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料库的路易·艾黎和许渊冲“三吏”“三别”英译风格对比探究

2017-01-04韩江洪凡晴

山东外语教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艾黎许渊冲译本

韩江洪,凡晴

(合肥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基于语料库的路易·艾黎和许渊冲“三吏”“三别”英译风格对比探究

韩江洪,凡晴

(合肥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创作了大量的“即事名篇”。“三吏”、“三别”即是其中有名的一组现实主义诗歌。本文选取《中国文学》中路易·艾黎(Rewi Alley)的译本和许渊冲的译本作为研究对象,用语料库方法从词汇和句子两个层面考察译文,研究发现艾黎译本所传递的原文信息更加丰富,翻译风格倾向于散文式的改写;许渊冲译文则更加注重形式上的统一,保留了原文的诗歌题材形式,讲求押韵。论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造成译文风格差异的原因:译者的不同翻译目的、译者的不同翻译理念和译者的不同文化身份。

英译风格;“三吏”;“三别”;语料库方法

1.0 引言

在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众多诗作中,“三吏”“三别”一直作为其表达民生疾苦的代表作品,被视为“诗史”,学界甚至认为杜甫所叙之“时事”“可与正史相互印证”①。这六首诗分别选取了不同的角度和题材,将社会历史和个人经历在无形中高度融合,且以独特的文学方式反映了当时的时代内容和精神面貌。对于杜甫的这组名篇之作,历来为文学史家所必称,选注家所必选。因此,对这一组诗的研究已是数不胜数。但是,对这一组诗的英译研究却寥寥无几,多数学者(如文军、李培甲、陈梅等)只是在研究杜甫诗歌的过程中将其囊括在内,而对这一组诗英译缺乏专门的研究。翻译杜甫诗歌的译者有几十位之多,但是国内针对杜甫诗歌译者的研究论文极少。(文军、李培甲,2012)

作者有风格,译者也有其风格。(袁洪庚,1988:109-116)对比分析不同译者在翻译中的风格,是对译者主体性因素的彰显,既肯定了译者在文化构建中的作用,也为翻译批评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新的思路。(严苡丹,2011:145)本文选取不同时代、不同译者的译本,从语料库软件检索结果出发,分析其差异并探讨产生差异的原因,以期给读者以及未来对杜甫诗歌乃至中国古典诗歌研究的学者一点启发与参考,拓宽、加深读者对两位译者译诗风格的认识。

2.0 研究设计

2.1 语料选取

本文选取1951年创刊的《中国文学》收录的杜甫诗“三吏”“三别”,路易·艾黎(Rewi Alley)英译本(以下简称艾译)(Tu Fu,1955)以及许渊冲先生2013年1月出版的《古代诗歌1000首》中的“三吏”“三别”英译本(以下简称许译)(许渊冲,2013)作为研究的文本,通过对汉语原文以及英语译文去噪、平行,建成研究所需的小型语料库。

2.2 研究方法与步骤

运用语料库检索软件WordSmith 4.0和Antconc 3.3对研究文本进行检索,并从词汇和句子层面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再探究产生该结果的原因。

2.2.1 词汇层面

词汇层面将考察两个译本的平均词长、词长分布以及词汇密度,利用检索结果解释两个译本的用词特点。

平均词长与文本的深奥程度一般来说成正相关,可以反映文本用词的复杂程度。平均词长(mean word length)是指文本中词的平均长度,以字母数为单位。平均词长较长,说明用的长词较多。词长标准差(word length std.dev.)可以反映文本中每个单词长度与文本平均词长的差异,标准差越大,说明文本中各单词词长之间的差异就越大。通过 WordSmith检索即可得出两个译本关于平均词长的数据。

词长分布可以反映各长度单词在文本中的使用情况。使用 WordSmith软件检索两个文本,可以得到两个文本词长分布的统计结果。但是由于不同的语料库的库容不一样,语料库的实际词长的出现次数就不具有可比性,因此本文选择各长度单词每1000词出现的次数,并且以 BROWN②语料库中各长度单词每千词出现的频率作为参考,使检索结果更具有客观性。

