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经跗骨窦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
2017-01-05国晓明朱冬承
国晓明, 朱冬承
(宿迁市泗洪县中医院,江苏宿迁 223900)
关节镜下经跗骨窦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
国晓明, 朱冬承
(宿迁市泗洪县中医院,江苏宿迁 22390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经跗骨窦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87足)关节镜下经跗骨窦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Sanders分型:Ⅱ型37足,Ⅲ型31足,Ⅳ型19足。术后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1年,对比手术前后跟骨各项指标测量结果及足部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随访1年后,手术后患者的跟骨长度、宽度高度以及Bhler角、Gissane角均改善,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美国足外科协会踝后足功能评分可得Ⅱ型患足功能优良率为100.0 %,Ⅲ型优良率为93.6 %,Ⅳ型优良率为89.5 %,总体优良率为95.4 %,患足功能恢复较好。结论:采用关节镜下经跗骨窦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创伤性小,暴露范围充分,并发症少,有利于恢复患者的足部功能及负重锻炼,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节镜;经跗骨窦切口;内固定;跟骨关节内骨折;并发症
跟骨骨折是骨科临床的常见病,其中85 %以上为关节内骨折,严重影响患肢功能[1]。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后足运动生物力学及跟骨骨折认识的深入,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已得到较为广泛的认识。临床治疗侧重于恢复跟骨整体轮廓,包括跟距后关节面完整Bhler氏角及跟骨正常长度、宽度、高度的恢复[2]。本研究探讨关节镜下经跗骨窦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82例(87足)关节镜下经跗骨窦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X线片及CT扫描三维重建均符合跟骨关节内骨折的诊断标准,均为闭合性骨折,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男44例46足、女38例41足,左46足、右41足,患者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38.6岁,就诊时间3~7 d、平均4.6 d,高空坠落伤46例48足、交通事故伤17例19足、高处重物砸伤19例20足;按照Sanders分型:Ⅱ型37足,Ⅲ型31足,Ⅳ型19足。
1.2方法 患者取侧卧位,患侧在上,连续硬膜外麻醉后,常规消毒铺巾,采用水平部低于标准的足跟上外“L”形切口0.5 cm的切口,“不接触”斯氏针固定皮瓣,减少不必要的牵拉,选用直径和角度规格为19 mm/30°的镜头,于外踝尖下1 cm取3~4 cm的横向切口,钝性分离腓骨长短肌鞘和跟骨外侧壁,采用克氏针打入距骨后折弯作为拉钩保护皮缘,适当清理跗骨窦内软组织,沿跟骨前外侧壁向下钝性分离暴露跟骨距下关节面和外侧壁,翻开跟骨外侧壁骨折块,撬起塌陷部位恢复距下关节面的平整,并采用克氏针临床固定,采用骨膜剥离器自切口处伸入跟骨结节上方纠正跟骨塌陷,恢复其高度,并采用斯氏针纠正内翻。使用3.0 mm斯氏针插入跟骨粗隆块,向下、向后牵拉,同时挤压跟骨内外侧壁恢复跟骨宽度及Bhler角、Gissane角,C型臂透视验证复位效果。将关节镜由距下关节外侧及跗骨窦间隙插入观察跟骨后关节面,在关节镜辅助下撬剥骨块,恢复跟骨后关节面的绝对平整,并采用螺钉进行固定,常规放置引流管,缝合切口,辅料包扎,术毕。麻醉恢复后即进行足趾及踝关节的伸屈活动,48 h后拔出引流管,进行髋膝关节康复训练。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随访1年,对比手术前后跟骨各项指标测量结果及足部功能。根据美国足外科协会所制定的踝后足功能评分系统评价患足功能,优:≥90分;良:≥75且<90分;可:≥60且<75分;差:<60分[3]。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 %。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手术前后跟骨各项指标测量结果比较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随访1年后,手术后患者的跟骨长度、宽度、高度以及Bhler角、Gissane角均改善,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手术前后跟骨各项指标测量结果比较
2.2患足功能优良率系统评价 根据踝后足功能评分可得Ⅱ型患足功能优良率为100.0 %,Ⅲ型优良率为93.6 %,Ⅳ型优良率为89.5 %,总体优良率为95.4 %,患足功能恢复较好,见表2。
表2 两组患足功能优良率比较
3 讨论
关节镜在临床上常应用于距下关节炎、顽固性疼痛、纤维粘连、游离的三角小骨片、距下关节不稳等,主要术式包括距下关节清理、关节面修整、钻孔减压、游离体摘除、关节融合等的治疗,而由距下关节镜应用于跟骨骨折的报道较少[4]。跟骨是人体最大的跗骨,骨折复位后难以有足够的强度维持后距关节面的稳定性,经跗骨窦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手术创伤性小,能充分暴露距下关节后关节面及跟骨关节,直视下恢复跟骨长度、宽度、高度以及Bhler角、Gissane角,并在关节镜辅助下可清晰的观察到跟骨关节面骨折及复位情况,术中及时调整,至复位满意为止[5]。
本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随访1年后,手术后患者的跟骨长度、宽度、高度以及Bhler角、Gissane角均改善,根据踝后足功能评分可得Ⅱ型患足功能优良率为100.0 %,Ⅲ 型优良率为93.6 %,Ⅳ型优良率为89.5 %,总体优良率为95.4 %,患足功能恢复较好。
综上所述,采用关节镜下经跗骨窦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创伤性小,暴露范围充分,并发症少,有利于恢复患者的足部功能及负重锻炼,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1] 闫斌.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43-44.
[2] 施忠民.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微创治疗[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5,29(3):163-165,170.
[3] 夏胜利,王秀会,陆耀刚,等.经跗骨窦切口插入钢板与经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疗效的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27(8):701-704.
[4] 施忠民.跟骨关节内骨折微创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4:21-23.
[5] 吴勐,滕云升,郭永明,等.关节镜辅助下经跗骨窦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30(10):1076-1078.
2016-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