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CT成像技术在脑出血早期诊断及其病因判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①
2017-01-05魏淑芹
魏淑芹
(农垦红兴隆管理局中心医院CT磁共振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5811)
血管CT成像技术在脑出血早期诊断及其病因判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①
魏淑芹
(农垦红兴隆管理局中心医院CT磁共振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5811)
目的:探讨血管CT成像技术在脑出血早期诊断及其病因判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脑出血早期患者69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23例。A组采用常规CT扫描;B组采用核磁共振成像(MRI);C组采用血管CT成像技术检测。检测结束后,对比三种检测方法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A、B组病灶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A、B组相比,C组的病灶检出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基底节区出血检出率、丘脑脑叶出血检出率及脑干小脑出血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特殊病因脑出血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A、B组相比,C组特殊病因脑出血检出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出血早期诊断及其病因判断方面,血管CT成像技术能够精确的显示出病灶,准确的发现脑出血的特殊病因。
脑出血早期; 血管CT成像技术; CT; 核磁共振成像(MRI)
本实验针通过对脑出血患者诊断及其病因的观察,分析血管CT成像技术临床中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收集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脑出血早期患者69例,随机分A组、B组和C组,各23例。患者均有言语障碍、偏瘫、血压升高、呕吐及疼痛等临床症状。69例患者中有17例特殊病因导致脑出血,动静脉畸形5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4例,脑叶出血中发现脑淀粉样变性患者6例,额叶静脉畸形5例。A组,男14例,女9例,年龄50~79岁,平均(68.12±9.83)岁;B组,男12例,女11例,年龄51~78岁,平均(67.92±9.61)岁;C组,男13例,女10例,年龄52~77岁,平均(68.73±9.84)岁;本实验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诊断学》中脑出血早期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无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性别不限,年龄50~80岁;无严重脏腑功能病变。
1.3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系统严重并发症排的患者;患有呼吸衰竭等呼吸系统疾病严重的患者;患有内脏器质性病变患者;依从性差不配合检查患者;既往有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患者。
1.4 治疗方法:CT组采用常规CT检查:应用16层螺旋CT扫描仪(Siemens Somatom),扫描参数设置:矩阵:256×256;电压:125kV;层厚:10mm;层距:10mm;电流200mA。MRI组采用MRI检查:应用超导型核磁共振成像仪(飞利浦Achieva3.0T),选用相应部位线圈,行轴面、矢状位及冠状位扫描,选择FOV25cm×25cm、矩阵256×256、间隔8mm、层厚8mm,采用序列为T1WI(TR 500ms、TE 15ms)的自旋回波(SE);T2WI(TR 2800 ms,TE85ms)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R 3000ms,TE 65ms)受T2短时反转恢复脂肪抑制(STTIR),应用12 mL的钆喷酸葡胺进行增强扫描。血管CT成像组:应用Ultra型扫描仪(美国通用电气公司Lightspeed),保持患者处于仰卧状态,扫描范围为颅顶到枢椎齿状,图像采集每次为8层,扫描层厚为1.20mm,管电流为130mA,间隔控制为0.60mm,电压为120kV,进行螺旋容积扫描,球管转速为0.5s/周。应用4.3工作站(dvantage Window)对图形进行处理,并应用融合技术、容积再现(VR)、仿真内窥镜(VE)、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SSD)、透明技术、、最大密度投影(MIP)等方法。运用不同的CT阈值适当调整伪彩色。重建40~80幅图像,协同神经外科医生共同观察,了解病灶最佳的显露方向,准确的描述周围血管及病变的形态特点。CT仿真内镜图像经过应用软件处理自动生成,对病变进行动态观察采用电影连续快速回放的方式。所有患者的诊断情况,均由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经验丰富的脑科专家及影像科诊断专家联合作出判断,出现意见不统一时,所有专家共同进行讨论后作出诊断。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比较:三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n=23)