词汇密度是指在特定的语料库中实词在总词数中所占的比例。本文通过对比两个译本与汉语原文的词汇密度以及两译本之间的词汇密度,以期总结出两个译本之间的用词特征。计算词汇密度的公式通常有两种,分别由Ure (1971)和Halliday(1985)提出。本文采用的是Ure提出的计算方法,即词汇密度=实词数量/总词数×100%。实词在句子中所传达的信息量往往高于虚词,根据 Baker的观点,词汇密度的大小是衡量文本信息的标准之一,反映了译文中的信息承载量。(转引自Baker,1995)词汇密度还可以反映文本的难易程度,词汇密度越高说明该文本实词所占比例越大,信息量也越大,难度也相应增加,反之,文本难度较低,更易理解。本文的英语语料使用CLAWS5③进行词性赋码处理,汉语原文使用ICTCLAS 2015版进行分词赋码处理并辅以人工操作,但在统计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界对于汉语实词、虚词的界定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实词(lexical word或 contentword)包括名词、实义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四类。(Biber et al.,1999)国内学者也比较认可英语中的实义词指具有稳定词汇意义的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4个词类;功能词(grammaticalword或function word)指不具备稳定词义或意义模糊而主要起语法功能的词语,主要包括代词、介词、连词、冠词、助动词等词类。(胡显耀,2007)对于汉语实词与虚词的分类标准,争议最大的是副词和代词。在进行词汇密度统计时,有些学者采取了王力、吕叔湘与朱德熙先生的观点,将名词、动词、形容词三类归为实词,而将副词、代词、介词、连词、助词和叹词等归为虚词。(胡显耀、曾佳,2009)另外一些学者采取与英语相似的分类,将副词归为实词类。本文并不讨论实词、虚词的分类,因此将按两种分类方法进行统计。

2.2.2 句子层面

句子层面主要考察译文文本的句子个数、平均句长以及句长标准差。

句子个数可以直观看出两个文本句子数量上的差异,结合文本容量可以得出两译本在句长上面的差异,这一点可以通过平均句长的检索结果来检验。句子的长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句子的复杂程度。句长标准差(sentence length std.dev)反映文本中每个句子长度与文本平均句长的差异,标准差越大,说明文本中各句子句长之间的差异就越大。

通过对两个译本词汇和句子层面的考察可以初步了解两位译者在译诗方面的风格差异。

3.0 结果与讨论

按照上述步骤与方法对语料进行检索,对检索结果进行整理和归纳,分析如下:

3.1 词汇层面

词汇层面主要考察了两个译本的平均词长、词长分布以及词汇密度三个方面。

3.1.1 平均词长和词长分布

表1 许译和艾译的平均词长和词长标准差

从表1可以看出,两个译本之间存在的差异较小,艾译本的平均词长4.09略大于许译本的3.92。说明在文本用词的复杂程度上面,二者的译文相差不大。词长标准差(word length std.dev.)反映了文本中每个单词长度与文本平均词长的差异,标准差越大,说明文本中各单词词长之间的差异就越大。从表1中可以看出艾译本的词长标准差为2.07,大于许译本的1.89,说明艾译本中单词词长之间的差异比较大。Wordsmith的检索结果也可以印证这点,表2中艾译本中词长跨度为 1个字母单词到 14个字母单词,而许译本则相对较小,为1个字母单词到11个字母单词。这点可以说明许译本相对于艾译本而言用词的词长较为平稳,从而在音节和节奏上更接近于诗歌的题材。诗歌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其在形式上比较统一、朗朗上口,而这一点在许渊冲翻译的“三吏”“三别”中体现得非常明显。

表2 许译和艾译与 BROWN语料库7个字母及以上的长词数量比较

由于常见文本中分别由2~6个字母组成的单词居多,表 2仅列出了 7个字母及以上的长单词使用情况。从表2中可以看出,许译和艾译的长词使用频率分别是107.01/千词和141.98/千词,二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而本族语语料库中的长词使用频率为193.9/千词。这说明作为诗歌翻译,其与其他题材的翻译仅词汇方面就存在相对简化(simplification)的特征。而两译本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说明艾译的用词较许译更为复杂,长词的出现频率较高,更接近于本族语的长词出现频率,而许译则避开使用长词,选择较为简单的词汇,从而使译文更加简洁流畅。例如《无家别》中: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艾译文:She who boreme getting no recompense

Both of us led a life ofmisery.

