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重症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选择研究①
2017-01-05李琳
李 琳
(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湖北 武汉 430014)
老年患者重症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选择研究①
李 琳
(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湖北 武汉 430014)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重症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不同治疗方法疗效。方法:收集老年重症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常规治疗组继续目前治疗方案,中药治疗组加用大黄水煎液,100mL日2次口服。患者于入院及治疗后7d后行血清淀粉酶、血脂肪酶、C反应蛋白测定,并进行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统计。结果:①中药治疗组对血清淀粉酶、血脂肪酶、C反应蛋白改善最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中药治疗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疗可改善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血清淀粉酶、血脂肪酶及C反应蛋白,并有效降低感染、胃肠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死亡率,疗效更佳。
老年患者; 重症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治疗方法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是急性胰腺炎的一种,由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发展而来。本研究采用不同治疗方式,进一步探讨了老年患者重症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研究中所选150例患者均为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于到我院就诊的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其中男105例,年龄69(57~79)岁;女49例,年龄67(56~78)岁。诊断及排除标准:(1)诊断依据:诊断依据根据《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关于急性胰腺炎及其轻中重度分级依据制定[1];补充纳入标准(2)排除标准:①具有药物禁忌症的患者;②具有严重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合并症的患者;③合并肿瘤或血液系统疾病者;④不能清晰表达自身感受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1.2.1 常规西医治疗:两组患者均按照《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1],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常规西医治疗,具体方案及药物选择如下:禁食水,减少消化液分泌,留置胃管持续胃肠减压,减轻胰腺负担,预防及缓解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引起的恶心、呕吐等;选择使用抑制胰腺分泌,药物主要有:生长抑素、奥曲肽等;抑制胰酶活性:加贝酯等;H2受体拮抗剂:法莫替丁、雷尼替丁等;同时根据患者不同情况予以营养支持、对症抗炎治疗等。
1.2.2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大黄,予生大黄30g,水煎三次混匀成200mL溶液(水煎15min),每次100mL,日2次口服。
1.3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1.3.1 血清淀粉酶、血脂肪酶、C反应蛋白测定:于患者入院后及治疗第7天,采集静脉血5mL,用Somogyi法进行血清淀粉酶、血脂肪酶检测,C反应蛋白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2]进行检测,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步骤进行。
1.3.2 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对患者感染、胰腺假性囊肿、胃肠功能衰竭、胰周和胰腺脓肿、高血糖等并发症进行统计观察,并统计各组患者病死率。
2 结 果
2.1 患者的一般资料: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对照
2.2 血清淀粉酶、血脂肪酶、C反应蛋白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淀粉酶、血脂肪酶、C反应蛋白均有所改善,其中三项指标均为中药治疗组改善最为明显,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各组血清淀粉酶血脂肪酶C反应蛋白比较情况
注:治疗后,中药治疗组改善最为明显,说明其对重症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改善效果最佳,△P<0.05,△△P<0.05,*P<0.05
2.3 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治疗后中药治疗组比常规治疗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n(%)
注:治疗后,中药治疗组可降低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并改善疾病死亡率,P<0.05
3 讨 论
有关报道研究称,随着年龄的增长,胰腺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随之升高,所以,关注老年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十分必要。我们的研究结果发现,在对血清淀粉酶、血脂肪酶、C反应蛋白的观察中,中药治疗组改善最为明显。有研究发现[3],急性胰腺炎发生后4~12h血清淀粉酶即开始上升,20~30h后达到峰值,可高至正常值4~6倍。血脂肪酶水平变化情况是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重要参考指标,一般来说,该指标在急性胰腺炎发生24h左右将出现高峰值;C反应蛋白作为临床诊疗中较为常用的炎性标志物,在急性胰腺炎诊断同样具有重要的判断价值。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急性胰腺炎的手术治疗越来越普遍,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但是急性胰腺炎发病期间,患者的死亡率较高,可以达到30~100%,单纯手术治疗并不能有效改善急性胰腺的临床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中,为了提高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以合理选取手术时机,并给予患者相应的药物治疗,最大程度上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从我们的实验结果来看,在治疗中加入中药大黄,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感染发生率、胃肠功能衰竭及患者死亡率。大黄为通腑泄热之品,可促进患者排泄,抑制肠道内的细菌繁殖,起到清除致病菌作用,抑制炎症反应,缩短感染的持续时间。
本实验通过对150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进行常规西医治疗、中药治疗,认为中药治疗可显著改善血清淀粉酶、血脂肪酶及C反应蛋白,并有效降低感染、胃肠功能衰竭、胰周和胰腺脓肿、高血糖等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死亡率。因此,临床诊疗中合理联合使用中药治疗和常规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1] 曹明岭.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手术治疗体会[J].河北医学,2012,18(2):277~278.
[2] Serrablo A, Tejedor L, Martínez J. Antibiotics in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J].Central 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e, 2014, 9(4):565~573.
[3] 周亚峰.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并发胰性脑病1例[J].河北医学,2012,18(7):1029~1030.
① 【基金项目】湖北省科技项目,(编号:WX12C35)
1006-6233(2016)12-2012-02
A 【doi】10.3969/j.issn.1006-6233.2016.1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