2.2 三组患者病灶形状及部位情况比较:三组患者病灶部位分布及病灶形状分布情况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病灶形状及部位情况比较[n=23,n(%)]
表3 三组患者病灶查出率比较(n=23)
注:*#与A、B组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7)
2.3 三种方法病灶检出率比较:三种方法病灶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675,P=0.0167)A、B两组患者的病灶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B组相比,C组的病灶检出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三组患者病因检出率比较比较:三组患者基底节区出血检出率、丘脑脑叶出血检出率及脑干小脑出血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特殊病因脑出血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A、B组相比,C组特殊病因脑出血检出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7)。见表4。
表4 三组患者病因检出率比较比较(n=23)
注:与A组比较,*P<0.05;与B组比较,#P<0.05
3 讨 论
脑出血是一种常见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病死率和致残率高[1]。是由脑内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引起脑实质内的一种自发性脑血管病[2]。有报道显示,脑出血患者中约有95%的患者既往患有高血压疾病。
与A、B组相比,C组的病灶检出率特殊病因脑出血检出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7)。CT具有扫描时间快、图像清晰等特点,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检查,是医院最常用的医疗设备之一[3]。CT是由探测器接收扫描过人体的某一层面的X射线束,得到的电信号是由可见光及光电转换形成通过数字转换器将电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最终数字信号经电子计算机整理,得到病灶部位图像,为临床医生诊断疾病提供基础。临床应用CT技术主要是需要观察人体病变部位的立体图像或断面图像,通过观察图像诊断疾病性质及病灶范围等,其工作原理是仪器对人体进行X线扫描,因人体各个组织对X线透过率及吸收率不同,所以产生的图像也不相同,根据图像的特点,密度等的不同找出体内病变部位,经专业医务人员的观察分析后,判断疾病种类。
核磁共振成像被认为是一种无创、低风险,可观测人体病灶改变的有效方法[4]。核磁共振成像原理:原子核自旋轴无规律的进行排列,无序的核自旋空间取向会在外加磁场中过渡为有序。就像陀螺在地球重力的影响下旋转一样,自旋的核在做拉莫尔旋进(自旋的核同时也以自旋轴和外加磁场的向量方向的夹角绕外加磁场向量旋进)。
血管CT成像技术临床主要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且具有操作简便、检测安全及时等特点,可利用造影剂将血管周围情况充分显示出来,更加有效地检查出疾病的产生病因,为临床诊断疾病提供帮助。血管CT成像技术有利于显示病变部位的大血管全貌,范围及分支血管受累情况。血管CT成像技术在腹主动脉广泛钙化、肺动脉栓、腹主动脉瘤、夹层动脉瘤等疾病方面及肾动脉、骼内外动脉、肠系膜上动脉等主动脉分支血管均能良好显示。血管CT成像技术可将血管腔内外情况充分显示出来,从多方位对疾病产生的部位进行观察,有效进行分析,且因不同软组织的显示图像不同,具有较好的对比性,更加有利于病变部位的观察,在这方面血管CT成像技术可取代常规血管造影技术。血管CT成像技术可直观、清晰的显示出血管周围疾病的变化,为临床诊断疾病及治疗疾病提供帮助。
本研究显示:CT的病灶检出率为73.91%,MRI的病灶检出率为73.91%,血管CT成像技术的病灶检出率为95.65%;CT的特殊病因脑出血检出率为25.00%,MRI的特殊病因脑出血检出率为40.00%,血管CT成像技术的特殊病因脑出血检出率为100%;从病灶检出率及特殊病因脑出血检出率的临床诊断方面可以看出,血管CT成像技术不仅能够精确的显示出病灶,还能够准确的发现特殊病因导致的脑出血病灶,在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方面临床较为推荐。
本实验通过对69 例脑出血早期瘤患者采用CT、MRI及血管CT成像技术临床诊断结果的观察,证实了脑出血早期患者在病灶检出率方面,采用血管CT成像技术具有较好临床诊断效果,尤其在特殊病因导致脑出血的检出率方面,血管CT成像技术的显示情况较CT、MRI准确,对临床诊断脑出血早期具有指导意义。
[1] 许进昌.高血压脑出血发病机理及外科治疗进展[J].海南医学,2010,21(5):118~121.
[2] 杨殿香.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扩大的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2012,18(3):402~404.
[3] 都德标,刘腾超.浅谈CT机房准备[J].医疗装备,2015,28(2):64~65.
[4] 吴昭.基于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阿尔茨海默症研究[J].河北医学,2012,18(11):1665~1666.
①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科委课题资助项目,(编号:G96C19-5-01)
1006-6233(2016)12-1997-04
A 【doi】10.3969/j.issn.1006-6233.2016.1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