许译文:She gave birth tome,is itwrong?

How to repay her life long?

艾译文中,对于“不得力”的翻译是“getting no recompense”,使用了“recompense”(补偿、赔偿),而许译文中使用一个疑问句“is itwrong?”来反映母亲含辛茹苦,给予“我”生命和照顾,却得不到“我”的回报。二者在用词方面的区别十分明显,许译在用词和句式方面都采用更加简洁的表达,而艾译文则相对复杂。

3.1.2 词汇密度

表3 许译和艾译及原文词汇密度对比

由表3可以看出许译和艾译的译文在词汇密度上趋于一致,艾译本略高于许译的译文。说明艾译文所承载的信息量略微高于许译本。这一点,在前面的平均词长和词长分布统计中已经体现出来。但是相对于原文的词汇密度,不论是副词标记为实词还是虚词,两位译者的译文都远低于原作。这说明两位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都倾向于将原文信息用更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尤其是对一些文化负载词和典故的翻译,体现出简化(simplification)的特征。例如《潼关吏》中: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艾译本:

He should remember the battle of Taolin,

Wheremany thousands drowned in the Yellow River,

And tell all commanders to be vigilant

And avoid the fault of Ko-shu Han.*

*In an earlier battle against the tribesmen at Taolin,General Ko-shu Han led his troops out of Tungkwan and escaped on thewestern plain of Lingpao Country.The enemy took him by surprise,and in the resultantmelee thousands fell into the Yellow River and were drowned.

许译本:

But defeated at Peach Grove,alas!

Ten thousand men slain at the pass.

Please tell the general guarding here:

But not defeated as last year!

原文中“桃林”指的就是潼关一带,“桃林战”这一历史事件指的是占据洛阳的安禄山派兵攻打潼关,当时守将哥舒翰本拟坚守,但为杨国忠所疑忌。在杨国忠的怂恿下,唐玄宗派宦官至潼关督战。哥舒翰不得已领兵出战,结果全军覆没,许多将士被淹死在黄河里。睹今思昔,杜甫余哀未尽,深深觉得要特别注意吸取上次失败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路易·艾黎对“桃林战”的翻译采取了直译加注释的策略,保留了对原文中的地名、人名,用一个从句将原诗所包含的历史事件解释清楚。另对“慎勿学哥舒”一句中的“哥舒翰”做了脚注,以便于读者能够清楚地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同时也不失原诗的异国风味。而许渊冲的译文则删减了许多原文包含的信息,直接了当地道出作者的主要意思,使目的语读者快速了解诗词大意,并且在形式上保留了原诗的韵律之美。

3.2 句子层面除了词汇层面的差异,句子层面的检索结果也显示了两个译本之间的不同。

表4 许译和艾译句子层面重要指标对比

表4显示,许译本的句子个数为98,而艾译本中的句子数为67,相对于其文本容量而言,艾译本的文本大于许译本,而句子数量却少于许译本,说明艾译本句子长度要长于许译本中的句子。对于中国古典诗歌,想要完整地将原文意思传递给英文读者并非易事,势必要在原文中加入大量对原文内在信息的解释,这就造成艾译本句子长度的增加。平均句长这一数值也验证了这一点,艾译本为19.66,许译本为12.27。虽然句子的长度并不等同于句子的复杂程度,但就整个语料库而言,句子的长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句子的复杂程度。

句长标准差(sentence length std.dev.)反映了文本中每个句子长度与文本平均句长的差异,标准差越大,说明文本中各句子句长之间的差异就越大。表4中,艾译本的句长标准差是 9.93,许译本是 4.35,艾译本明显大于许译本,说明艾译本中句子之间的长度差异较大。这一点与上文提到的词长标准差十分类似,体现出艾译文的散文改写风格,同样也表明许译本整体上要更加简明凝练。例如,艾译本将原文对话形式的诗句改写成散文形式的对话,而许译本则一直保留诗歌押韵、对仗工整的形式,力求译文在诗意和音韵上与原文保持一致。如: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许译本:

Iask on of this county small

If he can draft adults at all.

