%的学生认为“我有时会担心别的同学不喜欢我”,44%的学生认为,“同学纠纷”曾对自己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22%的中学生认为自己“和老师关系紧张”等等[3]。

3.“文化育人”中心教育思想与学校体育教学实践的相去甚远

“文化育人”是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理念的应然选择。学校作为知识的集中地,是保存、传承、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组成要素,担负着先进体育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历史使命,这是其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特殊定位。文化是体育发展层面中最核心的部分,是体育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人们对体育价值的认同从工具理性上升为价值理性的重要表现。学校体育“文化育人”是“文而化之”的教化过程,它不仅需要发展人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更强调唤醒学生的生命主体意识、生存价值感,塑造健全的人格心灵,它不是灌输和说教,是建立在个体亲身体验后的情感化育。但学校教育的现实实践中,仍是停留在单纯的“知识育人”和“技能育人”。学校体育被简单地等同于技战术教学、身体锻炼,过多的目光投放到运动竞赛和运动队、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上。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体育对青少年学生内心世界的冲击与塑造力度还很不够,因此,文化的缺失是学校体育活力匮乏的主因。对学校体育“文化育人”的忽视、漠视和轻视必将导致学校体育主线条的模糊和发展方向的迷失[4]。

三、“生活”——学校体育在青少年社会适应性培养的中心

1.生活即教育:由知识教育回归能力教育,“生活”回归是根本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学校体育的发展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学校体育生活化”是人本教育价值的一种合理发展取向。体育知识和技术的掌握是学生能力发展的基础,只有对体育知识和技术进行广泛生活化内涵植入、应用与迁移,才能转化成为能力。社会化及适应能力是学校体育应着力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也是个体人生历程的基本任务,关涉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问题。青少年通过学校体育项目的学习、交往、实践,在熟练掌握运动项目技能的同时,结合该项目特征,了解项目的人文特点,不仅有利于对该运动的进一步认识,更好地提高运动技能,还能加速自身社会化过程,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逐渐成为有个性的、成熟的社会成员。学校体育重视生活教育,把体育学习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让青少年与社会、自然相融,在体育学习中体验生活,在体验生活中理解知识,感受生命的意义。生活即教育,注重由体育知识教育回归到能力教育,是对人自身的回归、对人生活的回归。因此,学校体育“生活”回归,其实质是回归更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适应生活的发展人才。

2.从知到行:由能力教育回归文化教育,“情感意志”培养是重点

外向性、神经质、宜人性、责任感和开放性这五种基本的人格特质不仅是影响人们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原始因素,也是人们适应社会时的基本动力特征和内在核心因素。在学校体育发展的过程中,如果缺失对运动项目的人文教育精神层面的延伸,就可能导致学校体育发展的异化。通常学校体育被认为是一种工具和一种教化,是体质、技艺、达标等词语的概括,体育人文精神与人文价值的丧失,使学校体育的教育过程在某种程度上被定义为一种技术过程。固然,学校体育教育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会与不会的矛盾,在解决了会与不会的矛盾之后,信与不信的矛盾便成为主要矛盾。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把体育的应有之义、价值、内涵,以及不同运动项目所承载的社会意义传授给学生,通过内在的教化,形成他们的体育价值观,使终身体育的行为成为一种可能。学校体育中的情感和意志教育注重的是生命体验与关怀,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青少年理解和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础,由能力教育对文化教育的回归,体育人文教育内容应成为学校体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是能力教育向文化教育的一种升级,增强青少年适应行为的认知,影响他们的气质和性格,丰富情感,磨练意志。在学校体育中,体育知识的认知是基础,是必要;情感和意志是核心,是关键。

3.教学做合一:由文化教育回归生活教育,“主体”建构是关键

体育人文精神的教育即文化教育是学校体育的思想源泉和动力,其最终目的是实现“生活”的教育。在这一教育过程中,人既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对象,又是它得以建构的主体,是改造与创造双向价值体的和谐统一。学校体育中,主体的价值建构是对传统体育教育把人作为工具的异化发展提出的质疑,教学做合一,把实践和发展紧密相连,以自尊、自立、自强对自己和社会负责,认为教育是为作为主体的“人”的发展而服务的。在当代,青少年学校体育的学习目的已不再只是对体育的某些项目表面发展形式的感性认识层面,而是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升华以及由情感、意志的内化转化为合理现实认知和行动的一种主体发展表现。学校体育由文化教育回归生活教育,实现教学做合一,是以实践为基础,追求人的身心、人与人、人与环境的愉悦,增强其与周围环境发展的融洽度以及解决问题、直面困难的能力特性,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对青少年主体性姿态的激发,推动他们与社会保持一致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学校体育的本真价值内涵所在,也是从教学做的整体观树立青少年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实践观、主体观和能动观的一种人本关怀和表现,主体性有利于青少年合理进行角色定位,增强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

参考文献

[1] 邹泓,余益兵,周晖,等.中学生社会适应状况评估的理论模型建构与验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2] 罗儒国.“教学回归生活世界”问题研究评析[J].现代教育管理,2009(6).

[3] 陈晴.生活教育与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12(8).

[4] McCRAE,CASTA.PersonalityTraitStructure as a Human Universal[J].American Psychologist,1997.

[5] 穆树云,李世昌.1904~1929年南开中学体育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5(6).

[作者:文晶晶(1981-),女,河南西平人,成都理工大学体育学院讲师,硕士;文烨(1973-),男,四川富顺人,成都理工大学体育学院教授,硕士;陈晴(1962-),男,河南西平人,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理论教研室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 杨 子】

猜你喜欢

青少年体育生活
青少年发明家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