Last night came order for hands green,

Draft age is lowered to eighteen.

The teenagers are small and short,

How can they hold the royal fort?

艾译本:

“Yours,”I said,“is a tiny place.

Iwonder you havemen to be sent away”

“Last evening,”hemade answer,“came the order

For the younger lads to be called up,”

“The lads,”said I,“are short and puny.

How can they help to defend cities?”

这一节是“客”向“吏”问征兵事由的一段对话。对比两译文不难看出,艾译文将原诗的对话形式通过使用直接引语的形式保留了下来,并加上“Isaid”“said I”等词来指明说话人。译文长句短句,错落有致,能直接体现表4中的软件检索结果。而许译本则最大程度保留了原诗的风格,每句的句长保持相当,用词和内容上更加简洁凝练。

通过以上对检索结果的词汇及句子两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许译本用词较简单、凝练,避免使用较难的词汇,单词之间的长度差异较小;艾译本用词相对而言比较复杂,与原文的阅读体验相似,将原文中所包含的典故、文化负载词以及历史事件等尽可能多的还原。词汇密度方面,两位译者的译文都体现出简化的特征,一定程度上将原文的信息用更为简单、易理解的方式传达出来;句子层面,许译本的平均句长低于艾译本,句子之间的长度差异远低于艾译本,反映出许译本的译文在其形式方面与原文的诗歌题材更加接近,而艾译本则极力传递原文内容的全部信息,包括问答的形式和对话的形式等。这就使艾黎的译文看起来不那么“像”诗歌,更像是一种散文式的改写。

4.0 原因探究

上述分析结果显示,许渊冲的译文总体上倾向于注重音律和形式,用词简单,句长较短;路易·艾黎的译文则更加注重原文信息的传达,用词相对复杂,句长较长。那么,为什么两位译者的译文风格会有以上差异呢?根据分析结果,笔者尝试从以下三方面探讨成因。

4.1 译者的翻译目的

任何的翻译都有其目的,是目标文本的具体化。(Vermeer,2000)本文选取的两个译本一个是刊登在 20世纪50年代创刊的《中国文学》杂志上的,由新西兰人路易·艾黎翻译;另一个译本是由我国翻译家许渊冲翻译,收录在其2013年1月出版的《古代诗歌1000首》一书中。由于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驱使译者进行翻译的目的和动力也不尽相同。

1951年创刊的《中国文学》是新中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向国外及时系统地译介中国文学艺术作品的官方刊物,代表着20世纪后半叶我国为对外传播优秀文学作品所做的最大努力,其规模和效应至今没有任何一个机构能够超越。(吴自选,2012)驱使《中国文学》诞生的主要动力是迫切要向国外介绍中国文化,特别是19世纪40年代初到新中国建国十年间的文学的这一需求,其面向的读者群绝大多数是海外读者,因此路易·艾黎译文在词语和句子方面并没有避开较长、较难的词汇和句式,更注重的是原文所包含的信息。艾黎的译文试图传达原文的全部信息也是基于想要忠实、完整地向海外读者介绍中国的文学作品的目的。

20世纪80年代后,许渊冲的多部古诗译著得以出版,包括 1987年香港商务印书馆的《唐诗三百首》新译、《唐宋词一百五十首》(1990,北京)、《元明清诗一百五十首》(1997,北京)等。改革开放后,东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流活动日益频繁。新时期的古诗英译领域异彩纷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新时期中西方文学交流中的失衡现象仍然十分明显。在此情况下,中国政府和文化工作者为适应改善中西文化交流现状的迫切需要,做出了许多努力。(陈奇敏,2012:70-79)受这一时期的主流诗学的影响,许渊冲将原作的诗学规范置于目标语当前的主流诗学规范之上,选择有韵的格律诗体裁而非无韵的自由诗体裁,力求在内容和形式上贴近唐诗的本质美学特征、凸显原作风貌。(同上:129)

在许渊冲发行的该系列丛书的封面说明中也提到:“本书从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古籍中精选在历史上影响至巨且深为西方读者瞩目的经典,作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读书目,在保持当下最新的学术研究水准的前提下,以汉英对照版本,让国内外读者一睹古代典籍的原貌,原汁原味地汲取中华文明的精华和真谛。”许渊冲本人在英译《唐诗三百首》一书的序言中提及,他翻译诗歌典籍希望能够帮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并使读者在了解的过程中得到乐趣。(陈奇敏,2012:144)

在此基础之上就不难理解许渊冲的译文所体现出的风格特点——讲求押韵、用词简洁,最大程度地保留原诗的韵体诗特点,让读者能够原汁原味地汲取中国古典诗歌的真谛。

4.2 译者的翻译理念

译者作为翻译行为的主体,参与整个翻译过程,译者对原作的阐释与转换不可避免地留下了个人的痕迹。(冷惠玲,2008:29)因而,译者的生平以及所秉持的翻译思想和理念都会对译文产生一定的影响。

路易·艾黎是新西兰一个普通教师的儿子,1927年辗转来到中国,此后长期定居中国,不仅积极投身于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同时还是一位热诚的诗人,是出色的翻译家、作家。艾黎热爱中国文化,尊崇杜甫。为了将自己喜爱的杜诗介绍给英语世界的人民,20世纪50年代,艾黎开始系统翻译杜甫诗歌。首先,艾黎翻译杜诗采用自由体,用散文式自由流畅的语言重新解读杜甫诗歌,包含了翻译者对诗歌的个人化解读,是译者的再次创作。(刘晓凤、王祝英,2009)此外,艾黎译作重在传达原作精神,语言流畅自然。他认为好的翻译语言就如同流水流过圆石一般。艾黎曾在自传里明确阐释自己的翻译理念,他说:“翻译中国古典诗歌最终的是领会诗歌的意思。中国诗译者的首要任务是把原作的精神表达出来,即使不能译出原作的力量和音律,如译文能在这方面取得成功,读者就能更好地了解诗人的伟大。”(艾黎,1997)他认为中文与英文的语言形式的确不同,但是翻译必须要“把原作的精神表达出来”,艾黎的老朋友茅盾也说艾黎的译作“可以说是‘再创造’而又不失原作的神韵”,对他的译诗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转引自刘晓风、王祝英,2009)

许渊冲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现任北京大学教授,学识渊博,桃李满天下。用译作等身来评价他毫不夸张,其译作主要是古典诗词的翻译。根据许渊冲的翻译理论,翻译求似(或真)而诗求美。他认为,译诗应该在真的基础上求美,即求真是低标准,求美是高标准;在真与美有矛盾的情况下,译的似的诗远不如原诗美,就是得不偿失;如果译的“失真”却可以和原诗比美,即是以得补失。(许渊冲,2000)许渊冲正是基于自己的这一原则,所以对于原文的翻译力图保持诗歌的音韵之美,在用词方面尽量简洁、押韵,句子层面保持句子长度相近;然而在内容方面,尤其是对典故、文化负载词以及历史事件阐释方面,则做了大量的简译。

4.3 译者的文化身份

加拿大华裔社会学家张裕禾认为,文化身份是一个个人,一个集体,一个民族在与他人、他群体、他民族比较之下所认识到的自我形象。(张裕禾、钱林森,2009:177)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认知必定会影响个人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取向。就翻译活动而言,译者的文化身份(包括民族、职业、语言、性别等)必然会对其译介产生决定性影响,并导致不同的译介行为和译介结果。(付文慧,2011)

童年时期的艾黎酷爱读书,十四五岁时读了大量的英国作品,直到1927年,艾黎辗转来到中国。而在19世纪下半叶自由诗应运而生,在西方诗歌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是自由诗迅猛的大发展时期。在这期间自由诗不但在诗坛上取得了与格律诗平起平坐的地位,而且开始超过格律诗,成为20世纪主要的诗歌表现形式。(吴翔林,1993:254)对于教师之家出生并且热爱读书的艾黎来说,英语世界主流诗学不可避免地会给他带来或大或小的影响。这种影响在艾黎后来的创作和翻译中都有所体现。艾黎在其自传中说到“形式参差不齐的诗句,随着我的手指拨动打字机的键盘,像阵风或火山般迸发出来”,“我的目标是用清晰、简明、直接的语言表达一种意境,不使用音韵技巧,不写学院式的冗长诗篇。”(路易·艾黎,1997:244)在杜甫这组现实主义诗歌的翻译过程中,艾黎选择自由体的译诗方式,用散文式的改写突破格律体诗歌形式上的限制,自由而又深刻地抒发内心的情感,更全面地表现了杜甫诗歌的精髓;并且选择使用较复杂的单词以传递更多的原文信息,这些都与他独特的经历所形成的文化身份密不可分。

许渊冲1921年生于南昌,自幼酷爱文学,钟情中国古典文学。1938年许渊冲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在那里许渊冲与众多大师学习、交流,如钱钟书、柳无忌、萧乾、闻一多、卞之琳等,愈发促使他对古典文学的热爱,进而萌发将古典诗词译成韵文的想法。

在许渊冲的回忆录《逝水年华》中,他写道他小学六年级的时候读过朱自清的《背影》,但他喜欢的并不是这篇描写父子真情、朴实无华的课文,而是更能打动幼小心灵的那一篇《匆匆》。“我在作文中模仿了开头这几句,结果得了95分。可见我小时候就喜欢比喻和对仗,这为我后来的诗词翻译打下了基础。”(许渊冲,2011:17)美学大师朱光潜在给许渊冲的关于毛泽东诗词英译的回信中说到:“意美、音美和形美确实是作诗和译诗所遵循的”。“这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因为当时的译坛是分行散文一统天下。”(同上)彼时的许渊冲在众多大师的熏陶和影响之下,强化了自己对韵文的喜爱。

除了钟爱韵文,许渊冲在经历了战争、文革和改革开放后,爱国之情有增无减,对于中华文化有着极高的认同感。“89岁的老翻译家许渊冲,说话爱以‘我们中国人’开头。在他那里,‘我’与‘我们中国人’几乎是同一个主语。”(刘文嘉,2010)他的老同学何兆武谈起他这种“民族情怀”时说:“我们那一代人,曾面临过亡国灭种的危机,所以个人理想总是和国家理想一致”。(转引自刘文嘉,2010)他评价中西文化:“希腊罗马都是小国;美国历史不长,才两百多年。中国5000年文化要走出去。”、“西方对中国文化了解得很不够,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世界独一。”(同上)正是在这种文化身份带来的认同感的驱使之下,许渊冲不遗余力将中国的古诗词译成韵文,以期更接近原诗的意境和效果,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

5.0 结语

本文选取路易·艾黎和许渊冲对杜甫的两组“即事名篇”——“三吏”“三别”的英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语料库的方法从词汇和句子两个层面考察了两个译本的风格,并探讨原因。首先艾黎译本所传递的原文信息更加丰富,对于文化负载词以及典故等的翻译十分充分,翻译风格倾向于散文式的改写;其次,许渊冲译文则更加注重形式上的统一,保留了原文的诗歌题材,讲求押韵。最后,产生上述两种译文风格差异的可能原因主要有三点:译者的不同翻译目的、译者的不同翻译理念以及译者的不同文化身份。

注释:

①苏雪林(1947:85)先生认为,杜甫“将当时社会崩坏的惨状一一写入诗中可与正史相互印证,如《哀江头》、《哀王孙》、‘三吏’、‘三别’、《北征》,都具有永久不灭的价值”。

②BROWN语料库中的语料均采集于在美国发表的文本材料,容量为100万词。BROWN语料库常被看作英语本族语语料库的代表。

③英语语料利用 CLAWS5 Tagset进行词性赋码处理,汉语语料使用的分词软件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研发的 ICTCLAS 2015版进行分词赋码处理。ICTCLAS软件是目前最好的中文分词软件之一,速度快、精度高且使用方便,参见 http://ictclas.org/index.html,该链接提供操作指南和最新版本软件的下载。

[1]Baker,M.Corpora in Translation Studies:An Overview and Som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Target,1995,(7):223-243.

[2]Biber,D.,etal.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M].London: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1999.

[3]Halliday,M.A.K.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M].Victoria:Deakin University Press,1985.

[4]Tu Fu.Selected poems[J].Chinese Literature,1955,(2):132-145.

[5]Ure,J.N.Lexical density and register differentiation[A].In G.Perren&J.L.M.Trim(eds.).Applications of Linguistics[C].Cambris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1.443-452.

[6]Vermeer,H.J.Skopos and commission in translational action[A].In Lawrence Venuti(ed.).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C].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0.

[7]陈梅.论杜甫诗歌英译数据库的创建[J].外语电化教学,2013,(4):36-40.

[8]陈奇敏.许渊冲唐诗英译研究——以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为观照[D].2012.

[9]付文慧.多重文化身份下之戴乃迭英译阐释[J].中国翻译,2011.

[10]胡显耀.基于语料库的汉语翻译小说词语特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3):216-227.

[11]胡显耀,曾佳.对翻译小说语法标记显化的语料库研究[J].外语研究,2009,(5):73-79.

[12]冷惠玲.论译者风格批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29.

[13]刘文嘉.许渊冲:诗译英法唯一人[N].光明日报,2010-1-29(12).

[14]刘晓凤,王祝英.路易·艾黎与杜甫[J].杜甫研究学刊,2009,(4).

[15]路易·艾黎.艾黎自传[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7.

[16]苏雪林.唐诗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本馆,1947.

[17]文军,李培甲.杜甫诗歌英译研究在中国(1978-2010)[J].杜甫研究学刊,2012.

[18]吴翔林.英诗格律及自由诗[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19]吴自选.从《中国文学》杂志谈中国文学“走出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7.

[20]许渊冲.新世纪的新译论[J].中国翻译,2000.

[21]许渊冲.逝水年华(增订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22]许渊冲.古代诗歌1000首[M].北京:海豚出版社,2013.

[23]严苡丹.诗歌翻译中译者风格的研究——以李白诗歌英译本为例[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45-146.

[24]袁洪庚.试论文学翻译中的作者风格和译者风格[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2):109-116.

[25]张裕禾,钱林森.跟钱林森教授漫谈文化身份研究[A].和而不同——中法文化对话集[C].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5):177.

A Corpus-based Com parative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al Style of Two Versions of Du Fu’s“Sanli”and“Sanbie”

HAN Jiang-hong,FAN Qing
(Schoolof Foreign Studies,Hefei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efei230009,China)

Du Fu,a great realistic poet of Tang Dynasty,composed a large number of famous works on current events.“Sanli”and“Sanbie”are one famous group of poems among his works.This paper chooses Rew i Alley’s version from Chinese Literature and Xu Yuanchong’s version as its research objects.By using the corpus method,the author analyzes the two versions on lexical and syntactic levels,and makes the follow ing findings:Rew i Alley’s version conveys more inform ation of the original text,and his style is more like rew riting than translating;however,Xu’s version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form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ms,which em phasizes the rhythm ical beauty and formal consistency.Finally,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auses of the differences on the follow ing three aspects:the translators’different translation purposes,translation thoughts and cultural identities.

translational style;“Sanli”;“Sanbie”;corpus-based method

I046

A

1002-2643(2016)06-0093-08

10.16482/j.sdwy37-1026.2016-06-013

2015-09-12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文学》(英文版)作品英译研究(1952-1966)”(项目编号:13BYY038)的阶段性成果。

韩江洪(1967-),安徽霍邱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凡晴(1991-),安徽合肥人,硕士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艾黎许渊冲译本
元 日
浅谈艾黎文化遗存在山丹的保护、开发与利用
诗译英法唯一人:许渊冲
路易·艾黎故居重启仪式暨艾黎故事图片展在京举行
“第三届许渊冲翻译大赛”英译汉原文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云端恋人
《通玄记》的西夏译本
折桂令·客窗清明
像谜一样的父亲